欣赏真实材料之美

来源 :美与时代·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ultr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自普金开始,设计是否真实体现功能、结构、材料成为一种新的装饰风格。普金的“真实”装饰理论影响了约翰·拉斯金和威廉·莫里斯,为工艺美术运动提供了技术参考和指导。对普金“真实”装饰理论中的材料部分进行梳理与分析,寻找其材料真实原则的观念来源、内在逻辑和发展轨迹,以期为国内的设计理论发展提供借鉴。
  关键词:真实;材料;普金;装饰;工艺
  普金,19世纪英格兰建筑师、设计师、设计理论家,哥特式复兴运动及工艺美术运动的先驱。尼古拉斯·佩夫斯纳(Nikolaus Pevsner)在《现代设计的先驱者》(Pioneers of Modern Design)中称赞普金为杰出的设计师和理论家,认为他的理论启发了约翰·拉斯金(John Ruskin)和威廉·莫里斯(William Morris),间接引领了工艺美术运动[1]。
  一、普金装饰理论溯源
  针对工业革命后工业批量生产所导致的设计水准下降局面,拉斯金等人呼吁复兴中世纪的手工艺传统,重新提高设计品位。既然拉斯金的思想是受普金的影响,那么普金是如何看待机器工业生产的呢?
  普金曾在19世纪初就对当时盛行的机械论提出质疑:
  这个伟大的时代宣称创造出了过去无法匹敌的成果,并且带着怜悯和鄙夷的目光回顾往昔。从某些方面来讲,笔者承认那些伟大而重要的发明越来越趋于完美,但是,必须记住,它们只是机器的产物,并且随着它们的进步,艺术作品和精神产品在相当程度上已经退步[2]30。
  他声称批量生产的产品没有灵魂,抨击当代抹灰、塑型、贴纸等机械工艺降低了设计品位,认为这些标准化的工艺远不如古代手工艺人的创作灵活、丰富和大胆,并借此强调工匠手工艺操作流露出的真实情感。他的这段描述可以视作工艺美术运动反机械生产观点的先声:
  有什么比观看冲压工艺还荒唐的事情?将一堆部件通过切割、修剪、打磨来制作装饰,然后用底漆将节点遮盖,最后变成笨重且不连贯的丑陋组合物。但它便宜——比艺术家设计制造出来的东西便宜;并且,它可卑的低劣性丝毫不被人顾及,还用在皇宫里,贵族的宅邸里。事实上,这只是一种对廉价、花哨、粗俗表演的喜好[2]35。
  普金还攻击了现代设计中的“欺骗”行为。普金将设计“欺骗”分成以下三种情况:第一种是“结构欺骗”,即“用结构上的装饰取代作为结构的装饰”[3]44,如后期哥特式屋顶的悬垂(如图1),虽绚烂夺目,却掩盖了拱顶主结构,未将装饰限制在丰富结构本身的层面上;第二种是“外表欺骗”,即在建筑外表使用虚假材料,常见的现象有将铸铁漆上仿石材效果的涂料(如图2);第三种是“操作欺骗”,指的是抹灰、塑形、贴纸等机械工艺对手工制品的替代和冒充。
  铸铁作为新材料在工业革命中首先用作工厂梁柱。19世纪又慢慢在公共建筑上得到使用,但它尚未脱离传统的建筑形式。普金曾举例说明哥特式复兴建筑中,将铸铁当作石材使用的现象:
  铸铁是一种比石材坚固的材料,在承受同样负荷时铸铁的用料要比石材少得多;因此,以铸铁窗棂为例,其外形看起来有些薄弱,失去正常的比例关系。若铸铁使用与石材相同的尺度,那么与材料不一致的矛盾就会产生,并且其材料花销会翻倍……铸模价格昂贵,一旦造出来,就必须不断使用。因此我们才会在不同建筑中见到同样规格的窗户……这些地方本该使用不同形制的窗户[3]34。
  有时建筑师為了使铸铁窗饰尽可能接近古代的形式,特意将其漆上仿石材效果的涂料。此举对于普金来说则完全是一种欺骗行为,他认为对材料特性的错误把握是导致模仿行为的原因之一,另一原因则是将形式(装饰)与功能本末倒置。当代英国哥特式复兴风格的中产阶级住宅中,繁琐的室内装饰令人眼花缭乱,如将钟表表面设计成战车车轮或玫瑰花窗。这些装饰不仅造价昂贵,而且往往没有实际功能。对于普金来说,1851年的万国工业博览会便是这些产品的集体亮相。对于上述现象,普金认为其来自一种“错把掩饰当作装饰”的观念,他称“当代艺术家,不去追求实用的形式进而装饰之,反倒以铺张奢靡掩盖物品的真实用途”[3]40。普金反对这种无意义的矫饰,认为设计应以实用为前提,装饰应尽量简单、朴实。
  普金厌恶铸铁、玻璃、涂料等新材料,崇尚中世纪的建筑材料,尤其偏爱石材、木材和金属,并将这种偏好贯彻到设计中。他揭露现代设计在材料使用上的虚假,追求设计的真实,他提出的真实材料原则客观上启示了后来的设计师。
  二、普金装饰理论梳理
  在普金的艺术理论中,“真实”是一个至关重要的概念。它被普金视为建筑的最高目标。什么样的材料才能称为“真实”的材料呢?普金在其代表作《尖顶建筑或基督教建筑的真实原则》(The True Principles of Pointed or Christion Architecture)(以下简称《真实原则》)中做了说明,他开篇便简明扼要地提出了两条原则:
  此次演讲的主题是提出并解释哥特式或基督教建筑的真实原则,了解这些知识,你就能检测建筑的卓越与否。设计最伟大的两条原则是:第一,建筑的任何特征都必须符合便利、结构或得体的要求;第二,所有装饰都应该为了丰富建筑的基本结构而存在。对这两条原则的忽视是导致当前所有糟糕建筑的原因。
  在接下来的篇幅中,普金对第二条原则进行了拓展和解释。普金认为材料必须要有合理的建造方式,在此基础上产生建筑形式,即“在材料之间进行适当的组合与配置,并使之形成一种材料的表达艺术”。石材、木材和金属都有各自的属性,“建造方式本身应当随着使用材料的变化而变化,设计应根据材料的表现形式做出调整”[3]1。
  (一)石质材料
  哥特式教堂是石造建筑的杰作,其柱子、交叉肋拱以及网状窗格都是石头结构,用其他材料无法做成。此外,古代工匠建造出的建筑物拥有奇妙的美感和坚固度,这不仅是对石头数量和大小的控制,还展现了石头放置的艺术性。中世纪建筑大多采用尺寸较小的石料砌筑墙体和门窗侧柱,这些石料往往是剩余的不规则边角料,工匠将这些尺寸不一的小石块堆叠,加以最大化利用(如图3)。当代建筑所用石料均为机械加工品,其尺寸、规格统一,砌筑门框侧柱时,往往用一整块石料,砌筑窗户侧柱时,常用对称石料以求经济、便捷,砌墙时也是如此。两者对比,普金认为古代手工艺要优于当代机械工艺,他认为“大块的石料毁掉了建筑比例,对称的石块弱化了窗户线脚的连续效果”[3]18。   (二)木质材料
  木材在哥特式建筑中主要有两种用途:一是用作屋顶结构;二是用作室内装饰。木材作屋顶结构时,木结构屋顶的水平与垂直构件交汇点在结构上比较薄弱,通过安置悬垂加强交点可以有效避免这个问题,古代往往会在木悬垂上做些雕饰(如图4)。此种设计下,悬垂既是结构的一部分,其本身又具有装饰效果,符合普金所说的真实原则。山形墙作为古代建筑最突出的特征不断被现代哥特式建筑模仿。普金指出了现代建筑师在引入这些建筑形式时经常会犯的一些错误。山形墙的封檐板用于覆盖和保护桁条(如图5),但是现代哥特式建筑中的封檐板,像一副空空的骨架,除了增加重量和不必要的费用之外,不能起到任何作用。
  (三)金属材料
  金属材料在古代工匠手中又是如何操作的呢?普金以铁制门扣为例(如图6):其并非由一块圆铁直接镌刻而成,而是利用铁的延展性,先将铁锭敲打成薄片,再在不同的圆铁片上镂刻各种图案,然后将其相互叠加构成精巧复杂的图形,按照此法做出的门扣既符合材料特性,又坚固、美观。又如古代植物造型的门铰,大片“枝叶”覆盖在门板上,并由螺钉固定,坚固耐用且极具装饰性,实现了材料、功能与装饰三合一(如图7)。反之,当代金工车间生产的门铰隐匿于门板与门框之间,既不美观又经受不住大的拉力,普金认为其装饰性和实用性均不如前者。
  三、普金装饰理论影响
  工艺美术运动的代表人物约翰·拉斯金(John Ruskin)、威廉·莫里斯(William Morris)和查尔斯·沃塞(Charles Francis Annesley Voysey)都深受普金思想的影响。他们主张在设计上回溯到中世纪,反对机器美学,主张手工艺传统,追求设计的真实、诚挚,形式与功能的统一,在装饰上主张从自然中吸取营养。
  拉斯金在1851-1853年间推出了他最具影响力的著作《威尼斯的石头》(The Stones of Venice),通过这本著作,他建立了发扬中世纪手工艺传统的理论立场。他认为中世纪手工艺人团结、合作、精益求精的工作方式是当时英国乃至欧洲设计界最缺乏的品质。拉斯金继承了普金的“真实”理论,并将其引入到普遍的设计批判中:“我们也许不能够拥有优秀的、漂亮的或者创新的建筑,但是我们却可以拥有真实的建筑:寒酸可以原谅,实用值得尊敬,但是对卑鄙的欺诈除了嘲讽还能有什么?”[4]拉斯金还继承了普金的早期功能主义设计原则,即“实用性”目的,反对“为形式而形式”的倾向。这些观点大部分通过著作《建筑的七盏明灯》(The Seven Lamps of Architecture)传达出来,后来成为现代设计思想的基础理论之一。
  作为工艺美术运动的主要人物,莫里斯是真正实践普金装饰理论的先驱。19世纪中期,维多利亚装饰风格盛行,到处都是艳丽的玫瑰图案以及华丽的洛可可式卷纹,更令人反感的是那些依靠错视手法对动植物进行模仿的设计。普金强烈反对这两种风格,尤其是后一种,他认为用透视手法造成三维效果是一种虚假行为,是不真实的。普金称,如果房间四面都画上用光和影表现的图案,那图案中的阴影一定会与窗外透进来的光形成的阴影冲突[4]。因此他提倡平面和传统设计,用二维图案取代产生错觉的三维图案。莫里斯继承了普金关于图案设计平面化的理论,将自然形态的植物进行平面化处理。通过莫里斯的实践推动,这种反对三维图案的理论逐渐成为维多利亚图案改革者们的信条。
  1915年,沃塞在《个性》(Individuality)中写道:采用最适合英国气候和民族性格的材料……普金提出的模式是在英国产生的,完全与英国的气候和民族性格相适应。他在书中继承了普金关于材料、气候以及民族性格的观点。沃塞认为,本国的材料比任何进口材料都协調,未经打磨的橡木、石头或砖块,比抛光木头、大理石和马赛克更适合我们国家的气候、光线和民族性格。
  在普金眼里,只有古代尖顶建筑能够满足上述所有原则,只有中世纪的工匠真正做到了“充分发挥各种材料的自然属性”。无论尖顶建筑是否真的如他所愿成为唯一正确的建筑,他号召“欣赏真实材料之美”的精神渗透在了日后的工艺美术运动中,普金对石材、木材和金属等传统材料的研究也为哥特式复兴和工艺美术运动提供了技术参考和指导。
  参考文献:
  [1]佩夫斯纳.现代设计的先驱者——从威廉莫·里斯到格罗皮乌斯[M],王申祜,等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46-48.
  [2]A.W.N. Pugin.Contrasts[M].London: John Weale, 1841.
  [3]A.W.N.Pugin.The True Principles of Pointed or Christian Architecture[M].London: John Weale, 1841.
  [4]罗斯金.建筑的七盏明灯[M].张璘,译.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6:26.
  [5] Paul Atterbury, Clive Wainwright. Pugin: A Gothic Passion[C].New Haven and London: Yale University Press, 1994:119.
  作者简介:刘莹,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博士生。
其他文献
摘 要:自非真实感绘制技术提出以来,一度成为计算机图形学界热议的焦点。随着计算机软硬件的不断进步,当下的NPR技术已经非常成熟了,在工业设计、医学艺术等领域的应用也十分广泛,在动画艺术方面的成就也较为显著。如今,非真实感绘制技术已经是一门不太活跃的学科了。然而,随着虚拟现实技术的逐渐成熟,虚拟现实动画为NPR技术的应用创造出了更加廣阔的空间,对于非真实感绘制技术在虚拟现实动画中的新变化进行研究必将
期刊
摘 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凝聚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消费升级,对于市场所提供的服务和产品,人们开始关注其背后的文化和精神内涵。在产品设计教学改革过程中,把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融入到产品设计中,把握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创造力,探索新的方法与途径,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和精神追求。  关键词:传承;传统文化;产品设计;教学改革;创新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9年新疆维
期刊
摘 要:当今追求的设计简约之美、科技与艺术的融合、图形的扁平化等视觉信息皆是时代发展下的审美需求。在农副产品包装设计中,图形也逐渐由插画的表现形式取代摄影照片的呈现,为包装设计带来更多的创意和创新,同时给包装注入了文化性和时尚感,贴近生活,亲和而有温度。通过对插画在农副产品包装设计的作用和榆林农副产品包装现状的分析,阐述插画在榆林农副产品包装设计中的重要性,这是榆林农副产品包装发展和创新的必要内容
期刊
摘 要:利用新媒体进行数字化改革成为我国许多博物馆新的发展路径。数字化的展示方式既可以达到节约人力物力等资源和保护文物的效果,也可以打破时间、空间对观众的局限,让观众可以随时随地地参观博物馆,获取自己想要的信息。故宫博物院顺应新媒体时代的潮流,将数字媒体技术融入其文化传播和展示方式的新途径之中,缩小了与观众之间的距离,使其形象更加亲切和趣味。“故宫博物院”的数字化文化传播新路径,为新媒体语境下博物
期刊
摘 要:范征南先生的集邮漫画取材于生活,但不是那种坐在室内闭门造车的创作,他的作品放松从容、信手拈来、率意自由,法度中见随意、规矩中见方圆、局限中求舒放,清新脱俗、和谐疏淡。这种深入生活、扎根民众的漫画写生,推动了集邮文化的传承、传播与发展。  关键词:纸面手绘;电脑手绘;集邮漫画;合作画  自从在丽水市集邮协会阅读到《浙江集邮》里“游老兄邮事”集邮漫画专栏以来,笔者便被每月一期短小精悍的集邮漫画
期刊
摘 要:豫南古人居环境设计在“天人合一”的哲理指导下,主要受到中原文化、楚文化和徽文化的影响,从选址布局到环境设计、从室内陈设到营造技术等方面,均充满了朴素的生态精神和人文理念。即崇尚自然、引入自然的生態精神,把自然看作是人化的自然,又将中原美术等人文要素融入居住环境之中,真正实现了人与自然的合二为一。  关键词:人居环境;自然;中原;豫南地区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8年度河南省高等学校青年骨干
期刊
摘 要: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相关理论研究或文献都将设计视为是美化事物的艺术,也有研究指出设计是一种特殊的解决问题的方法或过程。这些关于设计的概念认知究竟从何而来?为何出现?有何用?若从历史的角度考量,将设计视作概念的传播,也许能为研究者打开思路,即:现代设计作为工业革命之后出现的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媒介,它是如何将一系列非常重要的技术创新、思想及消费观念,通过设计的形式成功传递给我们,并深刻影响我
期刊
摘 要: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在文旅融合背景下,地域特色资源如何整合创新、探索文旅融合的新型品牌模式是“源味优品”果茶品牌的一种尝试。“源味优品”果茶饮韶关店以韶关当地水果、茶叶为原料,为韶关丹霞山、珠玑古巷等主要旅游文化景点门店探索融合韶关特色资源的果茶饮等包装实践。  关键词:文旅融合;本土资源;整合;品牌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8年韶关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地方优秀
期刊
摘 要:由于近些年政策的推动,乡村改造设计不断发展的同时却良莠不齐,大面积的硬质铺装和造价不菲的景观小品充斥着许多改造后的乡村环境,这些设计与乡村质朴传统的初衷背道而驰。因此,了解乡土、减少干预的设计原则可以更好地帮助我们理解乡村背后的历史承载,有助于设计者更好地贴近乡村、触摸乡土、了解乡村设计的本真。通过对当下乡村景观设计的理论分析,探讨“少干预原则”在乡村景观设计中的运用与优势,为乡村景观设计
期刊
摘 要:商品经济时代,商品营销竞争空前激烈,多元化的感官体验成为现代商品营销和商品设计中的新兴趋势,它要求设计师将商品功能特性、消费者的感官、心理体验及设计元素融为一体,以便消费者更加全面了解商品功能特性,获得更好的消费体验,促进消费者的购买欲望。将“视觉”“触觉”“嗅觉”等感官体验设计融入商品型录设计,以满足消费者的实用、审美、趣味和情感需求为出发点,在围绕“以人为本”和“开发展现商品功能特性”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