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乡村职业教育作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有效提高乡村人力资本、推動乡村振兴发展的重要手段。在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职业教育发展的关键在于与县域经济发展的契合性。应该在对乡村职业教育发展的现实困境分析的基础上,以县域经济发展的职业教育需求为切入点,建立和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走统筹发展之路;实施专业与产业对接,走精准培养之路;打造职业培训品牌,走“品牌化”培训之路;围绕特色产业发展,走特色培养培训之路。
【关键词】乡村振兴;乡村职业教育;职业培训品牌
【中图分类号】G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8794(2019)10-0052-05
一、问题的提出
乡村职业教育是乡村振兴的基本推动力量,肩负着为乡村振兴发展培养各类所需人才的时代使命,其关涉乡村社会的发展与乡村居民个体的生活。[1]于个体发展而言,乡村职业教育可以提供低成本、多样性的教育内容,能最大范围惠及乡村不同教育需求的人群。于乡村社会发展而言,乡村职业教育能有效链接教育供给与乡村发展需求,为乡村社会发展提供技术技能人才支持。乡村职业教育的发展应该置于乡村振兴的时代背景下,着眼于乡村振兴发展的需求来设计其发展路径。而在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要求中,产业兴旺是重点,但囿于乡村工业基础薄弱、基础设施和产业要素集聚不足等现实困境,乡村产业振兴必须依托县域大产业来支撑。乡村振兴战略为县域经济发展指明了方向,同时,要实现乡村振兴,也亟需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因此,乡村振兴背景下的乡村职业教育发展应该着眼于县域经济发展的职业教育需求来探讨。基于此,本研究在对乡村职业教育发展的现实困境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以赣南X县县域经济发展的职业教育需求为切入点,探讨乡村振兴背景下适应县域经济需求的乡村职业教育发展路径,以期对推动乡村职业教育发展有所裨益。
二、X县乡村职业教育发展的现实困境
X县是第二批国家级农村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示范县,乡村职业教育在提升乡村居民文化素质与就业技能、加快县域产业结构调整升级以及为促进县域支柱产业、特色产业发展提供人才与技术的支撑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囿于各方面条件的限制,乡村职业教育面临诸多的发展困境。
(一)X县乡村职业教育发展概况
近年来,X县基本形成了以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为县级中心校、以乡镇成人文化学校为基础、以村级成人文化学校为教学点的职成教三级教育培训网络。在乡村职业学校教育方面,经过职业教育资源整合,该县现有职业学校2所。其中,X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是国家级重点中等专业学校、全国第三批“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开设的专业主要有农业机械使用与维护、畜牧兽医、旅游服务与管理、客服信息服务、数控技术与应用、汽车应用与维修、学前教育、电子技术应用、计算机技术应用等,为X县县域经济发展提供了大量专业技术人才。在职业培训方面,该县职业培训服务于主攻工业和脱贫攻坚战略,积极统筹县农业局、妇联、人社局、扶贫办、总工会、民政局、工业园管委会等部门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训”“X县表嫂家政服务”等培训项目,打造“X县表嫂”“X县工匠”“X县能人”三大品牌。2014—2017年,各部门累计培训38 600人次,其中,技能培训2014年共培训14期,培训2 350人;2015年共培训19期,培训2 578人;2016年共培训共26期,培训3 625人;2017年就业创业培训3 536人,为县域经济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人才支撑。
(二)X县乡村职业教育发展的现实困境
尽管X县乡村职业教育的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但是受各方面条件的限制,乡村职业教育发展缓慢、困难重重,特别是在促进县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与当地经济发展、产业结构以及社会可持续发展不协调等方面的欠缺,影响了其积极作用的充分发挥。
1.办学条件
乡村职业教育办学经费极度紧张。乡村职业教育的办学经费主要依赖于县级财政的投入,但是X县作为国家级贫困县,财政收入有限,对职业教育的投入严重不足。当前相关的职业教育政策往往是“扶强”政策,通过竞争将有限的职业教育资源配置到办学效益较好的地区和学校,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发挥优质职业教育的示范带动作用,而贫困县、困难校的职业教育发展往往被忽视。“扶强”政策无形中剥夺了贫困地区职业教育发展的机会,在某种程度上加剧了地区之间的教育不平等。同时,经费紧张也引发了一系列的其他问题,诸如办学设备、场地等无法得到保障;教师待遇不高,无法吸引优秀师资,最终影响办学的质量。
2.办学内涵
一是乡村职业教育的“普教化”严重。办学理念、办学目标、教学内容、师资队伍等的“普教化”现象严重,不少县级职业学校没有把握好职业教育的内涵,盲目地走与普教相竞争的道路,[2]忽略了县域经济发展的需要。二是专业设置不合理,与产业对接不紧密。乡村职业学校教育受办学经费的影响,其专业设置往往要考虑办学成本以及实习实训条件,故所开设专业多为成本小、对实习实训要求不高的专业;专业设置不能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进行动态调整,职业教育专业结构难以满足新型城镇产业结构调整要求,[3]与县域产业发展脱节;三是毕业生本地就业服务能力较弱。由于专业设置与县域产业脱节,导致毕业生无法在县域范围内找到专业对口的工作,本地就业率低。近年来,X县农业基础地位得到巩固提升,高标准建设了一批现代农业示范基地,需要一大批掌握新的种植方式、养殖技术、栽培方法和农业科技成果的新型职业农民。然而,该县职业学校开设的专业中,仅有“农业机械使用与维护”“畜牧兽医”两个专业与农业生产有关,专业设置与农业发展的需求相距甚远。
3.从乡村职业教育体系构建
乡村职业教育的纵向体系不完善。由于经费、思想认识以及农村人口不断减少等方面的原因,农村职业教育体系的完善程度仍然不够,许多乡镇农校和村组级农村实用技术培训点基本被废弃,[4]县乡村三级乡村职业教育网络沟通不畅。从横向来看,学校职业教育与职业培训脱节问题严重。当前的乡村职业学校教育与乡村职业培训是分割的,乡村职业学校教育主要由县级中等专业学校承担学历教育,乡村职业培训则由教育、农业、人保、妇联、残联、扶贫办等不同的部门举办,管理上存在条块分割。同时,培训内容与培训对象的需求不匹配,培训部门往往以“他者”的身份制定培训内容,没有深入到培训对象中去进行调查。 三、X县县域经济发展的职业教育需求分析县域经济是以行政县(包括县级市、旗等) 区域为载体、以县级独立财政为标志、以县城为中心、以集镇为网络、以农村为腹地、以市场经济为基础、以县级政府为调控主体、以不同层次经济要素间的联系为基本结构的经济系统。[5]县域经济是乡村社会稳定与发展的关键所在,其发展对有效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具有关键性作用。因而,县域经济发展的职业教育需求成为探讨乡村职业教育发展路径的前提和基础。
(一)X县县域经济发展概况
X县位于江西省中南部,全县辖25个乡镇、1个经济开发区、304个行政村、8个城市社区,全县国土总面积3 215平方公里,总人口85万。其中,城镇人口11.4万人,农村人口68.6万人。近年来,X县加快项目建设,促进产业结构调整,积极谋求发展新形态,县域经济发展态势良好。从主要经济发展指标来看(表1),近五年来,该县年度生产总值、财政收入以及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都实现了稳步增长。但是,年度生产总值和财政收入的增长速度放缓,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差距较大。
从该县三大产业的发展来看(表2),三大产业总体發展势头较好。近五年的数据显示,该县的经济结构在持续优化,第二产业逐步占主导地位,第三产业稳步增长。
(二)X县县域经济发展的职业教育需求分析
“十三五”时期是X县深入推进苏区振兴的关键期与全面实施“脱贫摘帽”的攻坚期,亦是全面推动乡村振兴发展的关键时期。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实现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发展的必经之路,而县域经济的发展离不开职业教育提供知识和技能人才的支持,县域经济的发展亟需发展职业教育。
1.农业现代化发展之需要
发展农业产业化,推进农村地区农业科技的进步,将会极大地提高农业的经济效益,进而提升农村地区生产要素的生产率和县域经济竞争力。[6]在国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推进农村地区农业产业化是农村地区有效解决“三农问题”的途径之一。推进农业产业化将有利于缩小城乡差距,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地区发挥区域资源优势。[7]发展县域经济就是要用现代要素不断改造传统农业,实现农业产业化发展,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同时延伸产业链,实现现代农业的发展,发展观光农业、体验农业等,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这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促进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举措。如X县通过选育推广高产油茶新品种、延伸油茶产业链,坚持发展农业产业基地,高标准建设现代农业示范园。而现代农业必须依靠发展理念领先,依靠专业人员职业化的手段推进,[8]这就需要通过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来提供现代农业技术支持和高素质的技术技能人才支撑。
2.县域工业转型升级之需要
工业转型升级发展是县域经济发展的头等大事,也是实现乡村振兴发展的根本保障。工业的发展离不开技术人才。据欧洲发达国家统计,工人技术水平每提高一级,劳动生产率就会提高10%—20%。而我国统计资料显示,有三分之一明亏或潜亏企业,其亏损原因80%在于内部管理和工人操作技术不过关。[9]职业教育可以为县域工业发展培养和输送大批技术工人,并形成人力资本,对县域工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随着经济转型与产业升级,要求劳动力的知识化程度与综合素质也不断提高,需要数以万计服务于一线的应用型高素质劳动人才,这就加大了对职业教育的迫切需求。
3.特色产业发展之需要
“十三五”规划中明确提出发展特色县域经济,特色经济是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发展特色经济首先要立足本地的比较优势。[10]县域经济是涉及经济领域各个产业的经济载体,不能“小而全”,而应“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宜商则商”“宜游则(旅)游”,注重发挥比较优势,发展特色产业。X县的油茶、脐橙、蔬菜、毛竹、肉牛、绞股蓝、金银花等特色产业的县域经济发展迅猛,这些特色产业需要职业教育为其培养和输送大批技术工人,并形成人力资本,从而直接作用于生产活动中。同时,X县境内旅游资源丰富,“红、古、绿”色旅游资源交相辉映,现代服务业依托乡村旅游业迅速发展,需要加强农村职业教育服务能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推动乡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4.剩余劳动力转移之需要
X县2017年总人口为85万人,从人口户籍来看,其中农业人口为68.6万人,占X县总人口的86%;非农业人口为11.4万人,占X县总人口的14%。总体来看,该县的城镇化水平仍较低,农村人口占比80%以上,农村仍存在大量剩余劳动力,文化程度都不高 ,大多缺乏一定的专业技能。由于缺乏必要的专业技能培训,他们大多只能从事技术含量低且繁重的体力劳动,工作普遍特点就是时间长、环境差、报酬低。将富余劳动力转化为适应产业结构调整的实用性人才已成为X县县域经济发展的重大问题。而通过对区域劳动力市场进行分析,可以证明劳动力职业教育水平是影响农村劳动力外出工作的一个重要因素。[11]因此,亟需加强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实现农民转移就业和自主创业,拓宽其就业渠道,同时也为县域经济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四、乡村职业教育发展的路径选择
乡村职业教育是培养县域经济发展所需人才最有效的教育类型,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乡村职业教育应该契合县域经济发展之需求,密切与乡村社会经济建设的联系,进而探寻可依赖的发展路径,实现内涵式的发展。
(一)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走统筹发展之路
十九大报告中着重强调要“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12]在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职业教育的发展需要统筹中等学历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根据市场需求,坚持学历教育与技能培训并举、全日制与非全日制并重的办学模式,建构与县域经济相契合的体系。
依托县域中等职业教育资源建立科技学院,作为统筹县域范围内乡村职业教育与培训的专门机构。科技学院下设中等职业学校和职业培训学院两个部门,中等职业学校负责统筹县域范围内的中等学历职业教育的发展。县级职业技术学校在授课的同时,还要发挥好带头作用,为乡镇和村做好培训和指导工作。对于一些有条件的乡镇和村,可以将当地职业技术学校列为县级职业学校的分校或流动教学点,由县级学校进行垂直管理。职业培训学院根据县域范围内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制定农村职业培训的内容,指导乡镇、村一级的职业培训。在乡镇一级建立农民文化技能培训学校,围绕乡镇特色农业、支柱产业开展技能培训,为乡镇经济发展培训人才。针对农民居住分散、学习与生产兼顾的特点,建立村级职业文化技能教学点,将职业教育深入到田间地头,使广大农民可以边学边问边干。帮助农民做到集中学习与农业生产交替进行,实现学用结合、学以致用。 (二)实施专业与产业对接,走精准培养之路
乡村职业教育的发展应融入县域经济建设之中,使职业教育供给与社会需求不脱节。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县域产业转型升级需要各类人才,职业教育可以满足本区域的行业企业发展,在专业设置、人才培养、校企合作方面积极探索新模式,推动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助推县域经济快速发展。[13]乡村职业教育应该围绕县域主导产业,根据县域经济发展的实际需求,实施专业与产业对接,走精准培养之路。
职业学校应立足县域产业结构调整的需求,科学合理设置专业并适时进行调整,建立专业与产业对接机制和专业的动态调整机制。围绕乡村振兴发展的需求,建立对接产业需求的特色专业群,如围绕X县的脐橙、油茶等农产品深加工以及配套的物流、电子商务等专业为集群打造现代农业服务类专业群;围绕承接东部产业梯度转移打造制造业专业群;围绕乡村旅游业、传统文化创意产业等打造旅游专业群等。在办学模式上,应实行产教的深度融合,推广“学校 企业 农户”“学校 基地 农户”的辦学模式,为县域产业发展精准培养人才。
(三)打造特色培训品牌,走“品牌化”培训之路
实现乡村振兴发展的关键在于县域产业的兴旺,而产业兴旺需要大量的技术技能人才。人才兴旺是产业兴旺的关键,是乡村振兴之根本。乡村职业培训相对于学校职业教育而言更加具有普遍性和灵活性,在县域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对于农村职业培训来说,要针对农民文化程度、从业取向、年龄阶段、发展意向等不同进行分类分层培训,[14]这就要求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广泛开展各类实用技术培训,尤其要针对当前乡村职业培训的具体问题(如培训政出多门、培训内容的同质化、培训效果不佳等)进行改革,着力打造培训品牌,为县域经济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职业培训是一项教育服务,打造培训品牌旨在提高职业培训的成效。所谓培训品牌,从培训内容上看,应该选取具有县域特色的专门技能或者县域发展急需的技能,有统一的培训大纲,培训内容科学化、系统化;从培训方式上看,应该创新培训方式,实行多种培训方式,如利用开发手机APP,创建远程教育平台,实现互联网 培训。近年来,X县打造的“X县工匠”“X县能人”等培训品牌,培训效果较好,接受培训者深受用人市场欢迎,职业培训品牌打造非常成功。
(四)围绕特色产业发展,走特色培养培训之路
我国县域发展差异较大,因此,县域经济的发展应该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特色产业是县域经济发展的关键,为县域经济发展培养人才的乡村职业教育应围绕特色产业发展,有针对性地发展特色专业,进而创建特色学校,走特色培养培训之路。乡村职业教育的特色专业是增强职校吸引力的关键,应该从县域产业发展实际、县域资源、传统底蕴等出发来开设,在此基础上创建特色职业学校,赋予学校深厚、独特的文化内涵,形成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和鲜明个性的办学模式和办学风格。以特色学校为载体,推动乡村职业教育内涵式发展,为乡村振兴培养专业人才,如农业职业经理人、乡村工匠、非遗传承人等等,增强其服务县域经济发展和乡村振兴的能力。
五、结束语
乡村职业教育作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有效提高乡村人力资本、推动乡村振兴发展的重要手段。在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职业教育只有正确面对自身的处境和难题,厘清其发展定位,探寻契合县域经济发展需求的乡村职业教育发展路径,才能彰显其在乡村振兴中的独特作用。
【参考文献】
[1]谢元海,闫广芬.乡村职业教育的应然价值取向:生计、生活与生态:以乡村振兴战略为视角[J].教育发展研究,2019,39(1):10—16 39.
[2]李梦卿,张碧竹.县域经济视域下的职业教育发展研究[J].职教论坛,2012(1):76—81.
[3]唐智彬,石伟平.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职业教育发展:特征、问题与对策[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5(30):49—52.
[4]唐智彬,石伟平.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现状及问题分析[J].职业技术教育,2012,33(28):60—65.
[5]王盛章,赵桂溟.中国县域经济及其发展战略[M].北京:中国物价出版社,2002:23.
[6]韩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将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J].农村工作通讯,2018(2):50.
[7]邵佳,栾敬东.安徽省农业产业化发展现状评价:基于因子分析方法[J].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2018,30(2):109—114.
[8]金瑾.乡村振兴战略下的农业职业经理人培育机制改革:以四川现代农业职教集团为例[J].职业技术教育,2018,39(21):31—35.
[9]姜蕙.当代国际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概论[M].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2003:48.
[10]徐静,胡菁.加快县域经济发展,实现区域经济中心目标:对南昌市县域经济的思考[J].中共南昌市委党校学报,2007(2):47—50.
[11]Stuart H.Sweeney,Harvey A.Goldstein.Accounting for Migration in Regional Occupational Employment Projections[J].The Annals of Regional Science, une 2005,Volume 39,Issue 2:73.
[12]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46,32.
[13]金辉,路利云.地方院校服务县域经济发展的现实困境与路径研究:基于人力资本的视角[J].中国成人教育,2016(9):158—160. [14]李延平,王雷.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农村职业教育的使命及变革[J].教育研究,2017,38(11):70—74.
Research on the Development Path of Rural Vocational
Education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Rural Revitalization
——Analysis of Demand for Vocational Education Based on County Economic Development
XIE Yuan-hai1,2, YANG Yan-ping2
(1.Tianjin University, Tianjin 300350;
【关键词】乡村振兴;乡村职业教育;职业培训品牌
【中图分类号】G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8794(2019)10-0052-05
一、问题的提出
乡村职业教育是乡村振兴的基本推动力量,肩负着为乡村振兴发展培养各类所需人才的时代使命,其关涉乡村社会的发展与乡村居民个体的生活。[1]于个体发展而言,乡村职业教育可以提供低成本、多样性的教育内容,能最大范围惠及乡村不同教育需求的人群。于乡村社会发展而言,乡村职业教育能有效链接教育供给与乡村发展需求,为乡村社会发展提供技术技能人才支持。乡村职业教育的发展应该置于乡村振兴的时代背景下,着眼于乡村振兴发展的需求来设计其发展路径。而在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要求中,产业兴旺是重点,但囿于乡村工业基础薄弱、基础设施和产业要素集聚不足等现实困境,乡村产业振兴必须依托县域大产业来支撑。乡村振兴战略为县域经济发展指明了方向,同时,要实现乡村振兴,也亟需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因此,乡村振兴背景下的乡村职业教育发展应该着眼于县域经济发展的职业教育需求来探讨。基于此,本研究在对乡村职业教育发展的现实困境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以赣南X县县域经济发展的职业教育需求为切入点,探讨乡村振兴背景下适应县域经济需求的乡村职业教育发展路径,以期对推动乡村职业教育发展有所裨益。
二、X县乡村职业教育发展的现实困境
X县是第二批国家级农村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示范县,乡村职业教育在提升乡村居民文化素质与就业技能、加快县域产业结构调整升级以及为促进县域支柱产业、特色产业发展提供人才与技术的支撑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囿于各方面条件的限制,乡村职业教育面临诸多的发展困境。
(一)X县乡村职业教育发展概况
近年来,X县基本形成了以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为县级中心校、以乡镇成人文化学校为基础、以村级成人文化学校为教学点的职成教三级教育培训网络。在乡村职业学校教育方面,经过职业教育资源整合,该县现有职业学校2所。其中,X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是国家级重点中等专业学校、全国第三批“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开设的专业主要有农业机械使用与维护、畜牧兽医、旅游服务与管理、客服信息服务、数控技术与应用、汽车应用与维修、学前教育、电子技术应用、计算机技术应用等,为X县县域经济发展提供了大量专业技术人才。在职业培训方面,该县职业培训服务于主攻工业和脱贫攻坚战略,积极统筹县农业局、妇联、人社局、扶贫办、总工会、民政局、工业园管委会等部门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训”“X县表嫂家政服务”等培训项目,打造“X县表嫂”“X县工匠”“X县能人”三大品牌。2014—2017年,各部门累计培训38 600人次,其中,技能培训2014年共培训14期,培训2 350人;2015年共培训19期,培训2 578人;2016年共培训共26期,培训3 625人;2017年就业创业培训3 536人,为县域经济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人才支撑。
(二)X县乡村职业教育发展的现实困境
尽管X县乡村职业教育的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但是受各方面条件的限制,乡村职业教育发展缓慢、困难重重,特别是在促进县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与当地经济发展、产业结构以及社会可持续发展不协调等方面的欠缺,影响了其积极作用的充分发挥。
1.办学条件
乡村职业教育办学经费极度紧张。乡村职业教育的办学经费主要依赖于县级财政的投入,但是X县作为国家级贫困县,财政收入有限,对职业教育的投入严重不足。当前相关的职业教育政策往往是“扶强”政策,通过竞争将有限的职业教育资源配置到办学效益较好的地区和学校,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发挥优质职业教育的示范带动作用,而贫困县、困难校的职业教育发展往往被忽视。“扶强”政策无形中剥夺了贫困地区职业教育发展的机会,在某种程度上加剧了地区之间的教育不平等。同时,经费紧张也引发了一系列的其他问题,诸如办学设备、场地等无法得到保障;教师待遇不高,无法吸引优秀师资,最终影响办学的质量。
2.办学内涵
一是乡村职业教育的“普教化”严重。办学理念、办学目标、教学内容、师资队伍等的“普教化”现象严重,不少县级职业学校没有把握好职业教育的内涵,盲目地走与普教相竞争的道路,[2]忽略了县域经济发展的需要。二是专业设置不合理,与产业对接不紧密。乡村职业学校教育受办学经费的影响,其专业设置往往要考虑办学成本以及实习实训条件,故所开设专业多为成本小、对实习实训要求不高的专业;专业设置不能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进行动态调整,职业教育专业结构难以满足新型城镇产业结构调整要求,[3]与县域产业发展脱节;三是毕业生本地就业服务能力较弱。由于专业设置与县域产业脱节,导致毕业生无法在县域范围内找到专业对口的工作,本地就业率低。近年来,X县农业基础地位得到巩固提升,高标准建设了一批现代农业示范基地,需要一大批掌握新的种植方式、养殖技术、栽培方法和农业科技成果的新型职业农民。然而,该县职业学校开设的专业中,仅有“农业机械使用与维护”“畜牧兽医”两个专业与农业生产有关,专业设置与农业发展的需求相距甚远。
3.从乡村职业教育体系构建
乡村职业教育的纵向体系不完善。由于经费、思想认识以及农村人口不断减少等方面的原因,农村职业教育体系的完善程度仍然不够,许多乡镇农校和村组级农村实用技术培训点基本被废弃,[4]县乡村三级乡村职业教育网络沟通不畅。从横向来看,学校职业教育与职业培训脱节问题严重。当前的乡村职业学校教育与乡村职业培训是分割的,乡村职业学校教育主要由县级中等专业学校承担学历教育,乡村职业培训则由教育、农业、人保、妇联、残联、扶贫办等不同的部门举办,管理上存在条块分割。同时,培训内容与培训对象的需求不匹配,培训部门往往以“他者”的身份制定培训内容,没有深入到培训对象中去进行调查。 三、X县县域经济发展的职业教育需求分析县域经济是以行政县(包括县级市、旗等) 区域为载体、以县级独立财政为标志、以县城为中心、以集镇为网络、以农村为腹地、以市场经济为基础、以县级政府为调控主体、以不同层次经济要素间的联系为基本结构的经济系统。[5]县域经济是乡村社会稳定与发展的关键所在,其发展对有效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具有关键性作用。因而,县域经济发展的职业教育需求成为探讨乡村职业教育发展路径的前提和基础。
(一)X县县域经济发展概况
X县位于江西省中南部,全县辖25个乡镇、1个经济开发区、304个行政村、8个城市社区,全县国土总面积3 215平方公里,总人口85万。其中,城镇人口11.4万人,农村人口68.6万人。近年来,X县加快项目建设,促进产业结构调整,积极谋求发展新形态,县域经济发展态势良好。从主要经济发展指标来看(表1),近五年来,该县年度生产总值、财政收入以及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都实现了稳步增长。但是,年度生产总值和财政收入的增长速度放缓,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差距较大。
从该县三大产业的发展来看(表2),三大产业总体發展势头较好。近五年的数据显示,该县的经济结构在持续优化,第二产业逐步占主导地位,第三产业稳步增长。
(二)X县县域经济发展的职业教育需求分析
“十三五”时期是X县深入推进苏区振兴的关键期与全面实施“脱贫摘帽”的攻坚期,亦是全面推动乡村振兴发展的关键时期。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实现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发展的必经之路,而县域经济的发展离不开职业教育提供知识和技能人才的支持,县域经济的发展亟需发展职业教育。
1.农业现代化发展之需要
发展农业产业化,推进农村地区农业科技的进步,将会极大地提高农业的经济效益,进而提升农村地区生产要素的生产率和县域经济竞争力。[6]在国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推进农村地区农业产业化是农村地区有效解决“三农问题”的途径之一。推进农业产业化将有利于缩小城乡差距,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地区发挥区域资源优势。[7]发展县域经济就是要用现代要素不断改造传统农业,实现农业产业化发展,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同时延伸产业链,实现现代农业的发展,发展观光农业、体验农业等,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这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促进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举措。如X县通过选育推广高产油茶新品种、延伸油茶产业链,坚持发展农业产业基地,高标准建设现代农业示范园。而现代农业必须依靠发展理念领先,依靠专业人员职业化的手段推进,[8]这就需要通过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来提供现代农业技术支持和高素质的技术技能人才支撑。
2.县域工业转型升级之需要
工业转型升级发展是县域经济发展的头等大事,也是实现乡村振兴发展的根本保障。工业的发展离不开技术人才。据欧洲发达国家统计,工人技术水平每提高一级,劳动生产率就会提高10%—20%。而我国统计资料显示,有三分之一明亏或潜亏企业,其亏损原因80%在于内部管理和工人操作技术不过关。[9]职业教育可以为县域工业发展培养和输送大批技术工人,并形成人力资本,对县域工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随着经济转型与产业升级,要求劳动力的知识化程度与综合素质也不断提高,需要数以万计服务于一线的应用型高素质劳动人才,这就加大了对职业教育的迫切需求。
3.特色产业发展之需要
“十三五”规划中明确提出发展特色县域经济,特色经济是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发展特色经济首先要立足本地的比较优势。[10]县域经济是涉及经济领域各个产业的经济载体,不能“小而全”,而应“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宜商则商”“宜游则(旅)游”,注重发挥比较优势,发展特色产业。X县的油茶、脐橙、蔬菜、毛竹、肉牛、绞股蓝、金银花等特色产业的县域经济发展迅猛,这些特色产业需要职业教育为其培养和输送大批技术工人,并形成人力资本,从而直接作用于生产活动中。同时,X县境内旅游资源丰富,“红、古、绿”色旅游资源交相辉映,现代服务业依托乡村旅游业迅速发展,需要加强农村职业教育服务能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推动乡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4.剩余劳动力转移之需要
X县2017年总人口为85万人,从人口户籍来看,其中农业人口为68.6万人,占X县总人口的86%;非农业人口为11.4万人,占X县总人口的14%。总体来看,该县的城镇化水平仍较低,农村人口占比80%以上,农村仍存在大量剩余劳动力,文化程度都不高 ,大多缺乏一定的专业技能。由于缺乏必要的专业技能培训,他们大多只能从事技术含量低且繁重的体力劳动,工作普遍特点就是时间长、环境差、报酬低。将富余劳动力转化为适应产业结构调整的实用性人才已成为X县县域经济发展的重大问题。而通过对区域劳动力市场进行分析,可以证明劳动力职业教育水平是影响农村劳动力外出工作的一个重要因素。[11]因此,亟需加强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实现农民转移就业和自主创业,拓宽其就业渠道,同时也为县域经济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四、乡村职业教育发展的路径选择
乡村职业教育是培养县域经济发展所需人才最有效的教育类型,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乡村职业教育应该契合县域经济发展之需求,密切与乡村社会经济建设的联系,进而探寻可依赖的发展路径,实现内涵式的发展。
(一)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走统筹发展之路
十九大报告中着重强调要“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12]在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职业教育的发展需要统筹中等学历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根据市场需求,坚持学历教育与技能培训并举、全日制与非全日制并重的办学模式,建构与县域经济相契合的体系。
依托县域中等职业教育资源建立科技学院,作为统筹县域范围内乡村职业教育与培训的专门机构。科技学院下设中等职业学校和职业培训学院两个部门,中等职业学校负责统筹县域范围内的中等学历职业教育的发展。县级职业技术学校在授课的同时,还要发挥好带头作用,为乡镇和村做好培训和指导工作。对于一些有条件的乡镇和村,可以将当地职业技术学校列为县级职业学校的分校或流动教学点,由县级学校进行垂直管理。职业培训学院根据县域范围内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制定农村职业培训的内容,指导乡镇、村一级的职业培训。在乡镇一级建立农民文化技能培训学校,围绕乡镇特色农业、支柱产业开展技能培训,为乡镇经济发展培训人才。针对农民居住分散、学习与生产兼顾的特点,建立村级职业文化技能教学点,将职业教育深入到田间地头,使广大农民可以边学边问边干。帮助农民做到集中学习与农业生产交替进行,实现学用结合、学以致用。 (二)实施专业与产业对接,走精准培养之路
乡村职业教育的发展应融入县域经济建设之中,使职业教育供给与社会需求不脱节。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县域产业转型升级需要各类人才,职业教育可以满足本区域的行业企业发展,在专业设置、人才培养、校企合作方面积极探索新模式,推动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助推县域经济快速发展。[13]乡村职业教育应该围绕县域主导产业,根据县域经济发展的实际需求,实施专业与产业对接,走精准培养之路。
职业学校应立足县域产业结构调整的需求,科学合理设置专业并适时进行调整,建立专业与产业对接机制和专业的动态调整机制。围绕乡村振兴发展的需求,建立对接产业需求的特色专业群,如围绕X县的脐橙、油茶等农产品深加工以及配套的物流、电子商务等专业为集群打造现代农业服务类专业群;围绕承接东部产业梯度转移打造制造业专业群;围绕乡村旅游业、传统文化创意产业等打造旅游专业群等。在办学模式上,应实行产教的深度融合,推广“学校 企业 农户”“学校 基地 农户”的辦学模式,为县域产业发展精准培养人才。
(三)打造特色培训品牌,走“品牌化”培训之路
实现乡村振兴发展的关键在于县域产业的兴旺,而产业兴旺需要大量的技术技能人才。人才兴旺是产业兴旺的关键,是乡村振兴之根本。乡村职业培训相对于学校职业教育而言更加具有普遍性和灵活性,在县域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对于农村职业培训来说,要针对农民文化程度、从业取向、年龄阶段、发展意向等不同进行分类分层培训,[14]这就要求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广泛开展各类实用技术培训,尤其要针对当前乡村职业培训的具体问题(如培训政出多门、培训内容的同质化、培训效果不佳等)进行改革,着力打造培训品牌,为县域经济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职业培训是一项教育服务,打造培训品牌旨在提高职业培训的成效。所谓培训品牌,从培训内容上看,应该选取具有县域特色的专门技能或者县域发展急需的技能,有统一的培训大纲,培训内容科学化、系统化;从培训方式上看,应该创新培训方式,实行多种培训方式,如利用开发手机APP,创建远程教育平台,实现互联网 培训。近年来,X县打造的“X县工匠”“X县能人”等培训品牌,培训效果较好,接受培训者深受用人市场欢迎,职业培训品牌打造非常成功。
(四)围绕特色产业发展,走特色培养培训之路
我国县域发展差异较大,因此,县域经济的发展应该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特色产业是县域经济发展的关键,为县域经济发展培养人才的乡村职业教育应围绕特色产业发展,有针对性地发展特色专业,进而创建特色学校,走特色培养培训之路。乡村职业教育的特色专业是增强职校吸引力的关键,应该从县域产业发展实际、县域资源、传统底蕴等出发来开设,在此基础上创建特色职业学校,赋予学校深厚、独特的文化内涵,形成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和鲜明个性的办学模式和办学风格。以特色学校为载体,推动乡村职业教育内涵式发展,为乡村振兴培养专业人才,如农业职业经理人、乡村工匠、非遗传承人等等,增强其服务县域经济发展和乡村振兴的能力。
五、结束语
乡村职业教育作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有效提高乡村人力资本、推动乡村振兴发展的重要手段。在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职业教育只有正确面对自身的处境和难题,厘清其发展定位,探寻契合县域经济发展需求的乡村职业教育发展路径,才能彰显其在乡村振兴中的独特作用。
【参考文献】
[1]谢元海,闫广芬.乡村职业教育的应然价值取向:生计、生活与生态:以乡村振兴战略为视角[J].教育发展研究,2019,39(1):10—16 39.
[2]李梦卿,张碧竹.县域经济视域下的职业教育发展研究[J].职教论坛,2012(1):76—81.
[3]唐智彬,石伟平.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职业教育发展:特征、问题与对策[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5(30):49—52.
[4]唐智彬,石伟平.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现状及问题分析[J].职业技术教育,2012,33(28):60—65.
[5]王盛章,赵桂溟.中国县域经济及其发展战略[M].北京:中国物价出版社,2002:23.
[6]韩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将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J].农村工作通讯,2018(2):50.
[7]邵佳,栾敬东.安徽省农业产业化发展现状评价:基于因子分析方法[J].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2018,30(2):109—114.
[8]金瑾.乡村振兴战略下的农业职业经理人培育机制改革:以四川现代农业职教集团为例[J].职业技术教育,2018,39(21):31—35.
[9]姜蕙.当代国际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概论[M].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2003:48.
[10]徐静,胡菁.加快县域经济发展,实现区域经济中心目标:对南昌市县域经济的思考[J].中共南昌市委党校学报,2007(2):47—50.
[11]Stuart H.Sweeney,Harvey A.Goldstein.Accounting for Migration in Regional Occupational Employment Projections[J].The Annals of Regional Science, une 2005,Volume 39,Issue 2:73.
[12]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46,32.
[13]金辉,路利云.地方院校服务县域经济发展的现实困境与路径研究:基于人力资本的视角[J].中国成人教育,2016(9):158—160. [14]李延平,王雷.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农村职业教育的使命及变革[J].教育研究,2017,38(11):70—74.
Research on the Development Path of Rural Vocational
Education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Rural Revitalization
——Analysis of Demand for Vocational Education Based on County Economic Development
XIE Yuan-hai1,2, YANG Yan-ping2
(1.Tianjin University, Tianjin 3003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