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建筑行业在近几年的快速发展是有目共睹,随着工程项目的增多,人们也越来越关注建筑工程的质量问题。建筑工程质量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建筑材料的质量,所以为了确保建筑材料的质量,就需要加强对建筑材料的检测工作,对进场的建筑材料质量进行严格的控制。
关键词:建筑材料;检测;质量控制措施
中图分类号:TU5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对建筑材料的质量进行控制是保证整个建筑质量的基础和前提条件,所以做好原材料的质量检测和控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对建筑材料的质量控制应该从设计阶段开始,对于工程中每个环节需要用到的材料的规格、型号以及各项性能等进行详细的规定,然后采购人员根据标准来选购。对于材料选购以及使用的整个过程都应该严加控制,并且制定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严格按照规范标准执行,确保建筑材料质量的合格,为工程的顺利进行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影响建筑材料质量的因素
1、在对建筑材料进行监测的工作中,如果材料员自身能力较低,缺乏经验,再没有一个认真的工作态度,这就必然会对建筑材料的采购工作带来较大的影响,严重影响所采购的建筑材料的质量,从而影响整个工程的质量。
2、缺乏完善的保管措施。建筑材料采购过程中缺乏计划性,大量的建筑材料运送到现场,由于场地有限,管理混乱,从而导致建筑材料堆放不规范,而且在堆放时没有进行标识,在保管过程中也没有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从而导致部分材料受到磕碰、潮湿及生锈等情况发生,影响了建筑材料正常性能的发挥。
3、采购回来的建筑材料在长期堆放过程中没有及时进行检测,或是在检测过程中存在着错检及漏检的情况,这样就导致一些不合格材料流入到施工现场,为工程质量埋下了质量隐患。
4、目前建筑钢筋工程施工中焊接、机械连接工艺使用较多,由于焊接、机械连接工艺对技术性很强,如果操作人员技术水平较低,现场加工机械不合格,焊剂存在问题等都会导致钢筋接头不合格,所以对于接头,施工现场一定要先进行试焊和工艺检验,只有在确保试焊和工艺检验合格的基础上,才能进行施工焊接。施工检验要在现场已经施工完毕的接头中随机抽取样品进行实验室检验。通过层层把关,确保钢筋工程合格,从而为建筑工程的合格打下基础。
5、混凝土施工中,浇筑完成后没有进行保温保湿养护,混凝土没有达到设计要求的强度时就直接进行使用,从而导致混凝土的破坏,影响其正常功能的发挥,甚至导致质量事故的发生。
6、目前我国对于建筑材料的质量检测无论是在标准上,还是程序上都存在着不统一,而且各地所使用的检测管理系统和检测仪器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这对于建筑材料质量检测数据的准确度带来了一定的影响。
二、建筑材料的检测
1、检测项目
建筑工程施工中所需要使用到的建筑材料具有较多种类,如钢材、混凝土、水泥、砂石、骨料、焊接试件、混凝土和砂浆试块、防水材料等,不仅种类繁多,而且用量也较大,这些材料在进场前则需要严格根据国家和行业的相关标准和规范进行科学的试验和检测,确保材料的质量能够达到相关的技术指标要求,达到施工要求的标准。
2、取样
取样是建筑材料质量检测的关键程序,取样是否规范对于质量检测的结果有很大的影响。取样就是在建筑材料中,按照不同材料的检测要求随机抽取具有代表性的样本,严禁为了应付检测而特意制作样本。样本采集的数量、范围以及部位都要严格按照规范标准执行,以降低检测的误差,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3、試验误差
在对材料进行检测的过程中,有很多的因素会影响到检测的结果,如果检测环境的温湿度不符合规范的要求,检测的仪器没有及时校准,检测人员没有严格按照规范要求操作等等,都会带来试验误差。当然误差是无法彻底消除的,但是可以通过适当的方法降低误差的范围,提高检测的准确度。在材料检测的过程中,一定要对检测材料的性能进行充分的了解,然后确定采用什么样的方法,当达到什么程度时才符合标准。这就要求检测人员要有较强的专业业务知识,同时还要有严谨的工作态度,严格按照规范的标准执行,严禁随意更改试验流程,确保试验结果的准确性。检测人员要参见主管部门的培训,持证上岗,并且要持续参见继续教育培训,保证检测能力的提高。
4、数据处理
由于各种原因,同一组试件中有时试验数据结果离散性较大。 为使试验结果准确,标准规定对一些材料的试验结果数据有取舍的要求。如水泥胶砂强度抗折试验,当三个强度值中有一个与平均值相差±10%的需剔除该数值, 以其余两个强度测定值的平均值作为抗折强度结果。 若其中有两个测定值均与平均值相差±10%的则以剩下的一个测定值作为抗折强度结果。若3个测定值全部与平均值相差±10%时,则须重新检验。 混凝土和砂浆的抗压试件强度平均值的计算等都有各自的取舍方法,切不可简单地把数据相加计算了事。计算后的数据修约的方法按 GB/T8170 进行, 其尾数要按四舍五入单双法进位,并按标准规定保留数据的位数。 试验结果数据有时会出现比预期的过高或过低,同一组试件中数据相差悬殊。 或同一试件各项性能指标相互矛盾等异常现象,这需要认真对待,查明原因,并及时复试和复验。
三、材料质量检测质量的控制措施
1、材料进场检查
建筑材料的进场检查是确保材料质量的重要环节,是对材料的质量进行检验的首道程序。首先,建筑材料必须具备质量合格证书,并且相关的材料要齐全。然后由监理工程师对材料的质量进行抽样检查,严格按照试验标准执行,如果发现不合格产品,一律不得进场。
对于实行生产许可证和安全认证的制度的产品,应该具有许可证编号及安全认证标志。在材料选购前应该复核检查其生产许可证及安全认证标志的原件,以防假冒伪劣。当建筑材料到达施工现场后,应该检查其规格、型号、性能指标、数量、产地、外观质量等是否与采购合同要求及样品一致,若有偏差,则要求返回。对于重要的材料、设备,需要特别关注的产品,应该派人到生产现场进行监督、控制。比如采用商品混凝土,就必须派技术人员到商品工厂内监督其生产过程,监督其是否按照配合比设计要求进行配料;检查其水泥、砂石材料是否符合要求;其搅拌时间是否符合标准等,确保混凝土的拌合质量。但是,这也是施工单位比较容易忽视的,从而造成材料的质量得不到很好的控制,甚至对工程建设造成不利影响。
2、合理控制检测环境条件
检测环境条件的变化会影响建筑材料性能的检测结果。检测环境要满足检测项目和检测仪器要求。如设施、工作区域、能源照明、采暖、通风要满足要求。对有温湿度要求的试验要有温湿度监控及调节设施,并按规定记录。例如沥青防水,就弹阵体卷材在进行拉伸性能检测试验时,检测温度要控制在20-25摄氏度之间,相关数据表明,如果将这种防水型卷材放置在28摄氏度环境下进行检测,其抗拉强度会比在标准温度环境下下降3.65%,而如果在15摄氏度环境下检测,其抗拉强度检测结果会提高2.87%,因此在进行建筑材料检测试验时,必须要合理控制检测环境的温度和湿度,保障建筑材料检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提高检测人员的专业素质
要想做好建筑材料检测质量控制工作,第一步就是提升负责该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与水准,精确操作每一步骤,最终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只有具备与所从事的岗位相适应的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的检测人员进行材料检测工作,才能最大程度上降低试验过程中人为误差,增加检测结果的可信度。在检测人员对检测数据进行处理时,如果同一组试件当中试验的数据存在较大的偏差,就应按相应的标准规定,由不同人员就同一实验进行比对试验,或留样在检验,以保证试验结果的准确性。
4、质量保證措施
为了确保施工中建筑材料的质量能够得到保障,则需要建立质量保证体系,在人员、组织及检测等各个环节加强管理和控制。通过对材料检测程序进行明确,从而制定出具体的材料检测实施细则和操作规程,同时再建立完善的试验检测记录制度,并有专人进行负责,做到事前、事中、事后的层层控制,以便能够及时发现问题并及时进行解决。检验人员应对所有的工作当时予以记录,不允许事后补记或追记。记录中记载的信息要能够保证在现成为过去的工作过程。记录的修改要遵循一定的程序,必须有专门的记录人人员来修改并签名。
5.选取检测和检验方法
检测和检验方法是检测工作的依据,是进行建筑材料检测所必需的资源。这就要求在进行检测工作中要确保所采取方法的时效性和有效性。首先应采用满足委托方需求并适用的检测方法,要优先使用国际、国家、行业、地方等标准发布的方法,并确保使用标准的最新有效版本。其次要根据检测标准、设备进行操作,组织编写作业指导书,并对作业指导书的有效性进行维护。按照作业指导书进行检测,突出其安全性、强制性、唯一性、科学性、有效性和可操作性。
6、加强监管与体系化建设来强调检测的合规性
制度的执行需要有强大的监督做保障。第一、采用专人责任制的方式对材料检测质量进行把关。以报告书三级审核签字的方法,系统的深化责任制的落实; 第二、在检测执行的过程中可以采用必要的技术手段来保障其合规性。如采样位置GPRS 定位,采样视频, 检测原始数据联网等;第三、加强对相关人员的道德建设、增加监管与投诉渠道也是可行的方法。在具体执行的过程中建立检测“三公示”信息栏并公布举报热线和监督电话,与后续的建筑使用相联动。形成“建筑 - 检测 - 用户”三位一体的监督模式。
结束语
近年来,随着建筑行业规模和项目工程的不断扩大,建筑行业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人们不仅对建筑质量更为关注,而且对质量的要求也不断提升,在这种情况下,建筑工程的质量变得尤为重要。建筑材料作为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整体工程的质量,所以加强对建筑材料的试验检测是有效保证建筑材料质量的关键,因此需要建立健全各项质量保证体系,严格按照相关技术指标来对建筑材料进行试验和检测,确保建筑材料的质量能够更好的满足工程施工的质量要求。
参考文献
[1]曾超府.浅谈如何加强我国建筑工程材料质量检测[J].经营管理者,2013(19).
[2]时晓艳.建材质量检测技术与质量控制[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0(08).
[3]俞鹃.提高建筑工程材料质量检测措施分析[J].科技传播,2010(11).
[4]何容姣,林燕.浅析建筑钢结构材料检测[J].科技论坛,2013(7).
关键词:建筑材料;检测;质量控制措施
中图分类号:TU5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对建筑材料的质量进行控制是保证整个建筑质量的基础和前提条件,所以做好原材料的质量检测和控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对建筑材料的质量控制应该从设计阶段开始,对于工程中每个环节需要用到的材料的规格、型号以及各项性能等进行详细的规定,然后采购人员根据标准来选购。对于材料选购以及使用的整个过程都应该严加控制,并且制定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严格按照规范标准执行,确保建筑材料质量的合格,为工程的顺利进行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影响建筑材料质量的因素
1、在对建筑材料进行监测的工作中,如果材料员自身能力较低,缺乏经验,再没有一个认真的工作态度,这就必然会对建筑材料的采购工作带来较大的影响,严重影响所采购的建筑材料的质量,从而影响整个工程的质量。
2、缺乏完善的保管措施。建筑材料采购过程中缺乏计划性,大量的建筑材料运送到现场,由于场地有限,管理混乱,从而导致建筑材料堆放不规范,而且在堆放时没有进行标识,在保管过程中也没有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从而导致部分材料受到磕碰、潮湿及生锈等情况发生,影响了建筑材料正常性能的发挥。
3、采购回来的建筑材料在长期堆放过程中没有及时进行检测,或是在检测过程中存在着错检及漏检的情况,这样就导致一些不合格材料流入到施工现场,为工程质量埋下了质量隐患。
4、目前建筑钢筋工程施工中焊接、机械连接工艺使用较多,由于焊接、机械连接工艺对技术性很强,如果操作人员技术水平较低,现场加工机械不合格,焊剂存在问题等都会导致钢筋接头不合格,所以对于接头,施工现场一定要先进行试焊和工艺检验,只有在确保试焊和工艺检验合格的基础上,才能进行施工焊接。施工检验要在现场已经施工完毕的接头中随机抽取样品进行实验室检验。通过层层把关,确保钢筋工程合格,从而为建筑工程的合格打下基础。
5、混凝土施工中,浇筑完成后没有进行保温保湿养护,混凝土没有达到设计要求的强度时就直接进行使用,从而导致混凝土的破坏,影响其正常功能的发挥,甚至导致质量事故的发生。
6、目前我国对于建筑材料的质量检测无论是在标准上,还是程序上都存在着不统一,而且各地所使用的检测管理系统和检测仪器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这对于建筑材料质量检测数据的准确度带来了一定的影响。
二、建筑材料的检测
1、检测项目
建筑工程施工中所需要使用到的建筑材料具有较多种类,如钢材、混凝土、水泥、砂石、骨料、焊接试件、混凝土和砂浆试块、防水材料等,不仅种类繁多,而且用量也较大,这些材料在进场前则需要严格根据国家和行业的相关标准和规范进行科学的试验和检测,确保材料的质量能够达到相关的技术指标要求,达到施工要求的标准。
2、取样
取样是建筑材料质量检测的关键程序,取样是否规范对于质量检测的结果有很大的影响。取样就是在建筑材料中,按照不同材料的检测要求随机抽取具有代表性的样本,严禁为了应付检测而特意制作样本。样本采集的数量、范围以及部位都要严格按照规范标准执行,以降低检测的误差,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3、試验误差
在对材料进行检测的过程中,有很多的因素会影响到检测的结果,如果检测环境的温湿度不符合规范的要求,检测的仪器没有及时校准,检测人员没有严格按照规范要求操作等等,都会带来试验误差。当然误差是无法彻底消除的,但是可以通过适当的方法降低误差的范围,提高检测的准确度。在材料检测的过程中,一定要对检测材料的性能进行充分的了解,然后确定采用什么样的方法,当达到什么程度时才符合标准。这就要求检测人员要有较强的专业业务知识,同时还要有严谨的工作态度,严格按照规范的标准执行,严禁随意更改试验流程,确保试验结果的准确性。检测人员要参见主管部门的培训,持证上岗,并且要持续参见继续教育培训,保证检测能力的提高。
4、数据处理
由于各种原因,同一组试件中有时试验数据结果离散性较大。 为使试验结果准确,标准规定对一些材料的试验结果数据有取舍的要求。如水泥胶砂强度抗折试验,当三个强度值中有一个与平均值相差±10%的需剔除该数值, 以其余两个强度测定值的平均值作为抗折强度结果。 若其中有两个测定值均与平均值相差±10%的则以剩下的一个测定值作为抗折强度结果。若3个测定值全部与平均值相差±10%时,则须重新检验。 混凝土和砂浆的抗压试件强度平均值的计算等都有各自的取舍方法,切不可简单地把数据相加计算了事。计算后的数据修约的方法按 GB/T8170 进行, 其尾数要按四舍五入单双法进位,并按标准规定保留数据的位数。 试验结果数据有时会出现比预期的过高或过低,同一组试件中数据相差悬殊。 或同一试件各项性能指标相互矛盾等异常现象,这需要认真对待,查明原因,并及时复试和复验。
三、材料质量检测质量的控制措施
1、材料进场检查
建筑材料的进场检查是确保材料质量的重要环节,是对材料的质量进行检验的首道程序。首先,建筑材料必须具备质量合格证书,并且相关的材料要齐全。然后由监理工程师对材料的质量进行抽样检查,严格按照试验标准执行,如果发现不合格产品,一律不得进场。
对于实行生产许可证和安全认证的制度的产品,应该具有许可证编号及安全认证标志。在材料选购前应该复核检查其生产许可证及安全认证标志的原件,以防假冒伪劣。当建筑材料到达施工现场后,应该检查其规格、型号、性能指标、数量、产地、外观质量等是否与采购合同要求及样品一致,若有偏差,则要求返回。对于重要的材料、设备,需要特别关注的产品,应该派人到生产现场进行监督、控制。比如采用商品混凝土,就必须派技术人员到商品工厂内监督其生产过程,监督其是否按照配合比设计要求进行配料;检查其水泥、砂石材料是否符合要求;其搅拌时间是否符合标准等,确保混凝土的拌合质量。但是,这也是施工单位比较容易忽视的,从而造成材料的质量得不到很好的控制,甚至对工程建设造成不利影响。
2、合理控制检测环境条件
检测环境条件的变化会影响建筑材料性能的检测结果。检测环境要满足检测项目和检测仪器要求。如设施、工作区域、能源照明、采暖、通风要满足要求。对有温湿度要求的试验要有温湿度监控及调节设施,并按规定记录。例如沥青防水,就弹阵体卷材在进行拉伸性能检测试验时,检测温度要控制在20-25摄氏度之间,相关数据表明,如果将这种防水型卷材放置在28摄氏度环境下进行检测,其抗拉强度会比在标准温度环境下下降3.65%,而如果在15摄氏度环境下检测,其抗拉强度检测结果会提高2.87%,因此在进行建筑材料检测试验时,必须要合理控制检测环境的温度和湿度,保障建筑材料检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提高检测人员的专业素质
要想做好建筑材料检测质量控制工作,第一步就是提升负责该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与水准,精确操作每一步骤,最终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只有具备与所从事的岗位相适应的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的检测人员进行材料检测工作,才能最大程度上降低试验过程中人为误差,增加检测结果的可信度。在检测人员对检测数据进行处理时,如果同一组试件当中试验的数据存在较大的偏差,就应按相应的标准规定,由不同人员就同一实验进行比对试验,或留样在检验,以保证试验结果的准确性。
4、质量保證措施
为了确保施工中建筑材料的质量能够得到保障,则需要建立质量保证体系,在人员、组织及检测等各个环节加强管理和控制。通过对材料检测程序进行明确,从而制定出具体的材料检测实施细则和操作规程,同时再建立完善的试验检测记录制度,并有专人进行负责,做到事前、事中、事后的层层控制,以便能够及时发现问题并及时进行解决。检验人员应对所有的工作当时予以记录,不允许事后补记或追记。记录中记载的信息要能够保证在现成为过去的工作过程。记录的修改要遵循一定的程序,必须有专门的记录人人员来修改并签名。
5.选取检测和检验方法
检测和检验方法是检测工作的依据,是进行建筑材料检测所必需的资源。这就要求在进行检测工作中要确保所采取方法的时效性和有效性。首先应采用满足委托方需求并适用的检测方法,要优先使用国际、国家、行业、地方等标准发布的方法,并确保使用标准的最新有效版本。其次要根据检测标准、设备进行操作,组织编写作业指导书,并对作业指导书的有效性进行维护。按照作业指导书进行检测,突出其安全性、强制性、唯一性、科学性、有效性和可操作性。
6、加强监管与体系化建设来强调检测的合规性
制度的执行需要有强大的监督做保障。第一、采用专人责任制的方式对材料检测质量进行把关。以报告书三级审核签字的方法,系统的深化责任制的落实; 第二、在检测执行的过程中可以采用必要的技术手段来保障其合规性。如采样位置GPRS 定位,采样视频, 检测原始数据联网等;第三、加强对相关人员的道德建设、增加监管与投诉渠道也是可行的方法。在具体执行的过程中建立检测“三公示”信息栏并公布举报热线和监督电话,与后续的建筑使用相联动。形成“建筑 - 检测 - 用户”三位一体的监督模式。
结束语
近年来,随着建筑行业规模和项目工程的不断扩大,建筑行业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人们不仅对建筑质量更为关注,而且对质量的要求也不断提升,在这种情况下,建筑工程的质量变得尤为重要。建筑材料作为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整体工程的质量,所以加强对建筑材料的试验检测是有效保证建筑材料质量的关键,因此需要建立健全各项质量保证体系,严格按照相关技术指标来对建筑材料进行试验和检测,确保建筑材料的质量能够更好的满足工程施工的质量要求。
参考文献
[1]曾超府.浅谈如何加强我国建筑工程材料质量检测[J].经营管理者,2013(19).
[2]时晓艳.建材质量检测技术与质量控制[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0(08).
[3]俞鹃.提高建筑工程材料质量检测措施分析[J].科技传播,2010(11).
[4]何容姣,林燕.浅析建筑钢结构材料检测[J].科技论坛,20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