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第一庄”—台儿庄

来源 :百科知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xc5691488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您游览完 “天下第一山”—泰山后,千万不要错过“天下第一庄”—台儿庄古城。
  从烟波浩淼的微山湖东口,一条蜿蜒曲折的河流迤逦向东,流经广袤的鲁南大地进江苏入中运河,这就是台儿庄运河。全长42.5千米的台儿庄运河是整个京杭大运河中唯一一段完全东西流向的河流。运河岸边,有一座鲁南重镇—台儿庄。
  台儿庄形成于汉,发展于元,繁盛于明清,是明清时期京杭大运河的主要中转站,其经济、文化、城建均非常发达,曾被乾隆皇帝誉为“天下第一庄”。
  多数人则更熟悉1938年发生在此的台儿庄战役。所幸的是,台儿庄古城没有被彻底毁灭,古代民居、水堤、水渠、道路和水系框架基本保存完整,历史风貌依然。如今的台儿庄是在“留古、复古、扬古、用古”原则基础上重建的。
▲ 古城西门
▲ 水乡风貌

因河而兴


  历史上的台儿庄曾是商贾云集、底蕴深厚的古城,它的兴起得益于京杭大运河。
  明永乐皇帝迁都北京后,对元代运河进行整治改造,使京杭运河成为南北运输的大动脉。那时候,黄河经徐州向东流入黄海,明初的运河自徐州至淮安一段借走黄河水道,遇到洪水泛滥,过往船只稍有不慎就会船覆人亡;枯水季节,水量则载不起漕船。从明代隆庆到万历年间,几代漕河大臣上奏朝廷,力谏开凿自韩庄至邳州的泇运河,改“借黄行运”为“避黄行运”。最终,于万历三十二年(1604)开通了从微山湖夏镇李家口到邳州直河口的130千米运河,史称泇运河。这一年,全国漕粮的2/3由此北上,台儿庄成为傍水而筑、因河而兴的商贸重镇,并于明万历三十五年(1607)开始筑城。从此,这个原本普通的村落开始了作为地域商都、水陆码头的一段繁华岁月。
  泇运河的开通,解决了黄泛阻运的难题;但是,从微山湖到台儿庄的地势西高东低,落差极大,水流湍急,这使得自西向东的下行船只的安全得不到保障,而自东向西的上行船只,风鼓船帆的推力不能超过逆水的阻力,如果雇佣纤夫拉船,成本过高。而且,如果任其水流下泄,雨季储存在微山湖中的水源,用不了多久就会下泄殆尽,造成河道枯水断航。
  为解决上述问题,漕河官员想出了建立闸坝节制水流的方法,在台儿庄至韩庄之间的河道上自东向西依次建起了8座陡门式船闸。从江淮地区北上的漕船到达台儿庄之后,只有向西依次经过这些船闸,才能继续北上。为减少船闸启闭次数,每次过闸,船只必须结队编组,不准单船过闸。当年,商船在此等待过闸大约需要月余。停留日久,一些商贾便在岸上造房建屋,把台儿庄当成了他们的另一个家。
  后来,黄河在徐州附近决口,河水倒灌运河,导致徐州至邳州的运道废弃,南来北往的漕船悉数在泇运河上行走,经由台儿庄往返。
  台儿庄成为中转南北货物的水旱码头之后,每年经过台儿庄的漕船和商船,最多时达10万艘。江浙、湖广一带的竹木、瓷器、丝绸、茶叶、蔗糖、稻米、纸张、桐油、棉布、水果等,纷纷运抵台儿庄码头向周边批发,北方各省的山果、木材、药材、皮张、杂粮、煤炭等也由台儿庄中转南下,“半天下之财赋,悉由此路而进”。四方商人趋利于台儿庄,周边的农村人口也纷纷向这个新兴城镇迁居。当地临河店铺为方便装卸货物,在月河北岸、东岸修筑了功能齐全的十几处石阶码头。这些码头至今尚存完好,成为京杭大运河沿岸仅存的明清码头。而北上漕船、各路客商或上京赶考的江南乃至岭南人士,沿运河抵达台儿庄后,均须在此中转换乘。他们往往会盘桓多日,带动沿河旅馆、饭店、车厂、商铺生意兴隆。
  作为京杭水道的中转换乘地,台儿庄的商贸地位不言而喻。为保障商旅安全,维持地方治安,清顺治四年(1647),山东布政使司参议、分守沂州道祝思信主持兴修台儿庄城。城邑傍泇运河而建,东西长1100米,南北宽1000米,占地0.68平方千米。到清代乾隆、嘉庆年间,城内居民众多,房舍林林总总,“商贾迤逦,一河渔火,歌聲十里,夜不罢市”。正是由于台儿庄四通八达兴盛繁华,清代康熙皇帝和乾隆皇帝南巡时,共途经台儿庄古城11次。

建筑万象


  台儿庄地处南北过渡带,是运河上重要的水旱码头,各路商贾的云集,带来了不同的文化和信仰,使台儿庄运河文化成为汇集东西南北、融贯古今中外的典型代表。
  泇运河开通后,大批晋商经北京和天津沿运河南下,聚居于台儿庄,在此兴建了北方大院式的会馆和住宅。随着生意的兴隆,晋商中的一些大户人家以家族为纽带,在台儿庄建起了许多大型院落,其中被基本保存下来的胡家大院非常典型。胡家大院坐落在月河街东首,由南北两栋正房和厢房组成,北面为面街的门市,南面临河而建的房子向南开门。白天,四门大敞,完全开放。晚上闭门之后,墙高院深,形成封闭的四合院。室内,楠木楼板,雕梁画栋;院内,青石铺地,古朴内敛。这种店面临街、大门朝河的结构布局,表现出顺天然、亲人和、朴素雅致的个性特征,具有节奏明快、方便实用的商业功能。
▲ 枕河人家

  因运河而兴的台儿庄境内河流密布,很多建筑临水而建,尤其是运河两岸的商埠,有的阳台伸至水面之上,具有典型的江南水乡建筑特色。在空间构成上,水乡建筑枕河而居,因河设市,夹岸为街,水陆两宜,构筑了小桥流水人家的闲适意境,粉墙黛瓦,山墙起伏,宅院四合。
  清朝末年,由于中兴煤矿公司的发展和西方传教士来枣庄传教,欧式建筑风格开始在枣庄出现。民国初年,中兴公司陆续建成了以台儿庄为中心节点的枣台铁路和连接陇海线的台赵铁路支线,促进了台儿庄古城的又一次繁荣。视野开阔的中外资本家纷纷在此开设货栈、商行、码头,争先恐后建设电报局、学校、医院、教堂、洋行、货场等,古城内因此出现了别具一格又自然和谐的欧式建筑街区。台儿庄老火车站、中兴煤矿公司驻台儿庄办事处、天主教堂、望河楼等,都是由德国工程师设计的哥特式建筑。
▲ 古城内街道
▲ 天后宫

  由于台儿庄运河两岸有不少靠船运生活的人,面对不可预见的危险,他们用各种宗教仪式祈求神灵保佑,寻求精神慰藉,从而催生了众多宗教建筑。乾隆和嘉庆时期,城内共有72座庙宇,达到了百步之内必有香火的程度,城隍庙、三官庙、月老庙、魁星阁、文昌阁、关帝庙、吕祖庙、天后宫、观音堂、清真寺……后来,又出现了天主教堂和基督教堂。
  运河漕运拉动了台儿庄商业的繁荣,不仅运河沿线的客商来这里经商,闽商也到台儿庄从事商贸活动。他们在台儿庄留下了极具闽南风格的商铺、住宅、会馆、庙宇,其中闽丰号会馆和天后宫是台儿庄闽南建筑的代表。据考证,台儿庄天后宫的所有建筑材料及其构件,均是在福建泉州加工完成之后,经海路运至杭州,再通过运河运到台儿庄组建的。在内陆城市,拥有如此宏大规模的天后宫,实属罕见。

走进古城


  清咸丰七年(1857),台儿庄由土城墙改建为砖城墙,建有城门六座,东门叫“仰生”,意思是官府、官员仰仗众生而存在;南门叫“惠迪吉”,意思是顺从天道就能吉利;小南门叫“迎祥”,意思是迎来吉祥;北门为“中正”,意为中正仁和;小北门叫“承恩湛露”,意思是承蒙上苍恩典,享受浓浓的甘露。
  随着潺潺的流水聲步入古城,浓浓的复古风扑面而来。青砖黛瓦、飞檐翘角、雕梁画栋,每一块青石板和青砖仿佛都在诉说着古城的故事。沿着古运河向前,就是观景桥—步云桥,它由三层平台构筑而成,取其“连升三级、平步青云、步步高升”之意。在步云桥的南侧有座水门,上写“安澜”,有使水波平静之意,这座城内唯一的水门是进入古城的水上通道,城内的水街水巷与京杭大运河的主航道实现了联通,使台儿庄城内形成密集的水系水网。
  久和客栈是徽派建筑的代表。据说,创建者是一位上京赶考的书生,他弃文从商,凭借“和为贵”的经商理念成为了台儿庄的一代富商。
  三恪堂是清末民初台儿庄富商陈家的府第,俗称陈家大院。古书中,“恪”与“客”通用,即是好客之意。陈家取堂号为“三恪”,反映了陈家的与人为善。如今,此院为运河税史馆。
  翠屏学馆曾是古城的一所私塾学校,现在是私塾文化及股本图书展示区。因其隔着古运河与翠屏山遥遥相对,故取此名。门前有一副楹联:“跬步休轻,可酬胸内摩云志;寸阴莫误,请听门前流水声。”
  谢裕大茶行在文汇酒楼的对面,门前就是“天下第一庄”之“天下第一壶”,壶水从壶嘴的位置划出7米的弧线可以直接喷到对面的茶杯当中。茶壶后面的苏式木雕茶楼最早见于1732年,由浙江茶商沈绮建造,名为苏杭茶楼。1875年,徽州茶商谢正安收购此楼,改名谢裕大茶行,曾位居徽州六大茶庄之首。“谢裕大”是其商号,百余年的风云变幻中,它记载了一代徽商的传奇历程,见证了黄山毛峰的享誉全国。
  船形街四周环水,形似扬帆起航的巨船,寓有“大河行舟,一帆风顺”之意。据史书记载,运河开通之后,每年经过台儿庄的船只有万艘之多。该街如今已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展销街区,街两侧建筑门上的木雕全是船的造型,一共有468艘。街中心位置的戏台为后乐亭,取自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名句。戏台上演出的是柳琴戏。柳琴戏俗称拉魂腔,因主弦月琴形若柳叶,故称柳琴戏。柳琴戏起源于鲁南地区,流传于台儿庄运河两岸的鲁南苏北一带,有100多年的历史,以独树一帜的拖腔夺人魂魄。

  扶风堂是台儿庄四大家之一的万家的宅第,俗称万家大院。万家于清朝康熙年间由山西迁至台儿庄,因漕运而发迹,该建筑以四合院为基本结构,采用青砖青瓦的梁柱式砖木结构,楼高院深,墙厚基宽,设计精巧,雕刻考究,其豪华程度为台儿庄之最。
  闸官署是台儿庄闸务官员办公的地方,为一层官式建筑,由门厅、西厢房、北大厅、东廊道组成,建筑面积200平方米,始建于明万历三十四年(1606),后经多次修缮和重建,目前为台儿庄运河奏疏展馆。当年的台庄闸就位于闸官署门前的古运河上,它是北上进京漕船由江苏驶往山东时通过的第一道船闸,因此被称为“山东第一闸”。运河改道台儿庄之初,朝廷规定南来的漕船必须走泇运河经台儿庄入京,返程时依然走黄河运道,因此通过台庄闸的船只均自下游而来,河弯水急,落差又大,非常危险。为保佑船只安全过闸,闸官署门前的牌坊上便题有“升平”二字,就如同今天的问候语“一路平安”。
  行走在运河古城,寻觅这个漕运码头曾经兴盛的历史踪迹。运河泥人、运河石头大饼、手工布鞋等与古民居、古城墙一道构成了运河古城独特的文化氛围。坐在老街的茶馆里喝一碗茶,闲看小船在古运河上缓缓划过,实在分不清是在鲁南重镇还是在江南水乡。
其他文献
走群众路线,不仅是我党的基本路线,也是新闻工作的基本宗旨。群众是新闻信息的接受者和消费主体,新闻来源于群众丰富的实践,又要回到群众中去,对群众的行为产生影响。新闻工
目的老年性白内障所致的失明仍是目前全世界范围内的主要致盲原因,虽然复明手术正日益精细,开展日益普及,但手术后后发性白内障的发生还不能完全避免,术后并发症也影响视力恢复。因此早期药物防治白内障具有重大的实际意义。氧化损伤是白内障发病的主要原因。本研究以兔子晶状体体外培养的方法建立晶状体氧化损伤模型,从形态、功能等方面探讨丙泊酚对兔晶状体氧化损伤中水通道蛋1表达的影响及其对晶状体的保护作用机制,为临床
近期热播的电视剧《清平乐》,引发社会广泛瞩目.《清平乐》以宋仁宗的一生为线索,讲述了北宋皇帝赵祯从年少登基到亲政后殚精竭虑、爱民治国的故事.
期刊
期刊
国家广电总局七二五台是以广播发射为主,兼有科研、维护等功能的国家重要发射基地之一,创建于上世纪60年代中期,坐落于山西省灵石县境内,台区占地面积600余亩。经过40余年的
目的:观察四君子汤联合伽玛刀治疗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复发病例患者的临床疗效、对免疫功能和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51例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复发的患者随机分
目的:呼吸功能是人体生命功能之一,临床上常用动脉血血气分析和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全面了解肺功能的状况。在正常情况下,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与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有良好的相关性
目的:通过建立蓝光照射损伤模型,观察各实验组光照后视网膜形态学和生化指标的改变。探讨白内障术后蓝光照射对视网膜的氧化性损伤作用,评价生理性黄色晶状体对视网膜保护作
畲族是我国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浙江南部、福建北部,在江西、广东、安徽等地也有部分散居。他们自称“山哈”,意为山里的客人,显见他们的居住环境与大山有关。长期以来,畲族先辈以游耕为主要生计方式,历尽艰险,不断迁徙,从其祖居地广东潮州凤凰山四散迁徙到浙江、福建、江西、安徽等地,最终形成今天的分布格局。  历史上,畲族人过着刀耕火种、游移不定的生活,为了适应这种生计方式,他们“结庐山谷,诛茅为瓦,编竹
期刊
活动背景rn近年来,在西方节日广受关注的同时,中国的传统节日却日渐被人淡忘,甚至遗忘.中国传统节日是中华民族的“身份证”,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和思想精华.rn为了弘扬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