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是传播人类经验和启智益能育德的综合性实践活动。在这个活动中,教师的语言是媒介,离开教师的语言,就无法展开教育教学活动,更无法完成教育教学任务,尤其是美育任务。在新课标背景下,结合自身参加教育实践的体验,笔者认为,中学语文教师可从标准的普通话,优良的思维品质,文雅的美辞,良好的文学修养这些方面来增强教学中的语言美,并将教学个性与智慧融于语文教学语言之中。作为一名优秀的教师,在四十分钟有限的课堂上,教学语言一定要尽力追求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培养、造就具有追求美、鉴赏美、创造美的一代新人。
一、语文课堂教学语言的总体特点
(一)、规范性
准确规范,是对语文教师课堂教学用语的基本要求。这就要求语文教师熟练掌握常用汉字的准确读音,具有较强的朗读能力,达到吐字清晰、连贯流畅、快慢适中、富有感情的基本要求;身边就有任课教师各方面素质都很好,唯独普通话不过关,导致学生评教要求换人,教学比赛中痛失良机。反之,一位字正腔圆,有着标准流畅的普通话的教师范读课文则会先声夺人,紧紧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总之,语言的准确规范是课堂教学语言艺术的基本内涵,是语文教师必备的硬功之一。
(二)、科学性
这是教学语言的基本特征,也是语文教学最重要和最起码的要求。“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用你的精辟与深入轻轻捅破学生理解和感悟中的隔膜,让学生进入一片洞明之境,自己去享受明媚[1]的阳光。讲解《风筝》,学生大都能感受到笼罩全篇的浓浓的“悲哀”,但他们眼前看到的只是“我”因“小时候精神虐杀”的一幕二无法弥补的“悲哀”,我在准确深入的分析中,循循善诱,引导学生深刻地体会“我”对中国儿童教育制度的“悲哀”,对儿童精神被虐杀二不自知的深沉感慨,从而更准确地把握了文章中的情感。
(三)、生动性及趣味性
教师的课堂语言,不仅要规范,还要生动。在实际教学中,却存在着诸多如:教师不善启发或启发不适时、不适度或启而不发等不利于优化教学语言的现象,使学生的思维扼杀在摇篮里,不利于教学的有效开展[2]。总之,好的语文课堂教学的语言,应该是规范生动、饱含情感而又富于启发的。要成功地上好每一堂课,语文教师就应该不断锤炼自己的教学语言,熟练掌握语文教学语言艺术。深奥变浅显,枯燥变得风趣。
二、当前中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存在的语言问题
课堂语言的优劣直接影响着课堂的始终。应该说,课堂语言始终是课堂的生命象征,教师语言失去了生命的色彩,那么课堂也失去了生命活力调查研究发现,教师课堂教学语言存在着一下问题:
(一)、课堂教学语言日常口语化
课堂教学语言是一种教学口语语体,要求有口语化,又要有科学化和准确性,但又与日常口语不同。我发现,孩子们听后很疲劳,下课时简直筋疲力尽了。我开始仔细听教师的语言,使我大为吃惊。教师的语言是那么混乱,没有逻辑顺序,他讲的教材的意思是那么模糊不堪,所以学生不得不用全部的力气,才能听懂一点点东西。孩子们感到疲劳的原因正在与此。”[3]由此,我们可以发现,教师课堂语言的非日常口语化有着多么重要的意义。
(二)、课堂教学语言无目标指向
课堂教学语言具有明确的目标指向性,即为了完成课堂的教学目标。相反,流畅清晰的表达,有着明确目标指向性的课堂语言,就能使课堂教学过程流畅清晰,表达干脆利落。教师的乐天教学语言变化快,而调整、引导的策略就完成于瞬间,因此,都有赖于教师高超的语言艺术和明确的目标指向,才能将“山穷水复疑无路”引向“柳暗花明又一村”的理想境界。
(三)课堂教学语言缪误横生问题
在教师课堂教学方面,通过听课调查、录音分析等反思手段,发现教师的口语存在着不足现象,其中又因人而异。仔细分析,教师中存在的教学问题归为四类:第一类是错误类,含四种:第一种是语法错误。第二种是语音不准。第三种是口头语说法不当。第四种是字词误用。第二类是重复。教学中教师口语的重复可分为积极重复和消极重复。积极重复即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强调和突出教学内容,教学重点而运用的重复性语言。消极重复是教师无意识的多次重复,是属于物必要的重复,在课堂中表现为同一语句多次重复或重复学生的回答,没有意义。因而在教师教学中要消除消极的重复现象。第三类是语癖。这里的语癖指不适当的口头禅、惯用语、语气词等,有的来源于语音习惯,有的来源于思维阻滞和心情紧张等因素。第四类是插曲。也就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无意识的拉扯话题(题外话),所讨论,讲述的内容跟教学内容、目标不相融,甚至毫无关系,不仅破坏了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学习氛围,更大程度上是浪费宝贵的课堂教学时间。
三、优化语文课堂教学语言的重要意义及优化策略
(一)、提高普通话
普通话是教师的职业语言。教师教学必须使用准确规范的普通话因而,教师在教学中注意准确的利用语言传达信息,在语言准确的基础上,注意提高自己在音色、音强、音高、音长等方面的表达,在抑扬顿挫的语调中负载丰富的信息,传达给学生,让学生的求知欲望得到更大的满足。与之相反,使用普通话教学,咬音准确,行腔舒缓,轻重鲜明,和谐中听,方能提高教学语言的整体文化品味。
(二)、增强课堂教学语言运用艺术、优化语文课堂教学语言
课堂教学语言艺术是指教师创造性地运用语言尽享教学的艺术实践活动,教师的教学语言艺术水平,对教师的教学效果和效率具有决定性的意义。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师的语言修养在极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脑力劳动的效率。”那么,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如何增强教学语言表达的艺术呢?在此,以我所在的学校做为调查对象特地整理出几条措施:
(1)语言表达准确精炼
所谓准确,不仅是指语言、语法上的规范,更重要的是指用丰富多彩的词汇、句式表达事物的千差万别,说话喜欢“套话”贴标签,或模棱两可,含糊其辞。所谓精炼,就是句句话说在点子上。教师的表达确切简洁,耐人寻味,从教学功能上讲,有引发思维、拓展思路、启迪智力的作用[4]。如当代作家魏巍在《谁是最可爱的人》中的“当你坐上早晨第一列电车驶向工厂的时候,当你扛上犁耙走向田野的时候,在你喝完一杯豆浆,提着书包走向学校的时候……”这几句话,诱发人们的想象,刺激人们的“内视觉”,生动地再现了上火,会产生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2)体态语自然、得体、有感染力
所谓体态语言是指人带有一定的感情色彩、能够传递一定信息、表示一定态度的、在人的交际过程中所呈现出来的非有声语言的表现。教师用动作代替了口头批评,不飞口舌不动声色不影响教学,真可谓是“经济实惠”的教育方式,这就是体态语的妙处[5]。体态语言表达系统大致由三部分构成:第一部分是言语者身体的动作及态势(包括面部、上肢、躯干、下肢);第二部分是副体态语表达系统。副体态语表达系统是指言语者穿着服饰、发型打扮等能给人一定感觉信息的附加物。第三是言语者的空间表达系统。空间语言表达也能传达重要的信息。比如教师看到教室混乱,便无声地站在教室门口。学生看到教师这样,慢慢地停止了说话,安静下来。这便是教师的空间语言表达系统起到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李镇西:《做最好的教师》,漓江出版社,2006年版。
[2]钱威:《教学语言前探》,载《教育研究》,1991年版。
[3]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杜殿编译,教育科学出版社
[4]江平,《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5]沈龙明,《中小学课堂教学艺术》,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一、语文课堂教学语言的总体特点
(一)、规范性
准确规范,是对语文教师课堂教学用语的基本要求。这就要求语文教师熟练掌握常用汉字的准确读音,具有较强的朗读能力,达到吐字清晰、连贯流畅、快慢适中、富有感情的基本要求;身边就有任课教师各方面素质都很好,唯独普通话不过关,导致学生评教要求换人,教学比赛中痛失良机。反之,一位字正腔圆,有着标准流畅的普通话的教师范读课文则会先声夺人,紧紧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总之,语言的准确规范是课堂教学语言艺术的基本内涵,是语文教师必备的硬功之一。
(二)、科学性
这是教学语言的基本特征,也是语文教学最重要和最起码的要求。“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用你的精辟与深入轻轻捅破学生理解和感悟中的隔膜,让学生进入一片洞明之境,自己去享受明媚[1]的阳光。讲解《风筝》,学生大都能感受到笼罩全篇的浓浓的“悲哀”,但他们眼前看到的只是“我”因“小时候精神虐杀”的一幕二无法弥补的“悲哀”,我在准确深入的分析中,循循善诱,引导学生深刻地体会“我”对中国儿童教育制度的“悲哀”,对儿童精神被虐杀二不自知的深沉感慨,从而更准确地把握了文章中的情感。
(三)、生动性及趣味性
教师的课堂语言,不仅要规范,还要生动。在实际教学中,却存在着诸多如:教师不善启发或启发不适时、不适度或启而不发等不利于优化教学语言的现象,使学生的思维扼杀在摇篮里,不利于教学的有效开展[2]。总之,好的语文课堂教学的语言,应该是规范生动、饱含情感而又富于启发的。要成功地上好每一堂课,语文教师就应该不断锤炼自己的教学语言,熟练掌握语文教学语言艺术。深奥变浅显,枯燥变得风趣。
二、当前中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存在的语言问题
课堂语言的优劣直接影响着课堂的始终。应该说,课堂语言始终是课堂的生命象征,教师语言失去了生命的色彩,那么课堂也失去了生命活力调查研究发现,教师课堂教学语言存在着一下问题:
(一)、课堂教学语言日常口语化
课堂教学语言是一种教学口语语体,要求有口语化,又要有科学化和准确性,但又与日常口语不同。我发现,孩子们听后很疲劳,下课时简直筋疲力尽了。我开始仔细听教师的语言,使我大为吃惊。教师的语言是那么混乱,没有逻辑顺序,他讲的教材的意思是那么模糊不堪,所以学生不得不用全部的力气,才能听懂一点点东西。孩子们感到疲劳的原因正在与此。”[3]由此,我们可以发现,教师课堂语言的非日常口语化有着多么重要的意义。
(二)、课堂教学语言无目标指向
课堂教学语言具有明确的目标指向性,即为了完成课堂的教学目标。相反,流畅清晰的表达,有着明确目标指向性的课堂语言,就能使课堂教学过程流畅清晰,表达干脆利落。教师的乐天教学语言变化快,而调整、引导的策略就完成于瞬间,因此,都有赖于教师高超的语言艺术和明确的目标指向,才能将“山穷水复疑无路”引向“柳暗花明又一村”的理想境界。
(三)课堂教学语言缪误横生问题
在教师课堂教学方面,通过听课调查、录音分析等反思手段,发现教师的口语存在着不足现象,其中又因人而异。仔细分析,教师中存在的教学问题归为四类:第一类是错误类,含四种:第一种是语法错误。第二种是语音不准。第三种是口头语说法不当。第四种是字词误用。第二类是重复。教学中教师口语的重复可分为积极重复和消极重复。积极重复即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强调和突出教学内容,教学重点而运用的重复性语言。消极重复是教师无意识的多次重复,是属于物必要的重复,在课堂中表现为同一语句多次重复或重复学生的回答,没有意义。因而在教师教学中要消除消极的重复现象。第三类是语癖。这里的语癖指不适当的口头禅、惯用语、语气词等,有的来源于语音习惯,有的来源于思维阻滞和心情紧张等因素。第四类是插曲。也就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无意识的拉扯话题(题外话),所讨论,讲述的内容跟教学内容、目标不相融,甚至毫无关系,不仅破坏了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学习氛围,更大程度上是浪费宝贵的课堂教学时间。
三、优化语文课堂教学语言的重要意义及优化策略
(一)、提高普通话
普通话是教师的职业语言。教师教学必须使用准确规范的普通话因而,教师在教学中注意准确的利用语言传达信息,在语言准确的基础上,注意提高自己在音色、音强、音高、音长等方面的表达,在抑扬顿挫的语调中负载丰富的信息,传达给学生,让学生的求知欲望得到更大的满足。与之相反,使用普通话教学,咬音准确,行腔舒缓,轻重鲜明,和谐中听,方能提高教学语言的整体文化品味。
(二)、增强课堂教学语言运用艺术、优化语文课堂教学语言
课堂教学语言艺术是指教师创造性地运用语言尽享教学的艺术实践活动,教师的教学语言艺术水平,对教师的教学效果和效率具有决定性的意义。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师的语言修养在极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脑力劳动的效率。”那么,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如何增强教学语言表达的艺术呢?在此,以我所在的学校做为调查对象特地整理出几条措施:
(1)语言表达准确精炼
所谓准确,不仅是指语言、语法上的规范,更重要的是指用丰富多彩的词汇、句式表达事物的千差万别,说话喜欢“套话”贴标签,或模棱两可,含糊其辞。所谓精炼,就是句句话说在点子上。教师的表达确切简洁,耐人寻味,从教学功能上讲,有引发思维、拓展思路、启迪智力的作用[4]。如当代作家魏巍在《谁是最可爱的人》中的“当你坐上早晨第一列电车驶向工厂的时候,当你扛上犁耙走向田野的时候,在你喝完一杯豆浆,提着书包走向学校的时候……”这几句话,诱发人们的想象,刺激人们的“内视觉”,生动地再现了上火,会产生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2)体态语自然、得体、有感染力
所谓体态语言是指人带有一定的感情色彩、能够传递一定信息、表示一定态度的、在人的交际过程中所呈现出来的非有声语言的表现。教师用动作代替了口头批评,不飞口舌不动声色不影响教学,真可谓是“经济实惠”的教育方式,这就是体态语的妙处[5]。体态语言表达系统大致由三部分构成:第一部分是言语者身体的动作及态势(包括面部、上肢、躯干、下肢);第二部分是副体态语表达系统。副体态语表达系统是指言语者穿着服饰、发型打扮等能给人一定感觉信息的附加物。第三是言语者的空间表达系统。空间语言表达也能传达重要的信息。比如教师看到教室混乱,便无声地站在教室门口。学生看到教师这样,慢慢地停止了说话,安静下来。这便是教师的空间语言表达系统起到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李镇西:《做最好的教师》,漓江出版社,2006年版。
[2]钱威:《教学语言前探》,载《教育研究》,1991年版。
[3]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杜殿编译,教育科学出版社
[4]江平,《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5]沈龙明,《中小学课堂教学艺术》,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