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体育教育是一门科学,更是人文艺术,主体是为生命健康服务。但是,由于高等院校的体育教育偏重竞技,过于程序和模块化,与学生的现实生活世界有些脱节,偏离了体育的更主要育人、育心的目标。因此,改革教育观念、发扬体育精神、改变评价体系入手,实行高等院校体育教育育体与育心的辩证统一,而强化体育教师的人文素质提升是解决问题的根本。
关键词:评价体系 人文精神 育心
一、体育教育中人文精神的缺失
清华大学学生刘海洋的“硫酸泼熊”事件震惊全国。一个名牌大学生做出如此残忍事情,此事件暴漏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的失败,我们的高校该如何培养人才呢?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时,又怎样突现体育中的人文精神教育呢?
现实的体育教学过多重视纯技术性的内容,忽略了体育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因此,推进高等院校体育人文化的革新,努力培养自强不息,个性健全的人才,是时代发展的必然。
二、人文教育与体育教育
人文教育是在中华民族多元文化教育的下,通过各种的教育方式,将人类优秀的文化知识传授给学生,使其人格、修养都有较为全面的提高。人文教育就是教授教育对象如何做人和善待他人、关注社会和自然。通过人文教育,教育对象在主观上能逐渐明确对社会、对自然、对他人的责任和爱心。从育人的角度讲,体育教育与人文教育是相互相衬。体育精神求真、务实,人文精神求善和美,两者结合就是真、善、美的融合。另一方面,体育与人文都十分重视思维方式与能力的培养,体育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是科学、技术、社会和教育的全方位进步,因此体育中渗透人文思想 是历史发展必然。
三、人文精神回归途径
1、让不同层次学生都体会到成功的喜悦
在一个班中,学生的能力都是各不相同的,教师应该在分层次的原则下因材施教,训练内容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变动,一些难度较大的问题,则让优秀学生回答。当学生回答正确时,要及时表扬;当回答不准确时,要给予恰当的鼓励,学会欣赏学生优点。让学生感受到爱的激励,让他们在快乐中取得进步,在激励与期待中赢得成功,不断焕发青春活力。
2、建立科学评价体系
一方面加快教材内容的变革,增加其他院校体育教学的交流切磋,活跃学术气氛,使教师更具人格魅力。另一方面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多层次评价体系,把传统的一刀切的评价改为多刀切的评价模式,目标评价与过程评价有机结合,尊重个体差异落,深层开挖体育的人文功能,让高等院校体育教学出现欣欣向荣的局面。
3、实现育体和育心的统一
实现育心与育体的目标统一,有着非常重要的时代意义.首先,育心就是当今社会人文精神的回归.当今社会人才必备的心理素质:意志坚强果断,有创新意识和能力同时能团结同事;自尊不自大,其次,吃透教材是育心向育体渗透的前提.育心必须在育体的过程中渗透,如利用体育竞技的特点,通过竞赛调动学习的信趣,培养学生的拼搏精神和意志,提高学生公平竞争合作意识;通过集体性比赛,培养学生团队精神;通过学生自己组织体育活动,来提高学生自立、自强的勇气,以及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丰富的想象力.如此体育课设计,将使育心教育更加深动具体,必将对提高学生人文素养有积极的意义。
4、教师的人格力量推动人文教育
能否将人文精神体现于体育教学中,教师发挥着不可估量的作用。教师不仅要有高深的学术造诣,高尚的人格,而且还要恰到好处的教法。这里,高深的学术功底是基本,自身的人文修养是关键,再加上适当的教学方式为辅助,体育课程就会融入丰富的人文情怀。
(1)教师的学术功底根本上要靠教学与科研共同发展。教师要对本门学科有深刻的领会,领会其要点,掌握其前沿方向,这样教起课来才能游刃有余。
(2)要进行人文精神教育,教师本人人文修养要求比较高。这就要求教师都懂得一些中国的国学、传统体育、世界体育知识以及高雅的文学,美术。
(3)教学效果的好坏取决于教师对教学内容的理解深度、对课堂的组织教学、在实际教学中的运用自如。教师即使有了很深的功底和较高的人文修养而没有好的教法,效果就不尽人意。教学结果的不仅是教师教学水平的在现,更主要是教师人格力量对学生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5、弘扬体育精神
“精神”是一个民族的脊柱,对民族的生存与发展有重要意义。体育是人类几千年发展过程中所创造出来的文化结晶,作为现代社会文明的一部分,竞技体育比赛已经成为全球性运动,体育比赛的内涵和外延更加淋漓尽致,它的精神意义已远远超出比赛的本身,充满了时代面貌和人生哲学。“奥林匹克精神”、“重在参与”、“公平竞争”、“勇敢拼搏”和“友谊第一,比赛第二”等体育精神,已成为人类社会文化的瑰宝。
随着高校学生中独生子女的剧增,由于不适应大学环境与激烈竞争而出现心理不健康学生增多。因此,在体育教学中贯彻体育精神的陶冶,对培养学生正确人生观,善待他人,敢于拼搏的人文教养、人生境界和追求有着深远的影响。
四、结束语
要加强高等院校体育课程的改革进程,转变观念,为学校体育教育注入人文精神的活力,使体育人文精神在素质教育中得到提升,不仅要强调对体育自身的反思,更主要的是在价值构建上突出现代体育人文精神永恒意义;再次,必须重视体育教师本身的人文素质.任何教育改革最终依靠教师,如果没有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再好的教育理论和教育政策都无法实现.在我国的体育师资建设中,一直忽视如何做人、如何生活的人格教育,因而培养出来的体育教师,存在着人文精神缺乏,所以,体育教师要从传统的角色中革新,只有具备了良好的文化功底、复合的知识体系、优异的创新能力,才能在实践中打磨出丰富的教育智慧。
参考文献:
[1]张海燕.浅谈体育教学中的人文教育[J].关注,2008;2:47
[2]卢镜.论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中的人文教育[J].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41
关键词:评价体系 人文精神 育心
一、体育教育中人文精神的缺失
清华大学学生刘海洋的“硫酸泼熊”事件震惊全国。一个名牌大学生做出如此残忍事情,此事件暴漏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的失败,我们的高校该如何培养人才呢?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时,又怎样突现体育中的人文精神教育呢?
现实的体育教学过多重视纯技术性的内容,忽略了体育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因此,推进高等院校体育人文化的革新,努力培养自强不息,个性健全的人才,是时代发展的必然。
二、人文教育与体育教育
人文教育是在中华民族多元文化教育的下,通过各种的教育方式,将人类优秀的文化知识传授给学生,使其人格、修养都有较为全面的提高。人文教育就是教授教育对象如何做人和善待他人、关注社会和自然。通过人文教育,教育对象在主观上能逐渐明确对社会、对自然、对他人的责任和爱心。从育人的角度讲,体育教育与人文教育是相互相衬。体育精神求真、务实,人文精神求善和美,两者结合就是真、善、美的融合。另一方面,体育与人文都十分重视思维方式与能力的培养,体育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是科学、技术、社会和教育的全方位进步,因此体育中渗透人文思想 是历史发展必然。
三、人文精神回归途径
1、让不同层次学生都体会到成功的喜悦
在一个班中,学生的能力都是各不相同的,教师应该在分层次的原则下因材施教,训练内容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变动,一些难度较大的问题,则让优秀学生回答。当学生回答正确时,要及时表扬;当回答不准确时,要给予恰当的鼓励,学会欣赏学生优点。让学生感受到爱的激励,让他们在快乐中取得进步,在激励与期待中赢得成功,不断焕发青春活力。
2、建立科学评价体系
一方面加快教材内容的变革,增加其他院校体育教学的交流切磋,活跃学术气氛,使教师更具人格魅力。另一方面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多层次评价体系,把传统的一刀切的评价改为多刀切的评价模式,目标评价与过程评价有机结合,尊重个体差异落,深层开挖体育的人文功能,让高等院校体育教学出现欣欣向荣的局面。
3、实现育体和育心的统一
实现育心与育体的目标统一,有着非常重要的时代意义.首先,育心就是当今社会人文精神的回归.当今社会人才必备的心理素质:意志坚强果断,有创新意识和能力同时能团结同事;自尊不自大,其次,吃透教材是育心向育体渗透的前提.育心必须在育体的过程中渗透,如利用体育竞技的特点,通过竞赛调动学习的信趣,培养学生的拼搏精神和意志,提高学生公平竞争合作意识;通过集体性比赛,培养学生团队精神;通过学生自己组织体育活动,来提高学生自立、自强的勇气,以及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丰富的想象力.如此体育课设计,将使育心教育更加深动具体,必将对提高学生人文素养有积极的意义。
4、教师的人格力量推动人文教育
能否将人文精神体现于体育教学中,教师发挥着不可估量的作用。教师不仅要有高深的学术造诣,高尚的人格,而且还要恰到好处的教法。这里,高深的学术功底是基本,自身的人文修养是关键,再加上适当的教学方式为辅助,体育课程就会融入丰富的人文情怀。
(1)教师的学术功底根本上要靠教学与科研共同发展。教师要对本门学科有深刻的领会,领会其要点,掌握其前沿方向,这样教起课来才能游刃有余。
(2)要进行人文精神教育,教师本人人文修养要求比较高。这就要求教师都懂得一些中国的国学、传统体育、世界体育知识以及高雅的文学,美术。
(3)教学效果的好坏取决于教师对教学内容的理解深度、对课堂的组织教学、在实际教学中的运用自如。教师即使有了很深的功底和较高的人文修养而没有好的教法,效果就不尽人意。教学结果的不仅是教师教学水平的在现,更主要是教师人格力量对学生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5、弘扬体育精神
“精神”是一个民族的脊柱,对民族的生存与发展有重要意义。体育是人类几千年发展过程中所创造出来的文化结晶,作为现代社会文明的一部分,竞技体育比赛已经成为全球性运动,体育比赛的内涵和外延更加淋漓尽致,它的精神意义已远远超出比赛的本身,充满了时代面貌和人生哲学。“奥林匹克精神”、“重在参与”、“公平竞争”、“勇敢拼搏”和“友谊第一,比赛第二”等体育精神,已成为人类社会文化的瑰宝。
随着高校学生中独生子女的剧增,由于不适应大学环境与激烈竞争而出现心理不健康学生增多。因此,在体育教学中贯彻体育精神的陶冶,对培养学生正确人生观,善待他人,敢于拼搏的人文教养、人生境界和追求有着深远的影响。
四、结束语
要加强高等院校体育课程的改革进程,转变观念,为学校体育教育注入人文精神的活力,使体育人文精神在素质教育中得到提升,不仅要强调对体育自身的反思,更主要的是在价值构建上突出现代体育人文精神永恒意义;再次,必须重视体育教师本身的人文素质.任何教育改革最终依靠教师,如果没有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再好的教育理论和教育政策都无法实现.在我国的体育师资建设中,一直忽视如何做人、如何生活的人格教育,因而培养出来的体育教师,存在着人文精神缺乏,所以,体育教师要从传统的角色中革新,只有具备了良好的文化功底、复合的知识体系、优异的创新能力,才能在实践中打磨出丰富的教育智慧。
参考文献:
[1]张海燕.浅谈体育教学中的人文教育[J].关注,2008;2:47
[2]卢镜.论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中的人文教育[J].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