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性青光眼黄斑及视盘周围脉络膜厚度观察

来源 :中华眼底病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ttingmor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观察恶性青光眼(MG)患眼黄斑、视盘周围脉络膜厚度,探讨脉络膜厚度与MG发病的相关性.方法 系列病例研究.检查确诊的MG患者16例32只眼(MG组)、原发性慢性闭角型青光眼(CPACG) 31例31只眼(CPACG组)纳入研究.其中,MG组中又分为MG患眼与对侧非MG患眼进行观察.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32名32只眼作为正常对照组.采用光相干断层扫描增强深部技术测量黄斑中心凹和距黄斑中心凹1、3 mm处以及视盘周围的脉络膜厚度.测量经0°和90°黄斑中心凹扫描脉络膜厚度并取其平均值;取距黄斑中心凹1、3 mm处的颞侧、上方、鼻侧、下方脉络膜厚度平均值作为相应部位的脉络膜厚度值.取视盘周围颞侧、上方、鼻侧、下方脉络膜厚度平均值作为视盘周围平均脉络膜厚度.比较MG组、CPACG组、正常对照组及MG组中MG患眼与对侧非MG患眼间脉络膜厚度差异.结果 校正年龄因素后,MG组黄斑中心凹,距黄斑中心凹1、3 mm平均脉络膜厚度均较CPACG组、正常对照组增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0.021);CPACG组黄斑中心凹,距黄斑中心凹1、3 mm平均脉络膜厚度均较正常对照组增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0.034).MG组视盘周围颞侧、上方、下方的平均脉络膜厚度较CPACG组、正常对照组增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0.003);CPACG组与正常对照组视盘周围各方位的平均脉络膜厚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38~0.935).MG患眼、对侧非MG患眼黄斑中心凹、距黄斑中心凹1、3 mm平均脉络膜厚度以及视盘周围各方位脉络膜厚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1.029~-0.130,P=0.32~0.90).结论 MG患眼黄斑及视盘周围脉络膜厚度较CPACG和正常人增厚;黄斑及视盘周围脉络膜增厚可能是MG发生的解剖基础之一.
其他文献
我国经济在大幅度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在每个家庭中的家用电器也在逐步增多,并且空调等大功率电器逐渐成为每个家庭必备的电器。目前建筑开始向智能化和自
目的 观察红景天对模拟不同海拔高度缺氧的大鼠视网膜组织形态以及缺氧诱导因子(HIF)表达的影响.方法 成年雌性Sprague Dawley大鼠48只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24只.干预
目的 系统评价彩色多普勒超声成像(CDI)技术观察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OAG)患眼的球后血流动力学的变化情况.方法 对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PubMed、美国科技信息所ISI Web of Kno
目的 观察高糖诱导的牛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BRECs)中共济失调毛细血管扩张突变基因(ATM)激酶的活性变化及其对细胞氧化应激状态的影响.方法 体外培养BRECs,取4~8代细胞用于实
随着现代高科技的发展和电气自动化的日益普及,电气自动化在社会生活中将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它涉及到的覆盖领域将更加广泛,技术更新也会更加复杂和频繁。目前被主要采用的现
目的 观察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在激光诱导脉络膜新生血管形成(CNV)中的作用.方法 6~8周龄雄性C57BL/6J小鼠8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光凝模型组、光凝加磷酸盐缓冲液(PBS)
目的 观察色素上皮衍生因子(PEDF)对氧诱导视网膜新生血管(OIR)的抑制作用,初步探讨PEDF抑制新生血管形成的可能机制.方法 7日龄C57BL/6J新生小鼠140只,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
伴随着当今我国电力线路的工程中发展及应用,然而电力工程路线所占的比重和地位也就非常的重要,所以电力线路施工涉及的领域也就更加的多了,当然电力技术的方面也会更加的复杂而
目的 观察视野前青光眼(PPG)患者视盘参数和黄斑神经节细胞复合体(GCC)结构的变化.方法 检查确诊的PPG患者18例18只眼(PPG组)、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OAG)患者22例22只眼(POAG
随着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等的快速发展,对电力系统的管理和控制也逐渐的实现了数字化、智能化。同时电力系统的安全、可靠运行也和社会的发展具有密切的关系。实际工作中,电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