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新教材与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学案教学法在这种大背景下应运而生。学案教学法是体现与适合学生身心发展需求、反映与适应社会发展需要、改革与发展传统教育现状的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传统教学普遍存在着以下误区:过于注重知识性而忽视思想性、过于注重知识理论严密逻辑而忽视合理感性认识的基础与前提作用、过于注重单一知识的深化而忽视把握知识脉络而导致学生很难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为此教师在学案教学的基础上应逐步形成学案设计原则的认识,以利于教学水平更上新台阶。
一、正确处理好学案设计中思想和知识、思想性和知识性的关系
学案设計既要有思想性,又要有知识性,要把这二者统一起来。教授知识是服务于政治教育目的的一种手段,二者之间是目的与手段的关系。处理好这种关系要注意以下两个方面。
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要有知识载体。学案没有丰富的知识作为载体,政治课教育就会变成空洞抽象的说教,没有吸引力和说服力。另一方面,知识性的内容必须服务于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要紧紧围绕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精心选择和安排知识性的学案内容,做到二者恰到好处地结合。
二、正确处理好感性材料和理性认识的关系
教材不采用从概念到判断、推理,从原理到原理的理论推导式的编写,相反作为情景导入的感性材料占有很大比重,因此在具体学案设计中应以各种感性素材为前提,这样既符合从感性到理性的认识发展规律,又符合中学生的认识发展规律。
理性认识必须用概念、判断的形式才能作出准确的表述。作为情景导入的感性材料只起导入作用,所以不能仅停留在实例上,而应该引导学生在此基础上发挥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的能力,分析归纳出相关的理性知识。
三、具有针对性,符合高中生思想品德形成的规律与认知规律
高中生处于思想品德形成的特定阶段。一方面,他们不愿被动地接受他人的或既定的观点;另一方面,他们自身又难以完全独立地、全面地形成自己的思想观点,其思想活动和品德形成具有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和可塑性的特点。
针对高中生成长阶段的生理发展特点与心理发展特点,遵循高中生思想品德形成的规律与认知规律,学案教学必须在结构安排、观点阐述和材料选择上始终体现循循善诱,达到“内容活动化,活动内容化”的境界。注重用有意义的、典型的材料来呈现问题,并且提供问题发生的情景与分析问题的思路,使学科知识内容的呈现与学案设计、活动设计融为一体,帮助学生在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活化知识,架构知识。以求学生心悦诚服,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并在此基础上自觉地形成正确的价值信念与道德评价。
四、以新的课程观、教材观和学生观来统领学案设计观,突出学生主体性
新教材的课程功能从单一的知识传授转变为对学生自主学习的引导,不仅要使学生获得知识与技能,而且要综合形成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以及各种能力。教材的内容从主要表达知识的“仓库”变为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学习的资源、工具和指南,成为学生学会学习的载体。与此相适应,要确立新的学生观,即学生从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转变为知识的主动探索者和建构主体。在此基础上,学案不仅是知识、信息的载体,更是引导学生主动进行学习,积极开展活动的工具,是激发学生不断进行探究的平台。因此在学案设计的前期工作中,要力求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努力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与探究能力。特别是在具体学案教学的实施中,既要充分发挥学生个体的主动积极的思考探究能力,又要有效组织班级共同参与,形成互相激励、相互合作的共同成长的氛围。
五、学案设计应具有开放性,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更为宽广的平台
学案设计应具有开放性的特点。第一,学案内容的开放性。学案既充分反映了政治课程的基本内容,在知识理论的形成前又可通过情境素材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一个拓展平台,在形成相关知识的基础上让学生分析社会热点与重点时事,使学生进一步增长知识,开阔视野。这就使得课程教学内容具有较大的开放度,既扩大了学生的视野又加深了学生对社会的认知度与亲和力。第二,呈现方式的开放性。学案要选用富有情节的实例或镜头等呈现问题,营造解决问题的各种情境,让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的情境之中,成为情境的有机组成部分,在犹如身临其境的教学中不知不觉地领略教学知识性与思想性的有机统一。
六、 学案设计应注重从教材整体角度构建严密的逻辑体系
在学案设计特别是综合探究与复习阶段学案设计中,必须注重全书所有模块的逻辑构成关系,努力为学生建立完整的科学逻辑体系。教师居高临下全面地掌握与理解全书的逻辑关系并运用于学案设计中,对于学生从整体上科学构建知识体系与完整的思想品德体系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
以高中思想政治课必修一经济生活为例。全书共分“生活与消费”“生产、劳动与经营”“收入与分配”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四个单元。基本的逻辑顺序是:首先从消费切入经济生活,回答“生产什么”问题,然后分析生产、劳动与经营,回答“如何生产”问题,再分析收入与分配,回答“为谁生产”问题,进而从经济体制、经济社会发展阶段、国际经济环境与发展趋势等方面,集中介绍我国经济活动的基本背景和发展舞台,回答“在什么样的国际与国内政治经济环境下才能进行有效生产”问题。全书的基本逻辑结构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在一个面向全球开放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国际国内舞台上,从事“生产什么、怎样生产、为谁生产”等经济活动。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人为本的理念贯穿全书。体现了党和国家当前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经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展是硬道理的基本知识,更体现了发展经济,促进生产的最终目的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实现共同富裕。学生可以在完整逻辑体系的引领下更深刻理解知识,也更明确了知识传达的思想精髓与道德品质的内在要求。
学案设计原则是学案设计中体现与遵循的前提与基础,学案教学是学案设计的具体实施与深入。实践结果证明:灵活运用来自于教育教学实践又有效贯穿到教育教学实践中的原则,既有效构建了学生课堂学习氛围,又有效地传授了基础科学知识,且不断强化与升华了学生的思想信念,是既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又体现教师的主导性的师生互动模式的很好体现,很好地实现了知识、能力、情感三位一体的教育教学目标。
(责任编辑 袁 妮)
传统教学普遍存在着以下误区:过于注重知识性而忽视思想性、过于注重知识理论严密逻辑而忽视合理感性认识的基础与前提作用、过于注重单一知识的深化而忽视把握知识脉络而导致学生很难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为此教师在学案教学的基础上应逐步形成学案设计原则的认识,以利于教学水平更上新台阶。
一、正确处理好学案设计中思想和知识、思想性和知识性的关系
学案设計既要有思想性,又要有知识性,要把这二者统一起来。教授知识是服务于政治教育目的的一种手段,二者之间是目的与手段的关系。处理好这种关系要注意以下两个方面。
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要有知识载体。学案没有丰富的知识作为载体,政治课教育就会变成空洞抽象的说教,没有吸引力和说服力。另一方面,知识性的内容必须服务于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要紧紧围绕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精心选择和安排知识性的学案内容,做到二者恰到好处地结合。
二、正确处理好感性材料和理性认识的关系
教材不采用从概念到判断、推理,从原理到原理的理论推导式的编写,相反作为情景导入的感性材料占有很大比重,因此在具体学案设计中应以各种感性素材为前提,这样既符合从感性到理性的认识发展规律,又符合中学生的认识发展规律。
理性认识必须用概念、判断的形式才能作出准确的表述。作为情景导入的感性材料只起导入作用,所以不能仅停留在实例上,而应该引导学生在此基础上发挥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的能力,分析归纳出相关的理性知识。
三、具有针对性,符合高中生思想品德形成的规律与认知规律
高中生处于思想品德形成的特定阶段。一方面,他们不愿被动地接受他人的或既定的观点;另一方面,他们自身又难以完全独立地、全面地形成自己的思想观点,其思想活动和品德形成具有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和可塑性的特点。
针对高中生成长阶段的生理发展特点与心理发展特点,遵循高中生思想品德形成的规律与认知规律,学案教学必须在结构安排、观点阐述和材料选择上始终体现循循善诱,达到“内容活动化,活动内容化”的境界。注重用有意义的、典型的材料来呈现问题,并且提供问题发生的情景与分析问题的思路,使学科知识内容的呈现与学案设计、活动设计融为一体,帮助学生在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活化知识,架构知识。以求学生心悦诚服,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并在此基础上自觉地形成正确的价值信念与道德评价。
四、以新的课程观、教材观和学生观来统领学案设计观,突出学生主体性
新教材的课程功能从单一的知识传授转变为对学生自主学习的引导,不仅要使学生获得知识与技能,而且要综合形成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以及各种能力。教材的内容从主要表达知识的“仓库”变为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学习的资源、工具和指南,成为学生学会学习的载体。与此相适应,要确立新的学生观,即学生从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转变为知识的主动探索者和建构主体。在此基础上,学案不仅是知识、信息的载体,更是引导学生主动进行学习,积极开展活动的工具,是激发学生不断进行探究的平台。因此在学案设计的前期工作中,要力求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努力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与探究能力。特别是在具体学案教学的实施中,既要充分发挥学生个体的主动积极的思考探究能力,又要有效组织班级共同参与,形成互相激励、相互合作的共同成长的氛围。
五、学案设计应具有开放性,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更为宽广的平台
学案设计应具有开放性的特点。第一,学案内容的开放性。学案既充分反映了政治课程的基本内容,在知识理论的形成前又可通过情境素材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一个拓展平台,在形成相关知识的基础上让学生分析社会热点与重点时事,使学生进一步增长知识,开阔视野。这就使得课程教学内容具有较大的开放度,既扩大了学生的视野又加深了学生对社会的认知度与亲和力。第二,呈现方式的开放性。学案要选用富有情节的实例或镜头等呈现问题,营造解决问题的各种情境,让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的情境之中,成为情境的有机组成部分,在犹如身临其境的教学中不知不觉地领略教学知识性与思想性的有机统一。
六、 学案设计应注重从教材整体角度构建严密的逻辑体系
在学案设计特别是综合探究与复习阶段学案设计中,必须注重全书所有模块的逻辑构成关系,努力为学生建立完整的科学逻辑体系。教师居高临下全面地掌握与理解全书的逻辑关系并运用于学案设计中,对于学生从整体上科学构建知识体系与完整的思想品德体系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
以高中思想政治课必修一经济生活为例。全书共分“生活与消费”“生产、劳动与经营”“收入与分配”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四个单元。基本的逻辑顺序是:首先从消费切入经济生活,回答“生产什么”问题,然后分析生产、劳动与经营,回答“如何生产”问题,再分析收入与分配,回答“为谁生产”问题,进而从经济体制、经济社会发展阶段、国际经济环境与发展趋势等方面,集中介绍我国经济活动的基本背景和发展舞台,回答“在什么样的国际与国内政治经济环境下才能进行有效生产”问题。全书的基本逻辑结构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在一个面向全球开放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国际国内舞台上,从事“生产什么、怎样生产、为谁生产”等经济活动。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人为本的理念贯穿全书。体现了党和国家当前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经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展是硬道理的基本知识,更体现了发展经济,促进生产的最终目的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实现共同富裕。学生可以在完整逻辑体系的引领下更深刻理解知识,也更明确了知识传达的思想精髓与道德品质的内在要求。
学案设计原则是学案设计中体现与遵循的前提与基础,学案教学是学案设计的具体实施与深入。实践结果证明:灵活运用来自于教育教学实践又有效贯穿到教育教学实践中的原则,既有效构建了学生课堂学习氛围,又有效地传授了基础科学知识,且不断强化与升华了学生的思想信念,是既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又体现教师的主导性的师生互动模式的很好体现,很好地实现了知识、能力、情感三位一体的教育教学目标。
(责任编辑 袁 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