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会计档案的收集、整理、立卷、归档工作是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是会计档案形成的前提和基础。所以,进一步加强会计档案管理势在必行。本文分析了会计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如何使会计档案管理实现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提出几点建议。
关键词:会计档案管理;现状;建议
中图分类号:G271文献标识码: A
会计档案是记录和反映一个单位经济业务的重要史料和证据,会计档案管理是会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会计电算化事业的不断发展,对电算化会计档案的管理工作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一、会计档案的收集与整理 会计档案的收集范围一般指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以及其他会计核算资料等四个部分,它是记录和反映经济业务的重要历史资料和证据,是形成会计档案的前提和基础。对于会计账簿要分别整理立卷,按部门保管。订本式账簿以一本为一个保管单位;活页式账簿在整理时去掉空白页,按科目顺序整理成册,装订后要加装封面、封底和扉页;计算机生成的总帐、明细账等应单独组卷并加装封面和扉页,并准确认真填列各项内容。账簿装订后应依次在每页非装订线一侧上角编页号,每册账簿单独编一个流水号,编号可用号码机打印,也可用碳素或蓝黑钢笔编写;会计报表按本单位隶属单位和月、季、年分别整理,报表附注和决算说明应与报表一并组卷装订。各类会计报表应编写页码,其方法与会计账簿相同;会计电算化存储在磁性介质上的会计数据、程序文件及其他会计核算资料均应视同会计档案一并管理。
二、会计档案形成与保管
(一)上述会计档案均应整理装盒,并按要求填齐盒上各项内容。
会计档案收集整理应当由会计机构按照归档要求,负责整理立卷,装订成册,编制会计档案保管清册。当年形成的会计档案,可暂由会计机构保管一年,期满之后应当由会计机构编制移交清册,移交本单位档案机构统一保管;未设立档案机构的,应当在会计机构内部指定专人保管。
会计档案的保管期限分为永久、定期两类。年会计档案的保管期限,从会计年度终了后的第一天算起。月、季度财务报告(包括文字分析)为3年;银行对账单、银行余额调节表、固定资产卡片、固定资产报废清单为5年;总账、明细账、会计凭证、会计移交清册等保管期限为15年;银行、现金日记账保管期限为25年;年度财务报告决算(包括文字分析)、会计档案保管清册、会计档案销毁清册等保管期限为永久。 保管到期的会计档案,由本单位档案机构提出销毁意见,编制会计档案销毁清册,单位负责人在会计档案销毁清册上签署意见,由档案机构和会计机构共同派人到指定地点监销。
三、会计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会计档案立卷不规范。有些单位会计凭证装订后没有封粘,或者已封粘但在封粘处没有会计人员签章,会计凭证装订封皮项目填写不全;有些单位的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以及会计文件资料混乱放置,活页账簿没按统一标准填写封面,会计报表各月份分散存放。
2、会计档案移交时双方没有按册清点,没有移交清单,没有按照永久、定期两类分别保管,不仅查找非常困难,而且也不合乎会计档案管理要求。
3 、会计档案保管不规范。有些单位的会计档案未按要求归入单位档案部门保管,而是由会计人员自行保管;有些单位虽设有专职档案管理人员,但未接收会计档案;还有个别单位由于档案柜不足,将会计档案装入纸箱中,任意堆放。
4 、会计档案管理及销毁不规范。会计档案管理不科学,存放没有顺序、查找不方便,借阅登记制度不健全 。会计档案销毁也不及时,到期该销毁的不销毁,销毁过程有的也不规范。
5、会计档案载体没有备份。电算化会计虽已实施,但因为实施时间不长,财会人员和单位领导对会计电算档案的组成内容不甚了解,缺乏管理会计档案的经验,很多单位只是将打印出的纸质档案存档,而没有将存储在计算机中的会计信息备份在磁性介质上归档保存,从而影响会计档案的完整性。
6会计载体本身性质带来的问题。电算化会计档案需在一定的系统内才可视,因此目前许多单位因为没有将会计软件的版式及软件系统很好地保存,导致在电算化软件升级后,不同版本下的会计数据不能被调用;没有配备激光打印机或喷墨打印机,致使打印输出的纸介质会计档案达不到规定的保存期限;没有按照国家档案局规定的库房管理制度标准,建立专门的电算化会计档案保护制度;未选择质量优良的磁盘介质进行会计档案数据备份,未实行备用盘与存储盘分离存放,导致电子数据因此损坏或丢失。
7、.缺乏必要的计算机维护、网络安全人才。众所周知,电算化下的档案管理涉及到软件、系统安全、维护等一系列专业的问题,但目前一般单位都仅仅对以前的会计人员进行一定的软件设施建设。在一定层面上而言,会计人员只学会了操作,而管理与维护对他们而言就非常陌生,由此导致的结果与损失也非同小可。
四、完善会计档案工作管理的建议
(一)各单位领导从思想上引起足够的重视,加强培训。《会计档案管理办法》第四条明确规定:“各单位必须加强对会计档案管理工作的领导,保证会计档案妥善保管、有序存放、方便查阅,严防毁损、散失和泄密。”可见从法律的高度来依法加强管理,使会计档案管理走上法制化轨道。同时应依法加强对会计档案工作人员的全面培训,把增强会计档案管理知识和操作技能作为会计人员岗前培训和考核的重要内容,有效地防范问题进而起到应有的重要作用。
(二)整理各类会计档案,认真妥善保管。对存放的手工会计档案,要及时认真细致地清理修整、妥善保管归档。会计电算化软件系统、程序及存储在磁性介质上的会计数据、资料,均应视同档案及时整理、保存并妥善保管归档。 为查找方便,应按照类别、保管期限分开存放。无论手工还是电算化会计档案管理都要做好防磁、防火、防潮、防热、防冻、防尘、防盗、防虫蛀、防霉烂和防鼠咬等工作。重要会计档案应有备份,存放在两处不同的建筑物内。采用磁性介质存贮的电算化会计档案,要定期进行检查、复制备份,防止由于磁性介质损坏而使会计档案丢失造成不必要的麻烦和损失。存放有磁介质上的会计资料借阅归还时,还应该认真检查,防止感染病毒。
(三)建立各种管理制度。根据本单位的具体情况,建立健全会计档案的立卷制度、保管制度、查阅登记制度、保密制度、归档制度、销毁制度等。保证会计档案妥善保管、有序存放、方便查阅、安全保密。
(四)要定期进行会计档案资料鉴定销毁。《会计档案管理办法》第十条对保管期满的会计档案的銷毁程序作了明确规定。会计档案人员会同财会部门,积极做好会计档案的鉴定工作,有价值的妥善保管,无价值的大胆销毁,对于涉及保管期限已满、暂未清结的债权债务和其它未了事项的原始凭证不得销毁,应单独抽出重新立卷,相关人员签字确定并在销毁清册的备注栏内及保管清册的相关栏内注明。
(五)做好会计档案交接。会计档案整理立卷,编制好“会计档案移交清册”(一式两份)后,即可办理手续移交到档案部门进行保存;档案管理人员接收后,要进行编号、编目、贴标签等工作,并固定档案的位置,便于查找;会计档案管理工作人员因工作需要等调离时,应认真负责办理移交手续,以保持会计档案工作的延续性。
(六).加大会计档案的监管力度。结合实际,进一步细化会计档案的分类、组卷、排列、编页、案卷目录、装订、移交等操作规程。在各项会计业务检查中,将会计档案的规范化管理纳入其中,以加大对会计工作的整体性和连续性的检查与监督。
总之,加强会计档案管理工作是我们当前财务管理中急待改进和加强的重要工作,各单位都要高度重视、积极行动,从基础工作做起,切实提高财务管理工作水平,真正使会计档案管理实现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
关键词:会计档案管理;现状;建议
中图分类号:G271文献标识码: A
会计档案是记录和反映一个单位经济业务的重要史料和证据,会计档案管理是会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会计电算化事业的不断发展,对电算化会计档案的管理工作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一、会计档案的收集与整理 会计档案的收集范围一般指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以及其他会计核算资料等四个部分,它是记录和反映经济业务的重要历史资料和证据,是形成会计档案的前提和基础。对于会计账簿要分别整理立卷,按部门保管。订本式账簿以一本为一个保管单位;活页式账簿在整理时去掉空白页,按科目顺序整理成册,装订后要加装封面、封底和扉页;计算机生成的总帐、明细账等应单独组卷并加装封面和扉页,并准确认真填列各项内容。账簿装订后应依次在每页非装订线一侧上角编页号,每册账簿单独编一个流水号,编号可用号码机打印,也可用碳素或蓝黑钢笔编写;会计报表按本单位隶属单位和月、季、年分别整理,报表附注和决算说明应与报表一并组卷装订。各类会计报表应编写页码,其方法与会计账簿相同;会计电算化存储在磁性介质上的会计数据、程序文件及其他会计核算资料均应视同会计档案一并管理。
二、会计档案形成与保管
(一)上述会计档案均应整理装盒,并按要求填齐盒上各项内容。
会计档案收集整理应当由会计机构按照归档要求,负责整理立卷,装订成册,编制会计档案保管清册。当年形成的会计档案,可暂由会计机构保管一年,期满之后应当由会计机构编制移交清册,移交本单位档案机构统一保管;未设立档案机构的,应当在会计机构内部指定专人保管。
会计档案的保管期限分为永久、定期两类。年会计档案的保管期限,从会计年度终了后的第一天算起。月、季度财务报告(包括文字分析)为3年;银行对账单、银行余额调节表、固定资产卡片、固定资产报废清单为5年;总账、明细账、会计凭证、会计移交清册等保管期限为15年;银行、现金日记账保管期限为25年;年度财务报告决算(包括文字分析)、会计档案保管清册、会计档案销毁清册等保管期限为永久。 保管到期的会计档案,由本单位档案机构提出销毁意见,编制会计档案销毁清册,单位负责人在会计档案销毁清册上签署意见,由档案机构和会计机构共同派人到指定地点监销。
三、会计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会计档案立卷不规范。有些单位会计凭证装订后没有封粘,或者已封粘但在封粘处没有会计人员签章,会计凭证装订封皮项目填写不全;有些单位的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以及会计文件资料混乱放置,活页账簿没按统一标准填写封面,会计报表各月份分散存放。
2、会计档案移交时双方没有按册清点,没有移交清单,没有按照永久、定期两类分别保管,不仅查找非常困难,而且也不合乎会计档案管理要求。
3 、会计档案保管不规范。有些单位的会计档案未按要求归入单位档案部门保管,而是由会计人员自行保管;有些单位虽设有专职档案管理人员,但未接收会计档案;还有个别单位由于档案柜不足,将会计档案装入纸箱中,任意堆放。
4 、会计档案管理及销毁不规范。会计档案管理不科学,存放没有顺序、查找不方便,借阅登记制度不健全 。会计档案销毁也不及时,到期该销毁的不销毁,销毁过程有的也不规范。
5、会计档案载体没有备份。电算化会计虽已实施,但因为实施时间不长,财会人员和单位领导对会计电算档案的组成内容不甚了解,缺乏管理会计档案的经验,很多单位只是将打印出的纸质档案存档,而没有将存储在计算机中的会计信息备份在磁性介质上归档保存,从而影响会计档案的完整性。
6会计载体本身性质带来的问题。电算化会计档案需在一定的系统内才可视,因此目前许多单位因为没有将会计软件的版式及软件系统很好地保存,导致在电算化软件升级后,不同版本下的会计数据不能被调用;没有配备激光打印机或喷墨打印机,致使打印输出的纸介质会计档案达不到规定的保存期限;没有按照国家档案局规定的库房管理制度标准,建立专门的电算化会计档案保护制度;未选择质量优良的磁盘介质进行会计档案数据备份,未实行备用盘与存储盘分离存放,导致电子数据因此损坏或丢失。
7、.缺乏必要的计算机维护、网络安全人才。众所周知,电算化下的档案管理涉及到软件、系统安全、维护等一系列专业的问题,但目前一般单位都仅仅对以前的会计人员进行一定的软件设施建设。在一定层面上而言,会计人员只学会了操作,而管理与维护对他们而言就非常陌生,由此导致的结果与损失也非同小可。
四、完善会计档案工作管理的建议
(一)各单位领导从思想上引起足够的重视,加强培训。《会计档案管理办法》第四条明确规定:“各单位必须加强对会计档案管理工作的领导,保证会计档案妥善保管、有序存放、方便查阅,严防毁损、散失和泄密。”可见从法律的高度来依法加强管理,使会计档案管理走上法制化轨道。同时应依法加强对会计档案工作人员的全面培训,把增强会计档案管理知识和操作技能作为会计人员岗前培训和考核的重要内容,有效地防范问题进而起到应有的重要作用。
(二)整理各类会计档案,认真妥善保管。对存放的手工会计档案,要及时认真细致地清理修整、妥善保管归档。会计电算化软件系统、程序及存储在磁性介质上的会计数据、资料,均应视同档案及时整理、保存并妥善保管归档。 为查找方便,应按照类别、保管期限分开存放。无论手工还是电算化会计档案管理都要做好防磁、防火、防潮、防热、防冻、防尘、防盗、防虫蛀、防霉烂和防鼠咬等工作。重要会计档案应有备份,存放在两处不同的建筑物内。采用磁性介质存贮的电算化会计档案,要定期进行检查、复制备份,防止由于磁性介质损坏而使会计档案丢失造成不必要的麻烦和损失。存放有磁介质上的会计资料借阅归还时,还应该认真检查,防止感染病毒。
(三)建立各种管理制度。根据本单位的具体情况,建立健全会计档案的立卷制度、保管制度、查阅登记制度、保密制度、归档制度、销毁制度等。保证会计档案妥善保管、有序存放、方便查阅、安全保密。
(四)要定期进行会计档案资料鉴定销毁。《会计档案管理办法》第十条对保管期满的会计档案的銷毁程序作了明确规定。会计档案人员会同财会部门,积极做好会计档案的鉴定工作,有价值的妥善保管,无价值的大胆销毁,对于涉及保管期限已满、暂未清结的债权债务和其它未了事项的原始凭证不得销毁,应单独抽出重新立卷,相关人员签字确定并在销毁清册的备注栏内及保管清册的相关栏内注明。
(五)做好会计档案交接。会计档案整理立卷,编制好“会计档案移交清册”(一式两份)后,即可办理手续移交到档案部门进行保存;档案管理人员接收后,要进行编号、编目、贴标签等工作,并固定档案的位置,便于查找;会计档案管理工作人员因工作需要等调离时,应认真负责办理移交手续,以保持会计档案工作的延续性。
(六).加大会计档案的监管力度。结合实际,进一步细化会计档案的分类、组卷、排列、编页、案卷目录、装订、移交等操作规程。在各项会计业务检查中,将会计档案的规范化管理纳入其中,以加大对会计工作的整体性和连续性的检查与监督。
总之,加强会计档案管理工作是我们当前财务管理中急待改进和加强的重要工作,各单位都要高度重视、积极行动,从基础工作做起,切实提高财务管理工作水平,真正使会计档案管理实现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