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现代化社会,大学生的思想和价值观越来越多元化,其主流是积极向上的。但是,由于其中一些学生经历较少,缺乏一定的磨练,再加上社会环境复杂,学生在认知和行为上产生了分离,学生的自我意识太过明显,但是心理承受能力比较弱,缺乏良好的集体意识和大局意识。在信息化、网络化的不断发展中,西方文化思潮开始全面涌入我国,对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意识产生了巨大冲击。多元化的思想文化,使得学生的思想与价值观也变得多样化。所以,高职院校必须积极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并全面提高其有效性与针对性。另外,高职院校的后勤开始走向社会化,学生的住宿环境大多以公寓为主,走读和住校相结合,班级的规模也不断扩大,大学的界线越来越不清晰,这样一来,传统的学生管理工作模式便无法适应新形势的发展需求。目前,高职院校毕业就业制度改革不断深化,毕业生开始走向市场选择道路,逐渐走向劳动力市场选择方向。自主择业和竞争就业,能够促使学生管理工作在市场用人政策变化的影响下,全面做好毕业生就业服务指导工作。
关键词:新形势;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模式与思考
引言
伴随着高职教育教学的不断更新与发展,各行各业对高职院校进一步加强了重视,这对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学生管理工作对于高职院校也是非常重要的,抓好学生管理工作有利于提升教学管理水平,实现学生的综合发展。抓好学生管理工作需要高职院校与时俱进,针对面临的形势与问题,采取有效的措施。据此,本文主要对新形势下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的模式进了详细分析。
1高校实行人本管理的必要性
1.1高校实行人本管理是落实高等教育根本任务的需要
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这里对人才的质量做了界定,即认为高质量的人才应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面向21世纪的高级人才不仅是知识的掌握者,还应具备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而后者往往没有得到充分的重视。有学者在对中美高校学科教育的比较研究中指出,中国的大学生有较高的智商,却缺乏动手能力,缺乏独创精神,而美国的学生虽然表现出基础知识不如中国学生扎实的问题,但具有更强的动手能力、冒险精神和创新意识。造成这种状况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我国与美国教育理念和管理理念的差异。
要落实教育的根本任务;就必须真正改变把学生单纯当作知识容器、考试机器、分数奴隶的做法,把学生当作鲜活的、有思想和个性的“人”来看待,从理念上、制度上、措施上、方式方法上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把人本管理的思想和做法深入渗透到高校管理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中去。只有这样,培养出的学生才能成长为真正意义上的“人”,成为既有扎实基础,又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建设者。
1.2高校实行人本管理是贯彻落实现代教育管理思想的需要
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特别强调人力资源开发和科技创新的作用,崇尚民主、平等、创造性,这就必然在现代教育管理上体现出来,要求遵循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和理念。知識的爆炸式更新、智力的结构性重塑、科技的创新性发展,即使是知识水平、学历层次高的教育管理专家,面对日日加速的知识增殖与代谢,面对层出不穷的新事物、新问题,也显得力不从心、捉襟见肘甚至会被淘汰。因此,学校教育管理者面对知识经济的挑战,必须贯彻以人为本的思想,不断学习新知识、扬弃旧观念、提出新观点、开拓新思路,这样才能适应21世纪终身教育、人文教育的需要。
2新形势下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的新模式
2.1培养职业素养
在学生管理工作过程中,应保持一种职业意识,以保证管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高职院校应该实现就业指导与基础教育的融合,促使学生对新形势下的就业状况有充分的了解。学校可以邀请一些专业的在职人员为学生讲解就业相关知识与技巧,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另外,院校还应鼓励学生管理工作人员走出去,把所学的知识切实应用到管理工作中,帮助学生进一步明确就业目标。并正确引导教师积极培养学生的相关技能与素质。管理工作人员还可以与教师联合起来,举办就业指导座谈会,为学生详细描述在就业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和企业的相关要求,促使学生明确自身多元化发展的现实意义。
2.2培养思想政治意识
学生管理工作人员应具备良好的思想政治素养,并定期接受专业的思想政治教育。在此基础上,还需要积极与辅导员、思想政治教师保持交流,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遇到问题,及时寻求解决方法,保持最好的思想状态开展工作。学生管理工作人员还应利用自己的丰富经验帮助学生正确面对并解决难题。
2.3完善学校管理制度
第一,创建各种类型管理部门,明确各部门的具体责任,加强各部门的沟通与联系,建立完善的奖惩体系。第二,进一步确定学生管理工作的最终目标,并适当放权,构建一支以学生为本的队伍,将学生管理工作的特性与作用有效发挥出来。管理工作机制应该具有针对性和有效性,学生能够以专业为依据,合理选择管理部门,或者根据具体专业,开展学生管理工作,以此提高管理机制的实效性。第三,创建健全的考核评价制度,对学生做阶段性考核和评价,针对学生的不足,着重强化训练,构建科学有效的激励机制。
2.4丰富管理工作内容
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转变教育职能,重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在新形势下,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想要有序开展,必须转变工作理念,将学生实现健康发展理念贯串于整个过程。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为出发点,统一学生的发展目标和专业培养。同时,还要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性思维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所以,要构建有助于学生实现创新发展的平台,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调动学生的发散思维。
2.5创新学生管理方法
为保证学生管理工作方式方法的有效性,高职院校应根据时代发展和社会需求,进一步创新管理方法。以学生的个性化思想为根据,采取具有针对性的、多元化的方式,并不断优化和创新,最大限度适应学生发展的需求。高职院校可以在既有的管理工作模式上,适当融入多媒体元素,利用其特征,推动学生管理工作开展。学校可以构建一个完善的网络平台,作为学生、教师、管理工作人员、家长沟通和交流的载体。在此基础上,在平台上共享一些相关的信息,与学生分享,正确引导学生去接受更多的社会要素,从而健康地实现综合发展
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社会的发展,各行业对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也提出了新要求。高职教育有了更新的教育目标,即促进学生综合发展,提高学生专业素质。这就要求高职院校在学生管理工作模式中,适当融入教育目标。在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中,学生管理工作模式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不仅可以推动学生实现综合发展,还能够促使学校实现可持续发展。为了进一步适应社会发展新需求,高职院校必须积极创新学生管理工作模式。
参考文献
[1]黄海燕.新常态下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模式创新研究[J].林区教学,2017(3):123~124.
[2]黄福利.经济新常态下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优化研究[J].当代职业教育,2015(12):79~82.
[3]宋宇.高职院校学生管理模式创新研究[D].安徽大学,2014.
(作者单位:云南经济管理学院)
关键词:新形势;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模式与思考
引言
伴随着高职教育教学的不断更新与发展,各行各业对高职院校进一步加强了重视,这对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学生管理工作对于高职院校也是非常重要的,抓好学生管理工作有利于提升教学管理水平,实现学生的综合发展。抓好学生管理工作需要高职院校与时俱进,针对面临的形势与问题,采取有效的措施。据此,本文主要对新形势下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的模式进了详细分析。
1高校实行人本管理的必要性
1.1高校实行人本管理是落实高等教育根本任务的需要
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这里对人才的质量做了界定,即认为高质量的人才应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面向21世纪的高级人才不仅是知识的掌握者,还应具备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而后者往往没有得到充分的重视。有学者在对中美高校学科教育的比较研究中指出,中国的大学生有较高的智商,却缺乏动手能力,缺乏独创精神,而美国的学生虽然表现出基础知识不如中国学生扎实的问题,但具有更强的动手能力、冒险精神和创新意识。造成这种状况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我国与美国教育理念和管理理念的差异。
要落实教育的根本任务;就必须真正改变把学生单纯当作知识容器、考试机器、分数奴隶的做法,把学生当作鲜活的、有思想和个性的“人”来看待,从理念上、制度上、措施上、方式方法上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把人本管理的思想和做法深入渗透到高校管理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中去。只有这样,培养出的学生才能成长为真正意义上的“人”,成为既有扎实基础,又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建设者。
1.2高校实行人本管理是贯彻落实现代教育管理思想的需要
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特别强调人力资源开发和科技创新的作用,崇尚民主、平等、创造性,这就必然在现代教育管理上体现出来,要求遵循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和理念。知識的爆炸式更新、智力的结构性重塑、科技的创新性发展,即使是知识水平、学历层次高的教育管理专家,面对日日加速的知识增殖与代谢,面对层出不穷的新事物、新问题,也显得力不从心、捉襟见肘甚至会被淘汰。因此,学校教育管理者面对知识经济的挑战,必须贯彻以人为本的思想,不断学习新知识、扬弃旧观念、提出新观点、开拓新思路,这样才能适应21世纪终身教育、人文教育的需要。
2新形势下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的新模式
2.1培养职业素养
在学生管理工作过程中,应保持一种职业意识,以保证管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高职院校应该实现就业指导与基础教育的融合,促使学生对新形势下的就业状况有充分的了解。学校可以邀请一些专业的在职人员为学生讲解就业相关知识与技巧,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另外,院校还应鼓励学生管理工作人员走出去,把所学的知识切实应用到管理工作中,帮助学生进一步明确就业目标。并正确引导教师积极培养学生的相关技能与素质。管理工作人员还可以与教师联合起来,举办就业指导座谈会,为学生详细描述在就业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和企业的相关要求,促使学生明确自身多元化发展的现实意义。
2.2培养思想政治意识
学生管理工作人员应具备良好的思想政治素养,并定期接受专业的思想政治教育。在此基础上,还需要积极与辅导员、思想政治教师保持交流,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遇到问题,及时寻求解决方法,保持最好的思想状态开展工作。学生管理工作人员还应利用自己的丰富经验帮助学生正确面对并解决难题。
2.3完善学校管理制度
第一,创建各种类型管理部门,明确各部门的具体责任,加强各部门的沟通与联系,建立完善的奖惩体系。第二,进一步确定学生管理工作的最终目标,并适当放权,构建一支以学生为本的队伍,将学生管理工作的特性与作用有效发挥出来。管理工作机制应该具有针对性和有效性,学生能够以专业为依据,合理选择管理部门,或者根据具体专业,开展学生管理工作,以此提高管理机制的实效性。第三,创建健全的考核评价制度,对学生做阶段性考核和评价,针对学生的不足,着重强化训练,构建科学有效的激励机制。
2.4丰富管理工作内容
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转变教育职能,重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在新形势下,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想要有序开展,必须转变工作理念,将学生实现健康发展理念贯串于整个过程。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为出发点,统一学生的发展目标和专业培养。同时,还要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性思维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所以,要构建有助于学生实现创新发展的平台,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调动学生的发散思维。
2.5创新学生管理方法
为保证学生管理工作方式方法的有效性,高职院校应根据时代发展和社会需求,进一步创新管理方法。以学生的个性化思想为根据,采取具有针对性的、多元化的方式,并不断优化和创新,最大限度适应学生发展的需求。高职院校可以在既有的管理工作模式上,适当融入多媒体元素,利用其特征,推动学生管理工作开展。学校可以构建一个完善的网络平台,作为学生、教师、管理工作人员、家长沟通和交流的载体。在此基础上,在平台上共享一些相关的信息,与学生分享,正确引导学生去接受更多的社会要素,从而健康地实现综合发展
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社会的发展,各行业对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也提出了新要求。高职教育有了更新的教育目标,即促进学生综合发展,提高学生专业素质。这就要求高职院校在学生管理工作模式中,适当融入教育目标。在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中,学生管理工作模式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不仅可以推动学生实现综合发展,还能够促使学校实现可持续发展。为了进一步适应社会发展新需求,高职院校必须积极创新学生管理工作模式。
参考文献
[1]黄海燕.新常态下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模式创新研究[J].林区教学,2017(3):123~124.
[2]黄福利.经济新常态下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优化研究[J].当代职业教育,2015(12):79~82.
[3]宋宇.高职院校学生管理模式创新研究[D].安徽大学,2014.
(作者单位:云南经济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