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莫扎特奏鸣曲不同时期的创作特点及演奏风格

来源 :今古文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ng15946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莫扎特是奥地利著名的作曲家,在他的一生中创作出了许多风格各异的音乐作品,从他的音乐作品中,我们也能够进一步感受到他本人的个性特征以及古典主义时期的音乐风格。莫扎特的音乐语言形式结构非常清晰严谨,通过作品可以让我们领略到更加深厚的思想感情。在他的众多音乐作品中,奏鸣曲取得了很高的成就,由此,本文就着重分析莫扎特奏鸣曲不同时期的创作特点以及演奏风格。
  【关键词】 莫扎特奏鸣曲;创作特点;演奏风格
  【中图分类号】J6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0)08-0081-02
  奏鸣曲是一种乐器音乐的写作方式,在19世纪初出现了给各类乐器演奏的奏鸣曲,这时候的奏鸣曲基本上成了西方古典音乐的主要表现形式。到了20世纪,作曲家仍然创作一些给乐器演奏的奏鸣曲,但是这一时期的奏鸣曲又添加了新的内容。在莫扎特的一生中,也创作了许多不同的奏鸣曲,他的奏鸣曲中涵盖了深厚的情感,具有较强的戏剧性特征,所以本文主要从莫扎特早期、中期和晚期所创作出的不同奏鸣曲来进行分析,进一步探究莫扎特奏鸣曲的具体创作特点和演奏风格。
  一、莫扎特人物形象概述
  莫扎特是奥地利著名的古典主义作曲家,也是维也纳古典乐派代表人物之一,在莫扎特的短短35年生命中,创作出了600余部不同体裁形式的音乐作品,包括了歌剧、交响曲、协奏曲、奏鸣曲等不同类型的音乐作品。同时,在莫扎特的音乐作品中,还展现出了非常浓厚的古典时期音乐风格,完善了当时的多种音乐题材形式。而且他还和海顿一起确立了维也纳古典乐派。对于莫扎特而言,他在创作的过程中愿意接受传统的曲式,并在接受之后巧妙地运用于音乐创作过程中,所以在这种情况下,莫扎特不但能够运用并且重新定义了新的古典音乐,在他的个人音乐作品中,奏鸣曲是非常具有代表性的一类音乐作品,从他的奏鸣曲中可以让我们了解到更为清晰的曲式结构,掌握更多奏鳴曲演奏中的技巧。
  二、奏鸣曲概念论述
  奏鸣曲套曲是音乐史上最重要的乐曲形式之一。最早的奏鸣曲泛指各种器乐曲,是与声乐曲相对应的概念。到了17世纪早期奏鸣曲,主要是由五段或者更多段的对比性乐段组成的器乐作品,进而发展成了巴洛克式的奏鸣曲。到了18世纪上半叶,独奏奏鸣曲愈发流行,巴赫确立了近代独奏奏鸣曲的结构形式。即四个乐章,第一个乐章主要是快板,奏鸣曲式;第二个乐章是慢板,复三曲式;第三个乐章是小步舞曲或谐谑曲,复三段式;第四乐章主要是快板,奏鸣曲式或回旋曲式。到了18世纪的下半叶,莫扎特删去了奏鸣曲中的第二乐章或者三乐章,开始确立了三个乐章的奏鸣曲形式,即快板-行板-快板。后来在贝多芬的发展中,奏鸣曲题材又发生了新的变化,但在数量大体上仍然包括三个乐章,但有的时候也会出现四个乐章的情况,与交响曲的结构存在一定的类似特征。这时候的奏鸣曲已经进入了成熟的发展时期。在研究奏鸣曲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发现莫扎特所创作的奏鸣曲对著名古典奏鸣曲的发展也有一定的奉献,当时他确定了维也纳古典风格三个乐章的套曲形式。
  三、莫扎特奏鸣曲不同时期的创作特点及演奏风格
  基于莫扎特在奏鸣曲发展历史中所做出的奉献,接下来我们将着重分析莫扎特奏鸣曲在三个不同时期的创作特点和演奏风格。
  (一)莫扎特早期奏鸣曲的创作风格分析
  莫扎特在1764年创作出了第一部奏鸣曲,即《C大调第一钢琴和小提琴奏鸣曲》,这是莫扎特在六岁时所写的第一首小提琴钢琴奏鸣曲,在这一首奏鸣曲中运用了四个乐章,即快板、行板、小步舞曲和急板。这一首奏鸣曲中旋律相对比较轻缓,进一步展现出当时巴黎舒适惬意的生活氛围。同年,莫扎特写出了《降E大调交响曲》,在这一首奏鸣曲中,莫扎特主要模仿了巴赫的风格,曲中主要有三个乐章。第一乐章就是非常经典的快板乐章,奏鸣曲式,第二乐章主要是利用抒情性旋律而创作出的慢板变奏曲式,第三乐章是小舞步复三段,的快板乐章。通过这一时期的奏鸣曲创作风格分析,我们可以知道莫扎特在这一时期所创作出的不同奏鸣曲具有非常灵活的特征,既有三个乐章,也有四个乐章。同时,在这一时期的奏鸣曲风格主要属于前古典主义风格,在三个乐章里面更加关注于第一个乐章。在这一时期的奏鸣曲中,莫扎特一般都会运用技巧性的变奏曲来构成终曲,所以我们在具体的演奏过程中需要关注谱例中的旋律,呈现出一种层次感,在演奏时需要追求高雅、华丽的特征,达到一种平衡美。
  (二)莫扎特中期奏鸣曲的创作风格分析
  与莫扎特早期的奏鸣曲相比,莫扎特中期的奏鸣曲所表现出来的情感特征非常明显。比如莫扎特在1777年所创作出的《C大调钢琴奏鸣曲》。在这一奏鸣曲中,莫扎特充分运用到了和声材料,加入了大量的曼海姆元素,展现出了一种非常明显的曼海姆音乐风格。这首奏鸣曲主要也分为三大乐章,第一乐章主要是运用快板奏鸣曲式以强音开头,其中夹杂着非常活泼的上升音型;第二乐章速度放缓,为柔版三部曲式,展现出了由强到弱的变化;第三乐章主要是小快板回旋曲,为中强力度。在这一奏鸣曲中,展现出了一种非常优美、明朗、欢快、流畅的音乐风格。这一首作品也标志着莫扎特在钢琴奏鸣曲方面的成熟。再比如莫扎特所创作的《D大调奏鸣曲》,在主题旋律上面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在这首奏鸣曲中进一步展现了莫扎特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他运用了多种的音乐旋律来展现自己细腻的情感。在这一首奏鸣曲中,让我们看到了莫扎特奏鸣曲的戏剧性色彩,整个曲子展现出了一种轻松明朗的感觉。还有莫扎特的《A大调钢琴奏鸣曲》,这主要是莫扎特在1778年所创作出的作品,主要由三个乐章构成,是非常标准的一种钢琴奏鸣曲形式。第一乐章是非常文雅的行板,第二乐章是小步舞曲,第三乐章是土耳其进行曲。在这一奏鸣曲中,莫扎特的创作技法也发生了明显的改变。比如第一乐曲从奏鸣曲变成了行板,所以这一时期莫扎特的奏鸣曲展现出了一种个人的独特艺术个性,也让我们进一步看到了他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打造出了一种独一无二的音乐创作风格。   (三)莫扎特晚期奏鸣曲的创作风格分析
  在莫扎特晚期的奏鸣曲作品中,仍然选择了以往的奏鸣曲体裁,但是曲中所展示的音乐情绪更加饱满、丰富。在莫扎特以往的奏鸣曲中所展现出的是一种非常轻快、雅致的风格,而在莫扎特晚期的奏鸣曲中让我们感受到了一种非常强烈的情绪。因为莫扎特的晚期生活较为糟糕,经济生活困难,面临家人的离世,所以这时候莫扎特内心非常悲伤和痛苦。比如莫扎特在1784年所创作的《C小调钢琴奏鸣曲》,在这一奏鸣曲中,莫扎特并没有过多地关注展开部,而是将重点放在了显示部。在显示部中的第一个乐章就让我们看到了两个非常极具矛盾冲突的主题。将悲伤和热情向上进行对比,展现出了莫扎特内心的矛盾感。再比如莫扎特在1785年所创作出的《C小调钢琴幻想曲》,在这一首曲子中,也让我们进一步感受到了莫扎特内心的情感。乐曲第一部分的速度是慢板,展现出了一种非常压抑伤感的情绪,到了第二部分的曲调开始进行转换,以明亮的D大调进行呈现,演奏者这时候需要进一步转换自己的情绪,舒缓内心的压抑和伤感情绪。接着在曲中运用了大量的转调,把高低音全部交叉在一起,展现出了一种戏剧感。后面又将其换成快板,作曲者将自己内心的不满和压抑全部宣泄出来。最后在C小调的基础之上又还原了两个音,让我们知道莫扎特当时内心的抗争情绪。除此之外,莫扎特在1788年所创作的《C大调钢琴鸣奏曲》也展现了一种矛盾感。当时莫扎特的心情处于一种无助的状态,但是在這一作品里面,我们却看到了一种非常纯真的童心和天真感。曲调天真纯美,让我们了解到作曲家内心对幸福的期待。这首奏鸣曲仍然分为三个乐章,第一乐章是快板奏鸣曲式,第二乐章是行板,第三乐章是小快板的回旋曲式,整首乐曲技巧简单。
  四、莫扎特奏鸣曲早、中、晚期音乐风格对比分析
  由以上可见,莫扎特在早、中、晚三个时期的音乐风格是存在明显的差异的,早期莫扎特的奏鸣曲旋律非常的甜美明朗,带给人一种舒适的感觉,但这一时期的音乐格调还不够完整,可以发现莫扎特在这一时期大多会借鉴不同著名的作曲家,所以在这一时期的奏鸣曲风格还未完全形成。而中期莫扎特经常到德国和巴黎去旅行,所以在这个过程中,莫扎特也受到了曼海姆和巴黎音乐的风格特点影响,在这种情形下,莫扎特也开始摸索出了一种属于自己的创作风格,因此这时候莫扎特的奏鸣曲风格变得更为成熟。而到了晚期的时候,莫扎特的奏鸣曲更加体现出了当时他的具体生活状态。在晚期的作品中,莫扎特宣泄出了一种更加强烈的情感,在经历了糟糕的现实生活之后,莫扎特将自己内心的一种矛盾通过奏鸣曲进行表现,所以这时候的奏鸣曲与早期、中期的奏鸣曲风格已经存在了一定的差异,呈现出了一种悲剧色彩。
  五、结语
  综上所述,在莫扎特短短的几十年经历中,留下了非常多宝贵的音乐作品,在这些音乐作品中,奏鸣曲是非常具有代表性的一种音乐体裁,通过研究莫扎特所创作的不同奏鸣曲,可以看到当时莫扎特的内心情感变化以及具体的生活经历。从早期的欢快活跃到后期的无力和挣扎,让我们进一步看到了当时莫扎特悲剧性的命运,所以在研究莫扎特奏鸣曲的过程中,也需要结合当时的具体时代特征来进行考量,进一步感受到不同奏鸣曲所展现的实质内涵。
  参考文献:
  [1]田小念.《莫扎特小提琴奏鸣曲KV304》创作风格及演奏分析[D].云南艺术学院,2019.
  [2]赵青.莫扎特《D大调钢琴奏鸣曲K311》创作特征与结构分析[J].北方音乐,2018,038(022):12-13.
  [3]李冬至.浅析莫扎特钢琴奏鸣曲写作特点及演奏分析——以奏鸣曲K330第一乐章为例[J].中国民族博览, 2016,000(022):147-149.
  [4]祝琪.论莫扎特奏鸣曲的创作特点及演奏风格[J].文艺生活·文艺理论,2011,000(005):108-108.
  [5]毛毳.浅谈莫扎特钢琴奏鸣曲的音乐风格及演奏要点[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02,022(004):74.
  作者简介:
  孔源,女,汉族,山东曲阜人,实习研究员,硕士,主要从事音乐,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等。
其他文献
【摘要】 互联网的发展与终端显示器的普及,为各国各民族文化交流提供更快速快捷的窗口——网络新闻。但是如何真实再现跨国别跨文化的信息,翻译时处处体现着语言的艺术。  【关键词】 网络新闻;文化负载词;语言艺术  【中图分类号】H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0)08-0051-02  课题项目:江西科技学院校级人文项目:江西省红色旅游景区日语公示语的规
期刊
【摘要】《镜头前表演》的线上教学中可以实行将翻转课堂和网络教学结合,将直播授课和视频资源合理融入进去,综合运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发挥网络教学的优势,保障学生的学习质量。  【关键词】 表演;網络;教学  【中图分类号】G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0)08-0067-02  在上半年期间,根据教育部“停课不停学”的教育方针,国内所有学校都进行
期刊
【摘要】 纵观现代舞发展史,可谓是“开天辟地”,具有众多先锋性的鼻祖和开创者,他们延续变革着前期美学代表人物的创作主张,扩宽了后期现代舞的发展环境和创作视野,以至于大量且源远流长的经典佳作令我们熟知和颂扬。然而,现代舞的发展分别以美国流派和德国流派这两个派系在舞蹈观念及技术语言,彼此在探索和开拓的进程中孕育、成长和壮大。  【关键词】 实验性;离经叛道;先锋意识;追求创新  【中图分类号】J722
期刊
【摘要】 综艺节目《乘风破浪的姐姐》开播至今,该节目的相关话题占领大小微博热搜,中年女性所代表的“姐圈”文化逐渐被大众所关注。节目流量与话题热度背后,《乘风破浪的姐姐》作为女性向互动养成类综艺节目,体现的是对于女性价值意识的再建构。本文从“使用与满足”理论出发,分析该节目对女性意识再建构的影响成因及路径,提供一定的研究和参考意义。  【关键词】《乘风破浪的姐姐》;使用与满足理论;女性;价值意识  
期刊
【摘要】 陕西旬邑县出了一位叫库淑兰的剪纸大师,她的剪纸构图简洁、色彩鲜艳,传承着我国传统民间艺术的特色和本土精神,折射出黄土地上劳动人民艺术创作的审美智慧。大众传播媒介已经成为库淑兰剪纸艺术传播的主要工具,库淑兰剪纸作品传媒化也成为一种常态。  【关键词】 库淑兰;传播;传媒化  【中图分类号】G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0)08-0073-0
期刊
【摘要】 本文旨在对以宽窄巷子为代表的历史文化街区的窗进行分析比较,探究窗在窗洞、功能、材质、手法等方面的规律。通过对宽窄巷子的窗进行调查统计,探究窗的窗洞类型、材质选型、功能和手法引用,最终得出历史文化街区在窗使用方面的客观规律:窗洞以方形、圆形、花窗形窗洞为主;多使用木材、竹材、石材;多使用借景、移步换景、虚实结合等手法。  【关键词】 宽窄巷子;窗;规律  【中图分类号】J59 【文
期刊
【摘要】 “隐没骨线,以色图之”这是与工笔、写意画法并重的没骨画法遵循的绘画法则。隐没传统国画中用笔勾勒的线条,取而代之用含大量水分的色彩营造出传统骨法用笔的审美要求,但这一改变并不意味着忽视对线条的表现。众所周知,线条是中国画的灵魂,没骨画讲求的便是,坚持传统中国画对笔墨的要求,只是形体代替了用线,色彩代替了水墨。  纵观中国绘画史,色彩与水墨、工笔与写意往往是交互发展的,同理勾勒和没骨也是如此
期刊
【摘要】 在国民生活水平的提升下,国内的文创产品市场也迎来了发展机遇,诞生了许多各具创意的文创产品。而不同的文创产品虽风格表达更为多元化,但更多产品在设计中,均受到了传统元素的影响,为此对文创产品设计内传统元素的应用进行探究便十分重要,不仅能为后续文创产品的设计提供思路,也促进了传统文化的创新及传承。以下解析传统元素及文创产品的概念,分析现代文创产品设计的重要原则,探究文创产品设计中传统元素的应用
期刊
【摘要】 本文以互联网传播环境为背景,探析当前环境下综艺节目创作的现状问题和互联网思维主导创作的可行性,提出互联网思维下综艺节目创作的奇观性、服务性、有效性策略,期望对综艺节目的创作有所启示。  【关键词】 互联网思维;综艺节目;创作  【中图分类号】G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0)08-0063-02  互联网传播环境中综艺节目的发展呈井喷态
期刊
【摘要】 教育为本,育德为先。语文是学习其他学科的基础学科,对学生的成长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作为一名高中语文教师工作者,采用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也要与时共进,科学合理的结合教学内容,加强对高中生的德育教育,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促进高中生全面发展。因此,本文结合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德育教学的特点,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探讨如何加强德育教学在高中语文课堂中渗透。  【关键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