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于长期受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影响,数学逐渐变成了一门充斥着数字与符号的学科,学生作业只有对错之分,在大红的“√”和“×”之中,看不到学生学习数学的喜怒哀乐,看不到学生思维过程和个性品质,看不到学生的成长足迹和心路历程,数学的人文性被活生生抹杀,学生鲜活的个性被压榨成枯燥的过程。因此,数学也就成了学生最不喜欢的学科之一,而数学日记的出现,为缓解这一现象提供了契机。
通过几年的尝试,我们欣喜地发现,把数学日记引入作业后,学生更愿意将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表达出来,更加全面地了解自己的学习过程,感受自己的成长与进步,从而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在对学生的思维方式、情感态度的评价以及教师实施因材施教等方面起到积极作用。
一、关于数学日记
数学日记就是让学生以日记的形式记录自己对数学学习内容的理解、评价,以及自己在数学活动中产生的真实心态和想法。数学日记突出了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主体性和创造性,重点突出了学生情感态度和反思过程。
数学日记的基本类型有两种。一种是反思型日记。例如,在学习“勾股定理的逆定理”之后,一位同学在日记中是这样写的——
今天课堂上,张老师和我们做了一个数学游戏。老师对于我们任意说出一个正整数作为三角形一边的长,他马上就能说出另两边的长,使由这三条边构成的三角形一定是直角三角形。我们还真有点不信。王成说“5”,老师答“12,13”;我说“7”,老师答“24,25”;刘思雨说“4”,老师答“7.8,8.5。”我们进行了验证,确实是直角三角形!真佩服老师!我们问老师怎么这么快就能说出来。他笑而不答,让我们仔细观察这几组数字,看有什么规律。我和同桌研究后发现:老师所说的两个数字之差总是1,两数之和正好是我们同学所说的两个数字的平方。怪不得老师反应这么快。这下我也能很快说出了,老师表扬我观察仔细,弄得我有点不好意思了,因为这是我和几位同学共同发现的啊。
另一种是实践型日记。比如《生活中的数学日记》——
周日,我到同学王子峰家玩,走进院内,看到满地都是木屑和木板。原来他爸爸是位木匠,正在用一把奇怪的尺子在木板上画线。我问这是什么尺子,用来画什么的?他告诉我这叫角尺,专门用来平分角的。很奇怪,平分角用圆规或量角器啊,这怎么也能平分?我仔细地观察他画线的过程,感觉似曾相识。现在想起来了,这不就是课堂上老师让我们画图的过程嘛。(图形略)其中OA=OB,AC=BC,利用“SSS”判断两个三角形全等,从而得到两个角相等。真没想到,我们身边竟有这么多平时熟视无睹的数学知识,今后我一定要注意多观察,争取发现更多生活中的数学。
二、指导要点
1.分阶段实施。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我们发现学生往往会有千篇一律、应付任务等现象,归根到底还是因为学生无话可说,不知如何写。因此加强指导显得十分必要,我们把指导过程分为三个阶段:模仿阶段、成型阶段、创新阶段。
(1)模仿阶段。在刚开始写日记的时候,有相当多的学生往往会觉得无从下手,无话可说。因此,教师要采取“扶上马、送一程”的方法,可以先提供固定模式,重点要求写对课堂学习的反思、体验、总结、交流。例如:
___年___月___日?摇?摇班级_____?摇?摇?摇姓名____
课题:_____________
①这节课我们认识或理解了__________(知识方法)。
②我学会了用_____________(知识、方法)解决_____________(数学实际)问题。
③我还没学好的是_____________,我打算这样弥补_____________;
④在这节课的学习过程中,我最高兴的是_____,体验最深的是_____________。
⑤通过本节课学习,我认为_____________(数学学法或用途、数学活动特征等感想)。
(2)成型阶段。经过半个学期的模仿,学生已能掌握写法,不再拘泥于固定的模式和内容,逐步形成自己的模式和风格,能有感而发。
(3)创新阶段。在学生熟练掌握数学日记写法的基础上,就会自己创造多种复合形式的、内容更加丰富多彩的数学日记模式。
2.及时评改,定期进行交流。为了激发学生写数学日记的兴趣,提高他们写数学日记的能力,除了要及时评改外,每周可安排两次专门时间将优秀日记在全班交流,每月出一期数学日记专刊“数学成长乐园”,还可以及时组织学生将优秀的数学日记投稿,当学生看到自己的名字出现在报纸杂志上时,我们看到的必将是他们最灿烂、最自信的笑容。(作者单位:江西省崇义县章源中学)
□责任编辑 徐慧林
通过几年的尝试,我们欣喜地发现,把数学日记引入作业后,学生更愿意将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表达出来,更加全面地了解自己的学习过程,感受自己的成长与进步,从而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在对学生的思维方式、情感态度的评价以及教师实施因材施教等方面起到积极作用。
一、关于数学日记
数学日记就是让学生以日记的形式记录自己对数学学习内容的理解、评价,以及自己在数学活动中产生的真实心态和想法。数学日记突出了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主体性和创造性,重点突出了学生情感态度和反思过程。
数学日记的基本类型有两种。一种是反思型日记。例如,在学习“勾股定理的逆定理”之后,一位同学在日记中是这样写的——
今天课堂上,张老师和我们做了一个数学游戏。老师对于我们任意说出一个正整数作为三角形一边的长,他马上就能说出另两边的长,使由这三条边构成的三角形一定是直角三角形。我们还真有点不信。王成说“5”,老师答“12,13”;我说“7”,老师答“24,25”;刘思雨说“4”,老师答“7.8,8.5。”我们进行了验证,确实是直角三角形!真佩服老师!我们问老师怎么这么快就能说出来。他笑而不答,让我们仔细观察这几组数字,看有什么规律。我和同桌研究后发现:老师所说的两个数字之差总是1,两数之和正好是我们同学所说的两个数字的平方。怪不得老师反应这么快。这下我也能很快说出了,老师表扬我观察仔细,弄得我有点不好意思了,因为这是我和几位同学共同发现的啊。
另一种是实践型日记。比如《生活中的数学日记》——
周日,我到同学王子峰家玩,走进院内,看到满地都是木屑和木板。原来他爸爸是位木匠,正在用一把奇怪的尺子在木板上画线。我问这是什么尺子,用来画什么的?他告诉我这叫角尺,专门用来平分角的。很奇怪,平分角用圆规或量角器啊,这怎么也能平分?我仔细地观察他画线的过程,感觉似曾相识。现在想起来了,这不就是课堂上老师让我们画图的过程嘛。(图形略)其中OA=OB,AC=BC,利用“SSS”判断两个三角形全等,从而得到两个角相等。真没想到,我们身边竟有这么多平时熟视无睹的数学知识,今后我一定要注意多观察,争取发现更多生活中的数学。
二、指导要点
1.分阶段实施。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我们发现学生往往会有千篇一律、应付任务等现象,归根到底还是因为学生无话可说,不知如何写。因此加强指导显得十分必要,我们把指导过程分为三个阶段:模仿阶段、成型阶段、创新阶段。
(1)模仿阶段。在刚开始写日记的时候,有相当多的学生往往会觉得无从下手,无话可说。因此,教师要采取“扶上马、送一程”的方法,可以先提供固定模式,重点要求写对课堂学习的反思、体验、总结、交流。例如:
___年___月___日?摇?摇班级_____?摇?摇?摇姓名____
课题:_____________
①这节课我们认识或理解了__________(知识方法)。
②我学会了用_____________(知识、方法)解决_____________(数学实际)问题。
③我还没学好的是_____________,我打算这样弥补_____________;
④在这节课的学习过程中,我最高兴的是_____,体验最深的是_____________。
⑤通过本节课学习,我认为_____________(数学学法或用途、数学活动特征等感想)。
(2)成型阶段。经过半个学期的模仿,学生已能掌握写法,不再拘泥于固定的模式和内容,逐步形成自己的模式和风格,能有感而发。
(3)创新阶段。在学生熟练掌握数学日记写法的基础上,就会自己创造多种复合形式的、内容更加丰富多彩的数学日记模式。
2.及时评改,定期进行交流。为了激发学生写数学日记的兴趣,提高他们写数学日记的能力,除了要及时评改外,每周可安排两次专门时间将优秀日记在全班交流,每月出一期数学日记专刊“数学成长乐园”,还可以及时组织学生将优秀的数学日记投稿,当学生看到自己的名字出现在报纸杂志上时,我们看到的必将是他们最灿烂、最自信的笑容。(作者单位:江西省崇义县章源中学)
□责任编辑 徐慧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