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城市规划逐渐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电力规划作为城市规划中的组成部分,对于城市规划有着重要影响。本文分析了城市规划与电力规划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就电力规划内容及注意事项展开探讨,以期处理好电力规划与城市规划之间的关系,通过电力规划来推动城市规划的发展。
关键词:城市规划;电力规划;关系;注意事项
0.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及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城市规划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出来。电力工业作为城市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到城市经济建设的发展速度,而城市电网作为电力系统的负荷中心,作为城市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基础设施,其规划直接影响到电力系统的安全可靠性及稳定性。科学的电力规划能够降低系统运行费用、提高资金的利用率,能够提高电网运行的安全性及经济性,降低停电故障造成的损失。所以处理好城市规划与电力规划之间的关系是一项关键工作,只有这样才能够使电力规划在城市规划中发挥促进作用,进一步推动城市规划的建设。
1.城市规划与电力规划的关系
城市规划是指在城市发展过程中,根据国家相关方针政策及发展的内在规律,通过实地调查并结合实际发展情况,科学定位城市资源的规划。而电力规划是指根据地区的整体需要,通过科学方法对城市规划区的电力设施进行新建或改造,从而保障电网达到基本要求,为城市发展提供电力保障。城市规划与电力规划有着密切的关系密切,电力规划作为城市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两者必须要密切配合、同步实施。电力企业需要做好电力规划工作,优化电网结构,以此来降低电能输送损耗,提高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性。总的来说,电力规划是城市规划的重要基础,两者相互关联、相互统一。城市规划与电力规划的关联性体现在:城市规划要求电网与之相配套,而电力规划也需要城市规划为其安排好变配电设施、供配电线路建设的用地及廊道,因而这两者互为基础又相互服务。城市规划与电力规划的独立性体现在:城市规划与电力规划分别由两个不同部门执行,电力规划具有较强的专业技术性并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因此其发展速度与建设速度都在不断变化,电力规划又服务于城市建设,必须要具备适应性与可操作性,因此这两者又具有相对独立性。
2.城市电力规划的内容及方法
2.1电力规划的内容
2.1.1电源规划
电源规划作为电力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电源的装机容量、分布地点直接影响到电力系统运行的安全稳定性,因此必须要研究好电力规划中电源的发展状况,参考供电、供热负荷需求的预测数据,结合城市经济的发展状况,在科学发展观等方针政策的指导下,科学制定符合城市发展需求的电源布置方案。受资源环境、技术资金等因素的影响,城市很难完全由自身电源来满足电力增长需求,因此电源规划必须要与更大范围的电力系统相结合。对于北方需要采暖的城市,在进行电源规划时还必须要充分解决供热问题。总之,在电源规划过程中,必须要能够树立长远眼光,以饱和负荷数据为参考依据,掌握电源发展的可扩展容量,以资源优化配置为原则,充分研究省网及区域电网的用电需求。
2.1.2电网规划
电网规划必须要严格遵循电力规划的总体指导原则,以促进城市发展为目标,以与城市发展相协调为前提,在电源规划的基础上全面地开展电网分析工作,明确电网的实际发展情况,从长远角度出发,结合城市发展的需求状况,分析电网的发展方向。
2.1.3站址与廊道规划
在规划站址与廊道时,必须要能够将城市总体规划、电力远景规划作为参考依据,深入研究各变电站站址及线路廊道的状况,以此来明确变电站与线路架桥的形式、具体土地利用情况等,根据分年度建设的原则,详细标注出不同规划时期的用地需求。另外,必须要在城市规划图中标注出变电站站址及线路廊道,这样才能够实现电力规划与城市规划的协调发展。
2.2电力规划的方法
电力规划在城市规划中有着重要作用,如果能够科学规划城市电力建设,那么不但能够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用电需要,而且还能够促进电力企业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最大化的实现。目前,城市电力规划中还有许多难题有待解决,例如征地难、拆迁难、补偿难等等,这就需要在进行城市规划与电力规划时,事先解决好这类问题。以下有几种方法可供参考:城市规划与电力规划受到多种不确定因素的影响,因此必须要选择合理的方法来进行处理,例如可以采用负荷预测方法,将城市规划与电力规划完美结合起来,在对城市的电力资源进行规划时,需要以提高电网的可靠性及经济性为目的,充分协调好城市规划中的相关资源,提高电网的专业性及技术性保持不变。与此同时,还需要缺乏规划目标,科学规划变电站及电力传输设施的用地问题,这样能够在实现城市总体规划的综合效益的同时,更好地为人民生活提供服务。
3.做好城市电力规划的注意事项
3.1符合城市规划与地区电力总规划要求
城市电力规划是一项系统性、复杂性、长期性的工程,因此必须要进行分期规划,要能够将电力规划的短期目标、长期目标与城市规划的分期目标完美地结合起来,要能够立足城市整体规划,全方位地思考问题,综合分析经济、社会及环境等各项因素。另外,必须要能够在城市规划的基础上,充分考虑新建电力基础设施对人们正常生活带来的影响,确保其规划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
3.2 预测城市用电负荷
城市发展离不开城市规划,城市规划中需要做好不同地块的用地性质分类工作,将土地资源分为商业用地、住宅用地及行政办公用地等类型,土地用途规划是预测电力负荷的重要依据。负荷的类型不同势必会呈现出不同的发展规律,而负荷分类又与城市规划中的用地分类相对应,因此必须要能够充分利用城市规划的相关信息来为负荷分布预测提供参考依据。电网规划中的负荷预测一般以历史负荷、地区经济发展及城市总体规划为主要参考依据,城市规划中必须要明确注明电网规划所需的站址用地及走廊,这样能够避免土地利用纠纷问题的出现。
3.3处理好与周围环境的关系
城市的快速发展促进了用电需求的提高,推动了电网建设规模的扩大,电力通道建设与城市土地资源之间的矛盾日渐尖锐,如何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率、处理好电力规划与周边环境之间关系,已经成为城市规划与电力规划工作的重点。在城市规划发展的同时实现电力规划,确保城市发展与电网建设相协调,优化资源配置等也成为衡量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关键指标。在电力建设过程中,必须要同时做好城市市政道路建设与电力管道的建设工作,这样有助于避免城市道路的重复开挖,从而有效节约人力、物力及财力。此外,在选择变电站站址及高压架空线路路径时,必须要综合考虑地质因素、环境因素及经济因素等多项影响因素,必须要尽量避开市中心及人群密集区,采用地下电缆走线方式,这样能够减少电磁辐射对人体的危害。
4.结束语
综上所述,电力规划是城市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进行电力规划时,必须要能够遵循城市规划及发展的相关标准,必须要能够结合城市的土地资源及能源状况。城市规划与电力规划两者之间相互联系、相辅相成,处理好两者之间的关系,对于促进城市的协调发展及电网建设有着重要意义。本文主要分析了这两者之间的关系,提出如何做好城市电力规划工作,以期充分发挥电力规划在城市规划中的作用,使其为城市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参考文献:
[1]张午阳;姚建刚;周媛;王路.电力市场条件下的电网接入模式[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3(18):17-18
[2]吴提文.关于城市规划与电力前期规划之间的问题探究[J].河南科技(管理科学与经济学),2014(12):66-67
[3]王卫宁.有关电力规划建设实践与前瞻[J].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2):89-90
[4]崔文佳;吴云;刘志铎.全国电力规划地理信息系统的开发与应用[J].电力信息化,2014(1):132-133
关键词:城市规划;电力规划;关系;注意事项
0.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及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城市规划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出来。电力工业作为城市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到城市经济建设的发展速度,而城市电网作为电力系统的负荷中心,作为城市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基础设施,其规划直接影响到电力系统的安全可靠性及稳定性。科学的电力规划能够降低系统运行费用、提高资金的利用率,能够提高电网运行的安全性及经济性,降低停电故障造成的损失。所以处理好城市规划与电力规划之间的关系是一项关键工作,只有这样才能够使电力规划在城市规划中发挥促进作用,进一步推动城市规划的建设。
1.城市规划与电力规划的关系
城市规划是指在城市发展过程中,根据国家相关方针政策及发展的内在规律,通过实地调查并结合实际发展情况,科学定位城市资源的规划。而电力规划是指根据地区的整体需要,通过科学方法对城市规划区的电力设施进行新建或改造,从而保障电网达到基本要求,为城市发展提供电力保障。城市规划与电力规划有着密切的关系密切,电力规划作为城市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两者必须要密切配合、同步实施。电力企业需要做好电力规划工作,优化电网结构,以此来降低电能输送损耗,提高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性。总的来说,电力规划是城市规划的重要基础,两者相互关联、相互统一。城市规划与电力规划的关联性体现在:城市规划要求电网与之相配套,而电力规划也需要城市规划为其安排好变配电设施、供配电线路建设的用地及廊道,因而这两者互为基础又相互服务。城市规划与电力规划的独立性体现在:城市规划与电力规划分别由两个不同部门执行,电力规划具有较强的专业技术性并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因此其发展速度与建设速度都在不断变化,电力规划又服务于城市建设,必须要具备适应性与可操作性,因此这两者又具有相对独立性。
2.城市电力规划的内容及方法
2.1电力规划的内容
2.1.1电源规划
电源规划作为电力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电源的装机容量、分布地点直接影响到电力系统运行的安全稳定性,因此必须要研究好电力规划中电源的发展状况,参考供电、供热负荷需求的预测数据,结合城市经济的发展状况,在科学发展观等方针政策的指导下,科学制定符合城市发展需求的电源布置方案。受资源环境、技术资金等因素的影响,城市很难完全由自身电源来满足电力增长需求,因此电源规划必须要与更大范围的电力系统相结合。对于北方需要采暖的城市,在进行电源规划时还必须要充分解决供热问题。总之,在电源规划过程中,必须要能够树立长远眼光,以饱和负荷数据为参考依据,掌握电源发展的可扩展容量,以资源优化配置为原则,充分研究省网及区域电网的用电需求。
2.1.2电网规划
电网规划必须要严格遵循电力规划的总体指导原则,以促进城市发展为目标,以与城市发展相协调为前提,在电源规划的基础上全面地开展电网分析工作,明确电网的实际发展情况,从长远角度出发,结合城市发展的需求状况,分析电网的发展方向。
2.1.3站址与廊道规划
在规划站址与廊道时,必须要能够将城市总体规划、电力远景规划作为参考依据,深入研究各变电站站址及线路廊道的状况,以此来明确变电站与线路架桥的形式、具体土地利用情况等,根据分年度建设的原则,详细标注出不同规划时期的用地需求。另外,必须要在城市规划图中标注出变电站站址及线路廊道,这样才能够实现电力规划与城市规划的协调发展。
2.2电力规划的方法
电力规划在城市规划中有着重要作用,如果能够科学规划城市电力建设,那么不但能够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用电需要,而且还能够促进电力企业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最大化的实现。目前,城市电力规划中还有许多难题有待解决,例如征地难、拆迁难、补偿难等等,这就需要在进行城市规划与电力规划时,事先解决好这类问题。以下有几种方法可供参考:城市规划与电力规划受到多种不确定因素的影响,因此必须要选择合理的方法来进行处理,例如可以采用负荷预测方法,将城市规划与电力规划完美结合起来,在对城市的电力资源进行规划时,需要以提高电网的可靠性及经济性为目的,充分协调好城市规划中的相关资源,提高电网的专业性及技术性保持不变。与此同时,还需要缺乏规划目标,科学规划变电站及电力传输设施的用地问题,这样能够在实现城市总体规划的综合效益的同时,更好地为人民生活提供服务。
3.做好城市电力规划的注意事项
3.1符合城市规划与地区电力总规划要求
城市电力规划是一项系统性、复杂性、长期性的工程,因此必须要进行分期规划,要能够将电力规划的短期目标、长期目标与城市规划的分期目标完美地结合起来,要能够立足城市整体规划,全方位地思考问题,综合分析经济、社会及环境等各项因素。另外,必须要能够在城市规划的基础上,充分考虑新建电力基础设施对人们正常生活带来的影响,确保其规划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
3.2 预测城市用电负荷
城市发展离不开城市规划,城市规划中需要做好不同地块的用地性质分类工作,将土地资源分为商业用地、住宅用地及行政办公用地等类型,土地用途规划是预测电力负荷的重要依据。负荷的类型不同势必会呈现出不同的发展规律,而负荷分类又与城市规划中的用地分类相对应,因此必须要能够充分利用城市规划的相关信息来为负荷分布预测提供参考依据。电网规划中的负荷预测一般以历史负荷、地区经济发展及城市总体规划为主要参考依据,城市规划中必须要明确注明电网规划所需的站址用地及走廊,这样能够避免土地利用纠纷问题的出现。
3.3处理好与周围环境的关系
城市的快速发展促进了用电需求的提高,推动了电网建设规模的扩大,电力通道建设与城市土地资源之间的矛盾日渐尖锐,如何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率、处理好电力规划与周边环境之间关系,已经成为城市规划与电力规划工作的重点。在城市规划发展的同时实现电力规划,确保城市发展与电网建设相协调,优化资源配置等也成为衡量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关键指标。在电力建设过程中,必须要同时做好城市市政道路建设与电力管道的建设工作,这样有助于避免城市道路的重复开挖,从而有效节约人力、物力及财力。此外,在选择变电站站址及高压架空线路路径时,必须要综合考虑地质因素、环境因素及经济因素等多项影响因素,必须要尽量避开市中心及人群密集区,采用地下电缆走线方式,这样能够减少电磁辐射对人体的危害。
4.结束语
综上所述,电力规划是城市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进行电力规划时,必须要能够遵循城市规划及发展的相关标准,必须要能够结合城市的土地资源及能源状况。城市规划与电力规划两者之间相互联系、相辅相成,处理好两者之间的关系,对于促进城市的协调发展及电网建设有着重要意义。本文主要分析了这两者之间的关系,提出如何做好城市电力规划工作,以期充分发挥电力规划在城市规划中的作用,使其为城市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参考文献:
[1]张午阳;姚建刚;周媛;王路.电力市场条件下的电网接入模式[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3(18):17-18
[2]吴提文.关于城市规划与电力前期规划之间的问题探究[J].河南科技(管理科学与经济学),2014(12):66-67
[3]王卫宁.有关电力规划建设实践与前瞻[J].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2):89-90
[4]崔文佳;吴云;刘志铎.全国电力规划地理信息系统的开发与应用[J].电力信息化,2014(1):132-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