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堂电化教学设计对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实现教学过程最优化有着重要意义。课堂电化教学设计的内容包括对学习内容的分析和目标的确定、媒体的选择和设计、教学过程结构的设计、教学方法的设计等诸多方面。本文拟就语文电化教学设计的指导思想谈一点看法,即:课堂电化教学设计要注意发掘学生的注意力资源。
“注意力”作为智力因素之一,在学习过程中的作用不容忽视。我国古代的教育家、思想家就很重视注意在教学中的作用。荀子指出:“心不在焉,则白黑在前视而不见,雷鼓在侧而耳不闻”。王守仁则根据自己的实际教学经验指出,教学中务令学生“专心一致”,口到心到,则“句句得力,聪明口开”,反之则“茫茫度日,终无济事”。注意力在学习过程中的作用由此可见一斑。进入21世纪的中学教育改革的一个突破要点是:课堂教学过程中要充分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注重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培养,使每一个学生的潜能都能发掘出来。如若课堂教学中没有学生的集中且持久的注意,这一突破要点恐怕无从谈起。据调查,在实际课堂教学中,最令老师头痛的往往就是学生注意力不能集中或者不能持久。究其原因,主要是学生学习兴趣不高,注意力品质较差。如何激发学习兴趣,已经是当前课堂教学中积极探索的一个课题。兴趣激发之后,如何使注意保持,更是一个值得探索的课题。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兴趣有三个层次:有趣、乐趣、志趣。有良好学习习惯的学生基本形成学习的乐趣,甚至志趣,而学习习惯不良的学生在教师精心设计的激发兴趣环节实施后,产生的往往是短时的“有趣”的感觉。“有趣”使他将注意力转移到学习材料上来,接下来要考虑的是如何使其注意持久?这才是最重要的。
我们知道,注意力作为一种资源,人皆有之。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发掘尚处埋藏状态的学生们的注意力资源呢?传统课堂教学设计尝试多年,但收效甚微。而课堂电化教学设计则可以帮助解决这一问题。传统教学手段,内容的传播主要靠语言、文字刺激大脑皮层,易造成脑细胞活动疲劳,从而使注意力分散加上传输通道窄、速度慢、信息容量少,也大大削弱了学生注意力的集中。电化教学手段具有声音和图像并茂的特色,多重刺激,这就促使左右两个脑半球或同时或交叉处于兴奋状态,脑细胞不易疲劳;加上传输通道宽,速度快,信息容量大,使;刺激物内容能引起受体较长时间的注意。教学设计中可充分利用电教媒体这一特性,着力于发掘学生注意力资源,会有意想不到的课堂效果。
我曾就此作过尝试,我选择说明文《眼睛与仿生学》为例进行了探究。说明文教学往往枯燥乏味,学生上课注意力极易分散。于是,我利用电教媒体进行教学设计,在各个环节相扣处设计多种方式吸引学生注意,使其在高度集中的状态以精神饱满地完成了本课学习,结果颇令人满意。概括起来,电教媒体主要在以下三方面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
1.变抽象为具体。课题中“仿生学”就是一个抽象概念。尽管文中有解释,但如果仅仅让学生读熟、背下,恐怕理解还浮于表面,部分对说明文兴趣不大的学生可能顷刻间感到索然无味。利用电教媒体,向学生投影呈现了一幅画:由张开翅膀的鸟一双臂绑了羽翼人——木制简易飞机。画面简洁易懂,仿生的涵义学生们顿时了然于胸,也无需教师定义式的剖析了。
2.变静态为动态。作为科技小品文,本文教学目标有一点为“了解仿生学的运用”。教材中列举了人眼、蛙眼、鹰眼的应用原理及应用实例。这一环节如果仍采取图示法,恐怕对学生产生的吸引力已不如前一次强了。我设计了播放录像的环节。将录像片《科技八分钟一仿生的运用》中关于眼睛仿生部分剪辑成一段播放给学生看。录像片声形并茂,学生刚刚有所懈怠的注意力此时又高度集中起来,兴趣盎然的观看起录像,注意力得到了保持。
3.变无声为有声。学生了解了仿生学的涵义及仿生学的运用后,对仿生学有关知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抓住这一契机,我设计了利用多媒体播放“知识窗”这一环节。“知识窗”的内容是以文本形式出现,如果仅仅是静态播放,无异于将书本改为投影,易引起学生视觉疲劳,从而分散注意。因此在制作时,我利用多媒体合成舒缓优美的音乐作为阅读背景,渲染轻松的学习氛围,同时,录入了教师朗读知识窗的声音。这样播放时视听结合,双重刺激,学生的注意再次得到保持。
课堂电化教学设计对于发掘学生注意力资源的作用远不止这三个方面,还有待进一步探索。教学成功或失败的实践都告诉我们,学生上课注意力集中程度决定了课堂教学效率。实践也证明了电教媒体的有效选择和设计,可以帮助教师吸引学生对学习材料的注意并使之保持。所以在课堂电化教学设计时,教师应注意发掘学生的注意力资源。
总之,在课堂教学中运用电教手段教學,是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的一种有效途径。课堂电化教学在教学中的运用,不仅为教师提供了一种新型的教学手段和教学工具,而且还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良好而愉悦的学习环境,可以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恰当地运用电化教学手段,使之很好地成为课堂教学的助手,可使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如虎添翼,大放异彩,会令学生乐学、教师省时、教学高效,收到优化课堂教学的实效。
“注意力”作为智力因素之一,在学习过程中的作用不容忽视。我国古代的教育家、思想家就很重视注意在教学中的作用。荀子指出:“心不在焉,则白黑在前视而不见,雷鼓在侧而耳不闻”。王守仁则根据自己的实际教学经验指出,教学中务令学生“专心一致”,口到心到,则“句句得力,聪明口开”,反之则“茫茫度日,终无济事”。注意力在学习过程中的作用由此可见一斑。进入21世纪的中学教育改革的一个突破要点是:课堂教学过程中要充分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注重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培养,使每一个学生的潜能都能发掘出来。如若课堂教学中没有学生的集中且持久的注意,这一突破要点恐怕无从谈起。据调查,在实际课堂教学中,最令老师头痛的往往就是学生注意力不能集中或者不能持久。究其原因,主要是学生学习兴趣不高,注意力品质较差。如何激发学习兴趣,已经是当前课堂教学中积极探索的一个课题。兴趣激发之后,如何使注意保持,更是一个值得探索的课题。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兴趣有三个层次:有趣、乐趣、志趣。有良好学习习惯的学生基本形成学习的乐趣,甚至志趣,而学习习惯不良的学生在教师精心设计的激发兴趣环节实施后,产生的往往是短时的“有趣”的感觉。“有趣”使他将注意力转移到学习材料上来,接下来要考虑的是如何使其注意持久?这才是最重要的。
我们知道,注意力作为一种资源,人皆有之。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发掘尚处埋藏状态的学生们的注意力资源呢?传统课堂教学设计尝试多年,但收效甚微。而课堂电化教学设计则可以帮助解决这一问题。传统教学手段,内容的传播主要靠语言、文字刺激大脑皮层,易造成脑细胞活动疲劳,从而使注意力分散加上传输通道窄、速度慢、信息容量少,也大大削弱了学生注意力的集中。电化教学手段具有声音和图像并茂的特色,多重刺激,这就促使左右两个脑半球或同时或交叉处于兴奋状态,脑细胞不易疲劳;加上传输通道宽,速度快,信息容量大,使;刺激物内容能引起受体较长时间的注意。教学设计中可充分利用电教媒体这一特性,着力于发掘学生注意力资源,会有意想不到的课堂效果。
我曾就此作过尝试,我选择说明文《眼睛与仿生学》为例进行了探究。说明文教学往往枯燥乏味,学生上课注意力极易分散。于是,我利用电教媒体进行教学设计,在各个环节相扣处设计多种方式吸引学生注意,使其在高度集中的状态以精神饱满地完成了本课学习,结果颇令人满意。概括起来,电教媒体主要在以下三方面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
1.变抽象为具体。课题中“仿生学”就是一个抽象概念。尽管文中有解释,但如果仅仅让学生读熟、背下,恐怕理解还浮于表面,部分对说明文兴趣不大的学生可能顷刻间感到索然无味。利用电教媒体,向学生投影呈现了一幅画:由张开翅膀的鸟一双臂绑了羽翼人——木制简易飞机。画面简洁易懂,仿生的涵义学生们顿时了然于胸,也无需教师定义式的剖析了。
2.变静态为动态。作为科技小品文,本文教学目标有一点为“了解仿生学的运用”。教材中列举了人眼、蛙眼、鹰眼的应用原理及应用实例。这一环节如果仍采取图示法,恐怕对学生产生的吸引力已不如前一次强了。我设计了播放录像的环节。将录像片《科技八分钟一仿生的运用》中关于眼睛仿生部分剪辑成一段播放给学生看。录像片声形并茂,学生刚刚有所懈怠的注意力此时又高度集中起来,兴趣盎然的观看起录像,注意力得到了保持。
3.变无声为有声。学生了解了仿生学的涵义及仿生学的运用后,对仿生学有关知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抓住这一契机,我设计了利用多媒体播放“知识窗”这一环节。“知识窗”的内容是以文本形式出现,如果仅仅是静态播放,无异于将书本改为投影,易引起学生视觉疲劳,从而分散注意。因此在制作时,我利用多媒体合成舒缓优美的音乐作为阅读背景,渲染轻松的学习氛围,同时,录入了教师朗读知识窗的声音。这样播放时视听结合,双重刺激,学生的注意再次得到保持。
课堂电化教学设计对于发掘学生注意力资源的作用远不止这三个方面,还有待进一步探索。教学成功或失败的实践都告诉我们,学生上课注意力集中程度决定了课堂教学效率。实践也证明了电教媒体的有效选择和设计,可以帮助教师吸引学生对学习材料的注意并使之保持。所以在课堂电化教学设计时,教师应注意发掘学生的注意力资源。
总之,在课堂教学中运用电教手段教學,是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的一种有效途径。课堂电化教学在教学中的运用,不仅为教师提供了一种新型的教学手段和教学工具,而且还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良好而愉悦的学习环境,可以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恰当地运用电化教学手段,使之很好地成为课堂教学的助手,可使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如虎添翼,大放异彩,会令学生乐学、教师省时、教学高效,收到优化课堂教学的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