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长春经济技术开发区位于长春市东部,毗邻长春母城,是长春市“双心、三翼、多组团”整体空间结构规划中工业化推进的主要区域。1993年4月经国务院批准被评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经过长春市政府2000年和2003年两次调整区划,现行政区域面积112平方公里,包括南部建成区50平方公里,北部新区62平方公里,辖两街一镇,常住人口约20万人。
建区18年来,长春经开区始终坚持国务院提出的“三为主、二致力、一促进”的指导方针,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历届领导班子的带领下,全体干部职工齐心协力、艰苦奋斗,全区经济和社会取得了长足发展,综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开放型经济水平逐步提升,投资环境日臻完善,已经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主力军和重要增长极。目前,经开区形成了以专用车及汽车零部件、生物化工、服务业为支柱的三大产业。以一汽客车等整车为代表的专用车和以富奥集团、富维-江森、丰田发动机等为代表的汽车零部件产业,以亚洲最大的农产品深加工企业大成集团为代表的生物化工产业在长春市乃至吉林省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累计批准设立外资企业581 户,世界500强投资兴办的企业达到29户。在商务部对全国54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2008年投资环境综合评价中排名第14位,在中部9个国家级经济开发区排名中继续保持第1位。累计投入近100亿元用于基础设施配套,修建了水、电、气、热、通讯等源头设施,全区已有近50平方公里实现了“九通一平”。通过了ISO14000环境质量体系和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双认证,成为国际认可的绿色、规范化投资区。在经历了18年的快速发展后,已经全面拉开新一轮发展大幕的长春经开区具备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条件。
当前,国家提出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结构调整,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上升为国家战略,新的时代机遇给长春经开区带来了又一个黄金发展期,有着18年发展基础的国家级开发区,在长吉一体化中,是长春市城区面向吉林市、哈尔滨市的前沿,处于长吉一体化和长东北开放开发先导区的核心区、起步区的中心节点和枢纽方位。
长春经开区紧紧把握国家发展战略脉搏,超前运筹,精心谋划了新一轮发展战略。经开区党工委、管委会围绕“解放思想、改革创新、转变方式、科学发展”主题,紧紧抓住“加快”这个关键,牢牢把握“转变”这个核心,更加注重“发展”这个效果,统筹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进程,率先在发展思路、发展模式、经济发展方式和建设兴隆综合保税区方面实现了突破,全区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得到了稳步发展。今年上半年,经开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04.51亿元,同比增长23%;完成工业总产值490.2亿元,同比增长25.6%;一般预算全口径财政收入26.03亿元,同比增长52.89%;实际利用外资5.64亿美元,同比增长37.6%;实际利用内资35.2亿元,同比增长21.4%;固定资产投资158.8亿元,同比增长27.3%,其中工业投资99.4亿元,同比增长22.5%。
在发展思路上,打造“九八三二”工程。即实施“南部建城、北部建区”的两区联动战略,建设“九大特色产业园区”,发展“八大产业”,打造“三大商圈”,建成“两个千亿级产业基地”,使之成为长东北开放开发先导区经济起飞的引擎、长吉图区域经济发展的旗舰。
在发展模式上,打造“五个高地”。一是加快推进产业结构升级,打造现代产业高地;二是加快提升招商引资水平,打造内陆开放高地;三是加快建设创新型开发区,打造自主创新高地;四是加快提高区域发展品质,打造生态宜居高地;五是加快改善民生,打造和谐发展高地。
在经济发展方式上,实现“四个转变”。一是由粗放型增长向集约型增长转变。目前,经开区已经形成了汽车零部件、生物化工、服务业三大重点产业,集聚效应明显。今年上半年,汽车零部件产业实现产值237.6亿元,同比增长44%,拉动工业经济增长18.6个百分点;生物化工产业实现产值174.5亿元,同比增长23.4%,其中,大成集团上半年完成产值170亿元,同比增长26.3%;服务业实现增加值57亿元,同比增长21%,圣豪·汇商5A级智能写字楼、赛得购物中心等项目已建成并投入运营,商务商贸服务功能进一步提升。二是由注重规模扩张向注重质量提升转变。今年年初以来,经开区在保证规模发展的同时,更加注重项目质量的提升。数据显示,上半年,经开区重点企业拉动作用十分明显。据统计,经开区64户重点工业企业实现产值465.1亿元,占工业总产值的94.9%,同比增长25.6%,对经济的贡献率达到95%,占工业经济的比重提高10.1个百分点。三是由政策优惠向制度创新转变。今年,经开区在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上取得重大突破。经开区借助中国外商投资企业协会等“国”字号行业协会搭建平台招商。上半年,两次赴京成功举办了与跨国公司项目签约仪式、产学研合作基地建设签约仪式,并赴鲁津沪等地签订了一批投资规模大、产业拉动效果明显的大项目。截至目前,已签约项目84个,是去年同期的6.5倍,全部项目投资总额403亿元,固定资产投资343亿元。其中10亿元以上项目7个,5亿至10亿元项目10个,1亿至5亿元项目46个。按企业性质看,在这些项目中,世界500强企业1户、央企3户、行业领军企业12户。四是由单一工业区向综合性产业区和现代化新城区转变。今年,经开区实施了南部建城、北部建区的“两区联动”战略,着力建设“九大特色产业园区”,即南区建设汽车零部件、快速消费品、生物制药、光电信息产业等4个园区,北区建设生物产业、专用车产业、装备制造业、综合保税及国际合作、新兴产业等5个园区;加快发展“八大产业”,即做大做强专用车及零部件、生物化工、现代服务业等3个支柱产业,发展壮大装备制造、快速消费品等2个主导产业,加快培育光电信息、生物制药和新兴产业;打造“三大商圈”,即会展中心—临河街—自由大路商圈、东方广场商圈、兴隆山商圈;建成“两个千亿级产业基地”,即专用车及零部件产业基地、生物产业基地。
建设兴隆综合保税区,打造“长吉图”先行先试的示范区。长春经开区发挥长春空港区位优势,举全市乃至全省之力,全力推进兴隆综合保税区申报和建设工作。长春市政府按照“边申报、边建设、边招商”的原则,分攻关、建设、招商三条线全面开展保税区筹建工作。目前,综合保税区申报工作进展顺利,项目入区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规划建设工作全面推进,政策配套体系初步形成。届时,这里将成为集口岸通关、出口加工、保税物流、转口贸易、国际采购分销和配送、国际商务、生活配套等多种功能于一体,东北地区开放层次最高、优惠政策最多、功能最齐全、辐射东北亚的特殊功能区。将成为长吉图一体化发展新的增长极、东北亚国家和地区经济文化合作交流的重要平台。
风云激荡大潮起,正是鲲鹏展翅时。长春经开区正在迎头跨越,快马加鞭,抢占新一轮发展制高点,长吉图区域经济发展的旗舰已经扬帆启航!
建区18年来,长春经开区始终坚持国务院提出的“三为主、二致力、一促进”的指导方针,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历届领导班子的带领下,全体干部职工齐心协力、艰苦奋斗,全区经济和社会取得了长足发展,综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开放型经济水平逐步提升,投资环境日臻完善,已经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主力军和重要增长极。目前,经开区形成了以专用车及汽车零部件、生物化工、服务业为支柱的三大产业。以一汽客车等整车为代表的专用车和以富奥集团、富维-江森、丰田发动机等为代表的汽车零部件产业,以亚洲最大的农产品深加工企业大成集团为代表的生物化工产业在长春市乃至吉林省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累计批准设立外资企业581 户,世界500强投资兴办的企业达到29户。在商务部对全国54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2008年投资环境综合评价中排名第14位,在中部9个国家级经济开发区排名中继续保持第1位。累计投入近100亿元用于基础设施配套,修建了水、电、气、热、通讯等源头设施,全区已有近50平方公里实现了“九通一平”。通过了ISO14000环境质量体系和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双认证,成为国际认可的绿色、规范化投资区。在经历了18年的快速发展后,已经全面拉开新一轮发展大幕的长春经开区具备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条件。
当前,国家提出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结构调整,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上升为国家战略,新的时代机遇给长春经开区带来了又一个黄金发展期,有着18年发展基础的国家级开发区,在长吉一体化中,是长春市城区面向吉林市、哈尔滨市的前沿,处于长吉一体化和长东北开放开发先导区的核心区、起步区的中心节点和枢纽方位。
长春经开区紧紧把握国家发展战略脉搏,超前运筹,精心谋划了新一轮发展战略。经开区党工委、管委会围绕“解放思想、改革创新、转变方式、科学发展”主题,紧紧抓住“加快”这个关键,牢牢把握“转变”这个核心,更加注重“发展”这个效果,统筹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进程,率先在发展思路、发展模式、经济发展方式和建设兴隆综合保税区方面实现了突破,全区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得到了稳步发展。今年上半年,经开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04.51亿元,同比增长23%;完成工业总产值490.2亿元,同比增长25.6%;一般预算全口径财政收入26.03亿元,同比增长52.89%;实际利用外资5.64亿美元,同比增长37.6%;实际利用内资35.2亿元,同比增长21.4%;固定资产投资158.8亿元,同比增长27.3%,其中工业投资99.4亿元,同比增长22.5%。
在发展思路上,打造“九八三二”工程。即实施“南部建城、北部建区”的两区联动战略,建设“九大特色产业园区”,发展“八大产业”,打造“三大商圈”,建成“两个千亿级产业基地”,使之成为长东北开放开发先导区经济起飞的引擎、长吉图区域经济发展的旗舰。
在发展模式上,打造“五个高地”。一是加快推进产业结构升级,打造现代产业高地;二是加快提升招商引资水平,打造内陆开放高地;三是加快建设创新型开发区,打造自主创新高地;四是加快提高区域发展品质,打造生态宜居高地;五是加快改善民生,打造和谐发展高地。
在经济发展方式上,实现“四个转变”。一是由粗放型增长向集约型增长转变。目前,经开区已经形成了汽车零部件、生物化工、服务业三大重点产业,集聚效应明显。今年上半年,汽车零部件产业实现产值237.6亿元,同比增长44%,拉动工业经济增长18.6个百分点;生物化工产业实现产值174.5亿元,同比增长23.4%,其中,大成集团上半年完成产值170亿元,同比增长26.3%;服务业实现增加值57亿元,同比增长21%,圣豪·汇商5A级智能写字楼、赛得购物中心等项目已建成并投入运营,商务商贸服务功能进一步提升。二是由注重规模扩张向注重质量提升转变。今年年初以来,经开区在保证规模发展的同时,更加注重项目质量的提升。数据显示,上半年,经开区重点企业拉动作用十分明显。据统计,经开区64户重点工业企业实现产值465.1亿元,占工业总产值的94.9%,同比增长25.6%,对经济的贡献率达到95%,占工业经济的比重提高10.1个百分点。三是由政策优惠向制度创新转变。今年,经开区在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上取得重大突破。经开区借助中国外商投资企业协会等“国”字号行业协会搭建平台招商。上半年,两次赴京成功举办了与跨国公司项目签约仪式、产学研合作基地建设签约仪式,并赴鲁津沪等地签订了一批投资规模大、产业拉动效果明显的大项目。截至目前,已签约项目84个,是去年同期的6.5倍,全部项目投资总额403亿元,固定资产投资343亿元。其中10亿元以上项目7个,5亿至10亿元项目10个,1亿至5亿元项目46个。按企业性质看,在这些项目中,世界500强企业1户、央企3户、行业领军企业12户。四是由单一工业区向综合性产业区和现代化新城区转变。今年,经开区实施了南部建城、北部建区的“两区联动”战略,着力建设“九大特色产业园区”,即南区建设汽车零部件、快速消费品、生物制药、光电信息产业等4个园区,北区建设生物产业、专用车产业、装备制造业、综合保税及国际合作、新兴产业等5个园区;加快发展“八大产业”,即做大做强专用车及零部件、生物化工、现代服务业等3个支柱产业,发展壮大装备制造、快速消费品等2个主导产业,加快培育光电信息、生物制药和新兴产业;打造“三大商圈”,即会展中心—临河街—自由大路商圈、东方广场商圈、兴隆山商圈;建成“两个千亿级产业基地”,即专用车及零部件产业基地、生物产业基地。
建设兴隆综合保税区,打造“长吉图”先行先试的示范区。长春经开区发挥长春空港区位优势,举全市乃至全省之力,全力推进兴隆综合保税区申报和建设工作。长春市政府按照“边申报、边建设、边招商”的原则,分攻关、建设、招商三条线全面开展保税区筹建工作。目前,综合保税区申报工作进展顺利,项目入区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规划建设工作全面推进,政策配套体系初步形成。届时,这里将成为集口岸通关、出口加工、保税物流、转口贸易、国际采购分销和配送、国际商务、生活配套等多种功能于一体,东北地区开放层次最高、优惠政策最多、功能最齐全、辐射东北亚的特殊功能区。将成为长吉图一体化发展新的增长极、东北亚国家和地区经济文化合作交流的重要平台。
风云激荡大潮起,正是鲲鹏展翅时。长春经开区正在迎头跨越,快马加鞭,抢占新一轮发展制高点,长吉图区域经济发展的旗舰已经扬帆启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