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创设情境”已流行为教学中的一种方式。这种“流行”与近几十年来的理论发展有关,更与新课程的价值导向有关。这的确是件好事。很多教师通过“情境”吸引学生,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提供攀爬的支架,课堂因此有了生气,有了效率。但是,有的教师在备课中为创设情境,寻找素材花费大量的时间精力,却忽视了“备数学”“备学生”,忽视现实情境背后所隐含的数学线索,抓不住一节课的教学重点,不懂得如何突破难点,对学生的认知起点定位不准,没有研究数学知识的发生与发展的过程。
教师如何消费理论,始终是一门学问。我们习惯了去模仿,而很少去寻找源头;习惯于对情境的“追风”,而很少对情境意义的思辩。陷入误读误解的泥沼中,我们怎么会有真正的领悟和把握?又怎么会去合理运用情境,让课堂得到真正的改造呢?一个具有独立探索精神的教师,应该敢于对习惯套路提出质疑,对那些被日常化了的操作概念,进行教育教学意义上的追问。在不断的省察中改进,生成属于教师自己的智慧。下面就如何创设有效情境,改进数学课堂教学谈一些想法和做法。
教学情境应具有承载数学内容、诱发情感和展开学习活动的功能和作用。要创设对于学生学习来说是有意义的情境,必须明确突出以下几个指向性。
一是指向激发学生学习情感的意义。建构性学习的教学方式特点强调,要创设有意义的情境,并且要使学生进入情境。如果创设的情境,不符合学生的心理需求,这样的情境是无效的;如果创设的情境,对于学生来说是有意义的,那么,这样的情境应该能激起学生的兴趣,引起学生的注意,诱发学生的学习情感,不论是采用鲜艳的色彩,动感的、新奇的画面创设情境,或是用贴近学生生活的易于接受的事例创设情境,或是用学生感兴趣的、挑战性的问题等创设情境,都要能使学生进入情境。我们在教学苏教版三年级上册《认识分数》时,教材编排了一个分蛋糕事例来引入■的概念,为了让认知过程更富童趣性、生活性及数学文化内涵,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情感,我们对课本的教例进行了个性化的改变与补充,创设了如下情境引导学生学习。
课始,多媒体播放故事(声、像并茂):几千年前,我们的老祖先以打猎为生。这天有两个人一起捕到了4只羚羊,2只小鹿,1只兔子,他们该怎么分配才公平呢?4只羚羊怎么分?(每人两只)老祖先是这样记的:Ⅱ,2只小鹿呢?(每人1只)古人记作:I,1只兔子呢?(每人半只),古人记作: 。正当学生听得津津有味,对 感到好奇时,教师又把学生身边的事例引入课堂:其实两个人分享一样东西,我们在生活中也遇到过,瞧,春游的时候丁丁和当当在分享什么呀?(多媒体出示分蛋糕图)每人分得多少呢?(半个)进而揭示■的概念,并对老祖先的记数法 与现代记数法■的联系进行沟通。在这里,把跨越几千年时空的古代人需求数学解决问题的事例和现代小学生生活中遇到的数学事件搬进课堂,学生浸润在这样的情境中,学习热情高涨,不仅强有力地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去获取分数■的意义,而且让学生感悟分数产生是生活生产实践的需要;同时又使学生受到古今数学文化的熏陶。
二是指向突出“数学味”的意义。创设的情境要处理好“生活味”与“数学味”的关系。小学生对学习数学的兴趣,往往产生于“生活味”浓烈的非数学兴趣,而这种非数学兴趣是很短暂的,不持久的。在小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中,保持适量的“生活味”来引发他们的数学兴趣是必要的,也是不可缺少的。它产生于学习数学内容之前。那么在这之后,就必须尽快转移到数学学习上来,即突出“数学味”。所以说,在选择和创设什么样的教学情境时,应把提供给学生的情境能很好地承载数学内容、能够使学生有效地开展学习活动作为标准。适量保持生活味,尽量突出数学味。例如,教学苏教版四年级下册《3的倍数的特征》。课始,我们创编故事引入:学校红领巾电视台举办卡拉OK大奖赛,有六名小歌手获奖,说来也巧,夺得奖牌的小歌手编码都是1、3、5这三个不同数字组成的三位数。故事完毕教师问:谁能猜出他们的编码?这一问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学生跃跃欲试,但一时难以说全。教师随即拿出1、3、5这三个数字卡片,让学生在投影上拼出135、153、315、351、513、531六个数。教师问:这六个数都是同一个数(1除外)的倍数,是哪一个呢?看谁先知道?学生稍思考后答:都是3的倍数。教师又问:猜猜看,这些是3的倍数的数有没有什么特征?请同学们算一算每个数各位上的数字之和,看看你有什么发现?学生通过计算得出:这些数各位上的数字之和都是9,都是3的倍数。教师再问:是3的倍数的数都有这个规律吗?我们再来找一些较大的数试试。(学生活动)学生发现这些数每个数位上数的和都是3的倍数。至此,学生对3的倍数的特征有了一定的感知,但教师仍不急于结论,而是在屏幕中映出:1234567890(方框为遮盖片),向右移动遮盖片,逐步出示:12、123、1234、12345、123456、1234567、12345678、123456789、1234567890。让学生依次完成如下问题:屏幕上映出的数各位上的数字之和各是多少?哪些数各位上的数字之和是3的倍数?以上这些数都是3的倍数吗?为什么?最后,归纳3的倍数的特征。在这里,采用“故事激趣、设疑持趣”的方式教学,以故事保持适量的生活味,以精心的设问步步引人入胜,保持学生的探究欲望,寻找出3的倍数的本质特征,提供给学生的学习情境达到突出了“数学味”的目的。
三是指向激活已有知识和经验的意义。建构主义学习观认为,学习应由“知识理解”与“知识的获得”向“知识的意义建构”转变。学习就是“把新的学习内容与主体(学习者)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联系起来,从而使之获得明确的意义”。要使学生的学习活动成为建构性的意义学习,那么学习者的已有知识和经验则要受到极大的重视。教学中创设的情境就要成为学生学习新内容与已有知识和经验联系的载体,即起到激活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运用已有知识和经验建构新知意义的作用。如经验,不仅包括大量非系统化经验,还包括概念化、逻辑化经验。下面就以比的基本性质教学为例,谈谈怎样创设情境激活学生概念化、逻辑化经验,进而使他们构建新知意义。
出示■。教师提问:你可把它看作什么?
1.把■看作除法,根据商不变的规律填空。
■=6÷( )=( )÷12=15÷( )=( )÷24……
2.把■看作分数,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填空。
■=■=■=■=■……
3.把■看作比,请学生把上面两个填空后的等式用比的语言读出来,然后让学生思考、讨论:在比中有怎样的规律?
创设这样的教学情境开展教学,一方面包括了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与经验的信息;另一方面又把学生要学习的内容进行设计后包含在其中,以拉近新旧知识、新旧经验的距离,为学生提供适切的知识生长点,顺利促使学生对新知的意义建构。
四是指向促进改善学习方式的意义。情境要能使学生主动学习,不仅能用它来优化发现学习、建构性学习,也能用它来优化接受学习等方式。在数学教学中,情境创设的核心意义是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促进学生探索的进行;使学生的思维处于爬坡状态。即引起学生原有认识的失衡,通俗地说就是引起学生的“好奇”、“生感”,然后是促使学生自我调节并生成新的认知结构,即进行探索、思考,再形成新的理解。例如:三年级上册(苏教版)P98“认识分数1/2”,这是一个接受学习的教例,教学中首先创设小明和小芳参加秋游活动的情境,让大家帮他们两人来分所带的4个苹果、2瓶水、1个蛋糕。当分到蛋糕不能用整数来表示时,学生就会产生好奇,产生矛盾冲突,引起学生思考:用什么数来表示呢?教师告诉学生“半个就是二分之一个”。用情境优化了接受学习。如教学“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教学中先出示学生生活中熟悉的教室情境图,让学生观察课桌、讲台、黑板等物体的面,哪些是正方形,哪些是长方形?再创设操作情境,让学生通过折一折、量一量、比一比等操作活动,学生自己进行探索,进而自我发现,长方形、正方形的角和边的特点,如此有意义的情境就有效提高了发现学习的质量。
(许光新,无锡新区实验小学,214112)
教师如何消费理论,始终是一门学问。我们习惯了去模仿,而很少去寻找源头;习惯于对情境的“追风”,而很少对情境意义的思辩。陷入误读误解的泥沼中,我们怎么会有真正的领悟和把握?又怎么会去合理运用情境,让课堂得到真正的改造呢?一个具有独立探索精神的教师,应该敢于对习惯套路提出质疑,对那些被日常化了的操作概念,进行教育教学意义上的追问。在不断的省察中改进,生成属于教师自己的智慧。下面就如何创设有效情境,改进数学课堂教学谈一些想法和做法。
教学情境应具有承载数学内容、诱发情感和展开学习活动的功能和作用。要创设对于学生学习来说是有意义的情境,必须明确突出以下几个指向性。
一是指向激发学生学习情感的意义。建构性学习的教学方式特点强调,要创设有意义的情境,并且要使学生进入情境。如果创设的情境,不符合学生的心理需求,这样的情境是无效的;如果创设的情境,对于学生来说是有意义的,那么,这样的情境应该能激起学生的兴趣,引起学生的注意,诱发学生的学习情感,不论是采用鲜艳的色彩,动感的、新奇的画面创设情境,或是用贴近学生生活的易于接受的事例创设情境,或是用学生感兴趣的、挑战性的问题等创设情境,都要能使学生进入情境。我们在教学苏教版三年级上册《认识分数》时,教材编排了一个分蛋糕事例来引入■的概念,为了让认知过程更富童趣性、生活性及数学文化内涵,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情感,我们对课本的教例进行了个性化的改变与补充,创设了如下情境引导学生学习。
课始,多媒体播放故事(声、像并茂):几千年前,我们的老祖先以打猎为生。这天有两个人一起捕到了4只羚羊,2只小鹿,1只兔子,他们该怎么分配才公平呢?4只羚羊怎么分?(每人两只)老祖先是这样记的:Ⅱ,2只小鹿呢?(每人1只)古人记作:I,1只兔子呢?(每人半只),古人记作: 。正当学生听得津津有味,对 感到好奇时,教师又把学生身边的事例引入课堂:其实两个人分享一样东西,我们在生活中也遇到过,瞧,春游的时候丁丁和当当在分享什么呀?(多媒体出示分蛋糕图)每人分得多少呢?(半个)进而揭示■的概念,并对老祖先的记数法 与现代记数法■的联系进行沟通。在这里,把跨越几千年时空的古代人需求数学解决问题的事例和现代小学生生活中遇到的数学事件搬进课堂,学生浸润在这样的情境中,学习热情高涨,不仅强有力地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去获取分数■的意义,而且让学生感悟分数产生是生活生产实践的需要;同时又使学生受到古今数学文化的熏陶。
二是指向突出“数学味”的意义。创设的情境要处理好“生活味”与“数学味”的关系。小学生对学习数学的兴趣,往往产生于“生活味”浓烈的非数学兴趣,而这种非数学兴趣是很短暂的,不持久的。在小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中,保持适量的“生活味”来引发他们的数学兴趣是必要的,也是不可缺少的。它产生于学习数学内容之前。那么在这之后,就必须尽快转移到数学学习上来,即突出“数学味”。所以说,在选择和创设什么样的教学情境时,应把提供给学生的情境能很好地承载数学内容、能够使学生有效地开展学习活动作为标准。适量保持生活味,尽量突出数学味。例如,教学苏教版四年级下册《3的倍数的特征》。课始,我们创编故事引入:学校红领巾电视台举办卡拉OK大奖赛,有六名小歌手获奖,说来也巧,夺得奖牌的小歌手编码都是1、3、5这三个不同数字组成的三位数。故事完毕教师问:谁能猜出他们的编码?这一问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学生跃跃欲试,但一时难以说全。教师随即拿出1、3、5这三个数字卡片,让学生在投影上拼出135、153、315、351、513、531六个数。教师问:这六个数都是同一个数(1除外)的倍数,是哪一个呢?看谁先知道?学生稍思考后答:都是3的倍数。教师又问:猜猜看,这些是3的倍数的数有没有什么特征?请同学们算一算每个数各位上的数字之和,看看你有什么发现?学生通过计算得出:这些数各位上的数字之和都是9,都是3的倍数。教师再问:是3的倍数的数都有这个规律吗?我们再来找一些较大的数试试。(学生活动)学生发现这些数每个数位上数的和都是3的倍数。至此,学生对3的倍数的特征有了一定的感知,但教师仍不急于结论,而是在屏幕中映出:1234567890(方框为遮盖片),向右移动遮盖片,逐步出示:12、123、1234、12345、123456、1234567、12345678、123456789、1234567890。让学生依次完成如下问题:屏幕上映出的数各位上的数字之和各是多少?哪些数各位上的数字之和是3的倍数?以上这些数都是3的倍数吗?为什么?最后,归纳3的倍数的特征。在这里,采用“故事激趣、设疑持趣”的方式教学,以故事保持适量的生活味,以精心的设问步步引人入胜,保持学生的探究欲望,寻找出3的倍数的本质特征,提供给学生的学习情境达到突出了“数学味”的目的。
三是指向激活已有知识和经验的意义。建构主义学习观认为,学习应由“知识理解”与“知识的获得”向“知识的意义建构”转变。学习就是“把新的学习内容与主体(学习者)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联系起来,从而使之获得明确的意义”。要使学生的学习活动成为建构性的意义学习,那么学习者的已有知识和经验则要受到极大的重视。教学中创设的情境就要成为学生学习新内容与已有知识和经验联系的载体,即起到激活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运用已有知识和经验建构新知意义的作用。如经验,不仅包括大量非系统化经验,还包括概念化、逻辑化经验。下面就以比的基本性质教学为例,谈谈怎样创设情境激活学生概念化、逻辑化经验,进而使他们构建新知意义。
出示■。教师提问:你可把它看作什么?
1.把■看作除法,根据商不变的规律填空。
■=6÷( )=( )÷12=15÷( )=( )÷24……
2.把■看作分数,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填空。
■=■=■=■=■……
3.把■看作比,请学生把上面两个填空后的等式用比的语言读出来,然后让学生思考、讨论:在比中有怎样的规律?
创设这样的教学情境开展教学,一方面包括了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与经验的信息;另一方面又把学生要学习的内容进行设计后包含在其中,以拉近新旧知识、新旧经验的距离,为学生提供适切的知识生长点,顺利促使学生对新知的意义建构。
四是指向促进改善学习方式的意义。情境要能使学生主动学习,不仅能用它来优化发现学习、建构性学习,也能用它来优化接受学习等方式。在数学教学中,情境创设的核心意义是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促进学生探索的进行;使学生的思维处于爬坡状态。即引起学生原有认识的失衡,通俗地说就是引起学生的“好奇”、“生感”,然后是促使学生自我调节并生成新的认知结构,即进行探索、思考,再形成新的理解。例如:三年级上册(苏教版)P98“认识分数1/2”,这是一个接受学习的教例,教学中首先创设小明和小芳参加秋游活动的情境,让大家帮他们两人来分所带的4个苹果、2瓶水、1个蛋糕。当分到蛋糕不能用整数来表示时,学生就会产生好奇,产生矛盾冲突,引起学生思考:用什么数来表示呢?教师告诉学生“半个就是二分之一个”。用情境优化了接受学习。如教学“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教学中先出示学生生活中熟悉的教室情境图,让学生观察课桌、讲台、黑板等物体的面,哪些是正方形,哪些是长方形?再创设操作情境,让学生通过折一折、量一量、比一比等操作活动,学生自己进行探索,进而自我发现,长方形、正方形的角和边的特点,如此有意义的情境就有效提高了发现学习的质量。
(许光新,无锡新区实验小学,214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