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编者按】 台湾台北建国中学的吴昌政老师一直在写“国文课的故事”。他认为,用“故事”这个词,可以突出教学现场的情境与过程,因为“进行式”的教学现场活泼而充满发展性的特质,是再精辟的论述与再精彩的演讲都无法取而代之的。吴昌政老师也一直在不懈地探索中华传统文化教育,颇多建树。征得他的同意,本刊选登一组他的教学笔记。从中,我们可以管窥台湾的语文课堂和教师的探索。
摘 要:辩论是思考与论理的训练。课堂上的辩论,期待学生所表达的不只是“我觉得”,更应该是“我主张”。其学习内容,是论证的形式,关于汉语语文的知识,即对于论题的预先准备、对于辩论规则与论辩技巧的认识;其表现形式,是角色扮演,申论、诘问与结论,即让学生抽选角色卡,设想该特定角色的生活经验,可能会怎么支持或者反对那项论题。这种做法使得原本可能紧张、凝重的赛事气氛,变得轻松、趣味而生活化。
关键词:辩论课 角色扮演 思维课程
一、辩论作为思考与公共表达的训练
棉花老师的哲学创意思维课程的辩论活动,训练学生以批判的目光思考、检视校园生活中种种的“规定”,进行不同观点的公开讨论。那样的辩论活动,最吸引我的并非唇枪舌战的现场交锋或者急中生智的临场反应,而是前置准备的过程中,学生反复换位思考,不间断的自我辩诘与自我说服。
我想起自己高一的时候参加过新生杯辩论比赛,早忘了讲过什么,却记得询答时不知所措而胡言乱语的窘态。我不喜欢辩论,我不相信真理愈辩愈明。然而,犹记得第一年当导师,班上颇多喜欢思考且口才较好的学生,竟有超过一半组团报名新生杯辩论比赛。我从当时的报纸上影印了一篇钱永祥写的文章,说台湾社会重视立场、关系与面子,非常需要建立公共论述的说理文化,期待学生不只是去打嘴炮,而要建立自己公共论述的能力。我和一位睿智的老教授餐叙时谈到这件事请,他微笑以对,说这样很好,荀子不也说“君子必辩”吗?
日前,“十二年国教国文领纲”正式发布,国文的学习表现分为“聆听”“口语表达”“标音符号与应用”“识字与写字”“阅读”与“写作”六项。其中,“口语表达”项目在高中阶段的学习表现,包含“讨论过程中,能适切陈述自身立场,归纳他人立场并给予回应,达成友善且平等的沟通”;相对应的“聆听”项目,则明示“能辨别聆听内容的核心论点、议论立场及目的,并加以包容与尊重”。这种层次的“听”与“说”,显然不是日常闲聊,也不仅是关系着个人生活的选择,还是关系着公共生活或者公共议题的讨论。两段描述中,后半段的“友善且平等”以及“包容与尊重”云云,牵涉价值判断,个人观点不尽相同;前半段则毫无疑问是重要的语文能力,恰当表现在生活情境中则称之为素养。
辩论正是训练这种严肃的“听”与“说”的能力的好方法。在辩论中,思维与言语保持高度警醒。借用去年哈佛大学校长在新生入学典礼上的说法,辩论也可以让人检视自己或者他人是否在胡说八道。
古代中国的思想家当中,名家重视逻辑,荀子说“君子必辩”,孟子以“好辩”见称,庄子则说“大辩不言”,自有一系列的关于辩论的传统。这些观点背后,都有各自的思想主张与脉络。
而作为国文课堂上的辩论,仅是从基本的表情达意来说,倒还没有进入严格的辩论规范。太严格的表现形式不见得适合一般性的教学。要求很低,期待学生所表达的不只是“我觉得”,更应该是“我主张”——前者主要是抒发个人的感受与想法,后者侧重于提出观点并且举证论述。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辩论是思考与论理的训练。
二、学习内容:论证的形式,关于汉语语文的知识
最近各方所关注的“素养导向教学”,是一种结合了学习内容与学习表现的教学。辩论活动就是一种素养导向的教学活动。双方立论、询答的攻防过程是学习表现,对于论题的预先准备、对于辩论规则与辩论技巧的认识则为学习内容。
这次辩论的课程设计,是安排在“基础写作能力教程”的其中一道环节,教学重点放在教导学生认识基本的论证(argument)形式。学生必须学会,一项论证包含了论点(所提出的主张、看法),论据(用来支持该主张的材料,可以是事实、经验或者资料等等),以及两者之间的逻辑关联性。这样的能力是阅读与写作论说文章的必备基础。对学生来说,最困难的是举出合理而适当的论据来支持论点。学生写作论说文,最常见的弊病也就在此。很多人可以提出自己的想法,但是都在观念上绕圈圈,上焉者文采华茂,下焉者词语夹缠,都无法铺展成为论述。连论述的形式都没有成立,更别说讲究举证与论证逻辑的细密编织了。很多精彩的古文名篇,被归类在论说文或者议论文,但其实也都只是提出观点。见解精辟有余,情采丰赡,很有启发性,却仍旧缺乏现代意义下的论证要件。很多干枯无味的“考试作文”,所谓论述云云也只是学到范文的格套,没有实际的论证,表明的其实是学生欠缺基本的论述训练。
这次辩论,我设计的学习内容有两方面:第一个方面,表现在论题设定,要求学生自行查阅;第二个方面,表现在论点与论据的结合,有學习单作为引导。
配合着“语言与文字”的课程主题,我拟出的三项论题是:(1)汉字应该拼音化(使用拉丁字母的拼音作为书写系统);(2)汉字应该简化(使用中国现行的简体字系统);(3)国民教育应该必修文言文。我希望学生在准备辩论的过程中,能够吸收到相关的知识,并且借由现场的交流论辩,更加厘清观念。
学生分成六组,用“爬楼梯”的游戏方式决定每个组别的论题与正方、反方。有学生抱怨抽到的论题不是他所熟悉的,我说那很好啊,在准备的过程中可以吸收很多新的知识。有学生抱怨抽到的立场不是他赞同的,我说那更好啊,在准备的过程中可以检视自己原本的想法,让自己对问题的认识更周全。这其实是练习辩论最有价值的一点,试着放下成见,很认真地换位思考,了解不同观点的立场以及限制,然后深入地辨析、去取。我不相信真理愈辩愈明,但我相信思辨与辩论有助于厘清自己的想法,并且让人放下自己的想法,尝试去了解其他人可能会怎么想,从而扩张自己的理性与感知力。 在现场辩论之前,学生必须根据自己的论题,先准备资料,完成学习单。学习单的重点在于分辨论点与论据。不论自己的立场是正方还是反方,都必须先思考两方立场的可能论点,搜集论据,甚至进一步在脑中沙盘推演,该怎么反驳对方可能的论点,或者举出让对方无法自圆其说的反例。
三、表现方式:角色扮演,申论、诘问与结论
我没有依循目前常见的几种辩论比赛规则,而是让学生抽选角色卡,设想该特定角色的生活经验,可能会怎么支持或者反对那项论题。这种做法使得原本可能紧张、凝重的赛事气氛变得轻松、趣味而生活化。这是2017年暑假前往芬兰观课学习到的方法。
Suvi老师在生态学课堂上让学生角色扮演,进行正、反两方的分组辩论。课程核心的问题是:应该在极区钻凿油井吗?这是现实世界里(至少是北欧国家所关心)的实际问题。导入这个辩题之前,她让另外两组学生先以“学生应该缩短在校上课的时间吗”这项与每个人切身相关的问题进行辩论,作为熟悉辩论规则与程序的热身环节。下课时,Suvi老师跟我说,现实生活中我们都要表达意见并且捍卫自己的观点,因此让学生练习辩论。而她利用随机分配的角色扮演卡片,让学生扮演教师、公交车司机、单亲妈妈、消防员、总理、气候计量学家等不同角色,也是模拟真实世界中的情境,并且让学生揣摩在那些角色情境中可能会有怎样的观点。与其说Suvi老师试图将讨论引导到特定的方向或者借以传递特定的学科知识,不如说她最强烈的动机是在让学生感受实存的现象。每个人都有各自的立场与局限,这种角色扮演的方式,隐蔽了“个人”的意见,不仅可以减少针锋相对的“擦枪走火”,还能有效地将自己抽离自身位置并进行换位思考。
这次国文课堂上的语文议题辩论,也是采取这个模式。为了节省安排调度的时间,我带学生去备用教室上课。我预先将辩论的规则与流程写在黑板上,在讲台前排好正方与反方的座位。一上课,先发下空白卡牌,让每位学生设定角色,可以写出年龄、性别、身份与职业等等,但必须要是我们的生活情境中可能出现的真实角色,而且不直接指出个别人物的姓名。后来的阵容十分有趣,“文字学教授”“卡车司机”“明星高中国文老师”与“台大中文系主任”站在反对汉字简化的阵营;“米其林主廚”“美籍中国文化博士”“棒球队教练”与“尼特族”赞成国民教育必修文言文;“建中高二的一类组学生”“整天在家玩游戏的人”“厕所清洁员”与“北一高一校花”反对汉字书写拼音化。
回收人物卡之后,再让学生抽卡(这多么令他们兴奋啊);抽完角色卡之后讨论两分钟。每组5个人,前4个人可以根据自己所抽卡牌的角色来陈述论点与论据,每人讲1.5分钟。一方讲完之后由对方提问,己方答辩,限时共3分钟,每个人都可以发言。询答完毕后有1分钟的讨论,之后是轮流由最后一位学生负责两分钟以内的结辩。
过程中,一位学生负责计时,严格掌控发言时间。这是很棒的表达训练,每个人必须思考怎么讲话最精准,删汰冗言赘句。其他四组在台下听,担任评审团,等台前辩论结束之后,评审团内部讨论是正方还是反方有说服力。
四、辩完了, 然后呢?
这次的辩论课程堪称顺利,但是有几点值得记录下来,以便下次改进或者日后补足。
首先,从收回来的学习单观之,很多人没有事先准备,也有很多人准备了却没有彻底厘清论点与论据的关系。下次进行辩论活动之前,应该要先收回学习单,稍作讨论,这样更能保证教学内容扎实。
其次,辩论进行中的时间太短促,特别是一轮问答的时间仅有3分钟,很不利于深度讨论与剖析问题,很多值得辩论的点几乎都是刚碰触到就要煞尾,十分可惜。两节课应该顶多进行两项论题的辩论,延长质询答辩的时间,也要留出更多总结与整体反馈的时间。如果要让反刍更加细腻,两节课一项论题就够了。只是,怎么让所有人都参与到辩论中来,又是一个问题。
最后,是没有足够的时间仔细分析各场结论的优劣。有几场,我的判断与学生评审团的判断是不一致的。我推想,学生很容易受到说者的“口才”或者“气势”的影响,而不是根据论述是否坚实、攻防是否到位来判断争论的点的分数给谁。可能必须利用下学期上课的时间回放录像,然后带着学生分析出每段结论的论点与论据。在这个过程中,再让大家检视其论证是否完备,并且思考如果要补全或者反驳的话,可以怎么做。
这是一次不够完美的辩论课,各方面都有待加强。但是作为学习内容与学习表现结合的教学型态,也是不错的尝试,还为我们未来的学习开启了很多机会。
想一想,让学生畅所欲言,不在过程中打断、反驳他们,使他们不害怕说话,教他们说话有根据,能大方表达跟对方冲突的观点,已经是很难得的成果了吧?
摘 要:辩论是思考与论理的训练。课堂上的辩论,期待学生所表达的不只是“我觉得”,更应该是“我主张”。其学习内容,是论证的形式,关于汉语语文的知识,即对于论题的预先准备、对于辩论规则与论辩技巧的认识;其表现形式,是角色扮演,申论、诘问与结论,即让学生抽选角色卡,设想该特定角色的生活经验,可能会怎么支持或者反对那项论题。这种做法使得原本可能紧张、凝重的赛事气氛,变得轻松、趣味而生活化。
关键词:辩论课 角色扮演 思维课程
一、辩论作为思考与公共表达的训练
棉花老师的哲学创意思维课程的辩论活动,训练学生以批判的目光思考、检视校园生活中种种的“规定”,进行不同观点的公开讨论。那样的辩论活动,最吸引我的并非唇枪舌战的现场交锋或者急中生智的临场反应,而是前置准备的过程中,学生反复换位思考,不间断的自我辩诘与自我说服。
我想起自己高一的时候参加过新生杯辩论比赛,早忘了讲过什么,却记得询答时不知所措而胡言乱语的窘态。我不喜欢辩论,我不相信真理愈辩愈明。然而,犹记得第一年当导师,班上颇多喜欢思考且口才较好的学生,竟有超过一半组团报名新生杯辩论比赛。我从当时的报纸上影印了一篇钱永祥写的文章,说台湾社会重视立场、关系与面子,非常需要建立公共论述的说理文化,期待学生不只是去打嘴炮,而要建立自己公共论述的能力。我和一位睿智的老教授餐叙时谈到这件事请,他微笑以对,说这样很好,荀子不也说“君子必辩”吗?
日前,“十二年国教国文领纲”正式发布,国文的学习表现分为“聆听”“口语表达”“标音符号与应用”“识字与写字”“阅读”与“写作”六项。其中,“口语表达”项目在高中阶段的学习表现,包含“讨论过程中,能适切陈述自身立场,归纳他人立场并给予回应,达成友善且平等的沟通”;相对应的“聆听”项目,则明示“能辨别聆听内容的核心论点、议论立场及目的,并加以包容与尊重”。这种层次的“听”与“说”,显然不是日常闲聊,也不仅是关系着个人生活的选择,还是关系着公共生活或者公共议题的讨论。两段描述中,后半段的“友善且平等”以及“包容与尊重”云云,牵涉价值判断,个人观点不尽相同;前半段则毫无疑问是重要的语文能力,恰当表现在生活情境中则称之为素养。
辩论正是训练这种严肃的“听”与“说”的能力的好方法。在辩论中,思维与言语保持高度警醒。借用去年哈佛大学校长在新生入学典礼上的说法,辩论也可以让人检视自己或者他人是否在胡说八道。
古代中国的思想家当中,名家重视逻辑,荀子说“君子必辩”,孟子以“好辩”见称,庄子则说“大辩不言”,自有一系列的关于辩论的传统。这些观点背后,都有各自的思想主张与脉络。
而作为国文课堂上的辩论,仅是从基本的表情达意来说,倒还没有进入严格的辩论规范。太严格的表现形式不见得适合一般性的教学。要求很低,期待学生所表达的不只是“我觉得”,更应该是“我主张”——前者主要是抒发个人的感受与想法,后者侧重于提出观点并且举证论述。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辩论是思考与论理的训练。
二、学习内容:论证的形式,关于汉语语文的知识
最近各方所关注的“素养导向教学”,是一种结合了学习内容与学习表现的教学。辩论活动就是一种素养导向的教学活动。双方立论、询答的攻防过程是学习表现,对于论题的预先准备、对于辩论规则与辩论技巧的认识则为学习内容。
这次辩论的课程设计,是安排在“基础写作能力教程”的其中一道环节,教学重点放在教导学生认识基本的论证(argument)形式。学生必须学会,一项论证包含了论点(所提出的主张、看法),论据(用来支持该主张的材料,可以是事实、经验或者资料等等),以及两者之间的逻辑关联性。这样的能力是阅读与写作论说文章的必备基础。对学生来说,最困难的是举出合理而适当的论据来支持论点。学生写作论说文,最常见的弊病也就在此。很多人可以提出自己的想法,但是都在观念上绕圈圈,上焉者文采华茂,下焉者词语夹缠,都无法铺展成为论述。连论述的形式都没有成立,更别说讲究举证与论证逻辑的细密编织了。很多精彩的古文名篇,被归类在论说文或者议论文,但其实也都只是提出观点。见解精辟有余,情采丰赡,很有启发性,却仍旧缺乏现代意义下的论证要件。很多干枯无味的“考试作文”,所谓论述云云也只是学到范文的格套,没有实际的论证,表明的其实是学生欠缺基本的论述训练。
这次辩论,我设计的学习内容有两方面:第一个方面,表现在论题设定,要求学生自行查阅;第二个方面,表现在论点与论据的结合,有學习单作为引导。
配合着“语言与文字”的课程主题,我拟出的三项论题是:(1)汉字应该拼音化(使用拉丁字母的拼音作为书写系统);(2)汉字应该简化(使用中国现行的简体字系统);(3)国民教育应该必修文言文。我希望学生在准备辩论的过程中,能够吸收到相关的知识,并且借由现场的交流论辩,更加厘清观念。
学生分成六组,用“爬楼梯”的游戏方式决定每个组别的论题与正方、反方。有学生抱怨抽到的论题不是他所熟悉的,我说那很好啊,在准备的过程中可以吸收很多新的知识。有学生抱怨抽到的立场不是他赞同的,我说那更好啊,在准备的过程中可以检视自己原本的想法,让自己对问题的认识更周全。这其实是练习辩论最有价值的一点,试着放下成见,很认真地换位思考,了解不同观点的立场以及限制,然后深入地辨析、去取。我不相信真理愈辩愈明,但我相信思辨与辩论有助于厘清自己的想法,并且让人放下自己的想法,尝试去了解其他人可能会怎么想,从而扩张自己的理性与感知力。 在现场辩论之前,学生必须根据自己的论题,先准备资料,完成学习单。学习单的重点在于分辨论点与论据。不论自己的立场是正方还是反方,都必须先思考两方立场的可能论点,搜集论据,甚至进一步在脑中沙盘推演,该怎么反驳对方可能的论点,或者举出让对方无法自圆其说的反例。
三、表现方式:角色扮演,申论、诘问与结论
我没有依循目前常见的几种辩论比赛规则,而是让学生抽选角色卡,设想该特定角色的生活经验,可能会怎么支持或者反对那项论题。这种做法使得原本可能紧张、凝重的赛事气氛变得轻松、趣味而生活化。这是2017年暑假前往芬兰观课学习到的方法。
Suvi老师在生态学课堂上让学生角色扮演,进行正、反两方的分组辩论。课程核心的问题是:应该在极区钻凿油井吗?这是现实世界里(至少是北欧国家所关心)的实际问题。导入这个辩题之前,她让另外两组学生先以“学生应该缩短在校上课的时间吗”这项与每个人切身相关的问题进行辩论,作为熟悉辩论规则与程序的热身环节。下课时,Suvi老师跟我说,现实生活中我们都要表达意见并且捍卫自己的观点,因此让学生练习辩论。而她利用随机分配的角色扮演卡片,让学生扮演教师、公交车司机、单亲妈妈、消防员、总理、气候计量学家等不同角色,也是模拟真实世界中的情境,并且让学生揣摩在那些角色情境中可能会有怎样的观点。与其说Suvi老师试图将讨论引导到特定的方向或者借以传递特定的学科知识,不如说她最强烈的动机是在让学生感受实存的现象。每个人都有各自的立场与局限,这种角色扮演的方式,隐蔽了“个人”的意见,不仅可以减少针锋相对的“擦枪走火”,还能有效地将自己抽离自身位置并进行换位思考。
这次国文课堂上的语文议题辩论,也是采取这个模式。为了节省安排调度的时间,我带学生去备用教室上课。我预先将辩论的规则与流程写在黑板上,在讲台前排好正方与反方的座位。一上课,先发下空白卡牌,让每位学生设定角色,可以写出年龄、性别、身份与职业等等,但必须要是我们的生活情境中可能出现的真实角色,而且不直接指出个别人物的姓名。后来的阵容十分有趣,“文字学教授”“卡车司机”“明星高中国文老师”与“台大中文系主任”站在反对汉字简化的阵营;“米其林主廚”“美籍中国文化博士”“棒球队教练”与“尼特族”赞成国民教育必修文言文;“建中高二的一类组学生”“整天在家玩游戏的人”“厕所清洁员”与“北一高一校花”反对汉字书写拼音化。
回收人物卡之后,再让学生抽卡(这多么令他们兴奋啊);抽完角色卡之后讨论两分钟。每组5个人,前4个人可以根据自己所抽卡牌的角色来陈述论点与论据,每人讲1.5分钟。一方讲完之后由对方提问,己方答辩,限时共3分钟,每个人都可以发言。询答完毕后有1分钟的讨论,之后是轮流由最后一位学生负责两分钟以内的结辩。
过程中,一位学生负责计时,严格掌控发言时间。这是很棒的表达训练,每个人必须思考怎么讲话最精准,删汰冗言赘句。其他四组在台下听,担任评审团,等台前辩论结束之后,评审团内部讨论是正方还是反方有说服力。
四、辩完了, 然后呢?
这次的辩论课程堪称顺利,但是有几点值得记录下来,以便下次改进或者日后补足。
首先,从收回来的学习单观之,很多人没有事先准备,也有很多人准备了却没有彻底厘清论点与论据的关系。下次进行辩论活动之前,应该要先收回学习单,稍作讨论,这样更能保证教学内容扎实。
其次,辩论进行中的时间太短促,特别是一轮问答的时间仅有3分钟,很不利于深度讨论与剖析问题,很多值得辩论的点几乎都是刚碰触到就要煞尾,十分可惜。两节课应该顶多进行两项论题的辩论,延长质询答辩的时间,也要留出更多总结与整体反馈的时间。如果要让反刍更加细腻,两节课一项论题就够了。只是,怎么让所有人都参与到辩论中来,又是一个问题。
最后,是没有足够的时间仔细分析各场结论的优劣。有几场,我的判断与学生评审团的判断是不一致的。我推想,学生很容易受到说者的“口才”或者“气势”的影响,而不是根据论述是否坚实、攻防是否到位来判断争论的点的分数给谁。可能必须利用下学期上课的时间回放录像,然后带着学生分析出每段结论的论点与论据。在这个过程中,再让大家检视其论证是否完备,并且思考如果要补全或者反驳的话,可以怎么做。
这是一次不够完美的辩论课,各方面都有待加强。但是作为学习内容与学习表现结合的教学型态,也是不错的尝试,还为我们未来的学习开启了很多机会。
想一想,让学生畅所欲言,不在过程中打断、反驳他们,使他们不害怕说话,教他们说话有根据,能大方表达跟对方冲突的观点,已经是很难得的成果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