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从衡水式复读班考入清华

来源 :意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ineju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6年,我和同學前往D一高。我们原来都是L一高的“尖子生”,但高考考得都不理想。她比一本线高31分,能挑的211没几所;我比一本线高69分,全国39所985我能随便挑……其中的4所。我们就跟菜市场大妈一样对所剩无几的大学挑挑拣拣,照着历年录取分数线斤斤计较。最终我还是决定复读,因为我觉得自己来年一定能考上清华大学。我决定去D一高。
  D一高位于河南省东部的一个贫困县,教师的学历多为二本,相当一部分毕业于该县旁边的一所师范大学,生源也谈不上拔尖,班里的“尖子生”中考平均分在570左右。即便是这样的装备,D一高考取清北的学生人数依旧仅次于郑州市外国语学校,它也是整个河南学“衡水模式”最到位、最有成效的高中。
  来到学校,转一圈下来,最让我们震惊的倒不是条件的艰苦,而是每个班门口都贴了很多成绩单,小到周练、大到期末考,某班甚至贴出了英语单词听写的分数。原先的学校,像周练这种级别的考试连答题卡也没有,更别说成绩单了。我隐约感受到了一种我一无所知的神秘力量。
  在来D一高以前,我和所有人一样,以为这类学校的成功就像媒体上宣传的一样,在于其“工厂”模式:对时间和纪律严苛的管理,教师授课“填鸭式”“满堂灌”,题海战术,以考代练……然而,在D一高待了一段时间后,我发现,事实可能远没有这么简单。
  在D一高的最小考试单位不是周练,而是“隔天练”,一三五晚上都有考试,配有监考老师和答题卡。每周六晚和周日上下午是周练,不仅有监考老师和答题卡,还打乱考号分考场,最后采用电脑阅卷。到“冲刺一百天”的阶段,周二和周四各加了文综和数学的考试,一周考三轮。所有这些考试结束后都立马发答案;人手一份。而我原来的学校,全班只有一份答案。
  这些大大小小的考试成绩出来后都会被印成成绩单贴在班门口,周练和大考一样都要发“校信通”给家长。那么成绩多久会出来呢?一天。没错,数千份试卷一个晚上改完——D一高一贯秉持的原则叫“试卷不过夜”,这样考完第二天就能趁热打铁进行评讲。
  每到大型联考时就是同学们最幸福的时候,因为成绩能晚出几天。我原来所在的L一高的学弟曾向我吐槽:他们的数学周练卷子基本从来没有被改过,也没有讲评,都是自己对答案了事。
  D一高不仅针对高考的备考规范化,针对自主招生之类的考试也十分规范。从高一开始每周就有相关补习,且每届都有参加自招的学长学姐回忆题型、传授经验。而我在L一高参加自主招生时,自荐信是根据“百度经验”写的,既没有任何备考措施,也没有学长学姐引路,L一高的“零通过率”也就不难理解。
  除了规范化,最令人称道的是精细化。“让学生学习方便”是最高标准。譬如上述的“人手一份答案”,再如学校自己出的语文卷子,文言文部分的行距会特意调大,这样对答案和讲评的时候,学生可以直接在文本下面写翻译和批注。
  精细化的不仅是试卷,还有老师对学生无微不至的照顾。
  第一天来D一高的时候,班主任把我和B同学领到宿舍就离开了。我们以为他是去上课了,没想到不一会儿他又折回来,手里还拿着两套牙刷、牙膏、肥皂、毛巾、水盆……
  因为班里人太多,天又热,两台立式空调基本等于摆设,第二天一整天,我和B同学都浸泡在汗水里。下午放学时,班主任把我们单独叫到办公室,问我们是否适应这里。我们说都还行,就是太热了——毕竟寝室没有空调。结果晚上,班主任就送来了排插和两台落地扇。
  另一件事发生在寒假后。由于报了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的校考,大年初五我就回校补习了。学校食堂没有开,街上出摊的小吃也很少,我和同学想买点馒头也买不到。D一高的老师就住在学校旁边,我于是打电话给班主任。班主任十分热情,道:“你们来我家吃饭,让师母给你们做。”到了班主任家,师母给我们做了酸辣汤。吃完饭后,班主任给我们装了两大塑料袋馒头,又装了一塑料袋煮熟的白鸡蛋,师母还塞了糖和雪米饼给我们。
  高考的前一天,我在宾馆复习,很晚才去看考场。到考场门口正好遇上班主任,班主任微愠说:“你咋来这么晚!人家老师都要走了。你不早点来看看考场、熟悉熟悉环境、发现发现问题,万一明天考试发现桌子上有洞,或者桌椅来回晃,会影响发挥的!”又说:“我刚才去了你的考场,你的桌子有点晃,我稍微弄了一下,明天你再拿点卫生纸垫一下。”我当时就想,我如果考不好,最对不起的就是班主任。
  真的,班主任太操心了——我这个复读班的班主任三十多岁看起来跟五十多岁一样。早上不到五点半,他和我们一起到班;晚上直到十点四十,他还在值班;所有的自习课都有老师陪着我们。
  在L一高的时候,我的班主任年轻漂亮,每天除了上课基本见不到人。我和她没有一次“交流”,不管是学习上还是生活上。当然不能因此说她不负责任,我记得高三那年的中秋节,她带我们到操场上做活动,帮助我们“冥想”,让我们写许愿条交给她保存,还给我们每个人都发了月饼。的确,和我一起复读的A同学就说:“比较两个学校,我还是更喜欢L一高。说起D一高,我只能想到考试、刷题、排名。而L一高却能让我想到精彩的活动、朋友间的情谊、许许多多美好的回忆。”对D一高的老师,她其实没有那么多感动。因为她的成绩没有我好,老师对她的关心也没有对我多。D一高的老师的确对尖子生更照顾一些——毕竟,这是一所“高考梦工场”,老师的精力也有限。
  即便如此,所有老师都几乎在牺牲自己的健康和家庭:教师们“一放假就生病”,有些早早就生病去世了。
  他们带出了一批批高分考生,而他们的孩子,别说上清北,上985、211的也很少。
  所以,我用“工场”而不是“工厂”来形容这些学校,这种根据高考采取精细入微的配套措施的做法,更像是古代手工工场里精雕细琢的生产方式,颇有“匠人精神”的意味。
  不过,像D一高这种“成功”的背后亦是不为人知的辛酸:有的人被压榨得已经失去对学习的兴趣,有的坦言“整体来说学生的综合素质很差”,有的感觉自己从未体验过真正的青春。至今,每当我听见“D一高”,仍条件反射地想到当时恶劣的生活条件。
  我并不想为“高考工厂”辩护,也不想吹捧应试教育。不过,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像韩寒一样一“退”了之。只要教育资源不均的社会因素还存在,应试教育就很难向素质教育转型。就如网友说的:要求贫困县搞素质教育,跟饥馑之年问穷苦百姓何不食肉糜一样。一所没有素质教育的资本却要搞素质教育的形式的高中会是什么样?
  所以,
  “每逢你想要模仿任何人的时候,你要记住,你并不具备世界上那些人的优越条件”。
  (露醉清秋摘自微信公众号“腾讯·大家” 图/张翀)

诗剧


  一粒沙里见世界,
  一朵花里见天国,
  手掌里盛住无限,
  一刹那便是永劫。
  ——[英]威廉·布莱克
  《天真的预言》

无敌上上签


  ★初中那会英语成绩差,考试那会把书放在抽屉里准备抄,被英语老师发现了,她说了我这辈子都忘不了的话,“来来拿上来抄,你只要能抄及格就算成绩有效。”赤裸裸的鄙视,能忍么!结果真的没及格,丢死人啦!
  ★今天在食堂打了份红烧土豆,老抽放多了,看起来特别黑我问厨师:今天的土豆怎么这么黑啊?厨师说道:有什么大惊小怪的,没见过非洲土豆吗?
  ★老总开会时举例子前总喜欢说“for example”,大家都觉得他英文一定很牛,直到有一天,他连举两个例子的时候,说道:“for两个xample.”
  ★美女同事对我说:“我这人脾气倔,你说什么我都想反驳你!”我灵机一动回答:“我认为你不可能会喜欢我。”女同事悠悠地说:“我这倔脾气也该改改了。”
其他文献
撩动起人们心弦的,常常并不是那些重大的、惊天动地的事件,而是伴随在我们身边的、甚至我们日常司空见惯的东西、或是我们不屑为之的“小事”。这些“小事”被我们发现了,被
寻找温馨rn十rn小树不知道,村长适时的出现,并摆出要强暴玉平的架势,是林玉平精心设计的.这个洞挖得绝妙,对于刘小树这个野兔来说,注定得掉进去.玉平反反复复推敲过,先把小树
第一次与刘长年的作品相遇,是在2011年春天。当我在《辽宁日报》上看见著名记者杨集才先生撰写的文章《传神彩笔写大美》,整版介绍刘长年先生绘画那些事儿还有彩墨绘画作品五
城东那片民居还未拆时,是一条小街,唐婆婆的小店就在小街临河的一边。  唐婆婆的店子做早餐,主食只有面条,面的味道并不很好,可店门口还架着一个卤锅,煤灶小火煨着。内里的卤味早已熟了,锅盖半开,老卤水香味浓郁,就在小街上散开,像一道无形的网,轻易就能勾住过客。  张文刚搬到城东时,上初三,搬进了那栋父亲单位新盖的楼。张文在城东有两个朋友,大树与钢皮,张文搬来一个月了,大树才想起要请他的客,庆祝他乔迁之
期刊
我外婆说,我舅舅小时候性子很揪。跟我外公吵完架,就气哼哼地出门,在门口还会吼一声:“我这就去美国!再也不回来了!”  外婆说,每到这时,她就叹一口气,走进厨房。打两个鸡蛋,坠在碗里的面粉上,加水,拌,加点盐,加点糖。直到面、鸡蛋、盐、糖勾兑好了感情,像鸡蛋那样能流、能坠、能在碗里滑了,就撒一把葱。倒油在锅里,转一圈,起火。看著葱都沉没到面里头了,把面粉碗绕着圈倒进锅里,铺满锅底。一会儿,等一面煎微
期刊
那一年,我還很小,每天只会哭
期刊
lulu你好,如果一个圈子,需要你挤破头才能够得着,那它一定不适合你.适合你的是什么呢?是你不必刻意做些什么,只要正常地做好自己,它就会自动来吸纳你.rn我们到一个新的环境就
期刊
1  2011年新年刚过不久,张鹏从北京飞往西雅图。美国社区学校的性质和中国大学的成教学院差不多:学不学随你。你想当学霸,它能够成就你。你就想混个毕业证回国,它也无所谓。为了转名校,中介老师要求张鹏每科成绩必须尽量拿满分。张鹏感慨道:我的起点仿佛又回到了高中,从零开始,拼尽全力考上大学。  在美国求学的第一年最难熬,莫名的焦虑像洪水一样横冲直撞。然而每一次,他都用牙咬着手指劝自己冷静下来,一遍一遍
期刊
最近几年,中国流行文化的主导权已经从80后、90后的手上,传递到了95后、00后的手里。每一年,网络上都会有一些火爆的名词出现,今年热词是“养成”。  这来源于爱奇艺的一档偶像养成类真人秀节目——《偶像练习生》。为什么“养成”偶像会突然在亚洲流行起来呢?  偶像养成是一个独属于东亚地区的流行文化,它发源于日本,全球最早的案例是日本偶像团队——AKB48。  前几年,去东京旅行的时候,经常有日本的朋
期刊
在西安,你的大学要是只有个唐代古墓,勉勉强强和人打个招呼;要是有个汉代古墓,那才可以和人坐下聊两句;要是有个秦朝古墓,那就叫俩凉菜点个啤酒聊起来慢慢谝;要是有战国古墓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