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五年制高职毕业生面临的就业压力空前增加,使得职业规划教育与就业指导成了备受关注的热点。开展职业规划教育与就业指导有利于高职学生明确方向、完善自我,提高就业心理素质,促进个人成长、成才。对五年制高职学生开展职业规划教育与就业指导必须坚持全程性与过程性相结合、共性与个性相结合的原则,走理论与实践、课程与活动、学校与社会相结合的道路,让学生在知识学习和实践体验感悟中逐步形成正确的职业理念、价值理念和从业能力。
关键词:五年制高职;职业规划;就业指导
近年来,职业规划教育和就业指导越来越受到许多高等院校、职业院校和基础教育学校的重视。不少学校因地制宜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多元化地开展各类相关实践活动。但总的来说,这项工作仍然比较薄弱,且机制僵化,方法单一。在校学生缺乏职业目标、实际就业质量不高的现象大量存在。由于高校扩招和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高职毕业生尤其是五年制高职毕业生面临的就业压力空前增加,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成了备受关注的热点。
一、五年制高职学生开展职业规划教育与就业指导的现实意义
五年制高职学生毕业后多数将直接进入社会,开展有效的职业规划教育与就业指导对他们的实际择业、就业以及今后的个人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第一,开展职业规划教育与就业指导,有利于高职学生明确方向,完善自我。五年制高职学生在入学时一般是达不到当地四星级以上普通高中分数线的,文化基础相对薄弱,自我管理的能力较差,学习动力不足。而且由于在校期间学习任务相对较轻,空闲时间多,往往会因为无所事事出现混日子、混文凭的现象。对他们及时开展职业规划教育和就业指导,可以减少他们学习、生活中的盲目性,早早地明确自己的发展目标,在目标的引领下克服困难,掌握必备的知识和技能,为今后顺利就业打下扎实的基础。
第二,开展职业规划教育与就业指导,有利于促进学生的自我发展。五年制高职学生在入学时普遍具有自卑心理,中考的失败使他们中的许多人对自己的认识产生偏差,选择上多为父母做主或根据分数的高低,不少学生对自己所学的专业一无所知,对职业认识和职业方向一片茫然。有效地开展职业规划教育与就业指导,可以让他们正确地了解自我,发现已有的和潜在的优势,同时了解自己所学的专业,树立职业理想,把握未来职业发展的趋势,着力培养职业特质,实现自我的成长与成才,为今后一生的发展铺平道路。
第三,开展职业规划教育与就业指导,有助于高职学生树立良好的就业心态,提高就业心理素质。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就业政策、劳动力转移状况、劳动组织形态、劳动者的就业形式等变化迅速。高职学生在校期间如果不能体察社会变化,不了解社会发展的大趋势,在就业时往往会不知所措,无所适从,造成惶恐,紧张不安,个人事业和身心发展都将受到影响。有计划地开展职业规划教育与就业指导,学生就能及时获得更多的外部信息,心理上的准备也就越充分。在规划自己未来发展的时候,就能根据社会的需要,考虑短期和长远发展的关系,合理规划职业生涯。
二、构建全程化的职业规划教育与就业指导体系
对五年制高职学生开展职业规划教育与就业指导,不是一个临时性的活动,不是只面对毕业生,而是一个系统化、长期化、面向全体学生的连续性活动,要坚持全程性与阶段性相结合的原则,抓住“进口”和“出口”两个重要环节,建立从低年级到毕业班的全程化教育和指导体系,以实现最终目标。
与临时性的教育与指导活动相比,全程化的职业规划教育与就业指导活动有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教育和指导的主体不同。临时性的教育与指导活动的主体是招生与就业办公室;全程化的教育与指导活动的主体包括招生与就业办公室、专业办、学生科、教务科、班主任、任课教师和实习指导。
第二,教育和指导内容不同。临时性的教育与指导活动的内容局限在择业技巧,包括分析就业形势、收集就业信息、传授求职技巧、指导学生如何写自荐书、如何应对面试等方面;全程化的教育与指导活动的内容则包涵了职业生涯规划、职业价值观、职业道德、职业能力、综合素质、择业指导、创业指导和升学指导。
第三,教育和指导对象不同。临时性的教育与指导活动的对象是毕业生,而全程化的教育与指导活动对象则是所有年级的所有学生。
第四,教育和指导的目标不同。临时性的教育与指导活动的目标只是帮助学生找到一个工作岗位;全程化的教育与指导活动的目标是培养具有综合职业素养和实践能力的、符合社会需求的合格从业者,促进学生潜能的发挥,关注学生的终身发展。
第五,教育和指导的途径不同。临时性的教育与指导活动主要通过讲座、课程教学、顶岗实习等途径,全程化的教育与指导活动的途径则包括了讲座、课程教学、座谈会、晨会、主题班会、家长会、顶岗实习、暑期见习、项目实践、社会调查、职业体验活动、团队活动、校园文化节、“文明风采”比赛、技能大赛等多种途径。
三、坚持共性与个性相结合开展职业规划教育与就业指导
五年制高职学生在校期间要经历从未成年人到成年人的飞跃,年龄跨度较大;加之入学时分数相差最多可达百分以上,学生在知识水平、品德素养、行为习惯和能力层次等方面差异很大;且每个人所学的专业不同,有些专业其职业相近性极小,这就决定了既要对在校生开展普适性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与就业创业指导,还要根据不同年龄、不同专业类别开展有针对性的、个性化的教育与指导活动。
不同年龄、不同专业的学生在开展职业规划教育与就业指导上的共同点表现在:
第一,教育和指导的原则。两者应该以促进学生的终身发展为根本宗旨,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充分结合个人的价值取向和兴趣爱好,并考虑市场现状和发展趋势,设计合理的职业发展目标及其实施计划。坚持“以就业为导向”的原则,引导学生关注职业需求变化,并根据变化调整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方向。坚持“个性化原则”,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特长,进行正确的职业定位、定点和定向。
第二,教育和指导的内容。它们都必须包括认识职业、认识自我、确立职业目标、制定行动计划、提升职业道德、掌握职业技能、了解职业礼仪、学会求职技巧等。 第三,教育和指导的形式。坚持多主体、多渠道共同作用,全程化、全方位的系统指导。走过程与活动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结合、学校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道路。
不同年龄、不同专业的学生在职业规划教育与就业指导上的不同点表现在:
第一,不同年龄阶段其教育和指导的侧重点不同。第一学年的侧重点是让学生能客观地认识自己,了解自己所学的专业,同时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做好职业生涯规划。第二学年的侧重点是通过专业课的学习掌握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提高职业能力,提升职业素养。第三学年的侧重点的夯实专业基础,提高学生综合职业实践能,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对职业生涯规划进行调整与修正。第四学年的侧重点是帮助学生获得职业准入资格,帮助学生了解就业政策和就业形势,端正就业心理,掌握求职就业的技巧,做好择业或创业前的准备工作。第五学年的侧重点是通过顶岗实习提高学生的心理调适能力和人际沟通能力,加强劳动纪律、岗位责任感和团队意识的培养,指导和帮助学生订立劳动合同,学会正确维权。
第二,根据专业的不同,教育和指导的内容各有特色。学生所学专业不同,其职业定位、职业理想自然不相同。比如财会、金融类的高职学生多数应将职业定位在银行职员、会计、出纳、证券公司职员等岗位上,这类学生创业的可能性较少,应着重于就业教育,在职业素养上应该强调客观公正、遵守规范、严谨细致等品质的培养,树立正确的金钱观。而动漫网络专业的高职学生,其职业定位多数在绘制员、动画师、后期制作、网络工程、网页美工等岗位,其自我创业的可能性较大,应加大创业教育。在职业素养上应该强调开拓创新、积极进取、合作守信等品质的培养,树立自主知识产权意识。
第三,根据个人的差异引导学生选择不同的成长历程。那些知识水平、技能水平较好的学生普遍受用人单位欢迎,就业质量较好,可以引导他们走“先就业后读书”的道路,其升学之路有专升本、专转本、专接本等三种形式,有些学生还可以走合作办学、出国升造之路。而一些知识水平、技能水平较差的学生,其就业质量不高,可以引导其选择“先读书、后就业”的道路。
四、多渠道共同作用,全方位地开展职业规划教育和就业指导
对五年制高职学生开展职业规划教育与就业指导要做到理论与实践结合,让学生在知识学习和实践体验感悟中逐步形成正确的职业理念、价值理念和从业能力。学生的就业与创业活动本身就具备很强的实践性和社会性,单纯的书本知识和学校教育是难以支撑起综合素质大厦的,素质的提高、能力的获得需要学生通过实践探索,在活动中体验、感悟、发现。
对五年制高职学生开展职业规划教育与就业指导要做到课堂与活动相结合,一方面在课堂教学中坚持实践性原则,注重学做合一,让学生结合教材内容开展社会调查、实地走访、模拟应聘等形式的活动,既拓展了课堂教学的时间和空间,增强了教学效果,同时也丰富了学生的社会阅历,使综合实践能力得以提高。另一方面,通过主题班会、团队活动、竞赛、讲座等形式的活动使学生在亲身参与中获得直接体会。课堂教学与实践活动之间相互配合、彼此呼应、相得益彰,多方联动、全方位地对学生实施职业规划教育和就业指导。
对五年制高职学生开展职业规划教育与就业指导要做到学校与社会相结合,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和就业创业指导活动开展的过程就是帮助学生适应社会的过程,而社会适应性的提高必须在真实的社会环境中才能获得。所以,教育和指导活动必须坚持知识传授与实践活动相结合、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相结合,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会自我认识、自我选择,实现自我成长。
参考文献:
[1]陆士桢,徐莉.青年职业生涯管理辅导[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7.
[2]邢娣凤.对高职院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思考[J].职教探索与研究,2006,(04).
[3]杨锡强.论高职高专学生职业规划的策略与思路[J].教育与职业,2011,(14).
[4]崔海明.高职院校全程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初探[J].文化建设,2008,(10).
[5]刘毅,宗岚.大学生就业素质的结构及有效就业指导的策略[J].教育论坛,2008,(3).
关键词:五年制高职;职业规划;就业指导
近年来,职业规划教育和就业指导越来越受到许多高等院校、职业院校和基础教育学校的重视。不少学校因地制宜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多元化地开展各类相关实践活动。但总的来说,这项工作仍然比较薄弱,且机制僵化,方法单一。在校学生缺乏职业目标、实际就业质量不高的现象大量存在。由于高校扩招和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高职毕业生尤其是五年制高职毕业生面临的就业压力空前增加,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成了备受关注的热点。
一、五年制高职学生开展职业规划教育与就业指导的现实意义
五年制高职学生毕业后多数将直接进入社会,开展有效的职业规划教育与就业指导对他们的实际择业、就业以及今后的个人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第一,开展职业规划教育与就业指导,有利于高职学生明确方向,完善自我。五年制高职学生在入学时一般是达不到当地四星级以上普通高中分数线的,文化基础相对薄弱,自我管理的能力较差,学习动力不足。而且由于在校期间学习任务相对较轻,空闲时间多,往往会因为无所事事出现混日子、混文凭的现象。对他们及时开展职业规划教育和就业指导,可以减少他们学习、生活中的盲目性,早早地明确自己的发展目标,在目标的引领下克服困难,掌握必备的知识和技能,为今后顺利就业打下扎实的基础。
第二,开展职业规划教育与就业指导,有利于促进学生的自我发展。五年制高职学生在入学时普遍具有自卑心理,中考的失败使他们中的许多人对自己的认识产生偏差,选择上多为父母做主或根据分数的高低,不少学生对自己所学的专业一无所知,对职业认识和职业方向一片茫然。有效地开展职业规划教育与就业指导,可以让他们正确地了解自我,发现已有的和潜在的优势,同时了解自己所学的专业,树立职业理想,把握未来职业发展的趋势,着力培养职业特质,实现自我的成长与成才,为今后一生的发展铺平道路。
第三,开展职业规划教育与就业指导,有助于高职学生树立良好的就业心态,提高就业心理素质。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就业政策、劳动力转移状况、劳动组织形态、劳动者的就业形式等变化迅速。高职学生在校期间如果不能体察社会变化,不了解社会发展的大趋势,在就业时往往会不知所措,无所适从,造成惶恐,紧张不安,个人事业和身心发展都将受到影响。有计划地开展职业规划教育与就业指导,学生就能及时获得更多的外部信息,心理上的准备也就越充分。在规划自己未来发展的时候,就能根据社会的需要,考虑短期和长远发展的关系,合理规划职业生涯。
二、构建全程化的职业规划教育与就业指导体系
对五年制高职学生开展职业规划教育与就业指导,不是一个临时性的活动,不是只面对毕业生,而是一个系统化、长期化、面向全体学生的连续性活动,要坚持全程性与阶段性相结合的原则,抓住“进口”和“出口”两个重要环节,建立从低年级到毕业班的全程化教育和指导体系,以实现最终目标。
与临时性的教育与指导活动相比,全程化的职业规划教育与就业指导活动有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教育和指导的主体不同。临时性的教育与指导活动的主体是招生与就业办公室;全程化的教育与指导活动的主体包括招生与就业办公室、专业办、学生科、教务科、班主任、任课教师和实习指导。
第二,教育和指导内容不同。临时性的教育与指导活动的内容局限在择业技巧,包括分析就业形势、收集就业信息、传授求职技巧、指导学生如何写自荐书、如何应对面试等方面;全程化的教育与指导活动的内容则包涵了职业生涯规划、职业价值观、职业道德、职业能力、综合素质、择业指导、创业指导和升学指导。
第三,教育和指导对象不同。临时性的教育与指导活动的对象是毕业生,而全程化的教育与指导活动对象则是所有年级的所有学生。
第四,教育和指导的目标不同。临时性的教育与指导活动的目标只是帮助学生找到一个工作岗位;全程化的教育与指导活动的目标是培养具有综合职业素养和实践能力的、符合社会需求的合格从业者,促进学生潜能的发挥,关注学生的终身发展。
第五,教育和指导的途径不同。临时性的教育与指导活动主要通过讲座、课程教学、顶岗实习等途径,全程化的教育与指导活动的途径则包括了讲座、课程教学、座谈会、晨会、主题班会、家长会、顶岗实习、暑期见习、项目实践、社会调查、职业体验活动、团队活动、校园文化节、“文明风采”比赛、技能大赛等多种途径。
三、坚持共性与个性相结合开展职业规划教育与就业指导
五年制高职学生在校期间要经历从未成年人到成年人的飞跃,年龄跨度较大;加之入学时分数相差最多可达百分以上,学生在知识水平、品德素养、行为习惯和能力层次等方面差异很大;且每个人所学的专业不同,有些专业其职业相近性极小,这就决定了既要对在校生开展普适性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与就业创业指导,还要根据不同年龄、不同专业类别开展有针对性的、个性化的教育与指导活动。
不同年龄、不同专业的学生在开展职业规划教育与就业指导上的共同点表现在:
第一,教育和指导的原则。两者应该以促进学生的终身发展为根本宗旨,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充分结合个人的价值取向和兴趣爱好,并考虑市场现状和发展趋势,设计合理的职业发展目标及其实施计划。坚持“以就业为导向”的原则,引导学生关注职业需求变化,并根据变化调整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方向。坚持“个性化原则”,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特长,进行正确的职业定位、定点和定向。
第二,教育和指导的内容。它们都必须包括认识职业、认识自我、确立职业目标、制定行动计划、提升职业道德、掌握职业技能、了解职业礼仪、学会求职技巧等。 第三,教育和指导的形式。坚持多主体、多渠道共同作用,全程化、全方位的系统指导。走过程与活动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结合、学校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道路。
不同年龄、不同专业的学生在职业规划教育与就业指导上的不同点表现在:
第一,不同年龄阶段其教育和指导的侧重点不同。第一学年的侧重点是让学生能客观地认识自己,了解自己所学的专业,同时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做好职业生涯规划。第二学年的侧重点是通过专业课的学习掌握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提高职业能力,提升职业素养。第三学年的侧重点的夯实专业基础,提高学生综合职业实践能,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对职业生涯规划进行调整与修正。第四学年的侧重点是帮助学生获得职业准入资格,帮助学生了解就业政策和就业形势,端正就业心理,掌握求职就业的技巧,做好择业或创业前的准备工作。第五学年的侧重点是通过顶岗实习提高学生的心理调适能力和人际沟通能力,加强劳动纪律、岗位责任感和团队意识的培养,指导和帮助学生订立劳动合同,学会正确维权。
第二,根据专业的不同,教育和指导的内容各有特色。学生所学专业不同,其职业定位、职业理想自然不相同。比如财会、金融类的高职学生多数应将职业定位在银行职员、会计、出纳、证券公司职员等岗位上,这类学生创业的可能性较少,应着重于就业教育,在职业素养上应该强调客观公正、遵守规范、严谨细致等品质的培养,树立正确的金钱观。而动漫网络专业的高职学生,其职业定位多数在绘制员、动画师、后期制作、网络工程、网页美工等岗位,其自我创业的可能性较大,应加大创业教育。在职业素养上应该强调开拓创新、积极进取、合作守信等品质的培养,树立自主知识产权意识。
第三,根据个人的差异引导学生选择不同的成长历程。那些知识水平、技能水平较好的学生普遍受用人单位欢迎,就业质量较好,可以引导他们走“先就业后读书”的道路,其升学之路有专升本、专转本、专接本等三种形式,有些学生还可以走合作办学、出国升造之路。而一些知识水平、技能水平较差的学生,其就业质量不高,可以引导其选择“先读书、后就业”的道路。
四、多渠道共同作用,全方位地开展职业规划教育和就业指导
对五年制高职学生开展职业规划教育与就业指导要做到理论与实践结合,让学生在知识学习和实践体验感悟中逐步形成正确的职业理念、价值理念和从业能力。学生的就业与创业活动本身就具备很强的实践性和社会性,单纯的书本知识和学校教育是难以支撑起综合素质大厦的,素质的提高、能力的获得需要学生通过实践探索,在活动中体验、感悟、发现。
对五年制高职学生开展职业规划教育与就业指导要做到课堂与活动相结合,一方面在课堂教学中坚持实践性原则,注重学做合一,让学生结合教材内容开展社会调查、实地走访、模拟应聘等形式的活动,既拓展了课堂教学的时间和空间,增强了教学效果,同时也丰富了学生的社会阅历,使综合实践能力得以提高。另一方面,通过主题班会、团队活动、竞赛、讲座等形式的活动使学生在亲身参与中获得直接体会。课堂教学与实践活动之间相互配合、彼此呼应、相得益彰,多方联动、全方位地对学生实施职业规划教育和就业指导。
对五年制高职学生开展职业规划教育与就业指导要做到学校与社会相结合,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和就业创业指导活动开展的过程就是帮助学生适应社会的过程,而社会适应性的提高必须在真实的社会环境中才能获得。所以,教育和指导活动必须坚持知识传授与实践活动相结合、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相结合,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会自我认识、自我选择,实现自我成长。
参考文献:
[1]陆士桢,徐莉.青年职业生涯管理辅导[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7.
[2]邢娣凤.对高职院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思考[J].职教探索与研究,2006,(04).
[3]杨锡强.论高职高专学生职业规划的策略与思路[J].教育与职业,2011,(14).
[4]崔海明.高职院校全程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初探[J].文化建设,2008,(10).
[5]刘毅,宗岚.大学生就业素质的结构及有效就业指导的策略[J].教育论坛,20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