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98年教育部在《高等学校学报管理办法》中指出:“高等学校学报是高等学校主办的,以反映本校教学和科研成果为主的学术理论刊物,是开展国内外学术交流的重要园地。”可知,高校学报的基本任务是反映高校教学科研的成果,并通过这种反映来推动教学科研的发展。而高校学报的学术质量,则取决于高校的科研水平以及科研工作开展得如何。
一、学报对科研的促进作用
1.学报为高校的科研成果创建了对外学术交流的平台。高校学报是反映本校教学科研水平的一个窗口,是高校教学、科研和学术研究的基地,集中体现学校的学术水平和研究实力。高校学报以丰富和发展现代科学技术成就为主旨,与整个科学技术乃至社会经济的发展息息相關。它为本校的教学科研人员赢得了学术发言权,为他们提供了一个展示自己科研能力的舞台,创建了一个与校外科研院所进行学术交流的平台。所以说学报作为高校的学术橱窗为开展科研学术争鸣提供了园地。目前,国内1000余种高校学报普遍实行了校际同以及与相关专业期刊的交换,这种交换所带来的信息交流强度和密度是相当大的。
2.学报对科研具有积极的导向作用。学报是发表教师科研成果的重要园地。通过它可以传递和交流科研信息,引领科研方向,这样既促进了科学研究的进一步发展,还可将科学工作者研究成果引入补充到新的科研中。社会科学学报是社会意识的重要载体,通过对历史的和现实的诸多理论问题的探讨与争论,使高校教师开阔了眼界,丰富了头脑,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自然科学学报通过对现代科学理论和技术的研究、讨论和引进,以及科学实验报告,使高校教师科研选题和研究内容不断充实、更新。它保持了活跃的思维,注意发现捕捉科学技术的“新观点”、“新情况”。学报对于促进新兴学科的建立、发展和完善,发挥了独特的功能,能合理的引导学术讨论,使科学研究向纵深发展。
3.学报促进了科研人才的培养。高校是培养人才的摇篮,学报既然是展示科研成果的重要园地,也就在高层次人才的发现、培养方面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许多高校学报都积极为博士生或具有博士学位的作者提供阐述学术见解的园地,培养年轻化、专业化的科技人才,体现学校的科研实力和后劲。高校教师既要利用学报发表科研成果,又要不断地从学报中了解学术研究动态,丰富资料,开拓思路,吸取学术营养,充实和更新研究内容。尽管目前有些人对高校学报发表的论文水平表示怀疑,但毫无疑问,高校学报在培养知名专家教授方面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这些人的发展成长离不开高校学报这块沃土。据有关统计,目前高校40岁左右的教授、学者中,大多数是在高校学报上发表了他们的第一篇论文,从学报这块园地破土而出,走上了学术研究的道路。实践证明,学校的优秀人才中不少是学报的撰稿骨干和优秀审稿人。因此,在某种意义上说,学报是发现人才和培养人才的基地。
二、教学科研工作是高校学报发展的基础
学报是教学科研成果的载体。科研论文的水平直接影响到学报质量,也从根本上制约了学报的生存与发展。没有教学与科研的成果,就没有学报的正常发展。高校的科研成果有大批的科研成果项目以论文形式作为阶段性的成果或结题成果。为高校学报提供了丰富的稿源。努力克服科研及科研工作中的诸多薄弱环节,增强科研实力是提高高校学报学术质量的动力,高校的科研实力可以从多方面体现,比如科研项目的级别、科研成果的水平和反响以及科研人员的学识和层次等。学报发表高质量高水平的科研成果,被转载、摘录或索引,提高了学术界的关注度,可以扩大学报的影响力和知名度。科研教学人员的学识和能力不仅是科研教学的强大后劲,也是高校学报发展所在。因为教学科研人员既是学报的作者,也是学报的忠实热心的读者,他们为学报提供优秀稿件,在相关的学术领域扩大影响。同时,通过学报掌握信息,关注学术动态,促进学报充分发挥其学术交流的作用。
三、提高高校学报质量,更好为教学科研服务
在知识经济来临之际,学报的出版要跟上时代的步伐,适应新形势的要求。作为高校学报编辑在完成本职工作的同时,更应该思考如何以学报为阵地,结合本校实际为学校教学和科研提供更优质的服务;如何更好地发挥学报学术平台、交流媒体的作用;如何继续发挥学报的潜在教育功能,使学报能更好地为教学、科研服务。
1.要扩大学报的社会效应,提高学报的学术水平和编辑质量,正确定位,形成学报自己的个性与特色。不断改进与发展管理机制和运行策略,在坚持办刊宗旨的前提下,必须深入研究宣传策略、严格审稿制度、全面发挥学报宣传功能。
2.学报的宣传内容都在不断丰富,不仅限于发表各种论文,还可以设立新栏目对本校的科研实力、科技成果进行全方位的宣传(包括本校的科研机构、科研队伍、科研条件以及开发的产品等),目的就是扩大学校的影响力,提高学校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3.争取早日进入国内外重要检索期刊。国际论文数据采集自《SCI》(美国科学引文索引)、《EI》(美国工程索引)和国际会议的《ISTP》(科学技术会议录索引)三个国外检索系统,高校学报都以能进入《SCI》、《EI》为主要目标,当然难度是相当大的,尤其是《SCI》。国内重要的检索系统是北京大学图书馆的《中文核心期刊要目纵览》、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的《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及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的《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也就是通常所指的“核心期刊”。能进入“核心期刊”也不是容易之事,要努力提高学报质量,积极争取进入“核心期刊”。在进入“核心期刊”前,则应早日被《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期刊网》、《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等常用的数据库全文收录。这样可以扩大学报的影响,加快学报的信息传播速度,提高学报的被引用率,促进学术交流,推动学校科研工作,提高学报和学校的学术地位与知名度。同时使本校的科研成果得到广泛的传播。
4.办刊人员须不断加强素质培养,强化业务技能,努力提高学报质量,从而推动科研进程,为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尽一份力。编辑要牢牢树立编辑意识、质量意识、学术意识、开放意识和创新意识,同时,学报编辑部队伍建设应重点促进规范化管理,加强政治理论、道德素养、形势教育学习和法律、法规研究,并尽可能多地选送人员参加业务理论和技能培训以及学术研讨会,以提高编辑人员业务水平和学术水平,从而促进科学研究再上新台阶。
5.高校学报为我国的科学研究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任何其他期刊无法替代它的作用。有关期刊管理部门应制定合理的政策,引导它进行适度的改革,使其朝着更能促进高校科学研究的发展与交流、在科技转化生产力方面发挥更大作用这一方向发展,这才是当前高校学报工作的重点。
(作者单位:浙江水利水电专科学校)
一、学报对科研的促进作用
1.学报为高校的科研成果创建了对外学术交流的平台。高校学报是反映本校教学科研水平的一个窗口,是高校教学、科研和学术研究的基地,集中体现学校的学术水平和研究实力。高校学报以丰富和发展现代科学技术成就为主旨,与整个科学技术乃至社会经济的发展息息相關。它为本校的教学科研人员赢得了学术发言权,为他们提供了一个展示自己科研能力的舞台,创建了一个与校外科研院所进行学术交流的平台。所以说学报作为高校的学术橱窗为开展科研学术争鸣提供了园地。目前,国内1000余种高校学报普遍实行了校际同以及与相关专业期刊的交换,这种交换所带来的信息交流强度和密度是相当大的。
2.学报对科研具有积极的导向作用。学报是发表教师科研成果的重要园地。通过它可以传递和交流科研信息,引领科研方向,这样既促进了科学研究的进一步发展,还可将科学工作者研究成果引入补充到新的科研中。社会科学学报是社会意识的重要载体,通过对历史的和现实的诸多理论问题的探讨与争论,使高校教师开阔了眼界,丰富了头脑,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自然科学学报通过对现代科学理论和技术的研究、讨论和引进,以及科学实验报告,使高校教师科研选题和研究内容不断充实、更新。它保持了活跃的思维,注意发现捕捉科学技术的“新观点”、“新情况”。学报对于促进新兴学科的建立、发展和完善,发挥了独特的功能,能合理的引导学术讨论,使科学研究向纵深发展。
3.学报促进了科研人才的培养。高校是培养人才的摇篮,学报既然是展示科研成果的重要园地,也就在高层次人才的发现、培养方面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许多高校学报都积极为博士生或具有博士学位的作者提供阐述学术见解的园地,培养年轻化、专业化的科技人才,体现学校的科研实力和后劲。高校教师既要利用学报发表科研成果,又要不断地从学报中了解学术研究动态,丰富资料,开拓思路,吸取学术营养,充实和更新研究内容。尽管目前有些人对高校学报发表的论文水平表示怀疑,但毫无疑问,高校学报在培养知名专家教授方面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这些人的发展成长离不开高校学报这块沃土。据有关统计,目前高校40岁左右的教授、学者中,大多数是在高校学报上发表了他们的第一篇论文,从学报这块园地破土而出,走上了学术研究的道路。实践证明,学校的优秀人才中不少是学报的撰稿骨干和优秀审稿人。因此,在某种意义上说,学报是发现人才和培养人才的基地。
二、教学科研工作是高校学报发展的基础
学报是教学科研成果的载体。科研论文的水平直接影响到学报质量,也从根本上制约了学报的生存与发展。没有教学与科研的成果,就没有学报的正常发展。高校的科研成果有大批的科研成果项目以论文形式作为阶段性的成果或结题成果。为高校学报提供了丰富的稿源。努力克服科研及科研工作中的诸多薄弱环节,增强科研实力是提高高校学报学术质量的动力,高校的科研实力可以从多方面体现,比如科研项目的级别、科研成果的水平和反响以及科研人员的学识和层次等。学报发表高质量高水平的科研成果,被转载、摘录或索引,提高了学术界的关注度,可以扩大学报的影响力和知名度。科研教学人员的学识和能力不仅是科研教学的强大后劲,也是高校学报发展所在。因为教学科研人员既是学报的作者,也是学报的忠实热心的读者,他们为学报提供优秀稿件,在相关的学术领域扩大影响。同时,通过学报掌握信息,关注学术动态,促进学报充分发挥其学术交流的作用。
三、提高高校学报质量,更好为教学科研服务
在知识经济来临之际,学报的出版要跟上时代的步伐,适应新形势的要求。作为高校学报编辑在完成本职工作的同时,更应该思考如何以学报为阵地,结合本校实际为学校教学和科研提供更优质的服务;如何更好地发挥学报学术平台、交流媒体的作用;如何继续发挥学报的潜在教育功能,使学报能更好地为教学、科研服务。
1.要扩大学报的社会效应,提高学报的学术水平和编辑质量,正确定位,形成学报自己的个性与特色。不断改进与发展管理机制和运行策略,在坚持办刊宗旨的前提下,必须深入研究宣传策略、严格审稿制度、全面发挥学报宣传功能。
2.学报的宣传内容都在不断丰富,不仅限于发表各种论文,还可以设立新栏目对本校的科研实力、科技成果进行全方位的宣传(包括本校的科研机构、科研队伍、科研条件以及开发的产品等),目的就是扩大学校的影响力,提高学校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3.争取早日进入国内外重要检索期刊。国际论文数据采集自《SCI》(美国科学引文索引)、《EI》(美国工程索引)和国际会议的《ISTP》(科学技术会议录索引)三个国外检索系统,高校学报都以能进入《SCI》、《EI》为主要目标,当然难度是相当大的,尤其是《SCI》。国内重要的检索系统是北京大学图书馆的《中文核心期刊要目纵览》、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的《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及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的《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也就是通常所指的“核心期刊”。能进入“核心期刊”也不是容易之事,要努力提高学报质量,积极争取进入“核心期刊”。在进入“核心期刊”前,则应早日被《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期刊网》、《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等常用的数据库全文收录。这样可以扩大学报的影响,加快学报的信息传播速度,提高学报的被引用率,促进学术交流,推动学校科研工作,提高学报和学校的学术地位与知名度。同时使本校的科研成果得到广泛的传播。
4.办刊人员须不断加强素质培养,强化业务技能,努力提高学报质量,从而推动科研进程,为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尽一份力。编辑要牢牢树立编辑意识、质量意识、学术意识、开放意识和创新意识,同时,学报编辑部队伍建设应重点促进规范化管理,加强政治理论、道德素养、形势教育学习和法律、法规研究,并尽可能多地选送人员参加业务理论和技能培训以及学术研讨会,以提高编辑人员业务水平和学术水平,从而促进科学研究再上新台阶。
5.高校学报为我国的科学研究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任何其他期刊无法替代它的作用。有关期刊管理部门应制定合理的政策,引导它进行适度的改革,使其朝着更能促进高校科学研究的发展与交流、在科技转化生产力方面发挥更大作用这一方向发展,这才是当前高校学报工作的重点。
(作者单位:浙江水利水电专科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