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是课堂的主角,学生只是被动的听众,师生之间沟通甚少,导致课堂教学质量堪忧. 新课改下,一线的小学数学教师必须革新教学思维,探究新的教学模式,最大限度地提升教学的质量. 本文中,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探究了提升教学质量的对策,希望能促进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发展.
【关键词】 新课改;提升;小学数学;教学质量;对策
一、教学目标多元化,具有针对性和现实性
教学目标的设定直接决定了教学方法、教学模式和教学设计的选择,可以说教学目标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就是核心所在,灵魂所在. 按照新课改的要求,高效的课堂应该在教学目标的制定上更加的完善和具有针对性与现实性,教学目标应该是多元化的,除了以往教学中强调的知识目标之外,还要着重的突出能力目标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在教学目标的制定上要考虑方方面面的工作,有教学内容还有学生的基本状况,也就是常说的要从学情出发,有效的整合教学内容,这样制定的教学目标才更加的复合与贴近学生,才会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
在教学目标的制定中,要考虑到学生之间的差异与个性,有效的设计教学目标的多元化和层次化. 在教学目标的确定上,一定要从学情出发,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为落脚点. 教学目标要建立在学生元认知的基础上,注重结果的同时突出教学过程中的作用,把知识内化到学生的脑海里. 如在学习《分数的基本性质》的时候,就可以这样制定教学目标:从学生的生活实际着手让学生感悟生活中的数学知识,了解分数的含义,掌握分数与除法的关系,让学生交流讨论分数的基本性质,能够让学生巧用分数的基本性质来改写分数. 在教学过程中,“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或者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这叫做分数的基本性质”,这是教学重点必须强调. 利用分数的基本性质进行约分和通分计算是教学的难点,这些都需要在课堂中告知学生.
二、构建教学情境,激发学习主观能动性
教学实践已经证明,在小学数学课堂开展情境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学习兴趣,提升学生参与课堂的效率. 数学知识本身是很粗糙的,也很单调,多数时候都与数字、数学符号打交道,学生会感到兴趣索然,而教学情境的创设可以实现抽象理论知识的转化,把这些看似繁琐乏味的问题转化为直观的教学情境,让学生感到知识的亲切和熟悉. 例如在学习《圆的周长》时,如果单纯的把圆的周长的计算公式告诉学生,那么学生很难从源头上理解,并且也容易忘记. 为了加深学生的印象,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教师可以从学生的元认识出发,先设问学生,我们可以采取什么工具来计算出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学生们很容易回答:“用尺子量正方形的边长和长方形的长与宽,再根据相应的周长计算公式就可以算出周长了”. 紧接着老师拿出一个圆形的纸片,问学生如何计算出圆形的周长?这时候学生貌似遇到了一些问题,用工具直接测量的话好像无法下手,经过学生的一番讨论,对于老师的设问,学生最后的答案是:可以拿着圆形纸片在直尺上滚,这样圆形纸片的周长也可以解决. 紧接着,教师在黑板上用圆规画出一个圆,再次设问如何计算圆的周长. 对于这个问题,很多学生感觉到非常的困惑,无法实施滚动测量,一时让他们陷入僵局. 在学生探究意识得到激发的时候,教师在黑板上陆陆续续画一些大大小小的圆,然后问学生:我在画圆的时候,什么变了,导致圆的周长也变了. 学生:两脚之间的距离. 通过实践,学生很快发现:圆的周长 ÷ 直径 = π,进而成功地得出圆的周长计算公式. 通过这样的设问,学生也加深了对知识的认识和了解,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
三、使用多媒体技术,优化教学过程
当下,随着教育教学技术的发展,多媒体技术已经成为一种极为有效的教学辅助工具,它可以实现知识的动态化、直观化和形象化的呈现. 能够把复杂枯燥的知识转化为鲜活的图像、动画等,大大提升了教学质量. 小学生天性好动、贪耍,如果课堂吸引不到他的注意力和兴趣,他就会脱离课堂,甚至思想逃离到课堂之外. 而多媒体以声文图茂的优势从视觉、听觉等方面刺激着他们,有利于他们参与其中. 同时,多媒体拥有很好的课堂总结功能,很容易实现知识的区分,有利于突出教学中的重难点. 如在低年级教授《数一数》的时候,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选择一些学生比较喜欢的动物(喜羊羊、熊猫、老虎凳)或者玩具(遥控汽车、芭比娃娃等),让学生学习数数,由于选用的物体是学生们比较喜欢的东西,一下子让他们精神振奋,可想而知必然会促进课堂教学的质量. 小学数学课堂要想提升教学的有效性,必须紧紧地抓住教的主体——教师,学的主角——学生,从教与学两个方面努力. 教师认真备课,精心设计,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目标,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和创新教学模式. 而学生则要参与课堂教学,在学习中发挥主体作用,自觉的培养探究意识和学习能力,并且能够在学习的过程中及时的进行反思,修正自身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提升学习的能力.
【参考文献】
[1]梁龙旭.新课改下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的几点措施[J].教育界,2013(12).
[2]刘敏茹.淺谈新课程下提升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的策略[J].陕西教育,2012(07).
【关键词】 新课改;提升;小学数学;教学质量;对策
一、教学目标多元化,具有针对性和现实性
教学目标的设定直接决定了教学方法、教学模式和教学设计的选择,可以说教学目标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就是核心所在,灵魂所在. 按照新课改的要求,高效的课堂应该在教学目标的制定上更加的完善和具有针对性与现实性,教学目标应该是多元化的,除了以往教学中强调的知识目标之外,还要着重的突出能力目标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在教学目标的制定上要考虑方方面面的工作,有教学内容还有学生的基本状况,也就是常说的要从学情出发,有效的整合教学内容,这样制定的教学目标才更加的复合与贴近学生,才会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
在教学目标的制定中,要考虑到学生之间的差异与个性,有效的设计教学目标的多元化和层次化. 在教学目标的确定上,一定要从学情出发,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为落脚点. 教学目标要建立在学生元认知的基础上,注重结果的同时突出教学过程中的作用,把知识内化到学生的脑海里. 如在学习《分数的基本性质》的时候,就可以这样制定教学目标:从学生的生活实际着手让学生感悟生活中的数学知识,了解分数的含义,掌握分数与除法的关系,让学生交流讨论分数的基本性质,能够让学生巧用分数的基本性质来改写分数. 在教学过程中,“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或者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这叫做分数的基本性质”,这是教学重点必须强调. 利用分数的基本性质进行约分和通分计算是教学的难点,这些都需要在课堂中告知学生.
二、构建教学情境,激发学习主观能动性
教学实践已经证明,在小学数学课堂开展情境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学习兴趣,提升学生参与课堂的效率. 数学知识本身是很粗糙的,也很单调,多数时候都与数字、数学符号打交道,学生会感到兴趣索然,而教学情境的创设可以实现抽象理论知识的转化,把这些看似繁琐乏味的问题转化为直观的教学情境,让学生感到知识的亲切和熟悉. 例如在学习《圆的周长》时,如果单纯的把圆的周长的计算公式告诉学生,那么学生很难从源头上理解,并且也容易忘记. 为了加深学生的印象,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教师可以从学生的元认识出发,先设问学生,我们可以采取什么工具来计算出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学生们很容易回答:“用尺子量正方形的边长和长方形的长与宽,再根据相应的周长计算公式就可以算出周长了”. 紧接着老师拿出一个圆形的纸片,问学生如何计算出圆形的周长?这时候学生貌似遇到了一些问题,用工具直接测量的话好像无法下手,经过学生的一番讨论,对于老师的设问,学生最后的答案是:可以拿着圆形纸片在直尺上滚,这样圆形纸片的周长也可以解决. 紧接着,教师在黑板上用圆规画出一个圆,再次设问如何计算圆的周长. 对于这个问题,很多学生感觉到非常的困惑,无法实施滚动测量,一时让他们陷入僵局. 在学生探究意识得到激发的时候,教师在黑板上陆陆续续画一些大大小小的圆,然后问学生:我在画圆的时候,什么变了,导致圆的周长也变了. 学生:两脚之间的距离. 通过实践,学生很快发现:圆的周长 ÷ 直径 = π,进而成功地得出圆的周长计算公式. 通过这样的设问,学生也加深了对知识的认识和了解,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
三、使用多媒体技术,优化教学过程
当下,随着教育教学技术的发展,多媒体技术已经成为一种极为有效的教学辅助工具,它可以实现知识的动态化、直观化和形象化的呈现. 能够把复杂枯燥的知识转化为鲜活的图像、动画等,大大提升了教学质量. 小学生天性好动、贪耍,如果课堂吸引不到他的注意力和兴趣,他就会脱离课堂,甚至思想逃离到课堂之外. 而多媒体以声文图茂的优势从视觉、听觉等方面刺激着他们,有利于他们参与其中. 同时,多媒体拥有很好的课堂总结功能,很容易实现知识的区分,有利于突出教学中的重难点. 如在低年级教授《数一数》的时候,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选择一些学生比较喜欢的动物(喜羊羊、熊猫、老虎凳)或者玩具(遥控汽车、芭比娃娃等),让学生学习数数,由于选用的物体是学生们比较喜欢的东西,一下子让他们精神振奋,可想而知必然会促进课堂教学的质量. 小学数学课堂要想提升教学的有效性,必须紧紧地抓住教的主体——教师,学的主角——学生,从教与学两个方面努力. 教师认真备课,精心设计,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目标,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和创新教学模式. 而学生则要参与课堂教学,在学习中发挥主体作用,自觉的培养探究意识和学习能力,并且能够在学习的过程中及时的进行反思,修正自身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提升学习的能力.
【参考文献】
[1]梁龙旭.新课改下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的几点措施[J].教育界,2013(12).
[2]刘敏茹.淺谈新课程下提升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的策略[J].陕西教育,20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