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发展对城乡产业转移的影响效应研究

来源 :中国市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evok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城乡产业转移是促进城乡产业结构优化和一体化发展,实现城市区域的整体布局建设以及郊区工业化与城市化的主要途径。而金融结构、效率与深化程度在城乡产业转移程度的作用问题也引起学者和实际部门的关注。本文以北京城市功能核心区中的西城区、城市功能拓展区中的朝阳区、城市发展新区中的通州区及生态涵养发展区中的密云区2001年至2010年十年间的数据,对北京市城乡产业转移与金融发展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探讨了金融发展对城乡产业转移的影响效应,并据此提出了相关建议。
  [关键词]城乡产业转移;金融发展;产业结构调整;实证分析
  [中图分类号]F1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2013)16-0074-04
  1引言
  城乡产业转移是城市某些产业向乡村转移的现象或过程,由于城乡经济、技术、要素禀赋的不同,导致产业从高梯度的城市向低梯度的乡村转移。因此,城乡产业转移是促进城乡产业结构优化与一体化发展,进而实现城市区域的整体布局建设以及郊区工业化与城市化的主要途径。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速,城乡产业转移过程中涉及的因素以及领域不断扩展,作为现代产业典型代表的金融业对于城乡产业转移的影响也逐渐显现,而其中金融结构、金融效率以及金融深化程度对城乡产业转移程度的作用问题也得到了越来越多学者与相关部门的关注。
  为研究金融发展对于城乡产业转移进程的推动作用,本文以产业转移成熟度相对较高的北京为例,选取2001—2010年产业结构调整的绩效指标与金融结构、效率与深化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具体分析了北京城市功能核心区中的西城区、城市功能拓展区中的朝阳区、城市发展新区中的通州区及生态涵养发展区中的密云区的金融发展对城乡产业转移的影响效应,并据此对北京市城乡产业转移中的金融发展提出了相关建议。西城区、朝阳区、通州区及密云区的选择是基于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北京市城乡产业转移进程加快,产业转移的区域不断外扩。产业逐步由城市中心移出,呈现出波浪式的转移趋势,具体表现为产业由城市功能核心区向城市功能拓展区转移,城市功能拓展区向城市发展新区转移,城市发展新区向生态涵养发展区转移。因此从四大功能区当中分别选取代表区域进行分析,能够较好地描述北京市城乡产业转移的整个进程。
  全文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引言,介绍了本文选题的相关背景及意义;第二部分则对研究金融发展与城乡产业转移之间相关性的国内外文献进行了简单的回顾与评述;第三部分包括研究方法的选择、数据说明以及实证分析所得到的相关结论;第四部分则是对北京城乡产业转移过程中的金融发展的相关建议。
  2文献回顾与评述
  国外对于金融发展与产业转移之间的研究主要集中于金融对于经济发展的影响。Goldsmith(1969)[ZW(]Goldsmith.R.W.金融机构与金融发展[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0.[ZW)]发表的《金融机构与金融发展》一文标志着金融发展理论的创立。Mikinnon与Shaw(1993)又各自独立提出了“金融抑制”与“金融深化”理论,指出金融发展与经济的发展具有相关性,正式形成了现代意义上的金融发展理论。到20世纪90年代,金融发展理论得到进一步的发展,Helmann、Murdock、Stiglitz(1997)提出了金融约束理论,认为经济的发展受到金融发展的制约,金融发展成为经济发展的一个先决条件。Levine(1997)[ZW(]LEVINE.ROSS.Financial Development and Economic Growth Views and Agenda[J].Jounal of economic literature,1997(6):688-726.[ZW)]为代表的经济学家对金融发展促进经济发展的方式、途径以及机制进行了更深层次的研究。
  国内对于金融发展与产业转移之间相关性问题的研究主要是从金融发展水平对于转移产业吸引力的角度入手的。顾海峰(2010)[ZW(]顾海峰.金融支持产业结构优化调整的机理性建构研究[J].上海金融,2010(5):18-22.[ZW)]通过对于金融支持产业发展的机理性架构的构建,分析得到金融发展与产业转移的内在关系。杨琳等(2002)[ZW(]杨琳,李建伟.金融结构转变与实体经济结构升级[J].财贸经济,2003(2-3):9-13,11-14.[ZW)]指出金融发展有利于地区性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加大对于外来优势产业的吸引力,加速区际间的产业转移。张三峰(2009)[ZW(]张三峰,杨德才.产业转移背景下的制造业与服务业互动研究——基于我国中部地区的分析[J].经济管理,2009(8):27-32.[ZW)]认为,在产业转移的过程中,产业必然不断向那些提供良好的产业生存环境与良好的基础设施的区域进行转移,因此产业承接地的相关“软资源”成为拉动产业转移的重要因素。李建伟等(2007)[ZW(]李建伟.外商直接投资与经济增长:对金融市场角色的分析[J].当代财经,2007(1):27-30.[ZW)]也同样指出,产业转移通过产业关联效应与技术外溢性拉动产业承接地的经济发展,而发达的金融系统则对这一过程具有明显的加速作用。范方志(2003)[ZW(]范方志,张立军.中国区域金融结构转变与产业结构升级研究[J].金融研究,2003(11):36-47.[ZW)]则从反面说明了金融发展对于产业转移的拉动作用。他针对我国实际,从东、中、西三个地区层面研究金融结构转变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指出中西部地区金融结构转换速度不快,妨碍了中西部地区的产业发展,降低了对于东部地区优势产业的吸引,阻碍了区域间产业的转移,而产业发展的滞后,又导致金融业发展缓慢和当地经济的落后。
  研究发现,国外的文献主要是集中于对于金融发展与产业发展的理论框架研究,对于金融发展与产业转移的研究较少。而相比之下,国内对于金融发展与产业转移的相关性研究的成果较多,但是却几乎没有从金融视角对城乡产业转移进行研究的文献。因此,本文试图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从金融支持的视角,以北京市城乡产业转移为对象,对二者的相关性进行实证分析。   3北京市城乡产业转移与区域金融发展的实证分析
  3.1方法与指标的选择
  本文借鉴周元(2010)[ZW(]周元.广东金融发展与产业结构调整的互动关系研究[J].特区经济,2010(6):29-30.[ZW)]、李红河(2010)[ZW(]李红河.区域产业结构调整与金融发展关系——以重庆为例[J].重庆社会科学,2010(2):45-48.[ZW)]、邓光亚与唐天伟(2010)[ZW(]唐天伟,邓光亚.中部崛起中的金融发展与产业结构升级[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版),2010(2):21-23.[ZW)]等人的金融发展与产业结构调整的相关研究,选取了产业结构调整绩效指标来描述北京市城乡产业转移,同时结合金融发展方面的三项指标,共同分析金融发展对于产业转移的推动作用,为推进北京市城乡产业转移的进一步发展提出可供选择的政策建议。
  本文所涉及的指标主要包括产业结构调整与金融发展两个方面。产业结构调整包括产业结构优化与产业结构升级,因而本文选择产业结构优化率ISR(即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的产值之和与当地GDP之间的比率)和产业结构升级率ISU(第三产业产值与第二产业产值的比率)来衡量产业结构的调整状况[ZW(]邓光亚,唐天伟.中部区域金融发展与产业结构调整互动研究——基于Var模型的实证分析[J].经济经纬,2010(5):17-21.[ZW)]。
  在金融发展方面的指标内容则包括金融结构、金融效率与金融深化三个方面,因此本文分别从三个角度对各区域金融发展状况进行衡量:①金融结构指标FS(金融机构中长期贷款/总贷款)用来衡量金融发展中金融结构的变化;②金融深化指标FD(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GDP),用以反映金融深化的程度,总量上衡量金融发展的状况;③金融效率指标FE(金融机构贷款余额/金融机构存款余额),用以反映金融系统配置资本的效率⑨。
  本文采用的数据来自《北京市区域统计年鉴》(2001—2010),获得2001—2010年10年的北京市全市、西城区、朝阳区、通州区及密云区的相关数据,结合上述各项指标计算方法,就得到了2001年至2010年间五个区域的相关指标,为进一步的实证分析提供了有效数据[ZW(]本文实证分析使用的数据和得到的相应指标数据限于篇幅,不予列出,感兴趣的读者可直接向作者索要。[ZW)]。
  3.2数据分析
  在产业结构优化率与升级率两方面,北京市全市的平均水平已经达到了一个较高的水平,但是区域间的差异仍然较大,地处城市功能核心区的西城区与地处城市功能拓展区的朝阳区无论是在产业结构优化率方面还是在产业结构升级率方面都处在一个很高的水平上,高于北京市的全市平均水平。相比之下,地处城市发展新区的通州区与地处生态涵养发展区的密云区则稍显落后,略低于北京市全市的平均水平。
  在金融结构指标方面,五个区域的整体趋势较为一致,都处在一个上升通道之中,其中由于西城区的金融业发展较早,金融结构指标明显高于其他地区,密云区则相对落后,金融结构水平要略低于北京市平均水平。在金融深化指标方面,五个区域之间的差异就相对明显,北京市整体水平与朝阳区都相对较高,而西城区、通州区与密云区则仅为平均水平的33%左右,其中西城区在2003年之前与全市平均水平以及朝阳区水平较为接近,2003年则急剧下降,并自此以后一直处在一个较低水平。相比之下,金融效率指标的水平,除西城区一直处于一个较低水平外,其他四个地区的水平则比较相近。只是在2005年之前有所差异,而在2005年之后,四个地区的差距逐步缩小,开始趋同,并最终分布在0.3~0.5。
  本文考虑到数据的波动性等问题,为使数据波动相对平稳,因而对所有的指标均采取自然对数形式加以研究。
  在进行进一步的协整分析之前,需对数据进行平稳性分析,本文选择使用ADF检验。
  由检验结果可知,所有变量的直接序列均不稳定,但其一阶差分均平稳,因此所有变量均为一阶单整,即为I(1)的,符合协整分析的条件,变量间可能存在长期协整关系。然后以产业结构优化率ISR及产业结构升级率ISU为因变量,金融结构FS、金融深化FD以及金融效率FE作为自变量,对上述五地区进行回归分析[ZW(]本文具体的实证分析过程限于篇幅,不予列出,感兴趣的读者可直接向作者索要。[ZW)]。
  经过实证分析,得到北京市全市、西城区、朝阳区、通州区、密云区五地区,产业结构优化率ISR、产业结构升级率ISU、金融结构指标FS、金融深化指标FD、金融效率指标FE之间的关系。
  在金融结构对于产业结构的影响方面,金融结构指标对产业结构调整具有明显的正向作用,即中长期贷款占贷款总比例越高,产业结构变化越明显。进一步观察可以发现,相比对于产业结构优化的影响,金融结构方面的变化对于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更为明显。北京市全市、西城区、朝阳区、通州区、密云区五个地区,金融结构对于产业结构升级率的影响系数分别为0.3444、0.2164、1.0727、0.0382、0.3679,而五个地区的产业结构优化率的影响系数分别为0.0117、0.0011、0.0032、0.1199、0.0225,其数值均低于前者。
  在金融深化程度的影响方面,金融深化指标则表现为与产业结构变动负相关,即每单位产出所需的贷款量越小的地区,其产业结构变化越明显。与前面分析的金融结构影响产业结构的作用方式较为类似,金融深化指标对于产业结构优化率与产业结构升级率的绝对影响率,仍然表现为对后者的影响大于对前者的影响,其中对于北京市全市的影响系数分别为-0.0041、-0.0981,对西城区的影响系数分别为-0.0003、-2.2352,对朝阳区的影响系数分别为-0.0072、-0.1024,对通州区的影响系数分别为-0.0319、-0.5587,对密云区的影响系数分别为-0.0107、-0.1338。因此,金融深化对于产业结构变化的影响主要集中于产业结构升级方面。   在金融效率对于产业结构的影响上,情形则略有不同,金融效率指标表现出不同地区正负相关性交错的情形,但总体上仍呈现出负相关性,即贷款比例占存款比例越低的地区,其产业转移越明显。其中,通州区与密云区的金融效率指标对于产业结构优化率的影响为正相关,分别为0.0722与0.0576,对产业结构升级率的影响则为负,分别为-0.7282与-1.3799。北京市全市、西城区及朝阳区的金融效率指标的影响系数的表现较为一致,金融效率指标对于产业结构的变动影响均为负相关。同时,从绝对数值上看,金融效率对于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系数较大,对产业结构优化的影响系数较小。
  3.3结论
  第一,金融结构中的中长期贷款对区域产业转移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随着金融结构的不断优化,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速度不断加快,产业转移的速度也进一步得到提升。由于转移产业在移入产业承接地区之初,其发展状态处于一个上升态势,与之前的状态相比较为不稳定,因此,对于稳定资金流的需求较大;相比其他资金流来源,中长期贷款的还款周期长的特点决定了其成为稳定资金流的重要来源。截至2010年年底,北京市全市中长期贷款总额占全市贷款总额比重为76.5%,西城区、朝阳区、通州区则分别为91.7%、 77.2%、78.5%,分别高于北京市平均水平14.8个百分点、0.7个百分点与2个百分点,而密云区则仅为72.9%,落后全市平均水平3.6个百分点。而同期北京市全市、西城区、朝阳区与通州区二三产业产值占GDP比重均在96%以上,其中西城区与朝阳区的占比更是高达99%,而密云区仅为88.4%。因此,金融结构优化程度越高,金融结构中的中长期贷款占贷款总量的比例越高,则金融支持对产业转移的推动作用越大,加速作用越明显。
  第二,金融深化中的单位货币产出比对区域产业转移的影响。随着现代金融业的发展,资本流转速度不断加快,每单位货币所带来的产出不断提高,较少的货币即能完成以前需要大量货币进行流转才能完成的生产,同样的融资总量就能为融资企业带来更多的产出。因此,在相同的产业结构水平下,更高的单位货币产出比往往能够加速产业结构的调整速度,促进产业转移。由于北京市全市、西城区以及朝阳区的二三产业产值占GDP比重比较相近,因此三者的每单位货币产出比的可比性较强。截至2010年年底,北京市全市每单位货币比为0.177,西城区与朝阳区则分别为0.544与0.181,高于北京市平均水平,而同期西城区与朝阳区第三产业产值占GDP比重分别为89.2%与88.7%,北京市全市则为75.5%,分别低于西城区与朝阳区13.7个百分点与13.2个百分点。因此,每单位贷款所带来的产出越大的地区,其相关的高端服务业发展速度越快,产业结构调整越迅速,产业转移的趋势越明显。
  第三,金融效率中的贷款占存款比例对区域产业转移的影响。现代产业的不断发展,金融市场的不断完善,促使融资渠道的不断拓宽,资金来源更加丰富,传统的银行贷款已经不再是产业转移过程中唯一的融资方式,证券市场、债券市场的融资作用日渐凸显。相比传统的银行贷款,股票与债券等现代融资手段具有高效、自由、灵活等特点,而这些特点恰好与新兴产业的发展相契合,促进了新兴产业的发展,加速了区域产业的升级速度。2001年至2010年10年间,北京市、西城区、朝阳区以及通州区贷款占存款平均比例分别为59.7%、25.6%、47.6%、49.9%,密云区则为62.9%,高于全市平均水平3.2个百分点;而该10年间,北京市、西城区、朝阳区以及通州区第三产业年平均增长率分别为24%、28%、27%、22%,远高于同期密云区的13%。因此,融资渠道较为丰富、贷款占存款比重相对较低的地区,其新兴产业发展往往较快,有利于促进区域产业结构的调整,加快产业转移的步伐。
  4政策建议
  北京市产业结构的优化与调整是以北京市全面发展为目标的,金融在实现产业转移带动的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过程中可以给予有效的支持,而产业结构的优化与调整又称为金融业发展可持续性与有效性的保证。相比以西城区为代表的城市功能核心区以及以朝阳区为代表的城市功能拓展区,以通州区、密云区为代表的地处城市发展新区与生态涵养发展区的区域则显得资本相对匮乏,金融发展相对滞后,而产业转移带来的产业发展往往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因此产业转移进程相对缓慢。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是北京市金融发展与产业结构的不协调,未能实现互动式的发展。因此,本文针对北京市城乡产业转移与金融发展互动协作过程中的问题,分别从以下三个方面提出相关建议:
  4.1优化金融结构,加大中长期贷款投放力度产业转移移入地区应加强对于转移产业的金融支持,对于转移产业给予充分的金融支持政策,加大贷款结构中中长期贷款的比例,减小产业转移过程中企业面临的中长期资金压力。其中以密云区为代表的生态涵养发展区由于金融业起步较晚,相比中心城区其金融业发展较为落后,直接融资渠道较窄,更加依赖银行融资,因此更应加大中长期贷款的投放力度,减小由于融资渠道单一带来的融资压力,保证移入产业的健康发展。同时也应加强自身的风险监控,对融资企业的资质进行严格的筛选,在保证中长期贷款发放量的同时,保证银行业自身的资金安全。
  4.2加速金融深化,提高单位货币产出比尽管朝阳区产业结构在北京市全市范围内处在前列,但其单位货币产出比并未明显高于北京市全市平均水平,且与西城区水平相比仍有较大的差距,还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因此,以朝阳区为代表的城市功能拓展区,应该在现有的金融基础之上,进一步提高资本流转速度,提高银行业的办事效率,简化相关的融资流程。同时对于已通过贷款审批的项目,应该进一步加快对于融资企业的放款速度,总体上缩短融资企业由申请融资到获得融资的整个融资周期,从而提高单位货币产出比,加速产业结构调整速度,促进产业的转移。
  4.3提高金融效率,拓宽融资渠道北京市拥有众多上市企业,应大力鼓励企业合理利用证券市场、债券市场进行融资,减少对于银行贷款融资的依赖,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融资体系,强化金融市场的自动调节作用,提高融资效率。合理利用直接融资渠道融资,推动产业结构调整。以西城区为代表的城市功能核心区金融市场较为发达,上市企业较多,应进一步加强对于证券市场、债券市场等较为成熟的直接融资渠道的利用;以通州区为代表的城市发展新区则应该鼓励企业利用场外股权市场等门槛较低的直接融资渠道进行融资,加大直接融资比例,减小对于银行贷款的依存度,利用直接融资加速产业结构调整,加速产业转移。   参考文献:
  [1]Goldsmith.R.W.金融结构与金融发展[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0.
  [2]LEVINE ROSS.Financial Development and Economic Growth Views and Agenda[J].Journal of economic literature,1997(6):688-726.
  [3]Vernon R.International Investment and International Trade in the Product Cycle[J].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1996(80):190-207.
  [4]杨琳,李建伟.金融结构转变与实体经济结构升级[J].财贸经济,2003(2-3):9-13,11-14.
  [5]张三峰,杨德才.产业转移背景下的制造业与服务业互动研究——基于我国中部地区的分析[J].经济管理,2009(8):27-32.
  [6]李建伟.外商直接投资与经济增长:对金融市场角色的分析[J].当代财经,2007(1):27-30.
  [7]范方志,张立军.中国区域金融结构转变与产业结构升级研究[J].金融研究,2003(11):36-47.
  [8]唐天伟,邓光亚.中部崛起中的金融发展与产业结构升级[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版),2010(2):21-23.
  [9]邓光亚,唐天伟.中部区域金融发展与产业结构调整互动研究——基于Var模型的实证分析[J].经济经纬,2010(5):17-21.
  [10]汪斌,赵张耀.国际产业转移理论述评[J].浙江社会科学,2003(6):45-49.
  [11]董国辉.经济全球化与”中心—外围”理论[J].拉丁美洲研究,2003(2):50-54.
  [12]顾海峰.金融支持产业结构优化调整的机理性建构研究[J].上海金融,2010(5):18-22.
  [13]周元.广东金融发展与产业结构调整的互动关系研究[J].特区经济,2010(6):29-30.
  [14]李红河.区域产业结构调整与金融发展关系——以重庆为例[J].重庆社会科学,2010(2):45-48.
其他文献
[摘要]民族村寨作为民族地区旅游业发展的载体,是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突破点。其中,村民既是村寨的主人,也是民族文化的承载者和传承人,是民族地区发展旅游业所要依托的关键。因此,村民对于地区发展旅游业的态度和参与度直接关系着民族地区旅游业发展。如何引导村民积极的参与到旅游业中去,这取决于能否建立一个有效保障村民利益的机制。目前,我国很多民族地区如一些民族村寨的旅游业发展在利益分配上都存在着问题
期刊
[摘 要]房地产市场是我国经济系统中的一个重要构件,而住房市场在这其中又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而高校周边的住房市场,因其地理环境以及周边各项配套设施的特殊性,有着独特的地方。本文以武汉市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南湖校区为切入点,分析其周边住房市场特点,试图从点到面,从微观到宏观,探索分析我国目前住房市场的状况特点以及发展存在的问题,为规范住房市场提出合理化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高校周边;住房市场;需求;租
期刊
[摘要]粮食安全的风险往往在非粮食主产区发生,解决非粮食主产区粮食市场流通的阻塞及其隐患环节是保证粮食安全的首要之重。本文从粮食的生产、运输、储存、销售入手,理清不同环节存在的隐患和问题。以期待对非粮食主产区粮食安全问题提出有效的解决办法。  [关键词]非粮食产区;粮食安全;粮食生产[中图分类号]F3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2013)16-0082-03  1问题的提出
期刊
摘要:合同能源管理(EMC),是一种基于市场节能的新机制,其显著特征是通过市场的调节,以及用能企业和节能服务公司(ESCo)之间的谈判与协调,实现各自利益的最大化。合同能源管理(EMC)的核心问题之一就是进行合理的利益分配。文章将用能企业和节能服务公司作为参与双方,构建了二人合作博弈模型,应用纳什谈判公理解决了节能效益分享型合同能源管理(EMC)中的利益分配问题。最后通过实例分析加以说明。  关键
期刊
[摘 要]会计技能大赛已成为中职财会专业教育的一个的指挥棒,是对中职学校会计专业设施、师资队伍、办学质量和教学质量的一个衡量标尺和真实评价,同时也反映了企业对会计岗位能力的要求。而技能竞赛反过来又促进了财会专业教师的成长。在带参加竞赛学生短暂的一年的经验中,我粗浅地谈一下自己对于会计竞赛教学的想法。  [关键词]中职会计技能大赛;会计课程改革;以赛促教;校企合作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
期刊
    3  (1.Dominican University;2.University of St. Francis;3.California State University)  [Abstract]This paper explores Chinese consumer decision making in relation to ten global brands. The
期刊
[摘要]旅游纪念品是旅游六要素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是带动旅游经济增长的重要手段。本文从新媒体的概念和特点出发,结合大庆旅游纪念品营销案例,对纪念品的新媒体营销提出切实可行的策略。  [关键词]旅游纪念品;新媒体;营销策略;大庆  [中图分类号]F59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2013)16-0063-03  1引言  旅游业作为快速发展的现代服务业,紧紧围绕“吃、住、行、
期刊
[摘 要]笔者设计的概念产品是智能人性化水杯,即一个能够实现在不通过环境下将杯子内的液体升温或降温,并且满足消费者个性化要求。该项设计的目的是改善人们的生活。通过对产品概念的描述、探索以及最终对此概念产品进入市场的渠道以及可行性的分析,得出了此概念产品可以投入生产并实现其价值的结论。在产品的设计中,笔者具体对产品功能进行了详细地阐述并对相应的原理进行了科学的分析。在对概念产品的测试中,笔者同时总结
期刊
[摘 要]《江村经济》是中国社会学的经典读物,它为中国社会学及各分支学科的发展起到了奠基性的作用。本文从消费观念、日常生活的基本消费、礼仪开支三个方面,将开弦弓村与现代消费放在苦行者社会与消费者社会的背景下进行简单的对比,以揭示文化的制度因素对消费的影响。  [关键词]江村经济;文化的制度因素;消费观念;日常生活消费;礼仪开支  [中图分类号]F1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
期刊
[摘 要]在旅游管理高等教育中,如何对酒店集中实习学生有效管理,实现学校、学生、企业“三方共赢”,是旅游管理高等教育的现实问题。笔者认为,基于TQM理念的全员管理与全过程管理是行之有效的管理途径。本文在对学生集中实习进行跟踪调查并走访实习企业的研究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实习管理对策。  [关键词]TQM ;酒店实习;PDCA过程管理  [中图分类号]F719-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