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位美国教学法专家曾说:“教师教学效率的高低,大部分可以从他们所提的问题的性质和发问的方法查出来。中小学教师若不熟谙发问的技巧,他的教学工作是不易收到成效的。”由此可见,提问不仅是一种教学方法,而且是一种比较复杂的教学艺术。
概括意思、谈感受、说体会,这些都是阅读教学中常用的训练方式。因此,“这段话主要写什么?”“哪个地方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你体会到了什么?”这些是课堂上常用的设问。偶尔给这些设问加点“酶”,来点催化,会更好地激发孩子的热情,激活孩子的思维,从而更有效地提高阅读教学质量。
一、融合生活元素
语文的外延就等于生活,智慧的教师会张着一对生活的眼睛寻找语文教学中的生活元素。在教学中,改变封闭的语文环境,拓展学习的空间,在生活这一取之不尽的教育资源、得天独厚的身边环境中学习语文,将会事半功倍。
课堂设问,就要适当融入生活元素,将语文学习与生活相融通,让课堂这池春水活起来。
且看《桂花雨》教学片断:
师:同学们,刚才我们走进了这场桂花雨,深深陶醉了一回。现在,让我们走出这场雨,做一回路人。看着这缤纷的雨,欢乐的人,你是否想记录下这美妙的瞬间呢?假如发微信,你会抓拍哪些镜头呢?
(孩子先是一愣,随后兴致勃勃地跟同桌商量起来。)
生:我会拍花雨缤纷的美景。
生:我还要拍人们用力摇桂花的镜头。
生:还有,那张着嘴巴尝桂花雨的孩子,那躺在竹席上的桂花人,都要拍下来!(前面教学中,教师让孩子交流过“享受着这缤纷香甜、奇妙有趣的桂花雨,你又会怎样做”,有孩子想尝桂花雨,有孩子想干脆躺在竹席上,让桂花落个满脸满身,变成个桂花人。)
师:这些镜头都很典型,景那么美,人那么欢!这么美的图片,你将配上怎样的文字呢?
生:摇花乐!
生:花雨缤纷入心田。
师:不愧是小诗人!这个“入”改成“润”,试试看。
生:花雨缤纷润心田!
生:我改用后面的那首小诗——“儿童解得摇花乐,花雨缤纷润心田!”
师:同学们,能捕捉这些美好的画面,说明你懂得欣赏美;能写出这么优美的文字,说明你能够表达美。小小微信,原来也有大大学问啊!我们学会欣赏,学会表达,才会发出精美的微信!
在孩子们充分感受这场桂花雨的无限美好之后,教师又引导孩子们走出情境,借发微信的形式,回顾难忘镜头,欣赏美妙的花雨、欢乐的人们,再让孩子们给这些镜头配上文字表达所感受到的美。相信,这场让作者琦君念念不忘的桂花雨,同样摇落在孩子们美好的童年记忆里。这些充满诗情画意的文字,将沉淀在孩子们语文积累的长河中。
在这一过程中,教师教孩子发微信,实则引导孩子捕捉美、欣赏美、表达美。课堂上闪现的灵感,洋溢的诗情,除了来自文本本身的魅力外,微信这一让孩子所熟悉的生活元素的作用,也是毋庸置疑的。
试想,教师设问:“哪个画面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你体会到了什么?”孩子的学习兴趣是否会打折扣?生发的灵感是否会少一点?萌生的诗情是否会淡一点?继而,这堂课是否会失去一半的美呢?
二、添加情感动因
叶圣陶先生曾说:“作者思有路,遵路识斯真。”同理,作者情有源,循源识斯真。教师的设问添加情感动因,拧开文本与孩子间封堵的阀门,帮助孩子找到藏在文字中的情感之源,让孩子的情感得以与文本中作者的情感相融通。孩子与作者同呼吸共命运,其阅读的深度广度就不难实现。
且看《詹天佑》教学片断:
师:读着这段文字,你愤恨不愤恨?难过不难过?高兴不高兴?担心不担心?请再用心读读,在相关语句边上写写自己的感受。
生:我很气愤!清朝政府刚提出这条铁路的修筑计划,一些帝国主义国家为了控制我国的北部,就出来争夺修筑权,还要要挟我们。这明明是我们自己的事,还要由他们来横加干涉!
生:在清政府任命詹天佑为总工程师后,帝国主义者却认为这是个笑话。有一家外国报纸轻蔑地说:“能在南口以北修筑铁路的中国工程师还没有出世呢。”这是对我们中国的极大羞辱!
师:是啊,中国人想自己修条铁路,帝国主义者就进行阻挠,阻挠不成就要挟,要挟不成就嘲笑。实在是令人气愤。大家往深处想想,为什么会这样呢?
生:我查过资料,了解到当时是清朝末年,我们还处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会,政治腐败,经济落后,技术力量薄弱。我们中国在外国人眼中实在是很糟糕的,所以我也感到很难过。
师:对!“落后就要挨打”,我们为帝国主义国家的强盗行径感到愤恨,也为当时清政府腐败无能而感到难过。还有不一样的心情吗?
生:我很高兴!因为文中说“帝国主义完全想错了,中国那时候已经有了自己的工程师,詹天佑就是他们中间的一个”,这话告诉我们,我们中国人并不像帝国主义国家所想的那么无能。我相信詹天佑一定能让我们扬眉吐气!
师:对,事实上,以詹天佑为首的工程师们,为我们中国人好好争了一口气!
生:我还有点担心!因为从南口往北过居庸关到八达岭,一路都是高山深涧,悬崖峭壁。这样艰巨的工程,各国著名的工程师也不敢轻易尝试,我们中国人万一完成不了,只能让那些帝国主义国家更加瞧不起我们。
师:愤恨、难过、高兴、担心,读着这段文字,我们心中真是像打翻了五味瓶。让我们带着这份复杂的感情,把这段话读好。
上述教学片断中,教师的设问——“读着这段文字,你愤恨不愤恨?难过不难过?高兴不高兴?担心不担心”,问在情感上,问在孩子的内心感受上,所添加的情感动因,促使孩子由文外之“我”变成文内之“我”,或愤恨,或难过,或高兴,或担心……有了真切的情感体验,文本才会在孩子的脑海中打下烙印,孩子才会真正把书读到心里去,这样的学习效果是不言而喻的。 梁启超有云:“天下最神圣的莫过于情感。”课堂设问,不妨加点情感动因,拨动孩子情感之弦,让孩子在喜怒哀乐等丰富的情感活动中赋予文本生命的活力。
三、掺进角色成分
阅读教学中,角色体验法是一种较常用的教学策略和方法。在教学过程中创设一定的情境,让孩子参与其中,通过体验角色领悟知识、发展能力和建构意义。
课堂设问就是要给问题掺进角色成分,让孩子产生角色移位,将自己置身于文章的角色中。
且看《天鹅的故事》教学片断:
师:看着这老天鹅用自己的血肉之躯,一下又一下地,重重地扑打冰面,我有很多很多的问题想问问老天鹅。谁来帮老天鹅做做代言人,接受老师的采访?
(很多孩子积极举手。)
师:老天鹅啊,冰面上已经血迹斑斑,你一定很疼痛吧?
生:是的,很痛很痛!
师:那么,你砸得轻一点呢!
生:不行,轻的话怎么能砸开冰面呢?
师:这么多天鹅呢,让年轻力壮的来吧!
生:我年纪最大,应该由我带这个头啊!
生:受重伤飞不了的话,就要冻死在这里,年轻力壮的太可惜了!
师:生命一样可贵。
生:我年纪大了,万一冻死,也活了大半辈子了!
师:向您致敬!我不打扰您破冰了,祝您成功!
师:同学们,刚才我们痛老天鹅所痛,更想老天鹅所想,深刻感受了老天鹅行为之壮烈,精神之伟大。万千敬意,让我们通过朗读来表达!
(孩子读得声情并茂。)
师:此时此刻,你想用哪些词语来送给老天鹅?
生:身先士卒、奋不顾身。
生:勇敢坚强、破冰勇士。
上述教学片断,教师让孩子做做老天鹅的代言人,痛老天鹅所痛,更想老天鹅所想。通过层层深入的追问,引导孩子越来越深地走进老天鹅的内心。在角色对话中,孩子深切体验了老天鹅这一破冰勇士的角色,心灵得到了洗礼,老天鹅那身先士卒、奋不顾身的可贵精神也深深植根在了孩子的心里。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通过适当的语言渲染及情境创设,让孩子融入某个角色,然后设置“角色问题”,让他们充分体验角色所处的环境及背景,用角色的眼睛观察世界,用角色的心灵揣摩情境,用角色的言行再现形象等,从而引领他们深入走进文本,实现和教师、文本的有效对话。
四、汇入创新因素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兴趣首先产生于新奇事物和独特形式的刺激。小学生更是如此,他们往往喜欢新鲜,追求别致。
教师在向孩子提问时,所提的问题或者所提问的方式最好汇入创新因素,有新意,够新颖,不落俗套。孩子听到老师的问题时就产生新鲜感,学习兴趣就自然浓厚了,脑筋也就自然开动了。这样会收到出人意料的教学效果。
且看《高尔基和他的儿子》的教学片断:
(多媒体出示高尔基书信内容。)
师:如果把高尔基的这几段书信看做一篇独立的文章,你能引用其中一句话来给它加个题目吗?请你快速默读这段话。
孩子饶有兴趣地默读,很多孩子举手。
生:“给”,永远比“拿”愉快!
多媒体动态呈现:文中的“‘给’,永远比‘拿’愉快!”这一中心句,跃至文章题目位置。
师:看来,你很会概括提炼!假如,只用一个字呢?
孩子稍加思索,马上举手。
生:“给”。
多媒体动态呈现:题目中保留“给”,其余部分消失。
孩子们看得兴味盎然。
师:高尔基写这封信,就是为了让他的儿子懂得“给”的重要。他又是怎样一步一步来说明的呢?请大家再读这些文字。
……
画出中心句、中心词,是常用的阅读训练。通常情况下,教师让孩子在书本上找一找,画一画。但是,上述教学片断中,教师让孩子将高尔基书信视为一篇短文,然后让孩子引用文中现成的句子、词语给文章加题目,这样的训练形式显然更有新意。在训练过程中,多媒体再辅之动态呈现,由句子到词语,形象生动,将原本概括内容的训练演绎得妙趣横生。
教师的设问汇入创新因素,才会把一次次阅读思考变成有趣的“脑力体操”,让孩子们乐在其中。
且给设问加点“酶”,这“酶”便是生活、情感、角色、创新等因素。让我们发挥这些“酶”的催化作用,真正“让孩子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的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概括意思、谈感受、说体会,这些都是阅读教学中常用的训练方式。因此,“这段话主要写什么?”“哪个地方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你体会到了什么?”这些是课堂上常用的设问。偶尔给这些设问加点“酶”,来点催化,会更好地激发孩子的热情,激活孩子的思维,从而更有效地提高阅读教学质量。
一、融合生活元素
语文的外延就等于生活,智慧的教师会张着一对生活的眼睛寻找语文教学中的生活元素。在教学中,改变封闭的语文环境,拓展学习的空间,在生活这一取之不尽的教育资源、得天独厚的身边环境中学习语文,将会事半功倍。
课堂设问,就要适当融入生活元素,将语文学习与生活相融通,让课堂这池春水活起来。
且看《桂花雨》教学片断:
师:同学们,刚才我们走进了这场桂花雨,深深陶醉了一回。现在,让我们走出这场雨,做一回路人。看着这缤纷的雨,欢乐的人,你是否想记录下这美妙的瞬间呢?假如发微信,你会抓拍哪些镜头呢?
(孩子先是一愣,随后兴致勃勃地跟同桌商量起来。)
生:我会拍花雨缤纷的美景。
生:我还要拍人们用力摇桂花的镜头。
生:还有,那张着嘴巴尝桂花雨的孩子,那躺在竹席上的桂花人,都要拍下来!(前面教学中,教师让孩子交流过“享受着这缤纷香甜、奇妙有趣的桂花雨,你又会怎样做”,有孩子想尝桂花雨,有孩子想干脆躺在竹席上,让桂花落个满脸满身,变成个桂花人。)
师:这些镜头都很典型,景那么美,人那么欢!这么美的图片,你将配上怎样的文字呢?
生:摇花乐!
生:花雨缤纷入心田。
师:不愧是小诗人!这个“入”改成“润”,试试看。
生:花雨缤纷润心田!
生:我改用后面的那首小诗——“儿童解得摇花乐,花雨缤纷润心田!”
师:同学们,能捕捉这些美好的画面,说明你懂得欣赏美;能写出这么优美的文字,说明你能够表达美。小小微信,原来也有大大学问啊!我们学会欣赏,学会表达,才会发出精美的微信!
在孩子们充分感受这场桂花雨的无限美好之后,教师又引导孩子们走出情境,借发微信的形式,回顾难忘镜头,欣赏美妙的花雨、欢乐的人们,再让孩子们给这些镜头配上文字表达所感受到的美。相信,这场让作者琦君念念不忘的桂花雨,同样摇落在孩子们美好的童年记忆里。这些充满诗情画意的文字,将沉淀在孩子们语文积累的长河中。
在这一过程中,教师教孩子发微信,实则引导孩子捕捉美、欣赏美、表达美。课堂上闪现的灵感,洋溢的诗情,除了来自文本本身的魅力外,微信这一让孩子所熟悉的生活元素的作用,也是毋庸置疑的。
试想,教师设问:“哪个画面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你体会到了什么?”孩子的学习兴趣是否会打折扣?生发的灵感是否会少一点?萌生的诗情是否会淡一点?继而,这堂课是否会失去一半的美呢?
二、添加情感动因
叶圣陶先生曾说:“作者思有路,遵路识斯真。”同理,作者情有源,循源识斯真。教师的设问添加情感动因,拧开文本与孩子间封堵的阀门,帮助孩子找到藏在文字中的情感之源,让孩子的情感得以与文本中作者的情感相融通。孩子与作者同呼吸共命运,其阅读的深度广度就不难实现。
且看《詹天佑》教学片断:
师:读着这段文字,你愤恨不愤恨?难过不难过?高兴不高兴?担心不担心?请再用心读读,在相关语句边上写写自己的感受。
生:我很气愤!清朝政府刚提出这条铁路的修筑计划,一些帝国主义国家为了控制我国的北部,就出来争夺修筑权,还要要挟我们。这明明是我们自己的事,还要由他们来横加干涉!
生:在清政府任命詹天佑为总工程师后,帝国主义者却认为这是个笑话。有一家外国报纸轻蔑地说:“能在南口以北修筑铁路的中国工程师还没有出世呢。”这是对我们中国的极大羞辱!
师:是啊,中国人想自己修条铁路,帝国主义者就进行阻挠,阻挠不成就要挟,要挟不成就嘲笑。实在是令人气愤。大家往深处想想,为什么会这样呢?
生:我查过资料,了解到当时是清朝末年,我们还处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会,政治腐败,经济落后,技术力量薄弱。我们中国在外国人眼中实在是很糟糕的,所以我也感到很难过。
师:对!“落后就要挨打”,我们为帝国主义国家的强盗行径感到愤恨,也为当时清政府腐败无能而感到难过。还有不一样的心情吗?
生:我很高兴!因为文中说“帝国主义完全想错了,中国那时候已经有了自己的工程师,詹天佑就是他们中间的一个”,这话告诉我们,我们中国人并不像帝国主义国家所想的那么无能。我相信詹天佑一定能让我们扬眉吐气!
师:对,事实上,以詹天佑为首的工程师们,为我们中国人好好争了一口气!
生:我还有点担心!因为从南口往北过居庸关到八达岭,一路都是高山深涧,悬崖峭壁。这样艰巨的工程,各国著名的工程师也不敢轻易尝试,我们中国人万一完成不了,只能让那些帝国主义国家更加瞧不起我们。
师:愤恨、难过、高兴、担心,读着这段文字,我们心中真是像打翻了五味瓶。让我们带着这份复杂的感情,把这段话读好。
上述教学片断中,教师的设问——“读着这段文字,你愤恨不愤恨?难过不难过?高兴不高兴?担心不担心”,问在情感上,问在孩子的内心感受上,所添加的情感动因,促使孩子由文外之“我”变成文内之“我”,或愤恨,或难过,或高兴,或担心……有了真切的情感体验,文本才会在孩子的脑海中打下烙印,孩子才会真正把书读到心里去,这样的学习效果是不言而喻的。 梁启超有云:“天下最神圣的莫过于情感。”课堂设问,不妨加点情感动因,拨动孩子情感之弦,让孩子在喜怒哀乐等丰富的情感活动中赋予文本生命的活力。
三、掺进角色成分
阅读教学中,角色体验法是一种较常用的教学策略和方法。在教学过程中创设一定的情境,让孩子参与其中,通过体验角色领悟知识、发展能力和建构意义。
课堂设问就是要给问题掺进角色成分,让孩子产生角色移位,将自己置身于文章的角色中。
且看《天鹅的故事》教学片断:
师:看着这老天鹅用自己的血肉之躯,一下又一下地,重重地扑打冰面,我有很多很多的问题想问问老天鹅。谁来帮老天鹅做做代言人,接受老师的采访?
(很多孩子积极举手。)
师:老天鹅啊,冰面上已经血迹斑斑,你一定很疼痛吧?
生:是的,很痛很痛!
师:那么,你砸得轻一点呢!
生:不行,轻的话怎么能砸开冰面呢?
师:这么多天鹅呢,让年轻力壮的来吧!
生:我年纪最大,应该由我带这个头啊!
生:受重伤飞不了的话,就要冻死在这里,年轻力壮的太可惜了!
师:生命一样可贵。
生:我年纪大了,万一冻死,也活了大半辈子了!
师:向您致敬!我不打扰您破冰了,祝您成功!
师:同学们,刚才我们痛老天鹅所痛,更想老天鹅所想,深刻感受了老天鹅行为之壮烈,精神之伟大。万千敬意,让我们通过朗读来表达!
(孩子读得声情并茂。)
师:此时此刻,你想用哪些词语来送给老天鹅?
生:身先士卒、奋不顾身。
生:勇敢坚强、破冰勇士。
上述教学片断,教师让孩子做做老天鹅的代言人,痛老天鹅所痛,更想老天鹅所想。通过层层深入的追问,引导孩子越来越深地走进老天鹅的内心。在角色对话中,孩子深切体验了老天鹅这一破冰勇士的角色,心灵得到了洗礼,老天鹅那身先士卒、奋不顾身的可贵精神也深深植根在了孩子的心里。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通过适当的语言渲染及情境创设,让孩子融入某个角色,然后设置“角色问题”,让他们充分体验角色所处的环境及背景,用角色的眼睛观察世界,用角色的心灵揣摩情境,用角色的言行再现形象等,从而引领他们深入走进文本,实现和教师、文本的有效对话。
四、汇入创新因素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兴趣首先产生于新奇事物和独特形式的刺激。小学生更是如此,他们往往喜欢新鲜,追求别致。
教师在向孩子提问时,所提的问题或者所提问的方式最好汇入创新因素,有新意,够新颖,不落俗套。孩子听到老师的问题时就产生新鲜感,学习兴趣就自然浓厚了,脑筋也就自然开动了。这样会收到出人意料的教学效果。
且看《高尔基和他的儿子》的教学片断:
(多媒体出示高尔基书信内容。)
师:如果把高尔基的这几段书信看做一篇独立的文章,你能引用其中一句话来给它加个题目吗?请你快速默读这段话。
孩子饶有兴趣地默读,很多孩子举手。
生:“给”,永远比“拿”愉快!
多媒体动态呈现:文中的“‘给’,永远比‘拿’愉快!”这一中心句,跃至文章题目位置。
师:看来,你很会概括提炼!假如,只用一个字呢?
孩子稍加思索,马上举手。
生:“给”。
多媒体动态呈现:题目中保留“给”,其余部分消失。
孩子们看得兴味盎然。
师:高尔基写这封信,就是为了让他的儿子懂得“给”的重要。他又是怎样一步一步来说明的呢?请大家再读这些文字。
……
画出中心句、中心词,是常用的阅读训练。通常情况下,教师让孩子在书本上找一找,画一画。但是,上述教学片断中,教师让孩子将高尔基书信视为一篇短文,然后让孩子引用文中现成的句子、词语给文章加题目,这样的训练形式显然更有新意。在训练过程中,多媒体再辅之动态呈现,由句子到词语,形象生动,将原本概括内容的训练演绎得妙趣横生。
教师的设问汇入创新因素,才会把一次次阅读思考变成有趣的“脑力体操”,让孩子们乐在其中。
且给设问加点“酶”,这“酶”便是生活、情感、角色、创新等因素。让我们发挥这些“酶”的催化作用,真正“让孩子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的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