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约十六年前,我去鲁院组稿,第一次见到罗望子。此前读过他的一些作品,感觉他是一个沉湎于形式的叛逆者,个性应该是有些张扬、凌厉的吧。没想到见面之后完全是另一种印象:他的话语不多,语调低低,声气软软,那眼眸纵然锐亮,目光却显得柔柔的,一副温和、敏感的江南才子模样。后来更多地读他的作品,感到他的身上具有某种许多作家匮乏的东西——努力反抗的信念,只是因为他表达温吞而不够引人注目罢了。在这个信奉“选材要奇、出手要狠、口味要重”的文坛上,他难免会遭遇边缘化。再后来,我渐渐对他关注得少了……直到去年开研讨会再次相见,我发现,他只是头发变白了,额头的皱纹加深了,那语调、那眼神依然如昨。再看他的作品,除了题材、叙述偶有变化,写作的总体调子还是烙着那个“罗望子印记”。在餐厅里凝视着他的那一瞬间,我突然想到,柔软而温和的“反抗”,大约正是他不变的姿态吧!
我们都知道,当下消费文化和信息文化的快速发展,加剧了文化的大众化、感官化和快餐化,严重削弱了作家的主体意识,也制约了作家进行艺术探索和创新的热情,作家精神的慵懒化和写作的惯性化已经成为常态。要想超越这种状态,必须反抗两种规约性的力量——一种是写作者自己的思维惯性,另一种是写作者之间对某种社会热点或文学类型的相互模仿。罗望子显然对此一直保持着警觉。他在一篇随笔中曾这样写道:“一切原创皆先锋……先锋行走在歧路上。先锋是一种气质。先锋触及的是你的心脏。高山仰止,是先锋不得不付出的代价。这也使得先锋活化为最永久的传说。”在他看来,先锋就是一种“反抗”。他在谈论莱辛时表达得则更为明确:“作家不能随波逐流,做出一个公共的姿态。我认为每个作家都是不一样的……”这无疑是自觉的文学清理,清晰地表明他选择了走一条与众不同的路。
和罗望子同龄的这一拨作家走上文坛的时候,都是通过反抗宏大叙事,以个人化叙事来标示自己的写作面貌,在强调回归文学本体的同时凸显个体价值。罗望子最初也行走在这个群体之中,但是,没过多久他就显示出自己的一些特点来。在我看来,可以借用“微叙事”来描述他的写作。“微”包含“小”的意思,但又不等同于“小”。就像我们常常使用小情感、小趣味、小感受、小境界这样的词语,“小”其实隐含着价值判断,而“微”则是中性的表达。当今时代,微博、微信、微电影、微社区、微媒体、微信息等等构成了我们生活的重要内容。微,已经成为越来越碎片化、原子化、平面化的世界的表征。罗望子勘破了这个时代的秘密,总是从微小的角度切入现实,试图拨开被宏大叙事所遮蔽的个体生存状态,表现那些微不足道的人物、微乎其微的场景、微澜不惊的故事以及微妙复杂的情感和意蕴。无论是描写农村生活的《墙》《向日葵》,还是描写农民进城务工的《珍珠》《灰姑娘》《麦芽儿》,或是描写城市白领的《非暴力征服》《大雁塔》,还有那些以童年视角讲述的往事,如《我们这些苏北人》《蔡先生》《色不死》《我是小强》等等,呈现出的都是一种非常微小、微妙的日常化生活情境、混沌的情感状态和幽昧的精神空间,为我们认知这个时代提供了一种比较独特的视野。
罗望子 “微叙事”并非一种平面化的叙事,而是以寓言化的方式对日常经验进行隐喻式书写,力图超越能指层面而凸显所指层面的“微言大义”。他的许多小说的标题就具有这种特征,充满了隐喻性。譬如《墙》象征隔膜和自我禁锢,《珍珠》象征着经历磨砺后的新生,《向日葵》象征现代生存的不安定和悬置性。他的作品中人物的命名更是耐人寻味:其中一类姓名的文化指向性非常明晰,像《珍珠》中的男主人公叫小水、女主人公叫水仙,前者象征外刚内柔的性格特点,后者则象征洁身自爱的生命形态;《麦芽儿》中的女主人公叫麦芽儿,男主人公叫高粱,他们的女儿叫穗子,这些充满泥土气息的名字象征着生命与活力。还有一类是完全符号化的,如《邂逅之美》和《连理枝》的主人公都叫K,《为学》和《修真记》中的主人公都叫小D,《阴谋》中的主人公叫B,这些极其抽象的名字不仅具有相应的哲学意味,而且宣示了小说的美学风格。他的作品中的不少事物也具有隐喻性,譬如《我是小强》中的圆形玉佩,象征母爱和诗意世界;《羡慕秋葵》中秋葵吃的“脸盲果”,象征着对现实的逃避。他的新作《邂逅之美》,则在整体上具有隐喻性,颇像一部向卡夫卡致敬之作。小说开头写到,“他徜徉在宁海路上,就像行走在拥有这条路的任意一个城市”,奠定了作品模糊、不确定的叙事基调,凸显了文本的象征性。作家巧妙地将非常“实”的茫然姑娘的故事,也就是社会热点新闻——学生打老师事件,嵌入“一次邂逅”的“虚”的叙事之中,表现世界的荒谬和人生的无奈,从而实现了对于我们所处时代生存困境的深刻隐喻。
罗望子的小说还有一个非常突出的特点,那就是反抗“二元对立”模式,着力状写社会和人性中混沌的“中间地带”。
在他的小说中,流行的城乡先进/落后二元对立模式遭到消解,我们看到的是另一种关于 “中间地带”的表达——乡村以及城镇的本相和人的混沌生存状态。他反对把乡村描写成苦难之地,也拒绝将乡村塑造成精神家园。譬如《墙》,从表面看讲述的是农村两兄弟之间因砌墙引发矛盾的故事,场景、细节都具有强烈的现实感,但是他着意表达的却是带有超越性的人性经验,与我们惯常读到的乡村题材小说大相径庭。在城市书写中,他则有意背离现代性批判的惯常思路,试图将乡村经验与城市经验混融,表达一种混沌、微妙而复杂的生存体验,譬如城市务工者、都市白领甚至城市边缘人的小苦涩、小成就、小无奈、小空虚、小荒诞、小希望,等等。像《珍珠》讲述进城务工男女的情感故事和人生体悟,男主人公小水的宽容、隐忍、善良,女主人公水仙对新生活的梦想以及迷途知返,都融在朴实而生机勃勃的生活流之中,充满内在的艺术张力。小说叙述从容平静,浑如涓涓细流,并没有给出清晰的道德和价值判断。像《麦芽儿》的主人公麦芽儿进城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实现文学梦想。然而,现实生活中的城市恰恰是反诗性的,这与她的初衷构成了悖论。经历吊车事故之后,麦芽儿答应和丈夫一起回乡,但是在小说结尾她逃离了丈夫,因为“她又想到那颗星星一样的夜灯”。她并没有完全背棄乡村,当然也没有放弃对城市的希望。罗望子总是像这样,并不给出明晰的价值判断,而是借助个性化的叙述,将日常生活本身的混沌性、丰富性细致入微地呈现出来,让读者去咀嚼其中的意味。
我们都知道,当下消费文化和信息文化的快速发展,加剧了文化的大众化、感官化和快餐化,严重削弱了作家的主体意识,也制约了作家进行艺术探索和创新的热情,作家精神的慵懒化和写作的惯性化已经成为常态。要想超越这种状态,必须反抗两种规约性的力量——一种是写作者自己的思维惯性,另一种是写作者之间对某种社会热点或文学类型的相互模仿。罗望子显然对此一直保持着警觉。他在一篇随笔中曾这样写道:“一切原创皆先锋……先锋行走在歧路上。先锋是一种气质。先锋触及的是你的心脏。高山仰止,是先锋不得不付出的代价。这也使得先锋活化为最永久的传说。”在他看来,先锋就是一种“反抗”。他在谈论莱辛时表达得则更为明确:“作家不能随波逐流,做出一个公共的姿态。我认为每个作家都是不一样的……”这无疑是自觉的文学清理,清晰地表明他选择了走一条与众不同的路。
和罗望子同龄的这一拨作家走上文坛的时候,都是通过反抗宏大叙事,以个人化叙事来标示自己的写作面貌,在强调回归文学本体的同时凸显个体价值。罗望子最初也行走在这个群体之中,但是,没过多久他就显示出自己的一些特点来。在我看来,可以借用“微叙事”来描述他的写作。“微”包含“小”的意思,但又不等同于“小”。就像我们常常使用小情感、小趣味、小感受、小境界这样的词语,“小”其实隐含着价值判断,而“微”则是中性的表达。当今时代,微博、微信、微电影、微社区、微媒体、微信息等等构成了我们生活的重要内容。微,已经成为越来越碎片化、原子化、平面化的世界的表征。罗望子勘破了这个时代的秘密,总是从微小的角度切入现实,试图拨开被宏大叙事所遮蔽的个体生存状态,表现那些微不足道的人物、微乎其微的场景、微澜不惊的故事以及微妙复杂的情感和意蕴。无论是描写农村生活的《墙》《向日葵》,还是描写农民进城务工的《珍珠》《灰姑娘》《麦芽儿》,或是描写城市白领的《非暴力征服》《大雁塔》,还有那些以童年视角讲述的往事,如《我们这些苏北人》《蔡先生》《色不死》《我是小强》等等,呈现出的都是一种非常微小、微妙的日常化生活情境、混沌的情感状态和幽昧的精神空间,为我们认知这个时代提供了一种比较独特的视野。
罗望子 “微叙事”并非一种平面化的叙事,而是以寓言化的方式对日常经验进行隐喻式书写,力图超越能指层面而凸显所指层面的“微言大义”。他的许多小说的标题就具有这种特征,充满了隐喻性。譬如《墙》象征隔膜和自我禁锢,《珍珠》象征着经历磨砺后的新生,《向日葵》象征现代生存的不安定和悬置性。他的作品中人物的命名更是耐人寻味:其中一类姓名的文化指向性非常明晰,像《珍珠》中的男主人公叫小水、女主人公叫水仙,前者象征外刚内柔的性格特点,后者则象征洁身自爱的生命形态;《麦芽儿》中的女主人公叫麦芽儿,男主人公叫高粱,他们的女儿叫穗子,这些充满泥土气息的名字象征着生命与活力。还有一类是完全符号化的,如《邂逅之美》和《连理枝》的主人公都叫K,《为学》和《修真记》中的主人公都叫小D,《阴谋》中的主人公叫B,这些极其抽象的名字不仅具有相应的哲学意味,而且宣示了小说的美学风格。他的作品中的不少事物也具有隐喻性,譬如《我是小强》中的圆形玉佩,象征母爱和诗意世界;《羡慕秋葵》中秋葵吃的“脸盲果”,象征着对现实的逃避。他的新作《邂逅之美》,则在整体上具有隐喻性,颇像一部向卡夫卡致敬之作。小说开头写到,“他徜徉在宁海路上,就像行走在拥有这条路的任意一个城市”,奠定了作品模糊、不确定的叙事基调,凸显了文本的象征性。作家巧妙地将非常“实”的茫然姑娘的故事,也就是社会热点新闻——学生打老师事件,嵌入“一次邂逅”的“虚”的叙事之中,表现世界的荒谬和人生的无奈,从而实现了对于我们所处时代生存困境的深刻隐喻。
罗望子的小说还有一个非常突出的特点,那就是反抗“二元对立”模式,着力状写社会和人性中混沌的“中间地带”。
在他的小说中,流行的城乡先进/落后二元对立模式遭到消解,我们看到的是另一种关于 “中间地带”的表达——乡村以及城镇的本相和人的混沌生存状态。他反对把乡村描写成苦难之地,也拒绝将乡村塑造成精神家园。譬如《墙》,从表面看讲述的是农村两兄弟之间因砌墙引发矛盾的故事,场景、细节都具有强烈的现实感,但是他着意表达的却是带有超越性的人性经验,与我们惯常读到的乡村题材小说大相径庭。在城市书写中,他则有意背离现代性批判的惯常思路,试图将乡村经验与城市经验混融,表达一种混沌、微妙而复杂的生存体验,譬如城市务工者、都市白领甚至城市边缘人的小苦涩、小成就、小无奈、小空虚、小荒诞、小希望,等等。像《珍珠》讲述进城务工男女的情感故事和人生体悟,男主人公小水的宽容、隐忍、善良,女主人公水仙对新生活的梦想以及迷途知返,都融在朴实而生机勃勃的生活流之中,充满内在的艺术张力。小说叙述从容平静,浑如涓涓细流,并没有给出清晰的道德和价值判断。像《麦芽儿》的主人公麦芽儿进城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实现文学梦想。然而,现实生活中的城市恰恰是反诗性的,这与她的初衷构成了悖论。经历吊车事故之后,麦芽儿答应和丈夫一起回乡,但是在小说结尾她逃离了丈夫,因为“她又想到那颗星星一样的夜灯”。她并没有完全背棄乡村,当然也没有放弃对城市的希望。罗望子总是像这样,并不给出明晰的价值判断,而是借助个性化的叙述,将日常生活本身的混沌性、丰富性细致入微地呈现出来,让读者去咀嚼其中的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