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首先从经济地理学、国内外滨江城市发展模式、皖江城市开发沿革等角度分析了铜陵市跨江发展的战略背景。其次,介绍了区划调整前铜陵市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和调整后的经济社会情况。最后从四个方面对铜陵市在跨江发展的实践路径和政策选择上加以讨论:发展定位、交通及基础设施建设、产业集群布局发展和文化及生态旅游发展,从而将江北地区打造成铜陵市跨江发展新的战略增长极。
[关键词]跨江发展;区划调整;铜陵市
1铜陵市跨江发展的战略背景
从经济地理学角度來说,任何城市都是一定区域的中心,向区域输出产品、技术、信息和服务而发展,获得所谓的“输出导向增长”[1]。因此,城市输出所覆盖的范围即城市的经济影响腹地是城市发展的基础。一般认为,行政区划的阻隔对城市公共设施和城市管理资源的合理配置相较江河阻隔具有更大的负面影响。沿江城市的发展通常有两种较为常见的发展方式,与另辟地点、另起炉灶建设新城相比,跨江发展显然在难度、成本、见效时间等方面更具优势的途径,也符合产业发展的客观规律[2]。国内外跨江发展的成功案例很多,据不完全统计约有60%国家的首都属于跨江发展城市,国内跨50m以上江河的城市共有136座,其中56座城市跨江发展程度较高,约占总数的41%。滨江城市跨江发展是拓展生长空间、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举措,对城市空间结构、产业结构的优化以及城市竞争力的提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随着中国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速,城市空间拓展研究已成为城市和区域经济研究中的热点问题。滨江城市跨江发展模式从其涉及城市主体数量、经济发展水平、组织驱动形式等特征上来分类,主要有以下四种:独立跨越模式、兼并跨越模式、组合跨越模式和联合跨越模式[3]。
长江流经安徽400余公里,对于沿江城市的开发,安徽省最早在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决策实施,2006年国家将皖江城市带纳入中部地区崛起战略重点发展区域,加速了长三角等沿海发达地区产业向中西部辐射转移。2010年国务院正式批复的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中,示范区包括合肥、芜湖、马鞍山、铜陵、安庆、池州、滁州、宣城八个地级市,共58个县区。但从安徽沿江八市的地理区位来看,真正意义上的沿江城市只有芜湖、马鞍山、铜陵、池州和安庆五市[4],其中马芜铜地区虽然目前经济规模偏小,与长三角的城市群仍有较大差距,但却是安徽省目前发展形势最好的地区之一,也最有希望培育成为除合肥经济圈外的沿江城市带。
2铜陵市跨江发展实践路径分析
2015年10月12日,国务院批复同意安徽铜陵市的区划调整意见,标志着铜陵市开始了跨江发展的新的发展时期。此次调整后,铜陵市辖三区一县,面积由1200平方公里增加到3008平方公里,人口由73.6万人增加到170万人。安徽铜陵作为工业城市,自改革开放以来具有较高的经济发展水平和较好的产业发展基础,特别是1995年铜陵长江公路大桥建成后,作为皖江第一桥贯通江淮和皖南之间的交通联系,加速了铜陵市的经济发展,也奠定了铜陵市作为安徽省腹地中心城市的基础。但从经济地理学角度来看,区划调整前的铜陵是全国总面积最小的地级市,同时存在市县同城的问题,铜陵市东、南、北三面被铜陵县包围,西面为长江阻隔,城市发展空间不足,缺乏产业发展的腹地和空间以致于难以发挥产业优势和辐射带动潜力。在区划调整后,铜陵市新增100万人口,同时获得几近调整前两倍的发展纵深,对于其在经济新常态下产业规模的发展、产业结构的调整、产业发展方式的转变、经济增长动力转换的促进均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在后区划调整时期,我们认为铜陵市在跨江发展的实践路径和政策选择上至少需要从以下四个方面加以讨论:
2.1发展定位
应该说,跨江发展是铜陵市主观梦想的客观举措。早在2003年铜陵市编制的《铜陵市城市总体规划(2003-2020年)》就提出适时向西跨江发展的空间发展战略。而2011年通过的《铜陵市“十二五规划”纲要》明确了这一策略并预留了向西跨越的发展通道。区划调整后,跨江发展从以前的理想、愿望正式成为了发展战略实践层面的问题。[5]2016年是“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在规划中跨江发展将上升成为铜陵市的发展战略定位。这也就意味着江北地区其工业布局,产业发展和各项经济社会统筹信息必须统筹协调,各项规划要进行顶层设计,将跨江发展上升到战略层面。这不仅要求铜陵市的发展规划要将跨江发展包括进来,区划调整后的枞阳县也需要对发展模式等进行重新规划、设计,从而两相呼应。另一方面,跨江发展作为铜陵市战略层面的新兴课题,对跨江发展专项问题编制规划意见,委托专门的城市和区域经济规划单位进行战略设计,广泛向学界、各阶层群众征求意见建议,充分发挥智库作用,广策群力服务跨江发展。
事实上,两地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差距是显而易见的,产业结构也不尽统一,江北地区的城镇化和工业化水平相较市区远远落后。但在区划调整之后,江北地区可以作为铜陵市的产业集中区和新的经济增长极,这就需要在行政属地管理方式上进行探索,避免江南产业集中区曾经出现的多重管理等低效方式。同时,在资源投入方面要向江北地区倾斜,完善其基础设施建设,构造新的产业发展环境。除市场自发的资源配置效能外,政府应该对包括公共资源在内的投入加以引导。
2.2交通及基础设施建设
在跨江发展的基础设施配置方式选择上,由于区划调整前,两地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一,基础设施的差距明显,因此在后区划调整时期,应当采用以市场配置为基础,政府指导性计划为引导进行基础设施的空间配置,铜陵市政府在具有此种配置方式的基础条件,即较为完善的法规和较为雄厚的财政基础。另一方面在基础设施区域配置的途径选择上,应当使用空间集中投资配置促进江北地区的经济发展。在跨江发展后,可以预见江北地区会有一个较快的发展时期,将形成对资本集约型基础设施的迫切需要。除加大政府对其的直接投资之外,也可以放开对江北地区的投资限制,如应用PPP模式等新型投融资模式等,让市场利益机制自发地引导资本投向这一区域。[6]这种途径的选择突出的优点在于不但能够使得资金使用方式更为集约化、有效化,也能大幅扩大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总额,从而通过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江北地区的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加速江北地区融入合肥经济圈,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平稳较快增长。 公路方面,目前正在建设的主要是合铜公路的升级改造、G347国道(普济圩到枞阳段)、池州长江大桥城区延伸路等,预计在三年内建成。另外,已经经过规划论证的有安枞一级公路合安一级公路(枞阳段)、枞阳到桐城一级公路、北沿江高速等建设方案。建成后,江北地区公路网基本形成,交通优势将显著提升,枞阳县城将作为合肥、铜陵、安庆、池州四市的交通枢纽。尤其是合铜公路和G347国道在近期建成后,将对优化江北地区产业布局、发展沿线经济、打破交通瓶颈完成沿江快速通道建设有突出意义。
轨道交通方面,轻轨交通主要有黄山-天柱山-九华山旅游轻轨以及铜陵-枞阳轻轨和安庆-枞阳的两条城市轨道交通线,铁路高铁交通主要包括北沿江铁路、武杭高铁和合温高铁。在安徽省发改委提出要构建黄山-天柱山-九华山旅游一体化后,三山间的旅游轻轨已经在规划中。江北地区介于天柱山和九华山之间,特别是池州长江大桥通车后,作为连接安庆、池州的枢纽,配合完成旅游轻轨建设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将江北地区的轨道交通密度进一步提升,促进江北地区立体化交通形成,同时将浮山等旅游项目纳入交通圈。另一方面,江北地区不通铁路是长期以来制约其发展的一大瓶颈,新规划的北沿江铁路和两条经过池州公铁大桥的高铁线如能在江北地区设站将彻底打破这一交通瓶颈,实现公铁联运,提升枞阳县的交通水平。
港口、航道建设方面,区划调整后,铜陵市境内长江通行航道延长至143.9公里,其中枞阳县境内有84公里,包括27公里长江深水岸线。在枞阳县汤沟镇附近打造现代产业园,建设港口、现代物流和新兴产业集聚区,可以从整体上形成一个临港产业园区,覆盖枞阳经济开发区的桥港工业园,将其升级为江北地区新的省级开发园区,特别是在三年内建成的G347国道能够将汤沟临港产业园区与东向发展的枞阳县城连为一体,对产城一体化、江海联运枢纽建设有极为明显的促进作用。同时,2016年将开工的引江济淮工程,枞阳县是起点地区,整个工程总体按照三级航道标准建设静态投资总额经885亿元(以2015年第二季度价格水平参考),建成后沟通长江、淮河两大流域,穿越皖江城市带、合肥经济圈和中原经济圈,在生态、水利、环保和航运等多个方面都具有极大的带动效应,也将江北地区汤沟港北上通道完全打通,凸显临港产业园的区位优势。
2.3产业集群布局发展
为对铜陵市产业分析更为清晰,我们选定区划调整前的2014年做具体分析,数据均不包含枞阳县。2014年铜陵市的地区生产总值(GDP)突破716.3亿元,按常住人口计算的人均GDP为97192元,远高于全国人均GDP的46531元与京沪两市的人均水平相当。其中战略性新兴产业总值为583.5亿元,增幅达到22.2%。分产业来看,第一产业增加值为13.2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为512.9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为190.2亿元。三次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例为1.8:71.5:26.6,是典型的以第二产业为主的工业城市。而枞阳县2014年的地区生产总值(GDP)为191.4亿元,按常住人口计算的人均GDP仅为19762元,约等于铜陵市人均水平的1/5,其中三次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例为17.6:57.7:24.7,城镇化、工业化水平都远低于铜陵市。因此区划调整后,面对如此悬殊的差距,在产业布局和经济增长上,江北地区都是铜陵市的重点发展區域和新的经济增长极。[7]
目前,江北地区尚未形成有规模的产业集群,新兴产业和战略产业重点支撑型企业不多,产业发展相对较为单一。而铜陵市也在寻找资源枯竭型城市的后工业化发展路径,即推进工业深加工,延伸产业链,在江北地区提供的战略纵深上完成产业转移,并形成产业集群化发展。其建设重点应该在“一廊一园”,即合铜现代工业走廊和安徽汤沟港现代产业园。安徽的经济政治中心在合肥,随着合铜一级公路的升级改造完成,合铜现代工业走廊获得比以前更为突出的经济地位,尤其有利于现代装备制造业的发展。安徽汤沟港现代产业园,以27公里长江深水岸线为基础,建设港口、现代物流、新型产业集聚区,后期可以将枞阳经济开发区的桥港工业园包含在内,整体形成一个港口现代产业园,再由G347将其与东向发展的县城连成一体,主导发展高端装备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加上三个新兴产业即新材料、新能源和电子信息制造业,做到港城一体、城乡一体、产城一体的三位一体。事实上将从产业集群化发展角度带动江北地区发展,优化铜陵市整体的资源配置效率。
另一方面,以现代农业为主导的第一产业发展也应当引起重视。铜陵长江大桥将普济圩农场与市区一桥相连,包括普济圩农场等在内的多个国营农场企业城郊型农场特色非常明显。在这几个国营农场推行现代农业,实现规模化生产,不仅可以供应市区,同时由于便捷的水陆交通,可以有效辐射供应长三角地区和合肥经济圈,为第一产业的升级和农业产品深加工提供基础。位于三山之间的区位,距离黄山、九华山、天柱山百公里,在完成现代农业产业建设后,可以考虑开发现代观光型农业,进一步延伸产业链,带动服务业和旅游业在内的第三产业增长。
2.4文化及生态旅游发展
铜陵市历史悠久,是中国的古铜都,采冶铜的历史已经超过3000余年,除了人文荟萃外,红色旅游资源也较为丰富,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渡江作战解放的江南第一城,但苦于发展纵深过小,一直以来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并不突出,并且主要集中在工业旅游等方面。区划调整后,除了原有的资源外,枞阳县作为桐城派的发源地,拥有大量的人文和自然景观资源,相当于给铜陵市的第三产业发展注入了源头活水。
红色旅游方面,主要围绕渡江战役,整合北岸的渡江战役中线指挥部和南岸旧址连点成面。[8]文化旅游方面,着力开发江北地区,枞阳县境内的中国第一文山、安徽省四大名山之一的浮山亟待开发,同时有战国古战场和汉武帝的射蛟台为主题的旗山汉武生态文化园以及桐城派发源地的旧址等,将其与南岸以铜为主题的人文景观合力打造,规划精品线路。生态和农业旅游方面,现有的钟鸣、大通、新桥、叶山等分别从农家乐、蔬菜基地、农业示范园和林场四个方面定位生态旅游,事实上,铜陵有作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铜陵市淡水豚自然保护区,是世界首座利用半自然水域对国家一类重点保护动物白鳍豚的养护基地,配合543.8平方公里的天然湿地,完全可以就这个主题开发生态旅游。另外长江流经此地,有多个成面积的大型江心洲,南京市跨江发展时期将建邺区的江心洲打造成为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和枞阳县境内的铁铜洲具有几乎完全同质的自然条件,在贯通与枞阳城区的交通桥后,铁铜洲可以作为江北地区的生态旅游基地,大力开发生态旅游产业,取得新常态经济下铜陵市的第三产业新的增长支撑点。
在具体实践过程中应当要注意的,一是精心规划、合力打造,一个地区的旅游体验除了人文自然条件外,合理的规划是必要条件,在对旅游线路的精心规划过程中,相应的基础设施建设配套也值得关注,合力打造主要指南北联动,要有全局意识,合力将两地的同类资源合理的整合在一起,不以长江做人为的分割;二是打破区划地域限制,枞阳县是桐城派文化的发源地,邻近的桐城市更是中国文都,两地的文化一脉相承都有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但如果以人为的区划地域限制或是两地争夺何地正宗,事实上割裂了桐城派的文化,于两地的文化旅游发展都是不利的,只有打破区划地域限制,在宣传、规划等方面精诚合作、整合资源,才能更好地发扬桐城派文化,发展文化旅游产业。
参考文献:
[1]邵波,李王鸣.国内外跨江河城市发展比较研究:杭州市城市跨江发展经验分析[J].经济地理,1993,13(04):29-33.
[2]安徽省社科联课题组.皖江城市跨江联动发展[J].中国城市经济,2010(3):35-41.
[3]李俊峰等.滨江城市跨江发展模式、过程与驱动机制[J].地理研究,2012,31(12):2162-2172.
[4]朱天鹏.区域集群式协同创新运行机制及绩效评价研究[D].合肥:合肥工业大学,2014.
[5]中共铜陵市委党校课题组.铜陵市实施跨江发展战略思考[J].陕西行政学院学报,2014(4):102-106.
[6]孙伟等.安徽省PPP模式融资实践路径探究[J].新经济,2016(19):46-51.
[7]吴瑶.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的金融支持研究[D].合肥:安徽大学,2012.
[8]孙伟,宋晶晶.安徽红色旅游资源保护与开发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07):120-123.
本论文属于2016年安徽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训练项目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1610378693,指导老师:程林。
作者简介:
张功毅(1995.10-)男,汉族,安徽南陵人,安徽财经大学经济学院,2013级本科生,经济学专业。
[关键词]跨江发展;区划调整;铜陵市
1铜陵市跨江发展的战略背景
从经济地理学角度來说,任何城市都是一定区域的中心,向区域输出产品、技术、信息和服务而发展,获得所谓的“输出导向增长”[1]。因此,城市输出所覆盖的范围即城市的经济影响腹地是城市发展的基础。一般认为,行政区划的阻隔对城市公共设施和城市管理资源的合理配置相较江河阻隔具有更大的负面影响。沿江城市的发展通常有两种较为常见的发展方式,与另辟地点、另起炉灶建设新城相比,跨江发展显然在难度、成本、见效时间等方面更具优势的途径,也符合产业发展的客观规律[2]。国内外跨江发展的成功案例很多,据不完全统计约有60%国家的首都属于跨江发展城市,国内跨50m以上江河的城市共有136座,其中56座城市跨江发展程度较高,约占总数的41%。滨江城市跨江发展是拓展生长空间、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举措,对城市空间结构、产业结构的优化以及城市竞争力的提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随着中国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速,城市空间拓展研究已成为城市和区域经济研究中的热点问题。滨江城市跨江发展模式从其涉及城市主体数量、经济发展水平、组织驱动形式等特征上来分类,主要有以下四种:独立跨越模式、兼并跨越模式、组合跨越模式和联合跨越模式[3]。
长江流经安徽400余公里,对于沿江城市的开发,安徽省最早在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决策实施,2006年国家将皖江城市带纳入中部地区崛起战略重点发展区域,加速了长三角等沿海发达地区产业向中西部辐射转移。2010年国务院正式批复的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中,示范区包括合肥、芜湖、马鞍山、铜陵、安庆、池州、滁州、宣城八个地级市,共58个县区。但从安徽沿江八市的地理区位来看,真正意义上的沿江城市只有芜湖、马鞍山、铜陵、池州和安庆五市[4],其中马芜铜地区虽然目前经济规模偏小,与长三角的城市群仍有较大差距,但却是安徽省目前发展形势最好的地区之一,也最有希望培育成为除合肥经济圈外的沿江城市带。
2铜陵市跨江发展实践路径分析
2015年10月12日,国务院批复同意安徽铜陵市的区划调整意见,标志着铜陵市开始了跨江发展的新的发展时期。此次调整后,铜陵市辖三区一县,面积由1200平方公里增加到3008平方公里,人口由73.6万人增加到170万人。安徽铜陵作为工业城市,自改革开放以来具有较高的经济发展水平和较好的产业发展基础,特别是1995年铜陵长江公路大桥建成后,作为皖江第一桥贯通江淮和皖南之间的交通联系,加速了铜陵市的经济发展,也奠定了铜陵市作为安徽省腹地中心城市的基础。但从经济地理学角度来看,区划调整前的铜陵是全国总面积最小的地级市,同时存在市县同城的问题,铜陵市东、南、北三面被铜陵县包围,西面为长江阻隔,城市发展空间不足,缺乏产业发展的腹地和空间以致于难以发挥产业优势和辐射带动潜力。在区划调整后,铜陵市新增100万人口,同时获得几近调整前两倍的发展纵深,对于其在经济新常态下产业规模的发展、产业结构的调整、产业发展方式的转变、经济增长动力转换的促进均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在后区划调整时期,我们认为铜陵市在跨江发展的实践路径和政策选择上至少需要从以下四个方面加以讨论:
2.1发展定位
应该说,跨江发展是铜陵市主观梦想的客观举措。早在2003年铜陵市编制的《铜陵市城市总体规划(2003-2020年)》就提出适时向西跨江发展的空间发展战略。而2011年通过的《铜陵市“十二五规划”纲要》明确了这一策略并预留了向西跨越的发展通道。区划调整后,跨江发展从以前的理想、愿望正式成为了发展战略实践层面的问题。[5]2016年是“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在规划中跨江发展将上升成为铜陵市的发展战略定位。这也就意味着江北地区其工业布局,产业发展和各项经济社会统筹信息必须统筹协调,各项规划要进行顶层设计,将跨江发展上升到战略层面。这不仅要求铜陵市的发展规划要将跨江发展包括进来,区划调整后的枞阳县也需要对发展模式等进行重新规划、设计,从而两相呼应。另一方面,跨江发展作为铜陵市战略层面的新兴课题,对跨江发展专项问题编制规划意见,委托专门的城市和区域经济规划单位进行战略设计,广泛向学界、各阶层群众征求意见建议,充分发挥智库作用,广策群力服务跨江发展。
事实上,两地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差距是显而易见的,产业结构也不尽统一,江北地区的城镇化和工业化水平相较市区远远落后。但在区划调整之后,江北地区可以作为铜陵市的产业集中区和新的经济增长极,这就需要在行政属地管理方式上进行探索,避免江南产业集中区曾经出现的多重管理等低效方式。同时,在资源投入方面要向江北地区倾斜,完善其基础设施建设,构造新的产业发展环境。除市场自发的资源配置效能外,政府应该对包括公共资源在内的投入加以引导。
2.2交通及基础设施建设
在跨江发展的基础设施配置方式选择上,由于区划调整前,两地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一,基础设施的差距明显,因此在后区划调整时期,应当采用以市场配置为基础,政府指导性计划为引导进行基础设施的空间配置,铜陵市政府在具有此种配置方式的基础条件,即较为完善的法规和较为雄厚的财政基础。另一方面在基础设施区域配置的途径选择上,应当使用空间集中投资配置促进江北地区的经济发展。在跨江发展后,可以预见江北地区会有一个较快的发展时期,将形成对资本集约型基础设施的迫切需要。除加大政府对其的直接投资之外,也可以放开对江北地区的投资限制,如应用PPP模式等新型投融资模式等,让市场利益机制自发地引导资本投向这一区域。[6]这种途径的选择突出的优点在于不但能够使得资金使用方式更为集约化、有效化,也能大幅扩大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总额,从而通过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江北地区的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加速江北地区融入合肥经济圈,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平稳较快增长。 公路方面,目前正在建设的主要是合铜公路的升级改造、G347国道(普济圩到枞阳段)、池州长江大桥城区延伸路等,预计在三年内建成。另外,已经经过规划论证的有安枞一级公路合安一级公路(枞阳段)、枞阳到桐城一级公路、北沿江高速等建设方案。建成后,江北地区公路网基本形成,交通优势将显著提升,枞阳县城将作为合肥、铜陵、安庆、池州四市的交通枢纽。尤其是合铜公路和G347国道在近期建成后,将对优化江北地区产业布局、发展沿线经济、打破交通瓶颈完成沿江快速通道建设有突出意义。
轨道交通方面,轻轨交通主要有黄山-天柱山-九华山旅游轻轨以及铜陵-枞阳轻轨和安庆-枞阳的两条城市轨道交通线,铁路高铁交通主要包括北沿江铁路、武杭高铁和合温高铁。在安徽省发改委提出要构建黄山-天柱山-九华山旅游一体化后,三山间的旅游轻轨已经在规划中。江北地区介于天柱山和九华山之间,特别是池州长江大桥通车后,作为连接安庆、池州的枢纽,配合完成旅游轻轨建设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将江北地区的轨道交通密度进一步提升,促进江北地区立体化交通形成,同时将浮山等旅游项目纳入交通圈。另一方面,江北地区不通铁路是长期以来制约其发展的一大瓶颈,新规划的北沿江铁路和两条经过池州公铁大桥的高铁线如能在江北地区设站将彻底打破这一交通瓶颈,实现公铁联运,提升枞阳县的交通水平。
港口、航道建设方面,区划调整后,铜陵市境内长江通行航道延长至143.9公里,其中枞阳县境内有84公里,包括27公里长江深水岸线。在枞阳县汤沟镇附近打造现代产业园,建设港口、现代物流和新兴产业集聚区,可以从整体上形成一个临港产业园区,覆盖枞阳经济开发区的桥港工业园,将其升级为江北地区新的省级开发园区,特别是在三年内建成的G347国道能够将汤沟临港产业园区与东向发展的枞阳县城连为一体,对产城一体化、江海联运枢纽建设有极为明显的促进作用。同时,2016年将开工的引江济淮工程,枞阳县是起点地区,整个工程总体按照三级航道标准建设静态投资总额经885亿元(以2015年第二季度价格水平参考),建成后沟通长江、淮河两大流域,穿越皖江城市带、合肥经济圈和中原经济圈,在生态、水利、环保和航运等多个方面都具有极大的带动效应,也将江北地区汤沟港北上通道完全打通,凸显临港产业园的区位优势。
2.3产业集群布局发展
为对铜陵市产业分析更为清晰,我们选定区划调整前的2014年做具体分析,数据均不包含枞阳县。2014年铜陵市的地区生产总值(GDP)突破716.3亿元,按常住人口计算的人均GDP为97192元,远高于全国人均GDP的46531元与京沪两市的人均水平相当。其中战略性新兴产业总值为583.5亿元,增幅达到22.2%。分产业来看,第一产业增加值为13.2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为512.9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为190.2亿元。三次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例为1.8:71.5:26.6,是典型的以第二产业为主的工业城市。而枞阳县2014年的地区生产总值(GDP)为191.4亿元,按常住人口计算的人均GDP仅为19762元,约等于铜陵市人均水平的1/5,其中三次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例为17.6:57.7:24.7,城镇化、工业化水平都远低于铜陵市。因此区划调整后,面对如此悬殊的差距,在产业布局和经济增长上,江北地区都是铜陵市的重点发展區域和新的经济增长极。[7]
目前,江北地区尚未形成有规模的产业集群,新兴产业和战略产业重点支撑型企业不多,产业发展相对较为单一。而铜陵市也在寻找资源枯竭型城市的后工业化发展路径,即推进工业深加工,延伸产业链,在江北地区提供的战略纵深上完成产业转移,并形成产业集群化发展。其建设重点应该在“一廊一园”,即合铜现代工业走廊和安徽汤沟港现代产业园。安徽的经济政治中心在合肥,随着合铜一级公路的升级改造完成,合铜现代工业走廊获得比以前更为突出的经济地位,尤其有利于现代装备制造业的发展。安徽汤沟港现代产业园,以27公里长江深水岸线为基础,建设港口、现代物流、新型产业集聚区,后期可以将枞阳经济开发区的桥港工业园包含在内,整体形成一个港口现代产业园,再由G347将其与东向发展的县城连成一体,主导发展高端装备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加上三个新兴产业即新材料、新能源和电子信息制造业,做到港城一体、城乡一体、产城一体的三位一体。事实上将从产业集群化发展角度带动江北地区发展,优化铜陵市整体的资源配置效率。
另一方面,以现代农业为主导的第一产业发展也应当引起重视。铜陵长江大桥将普济圩农场与市区一桥相连,包括普济圩农场等在内的多个国营农场企业城郊型农场特色非常明显。在这几个国营农场推行现代农业,实现规模化生产,不仅可以供应市区,同时由于便捷的水陆交通,可以有效辐射供应长三角地区和合肥经济圈,为第一产业的升级和农业产品深加工提供基础。位于三山之间的区位,距离黄山、九华山、天柱山百公里,在完成现代农业产业建设后,可以考虑开发现代观光型农业,进一步延伸产业链,带动服务业和旅游业在内的第三产业增长。
2.4文化及生态旅游发展
铜陵市历史悠久,是中国的古铜都,采冶铜的历史已经超过3000余年,除了人文荟萃外,红色旅游资源也较为丰富,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渡江作战解放的江南第一城,但苦于发展纵深过小,一直以来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并不突出,并且主要集中在工业旅游等方面。区划调整后,除了原有的资源外,枞阳县作为桐城派的发源地,拥有大量的人文和自然景观资源,相当于给铜陵市的第三产业发展注入了源头活水。
红色旅游方面,主要围绕渡江战役,整合北岸的渡江战役中线指挥部和南岸旧址连点成面。[8]文化旅游方面,着力开发江北地区,枞阳县境内的中国第一文山、安徽省四大名山之一的浮山亟待开发,同时有战国古战场和汉武帝的射蛟台为主题的旗山汉武生态文化园以及桐城派发源地的旧址等,将其与南岸以铜为主题的人文景观合力打造,规划精品线路。生态和农业旅游方面,现有的钟鸣、大通、新桥、叶山等分别从农家乐、蔬菜基地、农业示范园和林场四个方面定位生态旅游,事实上,铜陵有作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铜陵市淡水豚自然保护区,是世界首座利用半自然水域对国家一类重点保护动物白鳍豚的养护基地,配合543.8平方公里的天然湿地,完全可以就这个主题开发生态旅游。另外长江流经此地,有多个成面积的大型江心洲,南京市跨江发展时期将建邺区的江心洲打造成为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和枞阳县境内的铁铜洲具有几乎完全同质的自然条件,在贯通与枞阳城区的交通桥后,铁铜洲可以作为江北地区的生态旅游基地,大力开发生态旅游产业,取得新常态经济下铜陵市的第三产业新的增长支撑点。
在具体实践过程中应当要注意的,一是精心规划、合力打造,一个地区的旅游体验除了人文自然条件外,合理的规划是必要条件,在对旅游线路的精心规划过程中,相应的基础设施建设配套也值得关注,合力打造主要指南北联动,要有全局意识,合力将两地的同类资源合理的整合在一起,不以长江做人为的分割;二是打破区划地域限制,枞阳县是桐城派文化的发源地,邻近的桐城市更是中国文都,两地的文化一脉相承都有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但如果以人为的区划地域限制或是两地争夺何地正宗,事实上割裂了桐城派的文化,于两地的文化旅游发展都是不利的,只有打破区划地域限制,在宣传、规划等方面精诚合作、整合资源,才能更好地发扬桐城派文化,发展文化旅游产业。
参考文献:
[1]邵波,李王鸣.国内外跨江河城市发展比较研究:杭州市城市跨江发展经验分析[J].经济地理,1993,13(04):29-33.
[2]安徽省社科联课题组.皖江城市跨江联动发展[J].中国城市经济,2010(3):35-41.
[3]李俊峰等.滨江城市跨江发展模式、过程与驱动机制[J].地理研究,2012,31(12):2162-2172.
[4]朱天鹏.区域集群式协同创新运行机制及绩效评价研究[D].合肥:合肥工业大学,2014.
[5]中共铜陵市委党校课题组.铜陵市实施跨江发展战略思考[J].陕西行政学院学报,2014(4):102-106.
[6]孙伟等.安徽省PPP模式融资实践路径探究[J].新经济,2016(19):46-51.
[7]吴瑶.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的金融支持研究[D].合肥:安徽大学,2012.
[8]孙伟,宋晶晶.安徽红色旅游资源保护与开发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07):120-123.
本论文属于2016年安徽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训练项目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1610378693,指导老师:程林。
作者简介:
张功毅(1995.10-)男,汉族,安徽南陵人,安徽财经大学经济学院,2013级本科生,经济学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