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粒陨石天然和实验冲击特征对小行星冲击事件P-T条件的启示

来源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zoul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通过对球粒陨石的天然和实验冲击特征加以比较,探讨用实验结果来校正H- 和L-群球粒陨石天然冲击特征的可行性.实验中对吉林陨石(H5)样品施加的冲击载荷 分别为 12, 27, 39,53, 78, 83, 93和 133 GPa.当压力大于 78 GPa时球粒陨石质熔体开始 产生,压力达133 GPa时形成占体积约60%的熔体.在所有受冲击样品中,无论在陨石 的变形区或熔融区,均未发现高压相矿物.实验冲击样品的结构特征和矿物组合可与 天然受强烈冲击岩庄陨石(H6)相比较,但显然与天然受强烈冲击的L6
其他文献
地球液核自由章动(FCN)常数是比较重要的地球物理参数. Sosao等人, Wahr和 Bergen等人给出了FCN常数的理论估值. Gwinn等人首先利用甚长基线干涉测量获得FCN常数的观测值, 同年Neuberg等人开始采用重力潮汐观测资料解算FCN常数, 并引入了此后进行类似研究的学者所普遍采用的迭积法, 其他学者的研究都基本与Neuberg等人的结果相似, 但其结果与VLBI的观测结果不吻
碱性成岩作用是指总体在碱性成岩环境下储层所经历的成岩作用历程.由于碱性地层水的作用,使得石英的显著溶蚀和长石的大规模加大成为最具特色的成岩现象,碳酸盐矿物在演化上
利用 TIGGE(THORPEX Interactive Grand Global Ensemble)资料中的 CMC、ECMWF、NCEP 和 UKMO 4个中心全球集合预报模式对2007年10月3日—2008年2月29日逐日累积降水进行多模式
通过对黄土高原灵台剖面风尘序列的容重和碳酸盐含量测定, 建立了以灵台剖面为代表的最近7 Ma黄土高原风尘沉积通量变化时间序列. 结果与北太平洋ODP885/886孔风尘通量记录对比表明, 最近7 Ma以来亚洲内陆粉尘源区存有阶段性增强的干旱化趋势和有意义的干湿气候波动. 尤其是3.6~2.6 MaBP时段海陆风尘通量显著增大, 反映了亚洲内陆干燥度的急剧增加, 可能与青藏高原在这一时段的加速隆升阻
利用含量和碳稳定同位素组成相结合的分析方法, 分别对黔中灰岩、白云岩和粘土岩上覆土层中CO2的来源进行对比研究. 结果显示: 不同基岩上覆土壤CO2浓度相比, 灰岩>白云岩>粘土岩; 土层20 cm深度以下, 灰岩上覆土壤CO2的δ13C值介于-12.811‰ ~13.492 ‰ (PDB)、白云岩上覆土壤CO2的δ13C值介于-13.212‰~-14.271‰ (PDB), 粘土岩土壤剖面CO2
利用“我国西北干旱区陆-气相互作用观测试验”, 于2000年5~6月在敦煌进行的陆面过程野外观测实验加强期的观测资料, 依据3种不同方法确定了干旱荒漠戈壁区地气之间动量和感热总体输送系数Cd和Ch. 结果表明: 尽管这3种方法计算的总体输送系数有一定的差别, 但在量级上相当, 平均值比较接近. 此外, 还通过对风向的分析, 剔除了附近建筑物干扰, 得出了典型干旱区荒漠戈壁总体输送系数与总体Rich
通过对南海北部大洋钻探ODP1 148站位1000余个浮游和底栖有孔虫样品进行稳定同位素分析,首次在南海将氧同位素地层学应用到距今约3 Ma前,并揭示了南海北部近6Ma以来的古海洋
南海北部陆坡ODP1144站96.49~137.6 mcd1)井段的高分辨率浮游有孔虫定量分析与δ18O测定表明末次间冰期(MIS 5.5即5 e)内发生过一次表层海水突然降温的事件,冬季水温下降幅度
期刊
ODP 1143站最上部的3层火山灰深度(mcd)分别为5.55 m(本文称之为A层)、42.66 m(B层)、48.25 m(C层),其厚度均为~2 cm.微古生物资料初步限定它们的年龄分别为~0.07 Ma、~0.80 Ma
期刊
南海北部陆坡ODP1148孔蛋白石沉积的研究发现, 在距今约30-27.5 Ma的早、晚渐新世界线附近, 放射虫、硅藻和海绵骨针丰度以及沉积物孔隙水中的H4SiO4突然增加, 反映南海在这段时间有较高的蛋白石沉积和保存. 几乎与此同时(约30-28 Ma), 赤道中太平洋的生物硅质沉积的含量亦高. 与大西洋ODP929孔蛋白石沉积的对比表明, 渐新世太平洋与大西洋低纬区的蛋白石沉积呈互补性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