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中如何进行德育渗透

来源 :中国教育科研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yuxinm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言文字作为表达情意的工具,具有强烈的思想性,小学语文学科在完成德育任务方面具有许多优越条件,教师不仅传播知识,在提高知识水平的同时要进行德育渗透。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提高思想觉悟和社会主义道德品质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选好教学渗透德育方法,这是关键,在教学中渗透德育,应注意因文而异选择适当方法,才能增强说服力,使学生易于接受,受到熏陶、感染和教育,作为一名从事二十多年小学语文教师,我通过不断实践探索,根据小学语文学科的特点,在学生字词中渗透德育,在阅读文章中渗透德育,在习作中渗透德育。
  1 在学生字、词中渗透德育
  在小学阶段,学生要认识常用汉字,教师在识字、写字教学中可以根据汉字的结构渗透德育,可以通过学生的观察,具体分析字形同做人处事之间的关系,将识字、写字教学同育人结合起来,让学生在趣味盎然的字形分析中掌握字的结构,明白做人的道理,受到团结友爱、谦让互助、集体主义等方面教育。比如,在学习“乳”字时,为同学们讲解它的来历,在甲骨文中是手抱婴儿哺育的形象,再延伸到各位妈妈哺育小朋友的辛劳,这样的教学不只使其记住了“乳”字的写法、意义,还加强了同学们对母爱的认识,教育他们心知感恩孝敬父母。再比如,乌鸦喜欢腐蚀和啄食农村垃圾,能消除动物尸体等对环境的污染,起净化环境的作用。所以一些地区对“乌鸦”代表着灾难和吉祥的看法是不正确的,学生们从中不只懂得了该词组的使用和意思,还培养了纠正错误看法,同时也培养了学生们爱护鸟类、爱护小动物的情操。
  2 在阅读文章中渗透德育
  小学语文教材选编的都是文质兼美、脍炙人口具有教育意义的好作品,体现了文以载道、道以文益的原则。但小学语文教材的德育意图却深深地潜藏在每篇文章的字里行间,都不采取直接表达方式。因此,在进行德育方面时,要结合传授语文知识和培养能力来加以渗透。教学课文应以和课文相适应的情感介绍资料制造氛围,使学生似身临其境,在创设的情境中,在强烈的氛围中投入学习,从而使学生获得更真实、更深刻的体会。
  针对班级留守儿童和寄宿儿童较多的特点,叫同学们反复吟诵,“母亲!我要回来,母亲!”一句使大家深刻理解了作者拟人化手法,用“我的口吻”表现了“亲子”失养于祖国,受辱于异类的悲苦,以及祈求回归祖国的殷切心情,不少同学读了这篇文章眼含热泪,理解深刻,达到并超过预期目的教学效果。通过再造想象的心理活动过程,抽象文字符号,描述的事物还原,形成相应的新形象,可以增强学生置身其中的感觉,激发他们潜在的情感。
  3 在习作练习中渗透德育
  作文教学也是语文学科实施德育的重要途径。我并没有给学生设定写作的模式,也没有要求篇幅和数量上的限制,而是要求学生们有经历、有感触、有写作欲望,就随时写下来,我也随时给学生们小作品进行批改和引导。作文是对生活反映,所以我引导学生体验生活的过程就应该重视德育的渗透的过程。如:可以把学生带到大自然,从中细细地观察感受大自然。学生在草地上漫步,在花下徘徊,直接面对大自然,会产生创作的冲动,这样既能写出一篇篇优美的文章,也锻炼了写作能力,也能激发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达到了德育教育的目的。
  我还引导学生通过注意周围发生的人和事激发写作欲望,积累写作素材,这样同样能实现培养作文能力,又实现了德育教育渗透目的。记日记也是部分学生的学习习惯,但大多数学生写日记都说真话,说心里话,这能起到求真务实的作用,写日记还能提升人的上进心,许多学生在日记中贬假恶丑,赞扬真善美,这样能起到教人向善、爱美的作用,充分利用日记这种写作形式进行德育教育,在日记中促进学生的自我教育。
  随文练笔是在学习课文的同时所进行的习作训练。由于形式灵活且选题自由,是学生较为喜欢的一种形式,也是进行德育渗透的一条好途径。如:读《无私的爱》最后一个自然段“殷红的鲜血缓缓地从孔繁森体内流出,缓缓地流入针管,这是一位共产党员的鲜血,这是一位日夜操劳的领导干部的鲜血”时,学生们已经完全侵入课文情境中,我马上补充孔繁森相关感人事迹及评价,安排写一段话的练笔: “此时此刻,此情此景,假如你参加孔繁森的追悼会,你一定有很多话想说,请写下来。”这样安排,不仅学生有话可说,更受到一次英雄崇高品质的感染。
  一些具有鲜明的爱国色彩的文章,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好题材。教这类课文不仅要明确激情,还要充分挖掘文中的潜在的思想教育因素,提出要求。教《火红的党旗》一文时我先简要介绍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的情况,然后重点介绍武装斗争推翻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讲到今天的“四化”建设,让学生从内心产生“中国共产党真伟大”的情感,接着充分利用课文中的党旗、插图,让学生说说党旗各部分象征什么?再现中国共产党是中国无产阶级的先锋队,是中国各族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是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激发学生对党的热爱。
  总之,我们通过语文教学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把学生潜在感情和理性的能力都挖掘出来,发挥出来,把德育渗透在听说读写的各个环节,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使之和谐统一,让学生在接受语文文字训练的同时,体会作品的内在蕴含,培养学生的积极主动的学习精神,达到传文授道的目的。并在学习生字、词、阅读文章、习作练习中渗透德育,同时也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
其他文献
爱因斯坦说:“情感是人类一切努力和创造背后的动力”,而我们教师的任务就在于让每个儿童看到美,珍惜爱护美,并用自己的行动使美达到应有的高度。关注学生的情感,发展学生的个性,这是学生主体发展的内在需要,也是我们教师所追求的理想境界。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在语文学习过程中,要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让学生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这是从学习主体发展的内在需要出发的。
期刊
自主,就是学习者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自主学习,就是学习者自觉主动地去分析、发现、实践、质疑、探索、理解知识的过程。所有能有效地促进学生发展的学习,都是自主学习。学生学习的主战场在课堂,课堂教学是一个双边活动过程,只有营造浓厚的自主学习氛围,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激起学习需要,学生才能真正去调动自身的学习潜能,进行自主学习,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  学生自主学习的培养是学生终身学习的需要,站在为学生
期刊
在乡镇财政工作中正确上报预算是必要的,它是控制和掌握政府的财政情况,也是财政预算管理工作的重要部分,它对乡镇财政管理和监督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也是检查国家政策和党的路线的执行情况的基础参考,提高乡镇财会业务工作能力,为县乡领导年终决算考核提供准却的理论依据具有重要指导作用。  首先,预算分析是提高乡镇财政预算管理水平的需要。随着国家对财政改革的加深,乡镇财政要综合考虑,要处理好乡镇收入和支出问题,使
期刊
【摘要】 根据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工作部署,结合学校实际,在全体教师认真讨论的基础上,集思广益,制定学校教学、教研计划。各学科、各年级组再依据校级各类计划制定年级、科组计划。教师再根据学科组、年级组计划制定个人教学计划。各级各类计划制定时均做到有内容、有时间、有专人负责,有措施要求等。实现计划的精细化,提高计划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才能保证学校各级教学、教科研活动的有序进行。  【关键词】 特教数学
期刊
【摘要】 随着中国经济、政治、文化等的国际化发展,英语这门世界性通用语言的学习显得越来越重要。 为了提高国民英语素质的整体水平,国家教育部于2003年颁布了《英语课程标准》。规定全国各地区从小学三年级开始普遍开展英语课程教育。英语教育的成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老师的课堂教学。因此,提高老师的课堂教学策略相当重要。  【关键词】 英语课堂 小学英语教学 素质教育 教学活动  素质教育是教学改革的核心,
期刊
【摘要】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由此可见兴趣的作用之大。数学教学也是这样的道理,学生一旦对数学产生了兴趣,便能够激发他们自身去学习,成为学习的内驱力,对他们能够主动、积极地学习,乃至终身学习的形成,起到了无法比拟的作用。如何培养学生的兴趣,我浅谈自己在实施新课程理念的教学中的几点看法。  【关键词】 小学数学 兴趣 培养  兴趣是人对认识和活动的情绪表现,是积极探究事物的
期刊
【摘要】 实验是化学学科的基础,在化学教育中的作用日益受到重视。实验不仅是一种为学生提供感性知识的直观手段,还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动机和兴趣,使学生掌握化学知识和实验技能,培养学生解决化学问题的能力和科学态度。我国课程改革认真分析了化学课程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在继承和发扬传统教育优势的基础上,重新审定化学课程理念、课程目标、课堂内容及教学评价等方面。  【关键词】 新课标 高中化学 实验教学 
期刊
【摘要】 素质教育是以促进学生身心发展为目的,以提高国民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身体心理素质为宗旨的基础教育。随着新课改推行,初中德育工作面临新的工作思路。在应试教育的大背景下,德育教育一直处于边缘地位,这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是非常不利的。初中生处于生长发育的初级阶段,其人生观、价值观已现雏形,德育工作开展对于初中生发展具有明确的导向作用。在新课改指导下,转变工作思路尤为重要。  【关键词】
期刊
【摘要】 数学教材上的难点直接影响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教师在教学中应选用恰当的教学方法,突破难点,优化课堂教学,这是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复习旧知识,突破难点。数学知识有很强的科学性和系统性,新旧知识之间联系紧密。因此,教学新知识前复习与之相关的旧知识,可以起到搭桥铺路、分散难点的作用。  【关键词】 小学数学 难点 突破  1 什么是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  所谓教学重点,“在教材内容的逻辑
期刊
【摘要】 初中美术课一门必修课,美术教育是一门综合性学科教育,它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健康的身体和心理素质。美术教育是对学生进行美育的重要途径,对于陶冶情操,启迪智慧,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美术教育不但能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而且对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创造力的培养和发展都有非常大的作用。  【关键词】 初中美术 教学 兴趣 培养  近几年来我们国家也非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