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五运六气”理论源流及发展

来源 :中华养生保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ight9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五运六气”理论最早见于《黄帝内经》,其理论基础是古代占星学。基于“天人合一”理论,古人先贤通过推演星象变化,知晓天地运行规则,发现气候变化与疾病的发展变化有一定的相关性,通过大量的推演、实践、经验总结,最终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五运六气”理论体系,即通过星象观测、数术推演判断气候变化进而预测疾病并治疗防护的理论实践体系。古代中医如张景岳、李中梓、王肯堂、王世雄、景冬阳、王冰、蒲辅周及现代医家顾植山、任应秋等都对运气学说进行过深入的研读,继承传统思想,并提出自己新的见解,著书立说,让现代人依旧可以借助古代先贤的理论,探究“五运六气”理论,并用它判断气候、阴阳的变化,指导疾病发展、变化规律。为中医学“五运六气”理论留下了宝贵的理论基础及实践经验总结。
  关键词:五运六气;黄帝内经;占星学;天人合一
  中图分类号:R22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8011(2021)-15-0012-03
  “五运六气”理论是依据“天人合一”的思想,通过古人对星象迁移、运转规律的探索,总结出星象的运行规律,进而延伸出星象迁移对人体疾病的影响,从而达到预测气候、疾病,未病先防,病而能医的目的。《素问·天元纪大论》[1]即开宗明义论述了人与天地一体,是由其生化而来。“太虚寥廓,肇基化元……九星悬朗,七曜周旋……生生化化,品物咸章。” 本文旨在总结“五运六气”的理论基础,探究其理论根源,将古今历代医家宝贵经验、实践总结发扬;又因如今天候难以观测及古代占星学理论的缺失,提出通过人身感知天地的方法以补充星象偏离之后数术之差。
  1  “五运六气”的源流
  1.1  天人合一 观星探病
  “五运六气”理论植根于中医学“天人合一”的思想理论基础,天地化物,应于人身。《阴符经集释》[2]曰:“观天之道,执天之行”,又云:“天人合发,万化定基。”人身即一小天地,则天地变化的规律亦可在人身上得以窥探一二。
  “五运六气”理论的提出最早见于《黄帝内经·素问》《素问·天元纪大论》[1]说:“天以六为节,地以五为制。周天气者,六期为一备;终地纪者......而为一周,不及太过,斯皆见矣。”《素问·五运行大论》[1]曰:“其在天为燥,在地为金,在体为皮毛,在气为成,在脏为肺。”其中明确划分了“运”和“气”的步数,是“五运六气”理论的雏形。
  《素问·五运行大论》[1]曰:“黄帝坐明堂,始正天纲,临观八极,考建五常......丹天之气,经于牛女戊分;黅天之气,经于心尾己分;苍天之气;经于危室柳鬼;素天之气,经于亢氏昂毕;玄天之气,经于张翼奎娄”。这里的“经于”意为北斗星所指之处,古人认为天之动静可以以北斗观之,故斗柄所指,即天之所指。可见“五运六气”的起源最早植根于古代占星学,即通过观测星象的迁移变化规律预测逐年气候,之后延伸为该年气候变化对人体的影响,并进行防护和治疗。
  1.2  运气易考 星象难凭
  当下社会,雾霾等天气影响已不能很好地观测天文,很难依据星辰定位;且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古代占星学逐渐被西方占星学取代,故《内经》所谓“当至未至,未至已至”已很难通过天文星象辨别,“五运六气”学说中,虽然有完整的“不迁正、不退位”等占星学理论,但实际操作却很难。但《黄帝内经》[1]有言:“法于陰阳,和于术数”,因“天人合一”理论始终是中医学的基础,则人身的变化也可以反映天地的变化。明末医家李中梓的《诊家正眼》[3]曾绘出“六气分合六部时日诊候之图”,是依据“五运六气”理论所独创,可以通过人的身体状态的变化推演天地气候的改变,通过寸口脉的部位及浮中沉的变化,感受天象、气候对人体的影响。“六气分合六部时日诊候之图”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弥补占星学对运气学说的影响,但其局限在于只可知其当时气运变化,对下一气、下一运的预测功能较弱。
  2  各家学说 异彩纷呈
  2.1  古代医家对“五运六气”理论的研究
  “五运六气”理论起源于《黄帝内经·素问》,后代医家多有发扬,早在金元时代,刘完素就提出了“间气”在运气理论中的重要性,认为不但司天、在全与岁运相匹,间气若得岁运之助,亦能致病。明代医家张景岳著《类经图翼》[3]和《类经运气类》,对“五运六气”各个方面的内容进行了全面的阐释,书中整合了前辈先贤所绘运气诸图,首次采纳郭守敬《授时历》,结合邵康节《皇极经世》,校正了北斗星斗柄所指,从尧至宋朝偏转角度,将《黄帝内经》中仅以甲子为期的“五运六气”理论进一步展开,《类经图翼·中星岁差考》曰:“天渐差而西,日渐差而东,此所以古今有导,自尧时至今已差五十余度……至隋刘焯取二家之说而折中之,谓七十五年差一度。”与张景岳同时代的王肯堂著《医学穷源集》[5]更加详细论述了太、少之年六气流行的区别,又引入“三元运气”与“三元九宫”等理论,将《洛书》“三元九宫图”与运气相结合,将560年作为一轮回,180年有一宫为主宫,则可准确窥见古代、未来气候变化规律,另外,又将山川地貌、经纬变化与运气相结合,并详细记述南北时间、气候差异,用秦岭等地理位置划分出准确的地理界限,虽不如后来西方的“经纬”准确,但已然可以窥见全豹。景日昣著《嵩厓尊生》,将运气基本知识编成歌诀,又隐晦的指出间气可以指示气候异常地区的明确方位,《嵩厓尊生·四间气说》[6]:“有如厥阴居上,初之客气为阳明燥金,临干主气之风木,在风木则为春令之西行。而在燥金,则为西方之气东行而预泄于中国。”清代医家陆懋修[7]在其所著《六气大司天》中将一甲子分为上下,前30年司天,后30年在泉。吴鞠通曾在《温病条辨》[8]中指出痘疹之病好发于子午卯酉之年。后又有诸如王孟英、罗美等著名医家,不断完善《黄帝内经》中的“五运六气”理论内容,详细探究了《黄帝内经》如“南北政”等极具争议的内容,将脉学理论和运气相结合,为“五运六气”学说增光添彩。   2.2  近现代医家对“五运六气”理论的研究
  直至近现代,亦有精于“五运六气”的医家,如蒲辅周两治瘟疫[9],因太阴湿土司天而加苍术而守白虎汤不变,亦有任应秋、顾植山等医家著书立说,将“五运六气”理论发扬光大。顾植山先生曾多次依据“五运六气”理论对历代疫情规律作过总结与论述,其《素问遗篇》等著作对运气理论的论述颇为详尽,其植根于《黄帝内经》理论,博采历代医家之所长,曾以此指导过“非典”,并取得显著成效;顾植山和弟子[10]及其重视“三年化疫”之理论,即应关注执法、行令、贵人次第出现之三年,此三年气候多变,人易感邪;周星妍等[11]通过对近几十年气候星象学的总结,探寻出气候变化的客观规律,亦是对“五运六气”理论的侧面补充;张功等[12]基于“五运六气”理论,探究温病学派治疗疫病的思想;于峥等[13-14]等通过对历代医家特别是对陆懋修关于“五运六气”理论的研究,进一步完善了“大司天理论”;杨威等[15]又将运气与脉法结合,进一步挖掘、探索刘完素提出的“主气应脉理论”,并结合李中梓、王贤等医家的理论学说,均据而发微,深入研究了六气分合六部时日诊候细则;夏桂成[16]深入探索运气理论在妇科学中的应用;高艳华等[17]植根于顾植山之理论,将运气理论与针灸相结合。各个医家通过自身对“五运六气”理论的学习与实践,使得运气学说历久弥新。
  3  小结
  “五运六气”理论是中医学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历代医家们运用運气学说推演天候,预知病情,从《黄帝内经》的理论基础出发,将运气学说发扬光大,为中医学体系的完善、中医学理论基础的实践,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参考文献
  [1] 张灿玾,徐国仟,宗全和.黄帝内经素问校释[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6.
  [2]黄帝.阴符经集释[M].北京:中国书店出版社,2013.
  [3]李中梓.诊家正眼[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8.
  [4]张景岳.类经图翼[M].太原: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13.
  [5]王肯堂.医学穷源集[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8.
  [6]景日昣.嵩厓尊生[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1.
  [7]陆懋修.陆懋修医学全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9.
  [8]吴鞠通.温病条辨[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
  [9]蒲辅周.蒲辅周医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
  [10]顾植山,张玉萍.从SARS看《素问遗篇》对疫病发生规律的认识[J].中医文献杂志,2004,140(1):30-32.
  [11]周星妍,曾红玲,王遵娅,等.2018年中国气候主要特征及主要天气气候事件[J].气象,2019,45(4):543-552.
  [12]张功,于莹,张思超.基于五运六气学说温疫学派辨治疫病思想探究[J]中华中医药杂志,2020,35(7),3739-3741.
  [13]于峥,杨威.大司天理论枢要[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5,21(10):1202-1204.
  [14]吴新明,宾炜,老膺荣,等.六气大司天理论和中医学术流派相关性初步探讨[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4,20(2):l185-186.
  [15]杨威,于峥.五运六气脉法之研究[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5,21(1):7-9.
  [16]夏桂成.略论运气学说基本精神及与妇科学的关系[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19(1):8-10.
  [17]高艳华,韩金凤.韩金凤教授应用龙砂开阖六气针法验案举隅[J].中西医结合研究杂志,2020,12(5):358-360.
其他文献
目的评价主动脉根部袖状包裹技术在改良Bentall手术中应用的近期疗效。方法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23例患者行改良Bentall手术,加用残余瘤壁袖状包裹主动脉根部,即袖状包裹技术,以预防和减少术中和术后出血、渗血。其中男21例(91.30%),女2例(8.70%);年龄22~72岁,平均(50.96±13.23)岁。收集患者术前一般资料、术中体外循环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术后呼吸机辅
自从1987年法国Phillipe Mouret医师完成了第一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腹腔镜手术以其创伤小、术后患者康复快、切口美观等诸多优点而迅速获得广泛性的认可。作为微创技术,最重要的原则就是减少手术创伤、保护器官组织及其功能、加快患者的术后恢复。但做到这一点却并非容易,对于手术区域的良好显露是有效保证手术顺利进行和有效减少手术区域创伤的必然条件之一,特别是在深部的手术,如果手术视野显露不清,不但会造成操作困难、不利于诊断和判别病变的原因和性质,还会有误伤重要的器官和组织导致大出血或其他严重的危害后果。目
目的探讨肺动脉内膜剥脱术(PEA)治疗肺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CTEPH)的短期预后和术后呼吸系统并发症发生情况。方法收集2017年12月至2020年1月期间外科重症医学科连续收治的45例PEA治疗CTEPH术后患者临床病例资料,其中男20例,女25例;平均年龄51.2(25~70)岁,心功能(NYHA分级)Ⅲ~Ⅳ级24例(53.5%),术前肺血管阻力923(461~2 711)dyn·s·cm-
目的系统评价新辅助化疗与新辅助同步放化疗治疗可切除食管鳞癌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差异。方法计算机检索Web of Science、Pubmed、Cochrane library、Embase、中国知网、万方、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等,查找有关可切除食管鳞癌新辅助化疗对比新辅助同步放化疗的临床对照研究文献。相关结局指标通过Revman 5.3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结果最终纳入9项研究,共计1 369例患者。
目的探讨两种胸大肌填充方法治疗心脏术后不同程度胸骨深部切口感染的效果。方法2014年4月至2019年12月期间共收治128例心脏术后胸骨深部切口感染患者,其中男88例,女40例;年龄(59.1±10.7)岁。轻症72例,重症56例,分别实施胸大肌内侧肌瓣对接法(66例,内侧对接组)和胸大肌外侧肌瓣翻转法(62例,外侧翻转组)。观察记录两组术后住院时间、胸腔引流管留置时间、再次手术率、肺部感染发生率
摘 要:目的 探究沙参麦冬汤合芍药甘草汤对肺炎支原体感染后小儿慢性咳嗽的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20年6月山东省曹县中医院收治的60例肺炎支原体感染后慢性咳嗽患儿的临床资料,按“治疗差异”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儿行常规西药治疗,试验组患儿行沙参麦冬汤联合芍药甘草汤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积分和不良反应率。结果 试验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
摘 要:目的 探索动态心电图在高血压合并左心室肥厚患者中的检测效果。方法 选取广饶县中医院收治的50例高血压合并左心室肥厚患者为试验对象(观察组),50例高血压无左心室肥厚患者為对照组,此次试验均在2018年1月~2019年12月完成。两组患者均接受动态心电图检查方法,比较两组的检测结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所有导联QRS波群振幅之和、Sokolow-Lyons电压指数及Cornell电压指数均高于
21岁女性患者,阵发心悸、多汗、乏力1年,头痛伴视物模糊5个月。入院前2个月曾行腹腔镜下左侧肾上腺占位切除术,病理诊断肾上腺腺瘤,基因检测提示肾上腺外部位存在副神经节瘤。入院后行心脏增强CT检查示纵隔肿瘤范围约4.6 cm×3.5 cm×4.7 cm,明显压迫右肺动脉主干及左心房。超声心动图示肿瘤与左心房关系密切,未明显侵入左心房腔。入院后控制血压,符合手术指征后在全身麻醉、体外循环下行心脏(左心
期刊
摘 要:目的 探讨瘀血痹阻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应用四物四藤汤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6月~2019年12月重庆宏仁一医院收治的60例瘀血痹阻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以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通过任督周天灸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任督周天灸治疗基础上应用四物四藤汤进行联合治疗。对两组患者的疼痛评分、晨僵时间、关节疼痛个数以及治疗总有效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观察组
目的了解顺行区域性脑灌注(antergrade cerebral perfusion,ACP)术后患儿学龄前期的神经发育状况,探究围术期可能与神经发育落后相关的因素。方法应用Griffiths神经精神发育评估量表中国版(Griffiths mental development scale-Chinese,GDS-C)评估ACP术后患儿学龄前期的神经发育水平;根据评估结果与正常同龄儿童相比将患儿分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