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西格蒙德·弗洛伊德是精神分析学说的创始人,他的精神分析学说主要包括无意识理论、泛性论、和梦的解析。
关键词:弗洛伊德;无意识;泛性论;梦的解析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1856-1939),奥地利犹太心理学家、精神病医师。精神分析学派创始人。曾在维也纳大学医学院学习,1881年获医学博士学位。次年起作为临床精神病学家私人开业。早期从事催眠治疗工作,后创用精神分析法。1936年当选为英国皇家学会通讯会员。1938年奥地利被德国侵占,赴英国避难,不久因癌症逝世。
一 无意识理论
弗洛伊德把人的心理结构分为三个部分,即意识,前意识和无意识。意识是人对客观现实的自觉反应。凡是自己能察觉的心理活动是意识,它属于人的心理结构的表层,它感知着外界现实环境和刺激,用语言来反映和概括事物的理性内容。前意识是内容,是调节意识和无意识的中间机制,只要借助于注意,就可以进入到意识之中。但无意识里的内容,要想进入到意识中去,就会受到抗拒,似乎有某种主动力量压制着这种观念。为了说明这些概念,弗洛依德曾用一个客厅和它的接待室作比喻 :在接待室里,有无数无意识观念争着要进入客厅,但门口的检查者只允许那些“善良者”进入。一旦走进了客厅,就等于进入了“前意识”。那些被检查者拒之门外的无意识观念,经过乔装打扮,或则在入睡的条件下进入梦境,或则在心理异常的情况下,以异常的力量压倒检查者强制闯入意识之中。无意识是在意识和前意识之下受到压抑的没有被意识到的心理活动,代表着人类更深层、更原始、更根本的心理能量,它包括人的原始冲动和各种本能,以及同本能有关的欲望。1923年,弗洛伊德发表《自我与本我》一书,将早期的“意识”、“前意识”、和“无意识”的心理结构表述为“本我”、“自我”、和“超我”。“本我”相当于他早期提出的“无意识”,是一种与生俱来的动物性的本能冲动,只知道按照“快乐原则”行事,盲目地追求满足。“自我”充当的是本我与外部世界的联络者与仲裁者,并且在“超我”的指导下监管“本我”的活动,它按照“现实原则”活动,既要获得满足,又要避免痛苦。“超我”的主要活动是指导“自我”以道德良心自居,去限制、压抑“本我”的本能冲动,按照“至善原则”活动。总的来说,三者之间互相矛盾,互相斗争。“本我”诱使“自我”满足它的愿望,“超我”约束“自我”压抑“本我”的欲望。
二 泛性论
弗洛伊德是泛性论者,他认为性欲有广泛的含义,是指人们追求一切快乐的欲望,性本能冲动是人一切心理活动的内在动力,当这种力量(即力比多)积聚到一定程度时,就会造成机体的紧张,机体要寻找途径来释放这种力量。弗洛伊德还认为,所有的男孩都有恋母嫉父的心理,具有“俄狄浦斯情结”,所有的女孩都有恋父妒母的心理,具有“埃勒克特情结”。在这里特别要提到的一点是,马元龙在《精神分析:从文学到政治》中认为俄狄浦斯情结是双重的,既有积极的一面,又有消极的一面,并且归之于最初在童年表现出来的雌雄同体:就是说,一个男孩不仅对父亲有一种矛盾的态度,对母亲有一种深情的对象选择,而且他还同时像一个女孩那样,对他的父亲表示出一种深情的女性态度,对母亲表示出相应的敌意和妒忌[1]。
三 梦的解析
1900年,弗洛伊德出版了《释梦》一书。他认为,梦是一种被压抑的欲望以伪装形式出现的满足。释梦,就是要提示隐藏在经过化装了的梦背后的真义,就是要发现人的无意识深处的奥秘。他把梦分为“显意”和“隐意”两部分,“显意”是“隐意”的化装,按照弗洛伊德的话说,“我们梦中表现的显意和隐意就像同一题材的两种不同的译文”。弗洛伊德详细分析了梦的四种化装方式:凝缩、移置、意象化或象征化(将抽象思想转变成图像)、二级加工(润饰)。凝缩是指将多种隐意通过一种象征暗示出来,移置是指通过意象材料的删略、变更或重新组合,用无关的或不重要的情景代替隐意,意象化或抽象化是指将抽象的概念或思想转化成具体的视觉意象,二级加工是指将混乱的材料进一步条理化,使梦的显相发展成统一的、近于连贯的情节,使梦境更加生动。
四 小结
精神分析学说是弗洛伊德在毕生的精神医疗实践中,对人的病态心理经过无数次的总结、多年的累积而逐渐形成的。它对传统的心理学课题,如意识、知觉、注意等不感兴趣,它主要着重于精神分析和治疗,并由此提出了人的心理和人格的新的独特的解释。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的最大特点,就是强调人的本能的、情欲的、自然性的一面,它首次阐述了无意识的作用,肯定了非理性因素在行为中的作用,开辟了潜意识研究的新领域;它重视人格的研究、重视心理应用。在精神病治疗方面,不仅提供了一整套治疗的理论和方法,而且成为现代医学心理学之先声;另外,精神分析理论还在艺术创造、教育及其他人文科学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弗洛伊德学说的消极方面主要表现在它过分夸大了人的自然性而贬低了人的社会性;他的泛性论基本上是非科学的,而他的精神分析学说又把精神提高到了物质之上,故基本上是唯心主义的。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派,是心理学百余年史中唯一一个经久不衰的心理学派,它的许多理论至今仍在心理学研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就文学方面而言,他第一个明确地把现代心理学和文艺学结合起来,拓宽并加深了文艺学的研究领域。但另一方面,精神分析学说也存在相应的弊端,它过分夸大了潜意识和性本能在文艺创造活动中的作用,而忽视了五彩斑斓的社会生活内容对文艺的决定性影响,使得他的许多文学批评显得牵强附会。在《释梦》一书中,弗洛伊德曾说:“在诗人心目中,一切真正创造性作品都不是一个单独的动机或冲动的产物,所以也不止只有一种单独的解释。我所论述的只是企图对富有创造性作家的心灵深处的冲动进行解释”[2]。因此应当说,弗洛伊德对他本人的精神分析学说应用于文学研究时,其可能的界限是有比较清醒的认识的。
参考文献:
[1]马元龙.精神分析:从文学到政治[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179-183.
[2]陈太胜.西方文论研究专题[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164-179.
作者简介:李蒙(1991- ),女,汉族,籍贯:山西河津,硕士学位,主要研究方向为文艺学。
关键词:弗洛伊德;无意识;泛性论;梦的解析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1856-1939),奥地利犹太心理学家、精神病医师。精神分析学派创始人。曾在维也纳大学医学院学习,1881年获医学博士学位。次年起作为临床精神病学家私人开业。早期从事催眠治疗工作,后创用精神分析法。1936年当选为英国皇家学会通讯会员。1938年奥地利被德国侵占,赴英国避难,不久因癌症逝世。
一 无意识理论
弗洛伊德把人的心理结构分为三个部分,即意识,前意识和无意识。意识是人对客观现实的自觉反应。凡是自己能察觉的心理活动是意识,它属于人的心理结构的表层,它感知着外界现实环境和刺激,用语言来反映和概括事物的理性内容。前意识是内容,是调节意识和无意识的中间机制,只要借助于注意,就可以进入到意识之中。但无意识里的内容,要想进入到意识中去,就会受到抗拒,似乎有某种主动力量压制着这种观念。为了说明这些概念,弗洛依德曾用一个客厅和它的接待室作比喻 :在接待室里,有无数无意识观念争着要进入客厅,但门口的检查者只允许那些“善良者”进入。一旦走进了客厅,就等于进入了“前意识”。那些被检查者拒之门外的无意识观念,经过乔装打扮,或则在入睡的条件下进入梦境,或则在心理异常的情况下,以异常的力量压倒检查者强制闯入意识之中。无意识是在意识和前意识之下受到压抑的没有被意识到的心理活动,代表着人类更深层、更原始、更根本的心理能量,它包括人的原始冲动和各种本能,以及同本能有关的欲望。1923年,弗洛伊德发表《自我与本我》一书,将早期的“意识”、“前意识”、和“无意识”的心理结构表述为“本我”、“自我”、和“超我”。“本我”相当于他早期提出的“无意识”,是一种与生俱来的动物性的本能冲动,只知道按照“快乐原则”行事,盲目地追求满足。“自我”充当的是本我与外部世界的联络者与仲裁者,并且在“超我”的指导下监管“本我”的活动,它按照“现实原则”活动,既要获得满足,又要避免痛苦。“超我”的主要活动是指导“自我”以道德良心自居,去限制、压抑“本我”的本能冲动,按照“至善原则”活动。总的来说,三者之间互相矛盾,互相斗争。“本我”诱使“自我”满足它的愿望,“超我”约束“自我”压抑“本我”的欲望。
二 泛性论
弗洛伊德是泛性论者,他认为性欲有广泛的含义,是指人们追求一切快乐的欲望,性本能冲动是人一切心理活动的内在动力,当这种力量(即力比多)积聚到一定程度时,就会造成机体的紧张,机体要寻找途径来释放这种力量。弗洛伊德还认为,所有的男孩都有恋母嫉父的心理,具有“俄狄浦斯情结”,所有的女孩都有恋父妒母的心理,具有“埃勒克特情结”。在这里特别要提到的一点是,马元龙在《精神分析:从文学到政治》中认为俄狄浦斯情结是双重的,既有积极的一面,又有消极的一面,并且归之于最初在童年表现出来的雌雄同体:就是说,一个男孩不仅对父亲有一种矛盾的态度,对母亲有一种深情的对象选择,而且他还同时像一个女孩那样,对他的父亲表示出一种深情的女性态度,对母亲表示出相应的敌意和妒忌[1]。
三 梦的解析
1900年,弗洛伊德出版了《释梦》一书。他认为,梦是一种被压抑的欲望以伪装形式出现的满足。释梦,就是要提示隐藏在经过化装了的梦背后的真义,就是要发现人的无意识深处的奥秘。他把梦分为“显意”和“隐意”两部分,“显意”是“隐意”的化装,按照弗洛伊德的话说,“我们梦中表现的显意和隐意就像同一题材的两种不同的译文”。弗洛伊德详细分析了梦的四种化装方式:凝缩、移置、意象化或象征化(将抽象思想转变成图像)、二级加工(润饰)。凝缩是指将多种隐意通过一种象征暗示出来,移置是指通过意象材料的删略、变更或重新组合,用无关的或不重要的情景代替隐意,意象化或抽象化是指将抽象的概念或思想转化成具体的视觉意象,二级加工是指将混乱的材料进一步条理化,使梦的显相发展成统一的、近于连贯的情节,使梦境更加生动。
四 小结
精神分析学说是弗洛伊德在毕生的精神医疗实践中,对人的病态心理经过无数次的总结、多年的累积而逐渐形成的。它对传统的心理学课题,如意识、知觉、注意等不感兴趣,它主要着重于精神分析和治疗,并由此提出了人的心理和人格的新的独特的解释。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的最大特点,就是强调人的本能的、情欲的、自然性的一面,它首次阐述了无意识的作用,肯定了非理性因素在行为中的作用,开辟了潜意识研究的新领域;它重视人格的研究、重视心理应用。在精神病治疗方面,不仅提供了一整套治疗的理论和方法,而且成为现代医学心理学之先声;另外,精神分析理论还在艺术创造、教育及其他人文科学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弗洛伊德学说的消极方面主要表现在它过分夸大了人的自然性而贬低了人的社会性;他的泛性论基本上是非科学的,而他的精神分析学说又把精神提高到了物质之上,故基本上是唯心主义的。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派,是心理学百余年史中唯一一个经久不衰的心理学派,它的许多理论至今仍在心理学研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就文学方面而言,他第一个明确地把现代心理学和文艺学结合起来,拓宽并加深了文艺学的研究领域。但另一方面,精神分析学说也存在相应的弊端,它过分夸大了潜意识和性本能在文艺创造活动中的作用,而忽视了五彩斑斓的社会生活内容对文艺的决定性影响,使得他的许多文学批评显得牵强附会。在《释梦》一书中,弗洛伊德曾说:“在诗人心目中,一切真正创造性作品都不是一个单独的动机或冲动的产物,所以也不止只有一种单独的解释。我所论述的只是企图对富有创造性作家的心灵深处的冲动进行解释”[2]。因此应当说,弗洛伊德对他本人的精神分析学说应用于文学研究时,其可能的界限是有比较清醒的认识的。
参考文献:
[1]马元龙.精神分析:从文学到政治[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179-183.
[2]陈太胜.西方文论研究专题[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164-179.
作者简介:李蒙(1991- ),女,汉族,籍贯:山西河津,硕士学位,主要研究方向为文艺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