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9)02-0064-02
孕妇分娩后推荐通过母乳进行婴儿喂养,这是产后首选的喂养方式,因为母乳中含有婴儿生长发育所必需的抗体及营养物质,有利于患儿增强抵抗力和正常生长发育[1]。
1 尽早母乳喂养
当分娩结束后,要尽快让产妇和婴儿接触开始母乳喂养,通常在娩出半小时内就可以进行母乳喂养,让婴儿尽快和产妇的身体接触。初产妇对于哺乳的方法掌握不熟练,因此护士要加强指导。哺乳时先把产妇的乳房轻轻放在婴儿嘴唇上,把婴儿抱在产妇的胸前产妇的腹部和婴儿腹部贴合在一起。婴儿裹住乳头开始吸吮后,可以将乳头轻轻向外拉出约5毫米,主要为了拉直乳腺管,可以避免乳房积奶减轻胀痛不适感。每天母乳喂养6~10次,每次喂养时间约30分钟[2]。一些年轻的妈妈在第1次母乳喂养时都会感觉明显的乳头疼痛,这是因为第1次哺乳乳头较小而且乳头发硬,并且出奶不够顺畅所以导致疼痛,因此第1次喂奶之前要轻轻揉搓乳头,将乳头中的分泌物挤出后用干净的热毛巾擦拭,然后再让宝宝吮吸乳头,注意要间断换对侧的乳头吮吸。
2 饮食护理
产妇在母乳喂养期间要注意饮食调节,为了促进乳汁的分泌以及增强乳汁中的营养物质含量。在分娩的前三天,注意食用清淡易于消化的食物,可以适当增加牛奶和鱼肉等高蛋白物质的摄入。产妇家属可以为患者熬制鲫鱼汤和猪蹄等,目的是增加乳汁分泌量,补充产妇体内所需的矿物质和维生素含量。
3 按摩乳房
为尽量减少产后的乳房胀痛以及乳房积奶问题,护士要指导产妇进行乳房按摩。每天按摩1~2次。在按摩乳房前用热毛巾热敷乳房,每次约20分钟,热敷完之后再进行按摩,按摩的手法是,从乳房底部开始逐渐向乳头靠拢,沿乳头对乳头进行挤压,按摩完后用温水清洗乳房。一些妈妈的乳头凹陷导致母乳不足,可以利用十字按摩法来增加乳头的弹性。具体的按摩步骤是将食指放在乳晕旁边略向下压,然后向两边推开再推回,长时间坚持就会使得乳头凹陷减轻,乳头就会逐渐突出出来,做完上述动作后可以轻轻揉搓乳头,按摩2次/d,每次3~5分钟,不仅可以避免乳头凹陷,而且可以避免乳头疼痛以及破裂。另外,妈妈也可以在洗澡的时候对乳房进行按摩,首先要清洗乳房然后利用温热的毛巾轻轻擦拭乳房,擦拭的方法一定要科学,以乳头为中心呈环形擦拭,从乳晕开始逐渐擦拭到乳房的根部,注意力度要适中,当皮肤微红时,即可以停止。这种按摩方法可以加快乳房部位的血液循环,而且能够改善乳房组织的供氧供血,注意清洗时不要使用肥皂液,否则就会破坏乳房的皮肤保护膜。
4 人文关怀
产妇特别是初产妇在母乳喂养期间,因为动作不熟练或者乳头疼痛和皲裂等问题,导致对母乳喂养较为惧怕,影响了正常的母乳喂养。为了缓解产妇的畏惧心理,护士要对产妇进行健康教育,指导正确的母乳喂养方式,并且向产妇普及母乳喂养对于婴儿生长发育的特殊优势。护士要与产妇加强沟通,及时排解其心中的困惑以及疑问,提高母乳喂养的依从性。
5 加强健康教育
一些产妇在产后缺乏正确的母乳喂养知识,容易受到当地风俗习惯的影响,生产后只喝小米粥并且具有较多的忌口导致奶量不足,从而失去了母乳喂养的信心。还有一些产妇因为怕乳房走形而拒绝给孩子喂奶,一些产妇的家庭条件较好认为购买国外进口的奶粉相比母乳更加有营养。一些产妇尽管懂得母乳喂养是很好的方法,但是缺乏母乳喂养的经验,例如哺乳时的姿势错误、不会挤奶以及乳房护理等导致乳头皲裂疼痛、奶量不足等中断了母乳喂养只得让孩子喝奶粉。开展健康教育的目的是提高产妇对于母乳喂养的正确认识和认知,从而提高产后母乳喂养比例。护士要根据产妇的具体情况开展针对性健康教育,要向患者普及母乳喂养的优势、母乳喂养的方法以及在哺乳时出现不适感的应对方法,还包括哺乳期间如何休息和饮食、按摩乳房等[3]。
母乳喂养是婴儿最佳的喂養方式,产妇在分娩后必须及早进行母乳喂养,与此同时为了提高母乳喂养率,护士要加强优质护理。母乳是婴儿最佳的食物不仅可以通过母乳喂养培养母子感情,而且还可以减少产后出血的发生率。胎儿娩出后30min内进行早吸吮早接触对于胎儿及产妇都具有很好的作用,胎儿吸吮母亲的乳头能够对母亲的乳头产生刺激,对垂体前叶产生兴奋作用,从而大大提高催产素的释放速度,加强了子宫的收缩力度,减少产后出血量。另外,可以让新生儿获得来自母亲的爱护从而更好地生长发育,同时可以让母亲易于坚持做到长期母乳喂养。在进行优质护理过程中,对护理人员的要求更高,不仅要掌握扎实的基础护理知识,同时也要具备一定的优质护理素养,一定要根据患者的生理和心理特点进行,才可以有效提高治疗和护理的依从性。
参考文献
[1]陈光霞.优质护理对孕妇产后乳汁分泌的影响[J].吉林医学,2017,36(13):2923-2923.
[2]杨莉.优质护理对孕妇产后乳汁分泌的作用分析[J].北方药学,2016,11(9):194-195.
[3]刘晓芳.护理干预对孕妇产后乳汁分泌的影响[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7,7(8):131 -132.
孕妇分娩后推荐通过母乳进行婴儿喂养,这是产后首选的喂养方式,因为母乳中含有婴儿生长发育所必需的抗体及营养物质,有利于患儿增强抵抗力和正常生长发育[1]。
1 尽早母乳喂养
当分娩结束后,要尽快让产妇和婴儿接触开始母乳喂养,通常在娩出半小时内就可以进行母乳喂养,让婴儿尽快和产妇的身体接触。初产妇对于哺乳的方法掌握不熟练,因此护士要加强指导。哺乳时先把产妇的乳房轻轻放在婴儿嘴唇上,把婴儿抱在产妇的胸前产妇的腹部和婴儿腹部贴合在一起。婴儿裹住乳头开始吸吮后,可以将乳头轻轻向外拉出约5毫米,主要为了拉直乳腺管,可以避免乳房积奶减轻胀痛不适感。每天母乳喂养6~10次,每次喂养时间约30分钟[2]。一些年轻的妈妈在第1次母乳喂养时都会感觉明显的乳头疼痛,这是因为第1次哺乳乳头较小而且乳头发硬,并且出奶不够顺畅所以导致疼痛,因此第1次喂奶之前要轻轻揉搓乳头,将乳头中的分泌物挤出后用干净的热毛巾擦拭,然后再让宝宝吮吸乳头,注意要间断换对侧的乳头吮吸。
2 饮食护理
产妇在母乳喂养期间要注意饮食调节,为了促进乳汁的分泌以及增强乳汁中的营养物质含量。在分娩的前三天,注意食用清淡易于消化的食物,可以适当增加牛奶和鱼肉等高蛋白物质的摄入。产妇家属可以为患者熬制鲫鱼汤和猪蹄等,目的是增加乳汁分泌量,补充产妇体内所需的矿物质和维生素含量。
3 按摩乳房
为尽量减少产后的乳房胀痛以及乳房积奶问题,护士要指导产妇进行乳房按摩。每天按摩1~2次。在按摩乳房前用热毛巾热敷乳房,每次约20分钟,热敷完之后再进行按摩,按摩的手法是,从乳房底部开始逐渐向乳头靠拢,沿乳头对乳头进行挤压,按摩完后用温水清洗乳房。一些妈妈的乳头凹陷导致母乳不足,可以利用十字按摩法来增加乳头的弹性。具体的按摩步骤是将食指放在乳晕旁边略向下压,然后向两边推开再推回,长时间坚持就会使得乳头凹陷减轻,乳头就会逐渐突出出来,做完上述动作后可以轻轻揉搓乳头,按摩2次/d,每次3~5分钟,不仅可以避免乳头凹陷,而且可以避免乳头疼痛以及破裂。另外,妈妈也可以在洗澡的时候对乳房进行按摩,首先要清洗乳房然后利用温热的毛巾轻轻擦拭乳房,擦拭的方法一定要科学,以乳头为中心呈环形擦拭,从乳晕开始逐渐擦拭到乳房的根部,注意力度要适中,当皮肤微红时,即可以停止。这种按摩方法可以加快乳房部位的血液循环,而且能够改善乳房组织的供氧供血,注意清洗时不要使用肥皂液,否则就会破坏乳房的皮肤保护膜。
4 人文关怀
产妇特别是初产妇在母乳喂养期间,因为动作不熟练或者乳头疼痛和皲裂等问题,导致对母乳喂养较为惧怕,影响了正常的母乳喂养。为了缓解产妇的畏惧心理,护士要对产妇进行健康教育,指导正确的母乳喂养方式,并且向产妇普及母乳喂养对于婴儿生长发育的特殊优势。护士要与产妇加强沟通,及时排解其心中的困惑以及疑问,提高母乳喂养的依从性。
5 加强健康教育
一些产妇在产后缺乏正确的母乳喂养知识,容易受到当地风俗习惯的影响,生产后只喝小米粥并且具有较多的忌口导致奶量不足,从而失去了母乳喂养的信心。还有一些产妇因为怕乳房走形而拒绝给孩子喂奶,一些产妇的家庭条件较好认为购买国外进口的奶粉相比母乳更加有营养。一些产妇尽管懂得母乳喂养是很好的方法,但是缺乏母乳喂养的经验,例如哺乳时的姿势错误、不会挤奶以及乳房护理等导致乳头皲裂疼痛、奶量不足等中断了母乳喂养只得让孩子喝奶粉。开展健康教育的目的是提高产妇对于母乳喂养的正确认识和认知,从而提高产后母乳喂养比例。护士要根据产妇的具体情况开展针对性健康教育,要向患者普及母乳喂养的优势、母乳喂养的方法以及在哺乳时出现不适感的应对方法,还包括哺乳期间如何休息和饮食、按摩乳房等[3]。
母乳喂养是婴儿最佳的喂養方式,产妇在分娩后必须及早进行母乳喂养,与此同时为了提高母乳喂养率,护士要加强优质护理。母乳是婴儿最佳的食物不仅可以通过母乳喂养培养母子感情,而且还可以减少产后出血的发生率。胎儿娩出后30min内进行早吸吮早接触对于胎儿及产妇都具有很好的作用,胎儿吸吮母亲的乳头能够对母亲的乳头产生刺激,对垂体前叶产生兴奋作用,从而大大提高催产素的释放速度,加强了子宫的收缩力度,减少产后出血量。另外,可以让新生儿获得来自母亲的爱护从而更好地生长发育,同时可以让母亲易于坚持做到长期母乳喂养。在进行优质护理过程中,对护理人员的要求更高,不仅要掌握扎实的基础护理知识,同时也要具备一定的优质护理素养,一定要根据患者的生理和心理特点进行,才可以有效提高治疗和护理的依从性。
参考文献
[1]陈光霞.优质护理对孕妇产后乳汁分泌的影响[J].吉林医学,2017,36(13):2923-2923.
[2]杨莉.优质护理对孕妇产后乳汁分泌的作用分析[J].北方药学,2016,11(9):194-195.
[3]刘晓芳.护理干预对孕妇产后乳汁分泌的影响[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7,7(8):131 -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