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从我国职业院校金融专业的教学现状出发,总结了金融专业教学的特点,指出了职业院校金融专业教学正面临着理论化和专业过度细化的问题。
关键词:职业院校 金融专业 教学 特点 改进 建议
21世纪是知识经济高速发展的时代。知识经济的发展必然引起全球金融业的巨大变化,中国的金融业也必然被带进激烈的全球性竞争之中。高素质的金融职工队伍是决定金融业能够跟上知识经济时代步伐、走在知识经济时代前列的一个重要因素。我们只有抓住职业金融教育特点,找到合理的定位,既体现出金融的行业特色,又体现出职业的教育特色,才能使职业金融教育迈向成功。
一、职业院校金融专业的教学特点
1.具有“边学边做”的特点。金融专业学生就业难,并不是因为当前金融行业不需要金融人才,也不是因为普通高校金融专业的毕业生太多。事实上恰恰相反,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金融市场化改革日益深入,以及加入WTO后金融领域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我国金融行业对人才的需求相比其他一般性行业要迫切得多,尤其是对一线高素质的“实用型”理财规划、金融营销、客户服务与管理人员的需求更是与日俱增。但为什么在这样情况下还出现金融专业毕业生就业困难的现象,我们认为职业金融专业培养目标不实际、专业设置过于雷同、教学模式不合理是其主要原因。而金融专业的专业性和实践性对人才要求很高,学生不仅要学理论知识,而且要会实际操做。光做不学不行,光学不做更不行,必须是一边学一边做,才有可能真正培养出高质量的合乎实际要求的“实用型”人才。
2.具有走校企合建校内实践基地的特点。近年来,许多职业院校开始实行校企合作在学校建立实践基地这一教学模式。这一教学特点主要内容是:学校提供教学及训练所需硬件设施,并负责日常的教学管理,合作单位提供实训指导和业务支持,由双方共同协商确定教学方案与训练重点,并在合作单位派专人指导下由学校具体组织实施。理论教学和大部分实训项目都在学校及驻地周围进行,少量时间组织学生到合作单位参加公司的内部员工培训。学生从入学到毕业,就循序渐进地边学边做,理论教学与实际训练同步进行。学生毕业时,合作方可优先聘用学生为正式员工。这一模式的核心要求学生边学边做,二者同步进行。
3.专业教学突出了“实训教学”的特点。职业院校金融专业的教学立足于学生对基本理论知识的理解应用能力与基本操作技能的培养,通过金融业务模拟、实训室模拟实践教学、实训基地实地参观访问学习、网络虚拟业务操作等形式,将教材、课堂教学内容与金融实践紧密结合在一起,突出职业教育的特点,增强学生学习的趣味性、操作性和感性认识,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新性,拓展学习的深度与广度。职业院校金融专业的实践教学内容可包括观察资本市场运作、金融工具的交易、商业银行业务操作等教学组织形式以实验教学为主、现场观摩教学为辅。实践性教学刻意增强课程理论与实践结合的紧密程度,增加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感性认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知识技能的应用能力。
4.专业教学具有不断改革创新的特点。随着全球金融一体化的不断发展,金融部门对高素质实用型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强。职业院校金融专业教学为了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实现自身的跨越式发展,为国家不断输送高素质的金融业人才,必须进行改革创新,这也是职业院校金融专业教学的一大特点。
二、目前职业金融教育存在的问题
1.职业金融教育的理论学科倾向。我国的普通高校的金融学以理论性的宏观金融为重点,其主干课程为货币银行学、国际金融学。当然,这与我国金融的“国情”有关,脱胎于计划经济的金融部门和金融教育更多地是为金融政策服务的,金融市场发育不良,企业融资问题长期得不到重视。当前的职业金融教材仍带有较强的理论性,或者直接使用普通金融本科的系列教材。这些教材内容普遍地偏重于宏观理论的阐述,照搬国外的理论,并且内容较为陈旧。在实施教学时,因教材的理论性过强,学生对内容缺乏感性认识,又不得不采用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由老师照本宣科,不利于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实际效果不佳。
2.职业金融教育的细化专业倾向。有些人认为职业教育的理念应该是“专才化”高级职业技术教育,实际上是要培养“转化”型高级人才。因此,其专业应该具有较强的职业针对性,根据职业技术岗位对知识和技能的要求,强调专业知识的针对性和实用性,而不是系统性和完整性,突出职业能力的培养。在实践中仍有许多职业院校开设诸如国际金融、保险、投资与理财、证券投资与管理之类的小金融专业,并认为这正体现了职业教育的职业性、实用性、地方性,导致专业教学划分过细、过专、过窄,课程的交叉重复现象严重。学生存在着技能单一,知识面狭窄,缺乏发展后劲,难以适应金融业多元化、现代化、国际化、市场化的发展趋势,难以成为符合现实需要的高级应用型金融人才。
三、结论
我国的职业金融教育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差距还很大,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我国的经济也持续快速发展,尤其是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进程的加快,金融日益广泛地影响着我国经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我国的金融机构将进一步多样化、多元化,各种国有独资的金融机构、股份制及民营性质的金融机构、外资及中外合资的金融机构纷纷涌现,日益迅速发展的中国金融业,一方面需要从事金融研究及管理的高级人才,另一方面需要大量的从事实际业务操作的应用技术人才,而基层和中层的应用技术人才正是职业金融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所以,职业院校金融专业不管是学生队伍还是教师队伍都面临着巨大的机遇与挑战,我们只有针对问题深化改革才会适应形势与任务的需要。
参考文献:
[1]张宏伟.职业教育“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与研究[J].河北師范大学,2007
[2]靳生,张金城,吴治成.哈尔滨金融高等专科学校金融系精品专业汇报材料[J].2008
[3]夏梓祥,李江奇.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构成及特征[J].2006
关键词:职业院校 金融专业 教学 特点 改进 建议
21世纪是知识经济高速发展的时代。知识经济的发展必然引起全球金融业的巨大变化,中国的金融业也必然被带进激烈的全球性竞争之中。高素质的金融职工队伍是决定金融业能够跟上知识经济时代步伐、走在知识经济时代前列的一个重要因素。我们只有抓住职业金融教育特点,找到合理的定位,既体现出金融的行业特色,又体现出职业的教育特色,才能使职业金融教育迈向成功。
一、职业院校金融专业的教学特点
1.具有“边学边做”的特点。金融专业学生就业难,并不是因为当前金融行业不需要金融人才,也不是因为普通高校金融专业的毕业生太多。事实上恰恰相反,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金融市场化改革日益深入,以及加入WTO后金融领域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我国金融行业对人才的需求相比其他一般性行业要迫切得多,尤其是对一线高素质的“实用型”理财规划、金融营销、客户服务与管理人员的需求更是与日俱增。但为什么在这样情况下还出现金融专业毕业生就业困难的现象,我们认为职业金融专业培养目标不实际、专业设置过于雷同、教学模式不合理是其主要原因。而金融专业的专业性和实践性对人才要求很高,学生不仅要学理论知识,而且要会实际操做。光做不学不行,光学不做更不行,必须是一边学一边做,才有可能真正培养出高质量的合乎实际要求的“实用型”人才。
2.具有走校企合建校内实践基地的特点。近年来,许多职业院校开始实行校企合作在学校建立实践基地这一教学模式。这一教学特点主要内容是:学校提供教学及训练所需硬件设施,并负责日常的教学管理,合作单位提供实训指导和业务支持,由双方共同协商确定教学方案与训练重点,并在合作单位派专人指导下由学校具体组织实施。理论教学和大部分实训项目都在学校及驻地周围进行,少量时间组织学生到合作单位参加公司的内部员工培训。学生从入学到毕业,就循序渐进地边学边做,理论教学与实际训练同步进行。学生毕业时,合作方可优先聘用学生为正式员工。这一模式的核心要求学生边学边做,二者同步进行。
3.专业教学突出了“实训教学”的特点。职业院校金融专业的教学立足于学生对基本理论知识的理解应用能力与基本操作技能的培养,通过金融业务模拟、实训室模拟实践教学、实训基地实地参观访问学习、网络虚拟业务操作等形式,将教材、课堂教学内容与金融实践紧密结合在一起,突出职业教育的特点,增强学生学习的趣味性、操作性和感性认识,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新性,拓展学习的深度与广度。职业院校金融专业的实践教学内容可包括观察资本市场运作、金融工具的交易、商业银行业务操作等教学组织形式以实验教学为主、现场观摩教学为辅。实践性教学刻意增强课程理论与实践结合的紧密程度,增加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感性认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知识技能的应用能力。
4.专业教学具有不断改革创新的特点。随着全球金融一体化的不断发展,金融部门对高素质实用型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强。职业院校金融专业教学为了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实现自身的跨越式发展,为国家不断输送高素质的金融业人才,必须进行改革创新,这也是职业院校金融专业教学的一大特点。
二、目前职业金融教育存在的问题
1.职业金融教育的理论学科倾向。我国的普通高校的金融学以理论性的宏观金融为重点,其主干课程为货币银行学、国际金融学。当然,这与我国金融的“国情”有关,脱胎于计划经济的金融部门和金融教育更多地是为金融政策服务的,金融市场发育不良,企业融资问题长期得不到重视。当前的职业金融教材仍带有较强的理论性,或者直接使用普通金融本科的系列教材。这些教材内容普遍地偏重于宏观理论的阐述,照搬国外的理论,并且内容较为陈旧。在实施教学时,因教材的理论性过强,学生对内容缺乏感性认识,又不得不采用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由老师照本宣科,不利于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实际效果不佳。
2.职业金融教育的细化专业倾向。有些人认为职业教育的理念应该是“专才化”高级职业技术教育,实际上是要培养“转化”型高级人才。因此,其专业应该具有较强的职业针对性,根据职业技术岗位对知识和技能的要求,强调专业知识的针对性和实用性,而不是系统性和完整性,突出职业能力的培养。在实践中仍有许多职业院校开设诸如国际金融、保险、投资与理财、证券投资与管理之类的小金融专业,并认为这正体现了职业教育的职业性、实用性、地方性,导致专业教学划分过细、过专、过窄,课程的交叉重复现象严重。学生存在着技能单一,知识面狭窄,缺乏发展后劲,难以适应金融业多元化、现代化、国际化、市场化的发展趋势,难以成为符合现实需要的高级应用型金融人才。
三、结论
我国的职业金融教育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差距还很大,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我国的经济也持续快速发展,尤其是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进程的加快,金融日益广泛地影响着我国经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我国的金融机构将进一步多样化、多元化,各种国有独资的金融机构、股份制及民营性质的金融机构、外资及中外合资的金融机构纷纷涌现,日益迅速发展的中国金融业,一方面需要从事金融研究及管理的高级人才,另一方面需要大量的从事实际业务操作的应用技术人才,而基层和中层的应用技术人才正是职业金融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所以,职业院校金融专业不管是学生队伍还是教师队伍都面临着巨大的机遇与挑战,我们只有针对问题深化改革才会适应形势与任务的需要。
参考文献:
[1]张宏伟.职业教育“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与研究[J].河北師范大学,2007
[2]靳生,张金城,吴治成.哈尔滨金融高等专科学校金融系精品专业汇报材料[J].2008
[3]夏梓祥,李江奇.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构成及特征[J].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