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临近“双11”,快递涨价预言变成了现实。那么,此时提价究竟是成本上涨,还是为了备战“双11”协同提价?或许,更多则意味着快递业将逆转低价竞争局面。
随着第九个网络购物节“双11”的临近,除了“剁手党”的蠢蠢欲动之外,还有一条对买卖双方来说都不算太利好的消息——快递费涨价了!
首先是中通快递和韵达速递两大快递企业宣布调整快递价格,随后申通快递方面也表示“不排除涨价可能”。圆通虽然做出了“目前原则上不涨”的回应,但对于网传的《关于圆通网络旺季市场提价的通知》的截图未置可否,多少带着些暧昧的味道。
事实上,快递费提价早有迹象可寻。早在今年6月份,包括中通快递、申通快递、圆通速递、韵达速递、百世汇通、天天快递在内的六大加盟型民营快递同时宣布提高快递员派送费,当时有专家就预测派送费的调整可能会影响快递价格的调整。
时隔4个月,快递涨价预言变成了现实。其他几家快递公司涨价只不过是时间问题。那么,快递费提价究竟是成本上涨,还是为了备战“双11”协同提价?或许,更多则意味着快递业将逆转低价竞争局面。
曾经的价格战
快递业当年的价格战可谓是打得你死我活,在那场长达10年的价格战中几乎没有赢家。
有数据显示,早在2005年,快递业件均收入为27.7元/件,2012年是18.6元/件,2013年是15.69元/件,2014年是14.65元/件,至2015年快递业已经进入“五毛”时代,即每票快件利润不超过0.5元。
由价格战引发的恶性竞争成为摆在快递行业面前的一大痛点。但这场战争的挑起者——圆通在拥抱互联网之初时,并未想到会出现这种几败俱伤的局面。
2005年,为了搭上电商的顺风车,圆通和淘宝签约,成为淘宝最主要的线下物流供应商,并将原先电商件的“起步价”从20多元下调至12元左右,首次在快递行业挑起价格战。
圆通万万没有想到,这一系列动作会引起之后进退两难的10年。电商件是民营快递企业的最大业务类型,淘宝更是不能失去的广阔平台。申通、韵达、中通等快递企业随后争相进入,单价进一步降至8元,针对大客户的资费降低到5元全国包邮,再后来,最低标准甚至突破2元/件。快递业在互聯网的海洋里将自身紧紧地束缚在了自己织就的茧里。
为了快速扩张市场和节约成本,包括圆通在内的快递公司普遍采用了加盟模式,短短几年时间,在全国的收件和派送网点就达到了上万家,圆通的网点则超过了2.4万家。
快速的扩张带来了业务量井喷式的增长,但问题随之更加棘手:虽然在加盟之初,不仅可以收加盟费充实营收,还节约了大量的工资、社保成本,但随着规模越来越大,管理问题日益凸显。
京东集团董事局主席刘强东曾在回忆自建物流时说,中国快递业发展成加盟模式会变得无法生存,因为它违背了“服务精神”,有违消费者的利益,这正是行业的隐患所在。“加盟模式虽然使得快递行业发展迅速,但是服务品质却比较低。另外,加盟商和集团公司之间的利益,其实是违背的,二者利益不一致,加盟者希望收单多,因为快递公司给快递员结算,送件是义务的,收件才赚钱,这也不利于快递服务品质的提升。”
价格战使得整个快递行业长期处于微利甚至亏损的边缘,企业都显得有些无计可施,这就像一个死扣,涨价是死,不涨价同样是死,快递行业频频被爆出危机事件。虽然在2015年以后,民营快递公司竞相上市,却仍未能及时解决管理和盈利的双重困境。整个快递行业成为低级玩家的竞技场。
暂时的平衡
价格战给快递业带来了致命性的恶果。第一物流公布的《2014快递员生存状况报告》显示,比起正规的早九晚五8小时工作时间,大部分快递员每日工作时长在10小时以上。工作时间过长、无休息保障、饮食健康堪忧、工作安全无法得到保障、没有业余生活,劳动成了他们的全部。
收入过低使得快递员的流失率高企不下,同时,服务质量难以保证也成了整体快递业的短板。高度同质化、管理混乱、服务质量提升困难等问题,使得快递业想要突围需要破釜沉舟的魄力。
如何终止价格战成了拯救快递行业的最后一根救命稻草。为了抓住这根稻草,快递业一直在努力着:早在2011年底,快递企业就在旺季宣布由免费派送调整为有偿派送,即每票快件增加0.5元?1元的派送费;2013年5月,快递公司开始对面单收费。
2015年,同样是接近“双11”之时,包括中通快递、申通快递、圆通速递、韵达速递、百世汇通、天天快递在内的六大加盟型民营快递同时宣布提高快递员派送费。
此后,几大快递企业似乎达成了某种共识,开始了统一价格政策的相处模式。由于这6家快递企业占据了市场的很大份额,他们的抱团取暖在某种意义上使得整个快递行业都践行着同样的默契。
此时,快递企业方得以喘口气,“如果不这样同步,势必会造成本来就组织松散的加盟快递网点和快递员队伍的大震动。”一位业内人士认为,几大快递巨头虽然在内部有份额之争,但这几家其实已经共同对外形成了一个行业壁垒,因此他们也得益于这种内部的默契,减少内部厮杀并共同抵御外来者。
倒逼行业改革
如今,在“互联网 ”的大浪潮下,电商的飞速发展,给快递业提供了发展的沃土,快递业已被提升到国家战略的新高度。对于快递行业来说,在中国已经走过了20多个春秋,在经历了漫长的严冬之后,亟待寻求新的突破点,转型升级成为产业当务之急且不得不面对的问题。
数据显示,从2012年到2016年,中国网络零售额从1.3万亿元猛增到5.2万亿元,跃升成为全球第一大网络零售大国。伴随网购的蓬勃发展,中国快递业务也呈现出井喷之势。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邮政业业务总量、业务收入规模分别增长3.6倍和2.7倍,快递业务量已连续3年稳居世界第一,对全球快递业增长的贡献率达到40%。
随着第九个网络购物节“双11”的临近,除了“剁手党”的蠢蠢欲动之外,还有一条对买卖双方来说都不算太利好的消息——快递费涨价了!
首先是中通快递和韵达速递两大快递企业宣布调整快递价格,随后申通快递方面也表示“不排除涨价可能”。圆通虽然做出了“目前原则上不涨”的回应,但对于网传的《关于圆通网络旺季市场提价的通知》的截图未置可否,多少带着些暧昧的味道。
事实上,快递费提价早有迹象可寻。早在今年6月份,包括中通快递、申通快递、圆通速递、韵达速递、百世汇通、天天快递在内的六大加盟型民营快递同时宣布提高快递员派送费,当时有专家就预测派送费的调整可能会影响快递价格的调整。
时隔4个月,快递涨价预言变成了现实。其他几家快递公司涨价只不过是时间问题。那么,快递费提价究竟是成本上涨,还是为了备战“双11”协同提价?或许,更多则意味着快递业将逆转低价竞争局面。
曾经的价格战
快递业当年的价格战可谓是打得你死我活,在那场长达10年的价格战中几乎没有赢家。
有数据显示,早在2005年,快递业件均收入为27.7元/件,2012年是18.6元/件,2013年是15.69元/件,2014年是14.65元/件,至2015年快递业已经进入“五毛”时代,即每票快件利润不超过0.5元。
由价格战引发的恶性竞争成为摆在快递行业面前的一大痛点。但这场战争的挑起者——圆通在拥抱互联网之初时,并未想到会出现这种几败俱伤的局面。
2005年,为了搭上电商的顺风车,圆通和淘宝签约,成为淘宝最主要的线下物流供应商,并将原先电商件的“起步价”从20多元下调至12元左右,首次在快递行业挑起价格战。
圆通万万没有想到,这一系列动作会引起之后进退两难的10年。电商件是民营快递企业的最大业务类型,淘宝更是不能失去的广阔平台。申通、韵达、中通等快递企业随后争相进入,单价进一步降至8元,针对大客户的资费降低到5元全国包邮,再后来,最低标准甚至突破2元/件。快递业在互聯网的海洋里将自身紧紧地束缚在了自己织就的茧里。
为了快速扩张市场和节约成本,包括圆通在内的快递公司普遍采用了加盟模式,短短几年时间,在全国的收件和派送网点就达到了上万家,圆通的网点则超过了2.4万家。
快速的扩张带来了业务量井喷式的增长,但问题随之更加棘手:虽然在加盟之初,不仅可以收加盟费充实营收,还节约了大量的工资、社保成本,但随着规模越来越大,管理问题日益凸显。
京东集团董事局主席刘强东曾在回忆自建物流时说,中国快递业发展成加盟模式会变得无法生存,因为它违背了“服务精神”,有违消费者的利益,这正是行业的隐患所在。“加盟模式虽然使得快递行业发展迅速,但是服务品质却比较低。另外,加盟商和集团公司之间的利益,其实是违背的,二者利益不一致,加盟者希望收单多,因为快递公司给快递员结算,送件是义务的,收件才赚钱,这也不利于快递服务品质的提升。”
价格战使得整个快递行业长期处于微利甚至亏损的边缘,企业都显得有些无计可施,这就像一个死扣,涨价是死,不涨价同样是死,快递行业频频被爆出危机事件。虽然在2015年以后,民营快递公司竞相上市,却仍未能及时解决管理和盈利的双重困境。整个快递行业成为低级玩家的竞技场。
暂时的平衡
价格战给快递业带来了致命性的恶果。第一物流公布的《2014快递员生存状况报告》显示,比起正规的早九晚五8小时工作时间,大部分快递员每日工作时长在10小时以上。工作时间过长、无休息保障、饮食健康堪忧、工作安全无法得到保障、没有业余生活,劳动成了他们的全部。
收入过低使得快递员的流失率高企不下,同时,服务质量难以保证也成了整体快递业的短板。高度同质化、管理混乱、服务质量提升困难等问题,使得快递业想要突围需要破釜沉舟的魄力。
如何终止价格战成了拯救快递行业的最后一根救命稻草。为了抓住这根稻草,快递业一直在努力着:早在2011年底,快递企业就在旺季宣布由免费派送调整为有偿派送,即每票快件增加0.5元?1元的派送费;2013年5月,快递公司开始对面单收费。
2015年,同样是接近“双11”之时,包括中通快递、申通快递、圆通速递、韵达速递、百世汇通、天天快递在内的六大加盟型民营快递同时宣布提高快递员派送费。
此后,几大快递企业似乎达成了某种共识,开始了统一价格政策的相处模式。由于这6家快递企业占据了市场的很大份额,他们的抱团取暖在某种意义上使得整个快递行业都践行着同样的默契。
此时,快递企业方得以喘口气,“如果不这样同步,势必会造成本来就组织松散的加盟快递网点和快递员队伍的大震动。”一位业内人士认为,几大快递巨头虽然在内部有份额之争,但这几家其实已经共同对外形成了一个行业壁垒,因此他们也得益于这种内部的默契,减少内部厮杀并共同抵御外来者。
倒逼行业改革
如今,在“互联网 ”的大浪潮下,电商的飞速发展,给快递业提供了发展的沃土,快递业已被提升到国家战略的新高度。对于快递行业来说,在中国已经走过了20多个春秋,在经历了漫长的严冬之后,亟待寻求新的突破点,转型升级成为产业当务之急且不得不面对的问题。
数据显示,从2012年到2016年,中国网络零售额从1.3万亿元猛增到5.2万亿元,跃升成为全球第一大网络零售大国。伴随网购的蓬勃发展,中国快递业务也呈现出井喷之势。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邮政业业务总量、业务收入规模分别增长3.6倍和2.7倍,快递业务量已连续3年稳居世界第一,对全球快递业增长的贡献率达到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