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教学;设计方案]
一、概述
本文选自高中语文新课程第一册第四单元,属于“沟通与应用”模块。《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打破了传统的客观报道的原则,与同类题材的新闻选取角度有很大的不同。它直接讲述了自己以及参观者的所见所感,字里行间灌注了自己的感情。
二、教学目标分析
1.知识能力:认识奥斯维辛,及它给人类带来的警示作用。
2.情感价值观:体会作者强烈的情感和探究本文的写作意图。
三、教学过程与方法
1.课外收集关于奥斯维辛集中营的文字图片材料。
2.师生合作,探讨交流。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对于新闻类文章,在以往的教学中,往往重视理性的分析,而忽视自主合作的学习,轻视学生的情感体验。在学习目标的确定上,本设计力图体现新课程理念,突出重点而不求面面俱到,在教学中着力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感,注重培养对问题的自主思考,及语言表达能力,为学生进行自主、探究、交流的学习方式留下较大的空间,体现以学生为主体,师生合作,探讨交流的关系。
五、教学资源与工具设计
1.网络上有关奥斯维辛集中营的图文资料。
2.《辛德勒的名单》中的主题音乐。
3.电影《辛德勒的名单》。
4.多媒体教室。
六、教学过程
1.导入:播放《辛德勒的名单》中的主题音乐导入新课。(多媒体)
这部影片用深沉的艺术魅力展现着犹太人在纳粹德国铁蹄下挣扎求生的悲惨画面,同时以讴歌式的情怀去追寻在战争中这个特殊环境中也没有丝毫黯淡的人性光辉。与影片史诗品质相称的主题音乐,采用了小提琴独奏的方式,将残酷战争阴影下犹太人的凄凉心境表现得淋漓尽致。
下面让我们来感受着主题音乐,同时对二战中遇害的无数亡灵表达我们深深的哀悼,从而走进奥斯维辛。(选用《辛德勒的名单》的主题音乐,是声画结合的影视作品,视频中的一些剪辑镜头是亲吻,聚会,交杯等热闹欢乐的画面与犹太人被集体射杀等悲惨画面相对照的镜头。加上主题音乐的悲伤旋律,把学生们带进一个悲情的森林,给学生心灵上的震撼,从而自然引出课题,让学生在肃穆悲壮的境界中受到感情美的教育,也可以激发他们的爱国热情,唤醒民族精神。)
2.谈感受,找细节。学生介绍自己收集的奥斯维辛材料,结合课文,用一个词来形容奥斯维辛给你带来的感受,并用文中一个具体的例子来解说这个词。(可怕,恐怖,震撼,毁灭,人间地狱……)
开放课堂,鼓励学生感知课文内容,表达个人的情感,培养同学的概括能力、分析能力、表达能力,鼓励个性化阅读)
教师总结学生的回答:同学们所找的例子,其实都是作者精心刻画的细节,有对历史遗迹的描写,有对参观者动作和神情的描绘。这些细节传递着同一个信息:奥斯维辛是一个惨绝人寰,灭绝人性的地方。
3.多媒体展示教师收集的奥斯维辛的文字图片材料,加强对奥斯维辛的感受。
通过图文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奥斯维辛那段惨痛的历史。教师边展示边介绍,与学生在情感上产生共鸣。
4.多媒体展示德国哲学家,社会学家阿道尔诺的名言:
“在奥斯维辛之后没有诗。”
教师简要解释,引导学生:老师不仅展示二战背景下奥斯维辛集中营的场景,更希望通过展示来引发我们对人性更深的思考:为什么人类会出现奥斯维辛大屠杀这种悲剧?回顾我们中国的南京大屠杀,你有什么启发?
5.深入研习课文,思考讨论问题:
(1)文章开头写到阳光明媚,绿树成荫,孩子们高兴地嬉戏,这是一幅多么美好的景象!可是作者说“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是最可怕的事情”,作者为什么这样说?(引出忘记与铭记的话题)
学生各抒己见。
教师点拨:景象固然美好,却与这里的历史不相配,这里曾经是一个暗无天日的人间地狱,应该“永远没有阳光,百花永远凋谢!”同时在现在美好的生活中,人们往往会慢慢遗忘过去那段悲惨的历史。正如鲁迅先生在《纪念刘和珍君》中说的:“忘却的救主就快要降临勒,我正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作者所害怕担心的就是遗忘。
(2)为什么作者说“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却还是写下这篇新闻?
教师点拨:奥斯维辛是早已远去的旧闻了,是没有什么新鲜的东西可供报道了,对于奥斯維辛的黑暗可说是家喻户晓的事情了;而且每个参观者进来后都只有同一个感受,那就是震惊,窒息。另一个方面,即使没有什么新闻,作者还是要写,因为他感到勒一种非写不可的使命感,并驱使作者必须为它写一点东西,一来祭奠那些遇害的亡灵,揭露纳粹德国的罪恶;二来提醒人们的记忆,抵抗遗忘,让人们铭记那段人类最黑暗,最惨痛的历史,以警惕法西斯幽灵的复活。
多媒体展示德国前总理施罗德的一句话:
“尽管遗忘的诱惑施巨大的,但我们绝不能屈服,牢记才是我们的道义和责任。”
(3)本文施美国记者罗森塔尔二战后访问奥斯维辛集中营博物馆后采写的,发表于1958年8月31日《纽约时报》上。发表后,各大报纸争相转载,并获得了美国新闻界最高奖项——普利策新闻奖。被誉为“美国新闻写作中不朽的名篇。”那么,同学们想想,本新闻与你们平常所见的一般新闻报道有什么不同?
学生回答问题。
教师点拨:一般新闻很客观,强调让事实说话,不掺杂个人的情感,观点,而本文的作者是随着参观者的脚步,把读者带进了集中营。从毒气室、焚尸炉、女牢房、试验室、纪念墙一直写到绞刑室,作者并没有直接描写这些地方多么的阴森恐怖,而是通过参观者的行动、神态传达他们内心的主观感受。本文这种突破“零度写作”、“客观报道”的新闻写作原则的特点,是这篇新闻不同于其他新闻的地方。
6.总结全文。今天,我们学习了这篇文章,希望大家牢记奥斯维辛这段惨痛的历史。奥斯维辛没有新闻的背后是一则惊天动地的大新闻。忘记历史,就会使悲剧重演!让我们用德国作家格拉斯的话来结束我们这堂课:“奥斯维辛在我们身后并没有结束。历史必须参与到现实中来,如果拒绝这种参与,此前的失误将会以更苦涩的形式出现。”
一、概述
本文选自高中语文新课程第一册第四单元,属于“沟通与应用”模块。《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打破了传统的客观报道的原则,与同类题材的新闻选取角度有很大的不同。它直接讲述了自己以及参观者的所见所感,字里行间灌注了自己的感情。
二、教学目标分析
1.知识能力:认识奥斯维辛,及它给人类带来的警示作用。
2.情感价值观:体会作者强烈的情感和探究本文的写作意图。
三、教学过程与方法
1.课外收集关于奥斯维辛集中营的文字图片材料。
2.师生合作,探讨交流。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对于新闻类文章,在以往的教学中,往往重视理性的分析,而忽视自主合作的学习,轻视学生的情感体验。在学习目标的确定上,本设计力图体现新课程理念,突出重点而不求面面俱到,在教学中着力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感,注重培养对问题的自主思考,及语言表达能力,为学生进行自主、探究、交流的学习方式留下较大的空间,体现以学生为主体,师生合作,探讨交流的关系。
五、教学资源与工具设计
1.网络上有关奥斯维辛集中营的图文资料。
2.《辛德勒的名单》中的主题音乐。
3.电影《辛德勒的名单》。
4.多媒体教室。
六、教学过程
1.导入:播放《辛德勒的名单》中的主题音乐导入新课。(多媒体)
这部影片用深沉的艺术魅力展现着犹太人在纳粹德国铁蹄下挣扎求生的悲惨画面,同时以讴歌式的情怀去追寻在战争中这个特殊环境中也没有丝毫黯淡的人性光辉。与影片史诗品质相称的主题音乐,采用了小提琴独奏的方式,将残酷战争阴影下犹太人的凄凉心境表现得淋漓尽致。
下面让我们来感受着主题音乐,同时对二战中遇害的无数亡灵表达我们深深的哀悼,从而走进奥斯维辛。(选用《辛德勒的名单》的主题音乐,是声画结合的影视作品,视频中的一些剪辑镜头是亲吻,聚会,交杯等热闹欢乐的画面与犹太人被集体射杀等悲惨画面相对照的镜头。加上主题音乐的悲伤旋律,把学生们带进一个悲情的森林,给学生心灵上的震撼,从而自然引出课题,让学生在肃穆悲壮的境界中受到感情美的教育,也可以激发他们的爱国热情,唤醒民族精神。)
2.谈感受,找细节。学生介绍自己收集的奥斯维辛材料,结合课文,用一个词来形容奥斯维辛给你带来的感受,并用文中一个具体的例子来解说这个词。(可怕,恐怖,震撼,毁灭,人间地狱……)
开放课堂,鼓励学生感知课文内容,表达个人的情感,培养同学的概括能力、分析能力、表达能力,鼓励个性化阅读)
教师总结学生的回答:同学们所找的例子,其实都是作者精心刻画的细节,有对历史遗迹的描写,有对参观者动作和神情的描绘。这些细节传递着同一个信息:奥斯维辛是一个惨绝人寰,灭绝人性的地方。
3.多媒体展示教师收集的奥斯维辛的文字图片材料,加强对奥斯维辛的感受。
通过图文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奥斯维辛那段惨痛的历史。教师边展示边介绍,与学生在情感上产生共鸣。
4.多媒体展示德国哲学家,社会学家阿道尔诺的名言:
“在奥斯维辛之后没有诗。”
教师简要解释,引导学生:老师不仅展示二战背景下奥斯维辛集中营的场景,更希望通过展示来引发我们对人性更深的思考:为什么人类会出现奥斯维辛大屠杀这种悲剧?回顾我们中国的南京大屠杀,你有什么启发?
5.深入研习课文,思考讨论问题:
(1)文章开头写到阳光明媚,绿树成荫,孩子们高兴地嬉戏,这是一幅多么美好的景象!可是作者说“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是最可怕的事情”,作者为什么这样说?(引出忘记与铭记的话题)
学生各抒己见。
教师点拨:景象固然美好,却与这里的历史不相配,这里曾经是一个暗无天日的人间地狱,应该“永远没有阳光,百花永远凋谢!”同时在现在美好的生活中,人们往往会慢慢遗忘过去那段悲惨的历史。正如鲁迅先生在《纪念刘和珍君》中说的:“忘却的救主就快要降临勒,我正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作者所害怕担心的就是遗忘。
(2)为什么作者说“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却还是写下这篇新闻?
教师点拨:奥斯维辛是早已远去的旧闻了,是没有什么新鲜的东西可供报道了,对于奥斯維辛的黑暗可说是家喻户晓的事情了;而且每个参观者进来后都只有同一个感受,那就是震惊,窒息。另一个方面,即使没有什么新闻,作者还是要写,因为他感到勒一种非写不可的使命感,并驱使作者必须为它写一点东西,一来祭奠那些遇害的亡灵,揭露纳粹德国的罪恶;二来提醒人们的记忆,抵抗遗忘,让人们铭记那段人类最黑暗,最惨痛的历史,以警惕法西斯幽灵的复活。
多媒体展示德国前总理施罗德的一句话:
“尽管遗忘的诱惑施巨大的,但我们绝不能屈服,牢记才是我们的道义和责任。”
(3)本文施美国记者罗森塔尔二战后访问奥斯维辛集中营博物馆后采写的,发表于1958年8月31日《纽约时报》上。发表后,各大报纸争相转载,并获得了美国新闻界最高奖项——普利策新闻奖。被誉为“美国新闻写作中不朽的名篇。”那么,同学们想想,本新闻与你们平常所见的一般新闻报道有什么不同?
学生回答问题。
教师点拨:一般新闻很客观,强调让事实说话,不掺杂个人的情感,观点,而本文的作者是随着参观者的脚步,把读者带进了集中营。从毒气室、焚尸炉、女牢房、试验室、纪念墙一直写到绞刑室,作者并没有直接描写这些地方多么的阴森恐怖,而是通过参观者的行动、神态传达他们内心的主观感受。本文这种突破“零度写作”、“客观报道”的新闻写作原则的特点,是这篇新闻不同于其他新闻的地方。
6.总结全文。今天,我们学习了这篇文章,希望大家牢记奥斯维辛这段惨痛的历史。奥斯维辛没有新闻的背后是一则惊天动地的大新闻。忘记历史,就会使悲剧重演!让我们用德国作家格拉斯的话来结束我们这堂课:“奥斯维辛在我们身后并没有结束。历史必须参与到现实中来,如果拒绝这种参与,此前的失误将会以更苦涩的形式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