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梦的起点,“玛吉阿米”
格茸农布走进屋子,天花板好像瞬间矮了一小截。他有着康巴汉子标志性的高大身材和长发,脖子上带着一串天珠项链。不用开口,也知道这是一个藏族人。
算一算,格茸农布到北京已经17年了。2002年,带着一把“碧汪”(弦子)和一身祖传的弦子绝技,他坐了三天三夜的火车,从故乡香格里拉来到北京。火车一路迤行,窗外的山水从藏地的大开大阖到江南的温柔清秀,再到北方的厚重开阔。
格茸农布出生在香格里拉一个叫作通主的藏族村庄。父亲是远近闻名的弦子艺人。他从少年时代开始在父亲的启蒙下学习演奏弦子,家乡的大山草甸、河流小溪、峡谷密林还有父老乡亲,都给了他更多的体悟和感动。在格茸农布的心里,慢慢萌发出一个梦想——把家乡的弦子音乐带出大山,带给更多的人。
十几岁时,怀揣音乐梦想,也为了谋生计,格茸农布走出大山,来到香格里拉发展。那时的他,所有的精力和微薄的收入全花在音乐学习上,舍不得在外下一顿馆子的他,却舍得花掉一个月的工资去买跟弦子有关的音乐录影带。
随着技艺的提高,眼界的开阔,走出香格里拉,走出云南的念头,在他的脑海里越来越明确。他相信,在遥远的北京,那座历史绵长,正正方方的城市里,他和他的老伙伴“碧汪”一定能找到一片更开阔的天地。
在北京最早的藏餐厅之一“卓玛格茸农布开始了与这座城市的接触。他演奏弦子,当模特展示藏族服装。然而,这些都与他的目标相去甚远。2004年,“玛吉阿米藏餐厅在北京大火,人们都说,这里聚集了西藏和五省藏区最好的歌手、舞者、音乐家。格茸农布来到了玛吉阿米,期待这里能给他带来更多机遇。
在玛吉阿米藏族民间歌舞艺术团,他担任团长和首席“碧汪”手。“玛吉阿米”每晚载歌载舞,用歌舞的形式向客人展示藏族文化。格茸农布希望,在这里,他能够遇到更多在音乐上志同道合的伙伴。
“玛吉阿米”没有让他失望。
2004年,青海师范大学音乐系的学生完玛三智做了一个人生重要决定:到北京去。完玛三智学习声乐专业,相比本民族的音乐却更爱流行音乐。毕业后,他没有选择留在青海工作,踏上了前往大都市的音乐追梦之旅。
来到北京,完玛三智选择了‘玛吉阿米
“玛吉阿米在藏文化传播中起的作用还是很大的。”完玛三智回忆,“它是藏文化在北京的一个展示窗口,是当时藏族人在北京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聚集地。2000年前后,玛吉阿米一下子了。来自四面八方的人都聚集到了这个餐厅里,一下子来了很多有意思的人,在文化艺术方面有专长的藏族人都想来这里。自然而然地,这里汇集了很多高质量的藏族艺术家。
成為“玛吉阿米”艺术团的一员,完玛三智第一次全面了解到三大藏区的民俗和艺术:“来到玛吉阿米,我才第一次听到弦子,第一次看到踢踏舞。”
凭借自己的专业知识,完玛三智敏锐地发现,“玛吉阿米”的演出依然停留在“原生态”的阶段。于是,在完玛三智的建议和帮助下,“玛吉阿米”艺术团开始用乐队的形式对演出进行改良,完玛三智担任作曲和编曲,对原生态的藏族音乐进行改编。“玛吉阿米乐队”,也成为了第一支在中国国内成功推广藏族民间音乐的藏族原生态乐队。
“当时来餐厅吃饭的客人都觉得演出的质量一下子提高了,但是说不出来是怎么提高的。”完玛三智回忆,“其实就是我们引入了乐队的概念。”
玛吉阿米艺术团的演出后来被录制成了《仓央嘉措之歌》音乐专辑。而成员们的人生道路,也慢慢地发展出了不同的轨迹。
更大的舞台
2005年,格茸农布成立了“卡瓦坚”乐队,发行了专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