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传统的教育教学中,要求学生课前预习、课中专习、课后复习。许多教师按照这一基本模式,照本宣科,毫无创新和意义,一日复一日,只会减少学生对课堂的兴趣和积极性。自从先学后教的教学方法出现,许多枯燥乏味的课程也变得有活力,不再无聊。
关键词:先学后教;科学;生动课堂
初中的科学教程本是一门有趣、新颖、内容丰富且多姿多彩的学科。但是,并不是所有的科学课堂都和这门课本身一样充满趣味。先学后教教学方法的引入,势必会使初中科学课堂熠熠生辉,打破以往教师自言自语的教学窘境。
一、明确教学方向,锻炼学生思维
一门高质量、高效率的课堂,必定是有明确目标和任务的课堂。倘若连学生都不知道教师的教学目标,那么,学起来只会更加吃力,漫无目的,是一种痛苦的学习。教师在课堂的开端,首先需要做的,就是明确自己的教学任务和目标。每当导入新课,就得深入浅出地暗示学生,让他们知道自己对于本堂课的努力方向。带着目标学习,在教师的指导下,渐渐靠近学习目标,久而久之,学生的思维一定会有一个质的飞跃。思维的活跃程度决定了学生接受知识的速度和自学能力的高低,一个具有高度发达思维的学生,不仅在学习上是佼佼者,在生活中也是众人仰慕的对象。教师要从课堂出发,把培养学生的思维放在突出位置,不要为了教书而教书。
比如说,在教师上“观察生物”这一节科学课时,走上讲台,不应该直奔主题,然后开门见山地给学生介绍教学方法,甚至亲身实验,把整个过程展现在学生面前,这样的科学课堂,内容、方法、过程等多方面都很清晰明了,这大大增加了学生对教师的依赖性,当然,课堂效率也并不乐观。针对实践性质比较强的一节科学课,教师应当先告诉学生本节课的任务,任务就是学会怎样清楚地观察到生物,观察器材是显微镜。提示学生这两点,目标和途径都有了,剩下的,就放开手让学生自己思考,让他们借助科学上的内容和图示找到正确使用显微镜的方法,并通过它观察到生物。教师可以指导,但絕不是直接告诉学生怎么做,慢慢引导他们完成教学任务。在课堂的结尾,教师可以把显微镜观察生物的整个步骤做一遍,学生得到了巩固,课堂质量也会提高很多。
明确教学方向,锻炼学生思维。先明确目标、方法和任务,然后交由学生思考,给他们独立的空间和时间,最后,对学生的疑难做出解答,并且巩固教学方法和知识,这充分体现了先学后教的思想,应大力采用。
二、教是为了不教,尊重学生发展
教师教育教学的任务,就是教会学生怎样学习,通过开始的教达到后来的不教,这个不教并不是袖手旁观,它带有指导的意思。只要一个学生学会了学习,教师的任务也差不多接近完成。然而,教会学生学习的过程异常艰难,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要使学生基本脱离对教师的依赖,这还是比较困难。但是,困难可以采取措施去克服。教师理应尊重教学规律,尊重学生的发展,把“教是为了不教”的思想发扬光大。教师要树立一种独立的思想,相信教出一个会学习的学生比教出一个考高分的呆板生来得可贵,也更有意义,时代的发展要求学生不再只是一个考高分、会考试的人,社会认可的优秀学生,学习能力一般都很强。
例如,当学到温度计的使用这一课时,正是教师教会学生学习的好时机。温度计是生活中常见的日常用品,即使不生病,为了防患于未然,随手拿支温度计量体温,这也是挺正常的现象。孩子爱感冒,一去医院,第一步就是量体温。所以说,温度计对于学生而言,并不陌生。教师这个时候充分采用学生对温度计熟悉这一优势,可以提高课堂效率。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让学生进行交流讨论,并测出各自的体温。学生的潜力无限,只要教师努力给他们开发,必然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在测完体温之后,教师可以选择性地提问学生,关于温度计的使用注意事项及其他们用温度计测量体温遇到的一些问题,这都是教师对学生学习质量一个很好的检测方法。
教是为了不教,尊重学生发展。在教师的帮助下,学生找到学习的方法,发展自身的潜能,这在教学中尤为重要。根据学生的发展规律和年龄,找到正确的指导思路,对待不同学生,因材施教,先学后教,达到课堂的高效率化,
三、走出条条框框,让课堂充满活力
在课堂上,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也可以不是师生关系,可以是合作伙伴,相互学习,共同成就。大部分的科学课堂缺少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没有互动的课堂显得冰冷空荡,没有趣味。教师应该适当地学会与学生互动,增加课堂的活力,一群处于青春期的孩子,不应该在课堂的压抑下变得消极低沉,或是老态龙钟。教师要找到方法途径与学生互动,打破课堂的尴尬场面,让学生走出对课堂的厌恶。
举个例子,土壤在生活中随处可见,科学书上也有关于土壤方面问题的这一课,对于这样的课堂。如果教师一个人站在讲台上演独角戏,那该有多没趣,自导自演,大概许多学生连“群众演员”都不想做。针对与生活息息相关的物质研究,教师可以给足学生充分的自由发挥空间,可以让他们每个人进行演讲,把自己对土壤的感受和理解说出来给大家共享,最后,学生学到了土壤的有关知识,教师的课堂也显得轻松。教师可以做学生的伙伴,当他们上台演讲的时候,鼓励他们说出内心的真实想法,帮助他们赢得台下的掌声。一千个读者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学生各抒己见,相互取长补短,在一定程度上,教学的效率和质量、氛围和学生的快乐都会给教师自己一个莫大的欣慰。勇于创造师生互动的机会,让学生的思维插上翅膀。
走出条条框框,让课堂充满活力。一堂优质的科学课,定是学生能够接受教师的知识,师生之间带着愉快走完的课。当学生主动接受了教师交于他们的知识,这堂课离成功就仅有一步之遥。善于互动,让学生深刻体会到先学后教思想的重要性和可行性。
总之,每个学生都渴望有足够的空间和时间,每位教师都渴望学生能够主动吸收他们的知识,希望学生不是教育教学的承担者,而是教育教学的主动者。师生各有期望,采用先学后教的方法,打造生动的科学课堂,这是大势所趋,也是时代的必然要求。
【参考文献】
[1]张丰.《先学后教:课堂教学改革的突破方向》[J].红蕾·教育文摘2011.
[2]郭思乐.《教育走向生本》[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11
[3]王跃.《高校课堂的101个细节》[M].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关键词:先学后教;科学;生动课堂
初中的科学教程本是一门有趣、新颖、内容丰富且多姿多彩的学科。但是,并不是所有的科学课堂都和这门课本身一样充满趣味。先学后教教学方法的引入,势必会使初中科学课堂熠熠生辉,打破以往教师自言自语的教学窘境。
一、明确教学方向,锻炼学生思维
一门高质量、高效率的课堂,必定是有明确目标和任务的课堂。倘若连学生都不知道教师的教学目标,那么,学起来只会更加吃力,漫无目的,是一种痛苦的学习。教师在课堂的开端,首先需要做的,就是明确自己的教学任务和目标。每当导入新课,就得深入浅出地暗示学生,让他们知道自己对于本堂课的努力方向。带着目标学习,在教师的指导下,渐渐靠近学习目标,久而久之,学生的思维一定会有一个质的飞跃。思维的活跃程度决定了学生接受知识的速度和自学能力的高低,一个具有高度发达思维的学生,不仅在学习上是佼佼者,在生活中也是众人仰慕的对象。教师要从课堂出发,把培养学生的思维放在突出位置,不要为了教书而教书。
比如说,在教师上“观察生物”这一节科学课时,走上讲台,不应该直奔主题,然后开门见山地给学生介绍教学方法,甚至亲身实验,把整个过程展现在学生面前,这样的科学课堂,内容、方法、过程等多方面都很清晰明了,这大大增加了学生对教师的依赖性,当然,课堂效率也并不乐观。针对实践性质比较强的一节科学课,教师应当先告诉学生本节课的任务,任务就是学会怎样清楚地观察到生物,观察器材是显微镜。提示学生这两点,目标和途径都有了,剩下的,就放开手让学生自己思考,让他们借助科学上的内容和图示找到正确使用显微镜的方法,并通过它观察到生物。教师可以指导,但絕不是直接告诉学生怎么做,慢慢引导他们完成教学任务。在课堂的结尾,教师可以把显微镜观察生物的整个步骤做一遍,学生得到了巩固,课堂质量也会提高很多。
明确教学方向,锻炼学生思维。先明确目标、方法和任务,然后交由学生思考,给他们独立的空间和时间,最后,对学生的疑难做出解答,并且巩固教学方法和知识,这充分体现了先学后教的思想,应大力采用。
二、教是为了不教,尊重学生发展
教师教育教学的任务,就是教会学生怎样学习,通过开始的教达到后来的不教,这个不教并不是袖手旁观,它带有指导的意思。只要一个学生学会了学习,教师的任务也差不多接近完成。然而,教会学生学习的过程异常艰难,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要使学生基本脱离对教师的依赖,这还是比较困难。但是,困难可以采取措施去克服。教师理应尊重教学规律,尊重学生的发展,把“教是为了不教”的思想发扬光大。教师要树立一种独立的思想,相信教出一个会学习的学生比教出一个考高分的呆板生来得可贵,也更有意义,时代的发展要求学生不再只是一个考高分、会考试的人,社会认可的优秀学生,学习能力一般都很强。
例如,当学到温度计的使用这一课时,正是教师教会学生学习的好时机。温度计是生活中常见的日常用品,即使不生病,为了防患于未然,随手拿支温度计量体温,这也是挺正常的现象。孩子爱感冒,一去医院,第一步就是量体温。所以说,温度计对于学生而言,并不陌生。教师这个时候充分采用学生对温度计熟悉这一优势,可以提高课堂效率。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让学生进行交流讨论,并测出各自的体温。学生的潜力无限,只要教师努力给他们开发,必然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在测完体温之后,教师可以选择性地提问学生,关于温度计的使用注意事项及其他们用温度计测量体温遇到的一些问题,这都是教师对学生学习质量一个很好的检测方法。
教是为了不教,尊重学生发展。在教师的帮助下,学生找到学习的方法,发展自身的潜能,这在教学中尤为重要。根据学生的发展规律和年龄,找到正确的指导思路,对待不同学生,因材施教,先学后教,达到课堂的高效率化,
三、走出条条框框,让课堂充满活力
在课堂上,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也可以不是师生关系,可以是合作伙伴,相互学习,共同成就。大部分的科学课堂缺少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没有互动的课堂显得冰冷空荡,没有趣味。教师应该适当地学会与学生互动,增加课堂的活力,一群处于青春期的孩子,不应该在课堂的压抑下变得消极低沉,或是老态龙钟。教师要找到方法途径与学生互动,打破课堂的尴尬场面,让学生走出对课堂的厌恶。
举个例子,土壤在生活中随处可见,科学书上也有关于土壤方面问题的这一课,对于这样的课堂。如果教师一个人站在讲台上演独角戏,那该有多没趣,自导自演,大概许多学生连“群众演员”都不想做。针对与生活息息相关的物质研究,教师可以给足学生充分的自由发挥空间,可以让他们每个人进行演讲,把自己对土壤的感受和理解说出来给大家共享,最后,学生学到了土壤的有关知识,教师的课堂也显得轻松。教师可以做学生的伙伴,当他们上台演讲的时候,鼓励他们说出内心的真实想法,帮助他们赢得台下的掌声。一千个读者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学生各抒己见,相互取长补短,在一定程度上,教学的效率和质量、氛围和学生的快乐都会给教师自己一个莫大的欣慰。勇于创造师生互动的机会,让学生的思维插上翅膀。
走出条条框框,让课堂充满活力。一堂优质的科学课,定是学生能够接受教师的知识,师生之间带着愉快走完的课。当学生主动接受了教师交于他们的知识,这堂课离成功就仅有一步之遥。善于互动,让学生深刻体会到先学后教思想的重要性和可行性。
总之,每个学生都渴望有足够的空间和时间,每位教师都渴望学生能够主动吸收他们的知识,希望学生不是教育教学的承担者,而是教育教学的主动者。师生各有期望,采用先学后教的方法,打造生动的科学课堂,这是大势所趋,也是时代的必然要求。
【参考文献】
[1]张丰.《先学后教:课堂教学改革的突破方向》[J].红蕾·教育文摘2011.
[2]郭思乐.《教育走向生本》[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11
[3]王跃.《高校课堂的101个细节》[M].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