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前一阵闹得沸沸扬扬的汉龙集团董事局主席刘汉涉黑案件,颇值得经理人深思。
刘汉创建并领导下的汉龙集团,是个多元化的产业集团,业务从四川做到了全国乃至国际上,产业涉及能源、化工、矿业、医药、基建、地产、旅游、酒业、通信、传媒等等,拥有国内外多家上市公司。特别是该集团做了大量的慈善事业,尤其在汶川地震中屹立不倒的汉龙希望小学,更令时人敬仰有加。然而,就是这个刘汉,却组织了个36人的涉黑团伙,残害了9条人命,于是舆论哗然。
无论是汉龙集团的红还是黑,都与另一个身影——政府密切相关。汉龙的红是通过政府做的,比如:捐建希望小学;汉龙的黑,也是通过政府做到的:杀人没事,继续杀人,甚至到了能决定县级干部任免的地步。
没有哪个经理人的职业梦想是加入黑社会。那么,经理人该如何识别一家企业是否可能涉黑呢?
一看企业商业模式
看一家企业是否有可能涉黑,不能只看是否做了多少红事,主要看以下三个依赖,即其商业模式与权力资源、地头资源、自然资源的依赖程度。商业模式与这三种资源的依赖程度,决定着进入企业的风险程度。
对权力资源的依赖程度
如果企业的商业模式与权力资源依赖程度非常紧密,行贿权力几乎就会是常态。因为在转型变革的时代,权力也在追逐资本。权力正是因为它的强势地位而获得资本。但由于获得资本过多,导致权力在社会中的地位下降,资产的社会地位上升,最终权力被关进笼子。很多企业的商业模式完全依赖政策审批,离开了权力审批,就无法开展业务,比如早期的贸易等。新一届政府强调的权力清单,就是降低权力对市场的控制权,减少权力寻租的机会。
对地头资源的依赖程度
商业模式,如果过分依赖地头资源,涉黑是再正常不过了。因为地头俗称地盘,地盘太基层,中央权力辐射不到,甚至维持基层稳定还得依靠地头资源。于是地头上就出现了强人,所谓地头蛇。这些强人,相对政府的白就叫黑,这些人组成的组织就叫黑社会,一般都由地痞流氓组成。如果企业的商业模式,必须和地头资源打交道,到地盘上做生意,打打杀杀就是常事。因为这些黑社会,是相对于白社会存在的。一般政府管不了,比如:做餐饮、低端零售市场,必须和地头资源打交道。作为企业要对付这些地头黑势力,不得不黑对黑。为什么房地产开发商在拆迁过程中要依赖黑?因为,仅靠政府的白是拆不掉房子的,有时必须依赖黑。同时还得和政府一起来对付黑。娱乐行业就是典型黑对黑的例子。
对自然资源的依赖程度
商业模式与自然资源依赖程度越紧密,既要涉黑又要行贿。因为自然资源,政府要管,要依赖政府权力的审批,同时又要依赖地头力。自然资源是地头上的人祖祖辈辈生存的基础,因此企业要做生意赚钱,不得不与黑打交道。比如:矿产企业、地产企业、旅游企业等。
所以,职业经理人在选择平台时要考虑商业模式与权力资源、地头资源和自然资源的依赖程度。与权力资源越紧越密,行贿的风险就会越大;与地头资源越紧密,就会与黑势力打交道越多;如果依赖自然资源程度越高,既有涉黑的可能,又要行贿。相反,自己出事的概率就会越低,比如:高科技、电商、专业服务业等。这些企业组织主要是依赖技术创新、服务创新、管理创新,和权力、黑社会打交道都少,所以犯罪概率小多了。当然,赚钱也难多了。
其实大多数人都不愿行贿,更不愿意涉黑,为什么总有些人最后走上行贿和涉黑的犯罪道路呢?原因就是商业模式,所做的生意不得不与权力打交道,不得不与地头力打交道,最终被逼上了不归路。
二看老板秉性特点
涉黑老板第一个特点,就是胆大,超级大胆,什么事都敢干,不惧法律,没有敬畏感,无所畏惧。
第二,特别残忍和毒辣。做企业就是要追求财富,而财富又几乎成了这个时代人人追逐的对象,所以谁一旦拥有财富,就成了全民公敌,千夫所指。于是企业老板就难免会与各色人等打交道,如果遇到冲突和摩擦,激愤之余,有可能采取过激手段,涉黑就有可能。
第三,做事没有底线。有些老板做事内心没有戒律,什么赚钱来什么,或者说只要赚钱,什么都干。这样的老板最容易涉黑、行贿。
三问自己,倾听内心
经理人应该常问自己:我要的究竟是什么?问自己:我能够承受得起多少财富?问自己:我能给企业带来什么?
假若自己和周围的同事朋友付出得差不多,得到的却比他们多,就应该想想自己是否得到的过多了?自己如果得到后,心里感到不安,就应该主动放弃,战胜自己的欲望。我曾经见过一位职业经理人,跟随他的大老板在2007年一块儿炒股,赚了七八个亿。老板给了他5000万,他用这笔钱的一部分在北京买了多套房子。后来这个人身体出事了,用这笔钱“换”了一个肝,人生至此,大家可想而知了。
财富也是有重量的,要看自己是否承受得起;财富也是有味道的,并不是所有的钱都适合自己的口味;财富也是食物,吃多了,并不一定消化得了。
经理人如果真的已经进入了涉黑平台,还请坚守底线;如果危及到职业安全,赶紧逃离,不管那里的诱惑有多大。
刘汉创建并领导下的汉龙集团,是个多元化的产业集团,业务从四川做到了全国乃至国际上,产业涉及能源、化工、矿业、医药、基建、地产、旅游、酒业、通信、传媒等等,拥有国内外多家上市公司。特别是该集团做了大量的慈善事业,尤其在汶川地震中屹立不倒的汉龙希望小学,更令时人敬仰有加。然而,就是这个刘汉,却组织了个36人的涉黑团伙,残害了9条人命,于是舆论哗然。
无论是汉龙集团的红还是黑,都与另一个身影——政府密切相关。汉龙的红是通过政府做的,比如:捐建希望小学;汉龙的黑,也是通过政府做到的:杀人没事,继续杀人,甚至到了能决定县级干部任免的地步。
没有哪个经理人的职业梦想是加入黑社会。那么,经理人该如何识别一家企业是否可能涉黑呢?
一看企业商业模式
看一家企业是否有可能涉黑,不能只看是否做了多少红事,主要看以下三个依赖,即其商业模式与权力资源、地头资源、自然资源的依赖程度。商业模式与这三种资源的依赖程度,决定着进入企业的风险程度。
对权力资源的依赖程度
如果企业的商业模式与权力资源依赖程度非常紧密,行贿权力几乎就会是常态。因为在转型变革的时代,权力也在追逐资本。权力正是因为它的强势地位而获得资本。但由于获得资本过多,导致权力在社会中的地位下降,资产的社会地位上升,最终权力被关进笼子。很多企业的商业模式完全依赖政策审批,离开了权力审批,就无法开展业务,比如早期的贸易等。新一届政府强调的权力清单,就是降低权力对市场的控制权,减少权力寻租的机会。
对地头资源的依赖程度
商业模式,如果过分依赖地头资源,涉黑是再正常不过了。因为地头俗称地盘,地盘太基层,中央权力辐射不到,甚至维持基层稳定还得依靠地头资源。于是地头上就出现了强人,所谓地头蛇。这些强人,相对政府的白就叫黑,这些人组成的组织就叫黑社会,一般都由地痞流氓组成。如果企业的商业模式,必须和地头资源打交道,到地盘上做生意,打打杀杀就是常事。因为这些黑社会,是相对于白社会存在的。一般政府管不了,比如:做餐饮、低端零售市场,必须和地头资源打交道。作为企业要对付这些地头黑势力,不得不黑对黑。为什么房地产开发商在拆迁过程中要依赖黑?因为,仅靠政府的白是拆不掉房子的,有时必须依赖黑。同时还得和政府一起来对付黑。娱乐行业就是典型黑对黑的例子。
对自然资源的依赖程度
商业模式与自然资源依赖程度越紧密,既要涉黑又要行贿。因为自然资源,政府要管,要依赖政府权力的审批,同时又要依赖地头力。自然资源是地头上的人祖祖辈辈生存的基础,因此企业要做生意赚钱,不得不与黑打交道。比如:矿产企业、地产企业、旅游企业等。
所以,职业经理人在选择平台时要考虑商业模式与权力资源、地头资源和自然资源的依赖程度。与权力资源越紧越密,行贿的风险就会越大;与地头资源越紧密,就会与黑势力打交道越多;如果依赖自然资源程度越高,既有涉黑的可能,又要行贿。相反,自己出事的概率就会越低,比如:高科技、电商、专业服务业等。这些企业组织主要是依赖技术创新、服务创新、管理创新,和权力、黑社会打交道都少,所以犯罪概率小多了。当然,赚钱也难多了。
其实大多数人都不愿行贿,更不愿意涉黑,为什么总有些人最后走上行贿和涉黑的犯罪道路呢?原因就是商业模式,所做的生意不得不与权力打交道,不得不与地头力打交道,最终被逼上了不归路。
二看老板秉性特点
涉黑老板第一个特点,就是胆大,超级大胆,什么事都敢干,不惧法律,没有敬畏感,无所畏惧。
第二,特别残忍和毒辣。做企业就是要追求财富,而财富又几乎成了这个时代人人追逐的对象,所以谁一旦拥有财富,就成了全民公敌,千夫所指。于是企业老板就难免会与各色人等打交道,如果遇到冲突和摩擦,激愤之余,有可能采取过激手段,涉黑就有可能。
第三,做事没有底线。有些老板做事内心没有戒律,什么赚钱来什么,或者说只要赚钱,什么都干。这样的老板最容易涉黑、行贿。
三问自己,倾听内心
经理人应该常问自己:我要的究竟是什么?问自己:我能够承受得起多少财富?问自己:我能给企业带来什么?
假若自己和周围的同事朋友付出得差不多,得到的却比他们多,就应该想想自己是否得到的过多了?自己如果得到后,心里感到不安,就应该主动放弃,战胜自己的欲望。我曾经见过一位职业经理人,跟随他的大老板在2007年一块儿炒股,赚了七八个亿。老板给了他5000万,他用这笔钱的一部分在北京买了多套房子。后来这个人身体出事了,用这笔钱“换”了一个肝,人生至此,大家可想而知了。
财富也是有重量的,要看自己是否承受得起;财富也是有味道的,并不是所有的钱都适合自己的口味;财富也是食物,吃多了,并不一定消化得了。
经理人如果真的已经进入了涉黑平台,还请坚守底线;如果危及到职业安全,赶紧逃离,不管那里的诱惑有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