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变应性鼻炎兼支气管哮喘脱敏治疗效果与鼻中隔偏曲的关系
【机 构】
:
广州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变态反应科 510260,广州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统计室
【出 处】
:
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发表日期】
:
1991年26期
其他文献
筛前神经参与喷嚏反射,又含有副交感神经纤维。通过鼻内电灼筛前神经治疗血管运动性鼻炎30例,对患者进行9个月的随访观察。结果表明这一方法对以喷嚏、水样鼻涕为突出症状的患者确有明显效果,总有效率为86%。这种方法简便易行,无严重并发症,显效迅速,是治疗血管运动性鼻炎的一种新方法。
对变应性鼻炎50例、脱敏治疗一年后25例及正常对照组25例血浆前列腺素、环核苷酸进行测定。结果证明:变应性鼻炎患者血浆PGE2、PGE2/PGF2α和cAMP均降低。经脱敏治疗后各项指标恢复正常。
报告27例晚期复发性喉癌的手术治疗方法及其结果,认为尽管晚期复发性喉癌预后差,手术治疗难度和危险性大,但从为患者解除痛苦和延长生命的观点出发,手术治疗仍是值得提倡的。
作者对31例下咽癌及4例颈段食管癌患者进行了手术治疗,其中保留喉功能的结肠代下咽及食管术6例,行全喉及下咽切除"结肠代"4例,"胃代"25例。根据1982UICC分期,II期11例,III期15例,IV期9例。全组3年和5年生存率分别为62%和32%。死亡病例中,4例死于咽吻合口复发,11例死于颈转移。
笔者介绍摇头试验的检查方法及临床意义。对60名健康者及300例眩晕、头晕和平衡障碍息者作摇头试验。患者组摇头眼震出现率高,出现垂直或斜行眼震者具有定位诊断价值。本方法可作为临床神经耳科学眩晕患者的一项重要检查方法。
对10例全喉切除术后已行气管-食管造瘘术并安装发音管的患者,进行X线检查,观察咽食管段在吞咽、堵气管造口发音、不堵气管造口发音的表现,结果①多数患者咽食管段椎前有一软组织隆起,位于C5~6水平,隆起前方可见气柱影。②堵气管造口发音时咽食管段椎前软组织在钡剂经过时变薄。③不堵气管造口发音时X线表现提示气体未上升入咽。有椎前隆起者发音良好;无椎前隆起者发音一般。
本文观察了20例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听性脑干反应的改变。发现波I、V潜伏期及波III~V间期延长,波I~III间期缩短,波Ⅲ潜伏期和波I~V间期未见有统计学意义的改变。在悬雍垂腭咽成形术后1~2个月重复测试16例,除反应阈降诋外,其他参数未见有意义的改变。这些结果提示了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对耳蜗和听觉脑干结构都存在影响,但对各部位的影响不尽相同;尽管悬雍垂腭咽成形术后1~2个月三个主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