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该文介绍了南京近代基督传入南京的历史及其建筑沿革。从基督教堂的建筑风格、技术手段、细部装饰等方面入手,对近代教堂建筑进行分类,并简要论述其在历史、技术、文化上的重要价值。
关键词:南京 教堂建筑 建筑类型 价值
Abstract: This article introduces the history and architecture evolution of modern Christian churches in Nanjing. Summarizes their architectural features from Architectural style, detail decoration and constructing craft, divided the modern church into four types, and discuss the value of church on history, technology and culture.
Keywords:Nanking City, church building, Architectural style, value
中图分类号:B97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3)
南京是近代中國基督教传教活动发展最迅速的城市之一。据统计,至光绪三十四年(1909年)南京有三十多处基督教传教场所,20世纪之后南京的教会与教堂数量迅速增加,从1911年民国成立到1937年抗战爆发的这段时间是其发展最为活跃的时期。本文通过对南京地区基督教堂历史资料的收集整理,对近代教堂建筑进行分类,并简要论述其在历史、技术、文化上的价值。
一 基督教在南京的发展
历史上基督教曾经三次传入中国,第一次是在唐代,一般认为是由波斯传入,称景教;第二次是由于蒙古军队的西征,开辟了东西交流的通道,基督教在元代再次来到中国,称也可里温教。虽然唐、元时期基督教都曾盛极一时,但是由于当时的基督教与政治联系十分紧密,伴随着朝代的更替基督教在华的传播也迅速消失。[1]明末清初基督教第三次传入中国,这一次传教士从澳门登陆。在鸦片战争之后,基督教第一次在中国开始大规模的传播。
利玛窦是最早来到南京传教的天主教传教士,从1594年起他曾经三次到达南京,希望在此建立传教场所,但直到1599年他才得偿所愿,通过购买民宅建立了第一所基督教传教所。从玛窦、金尼阁两人合著《利玛窦中国札记》中我们可以了解到最初的基督教传教所的形式:“刘斗墟 “即刘冠南”,“宅座落在城里最高的地段,不怕河水浸淹,并且位于南京的大街上。此处街道有一投石宽,从瞭望楼四周可以看到皇宫和各处衙门。大厅起居室可供大约10多名传教士居住。这是一座新盖的房屋,建筑是准备多年之计的,宅从前后门都可出入。门前的道路通向另一条大道。”。此后南京城内陆续建造了圣母始胎大堂、天使堂等教堂。1616年南京爆发教案,圣母始胎大堂被拆毁。直到1628年,当时逃往扬州、上海等地的传教士回到南京,才另择新址在罗寺转弯复建了圣母堂。清朝中后期对于基督教采取了严厉的禁教措施,传教处于低潮;鸦片战争之后,天主教才逐渐恢复了在南京的活动,1870年由法国传教士顾培源主持修建了石鼓路天主堂。至1949年南京共有天主教堂八处,其中石鼓路天主堂为南京教区主教座堂。
内地会是最早来到南京传教的新教教派。1867年童福根牧师来到南京传教:“他们初到南京,走遍大街小巷,没有一个人家肯留下他们。”“童福根和他的助手天福感到在南京传教太艰难,决定离开南京到别处布道去。” [2]在他们离开南京后,美国长老会、贵格会、美国卫理公会、英国来复、基督教中华圣公会相继来到南京开展活动。20世纪初,新教传教士开始大量进入南京,新教差会数量从原来5个迅速发展到十几个,信徒数量逐渐增多。“江苏省以上海、苏州、南京三城市及其周围的信徒数量最多,南京地区每万人中有信徒十一人左右” [3]这些差会的教堂散布于城市与乡村之中,至解放前新教共有71处聚会场所,其中教堂52处,外国传教士七十多人,美国人占了大多数。
二 近代南京基督教教堂类型
20世纪之前来南京传教的差会由于信徒数量很少,不需要建造体量很大的教堂,早期进入南京的差会都是租用民房或者沿用原有的建筑充当教堂。在经过一段时间的传教后,信徒的数量有所增加,于是一些教会开始扩建原有的教堂,再加上民国之后涌入南京的众多差会也纷纷建立自己的教堂,南京的教堂建筑进入发展最为迅速的一个时期。虽然在这段时期所建的教堂有部分具有西方哥特式教堂建筑特征吗,但是值得注意的是这类教堂建筑从数量上来说并不多。相反由于天主教与基督教都提出了“中国化”和“本色化”的策略,传教士所主持建造的教堂所具有的西式建筑的特征则不那么明显,更加像杂糅着各种功能的公共建筑,这类教堂在数量上要远远多于其他类型的教堂,但是相对而言建筑与艺术的价值则要稍低,保存至今的数量很少。
南京现存的近代建堂大致包括四种形式:
(一)具有罗马风式建筑特征的教堂
在11世纪到12世纪之间法国、意大利、西班牙和英国等地兴起了对古罗马建筑形象与结构的模仿风潮,尤其是对罗马圆拱结构的的模仿与创兴,形成了依靠厚实的墙体和筒形的拱顶承重的罗马风式建筑;罗马风式建筑开窗狭小,内部光线幽暗,有利于在室内形成神秘的宗教氛围,厚实的墙体则给人以庄重朴素之感。
南京现存的具有罗马风式建筑特征的唯一教堂实例是石鼓路天主堂。1864年12月法籍传教士雷国籍主教遹俊来到南京,1867年开始建造石鼓路天主堂,同年雷遹俊去世,其接任者法国修士顾培源耗时两年多完成了教堂的建设。教堂南北向布局,平面采用拉丁十字布局,在南立面下端开有三个连续的半圆形券门,室内的中厅与侧廊都采用了连续的十字拱形的天花,虽然不具备结构上的功能,但是外观上非常逼真,与罗马风式建筑的十字拱顶非常相似。
采用典型的罗马风式建筑原因大致有两个:一个是西式建筑可以吸引本地居民,从而方便传教士传播基督教。这一点我们可以从当时人们对于教堂的好奇程度得到证实 “在1868年,那所住院是唯一的西式房屋,吸引了不少好奇者前来参观”。[4]二是在两次鸦片战争中西方国家都取得了胜利,传教士在中国的土地上建造西式传统形式的教堂可以表现出一种胜利者的姿态,象征基督教已经征服了中国。
(二)具有哥特式建筑特征的教堂
哥特式风格兴盛于中世纪欧洲,它由罗曼式建筑发展而来,发源于十二世纪的法国,持续至十六世纪。在我国哥特式风格是比较普遍的教堂式样,如广州的石室教堂,上海的徐家汇天主堂,青岛的圣弥爱尔天主堂,北京西什库北堂等都是比较著名的哥特式教堂。南京现存的采用哥特式风格的教堂有:莫愁路基督堂、太平南路圣保罗堂、六合前街教堂。这类教堂的平面基本为拉丁十字形,室内空间被分为中厅和左右侧廊三个部分,长轴尽端布置祭坛,在主立面一侧设有一个钟楼,在建筑内部及门窗上大量使用了具有哥特式建筑特征的双心尖券,屋顶则使用了西式的木桁架体系,水泥、机制砖瓦等较新型的建筑材料也被广泛使用。
除了这类较为传统的哥特式教堂,一些教堂还呈现出现代主义的设计倾向,例如由李锦沛设计的南京粤语浸信会堂。教堂长21米,宽约11米,高13.5米,建筑面积约325平方米,二层砖木结构。虽然教堂的整体设计仍然具有单尖哥特教堂的特征,但是在材料与细部处理上表现出现代特色,例如礼堂采用了钢屋架,传统的双心尖券窗户做被矩形窗所替代,室内空间的宗教氛围也逐渐弱化。
(三)中西合璧式的教堂
20世纪初,基督教为了适应民族化与中国化的潮流,传教士开始建造一些具有中国传统建筑特征的教堂。南京的道胜堂就是这类教堂的典型代表。
道胜堂现存5幢建筑,其中道胜楼为原来的传教场所,长约23米,宽约13米,歇山顶,砖木结构,建筑外墙采用清水砖墙,整体形象简洁朴素。道胜楼平面成“H”型,左右两翼稍稍突出,入口居中,立面构图上采用台基、墙身、屋顶三段式构图。但是在一些细部处理上仍然给人一种生硬之感,例如道胜楼由于室内设置有壁炉,伸出屋面的烟囱破坏了屋顶的完整性,体现出了旧形式与新功能之间的矛盾。
从全国范围来看中西合璧式教堂只占中国教堂的一小部分,但是这类中西合璧式教堂是中西文化交融背景下基督教所作出的妥协,是中国所独有的教堂类型,是教堂建筑中一种新的形式,反映出了一種折中主义的设计倾向。
(四)混合式的教堂
这类教堂除了设有传教场所外,往往还设有医院、学校,就建筑而言没有什么特定的风格。教堂建筑一个主要的特点就是比较注重宗教精神上的体现,这种注重实用与舒适性的教堂建筑显然不完全符合传教士的需求,仅仅作为一种传教工具。在南京这类建筑主要属于美国的新教教会,典型的实例有卫斯理堂、城中会堂、双塘路教堂等。以卫斯理堂为例,该堂为一幢3层砖木结构建筑,一层是门房、医务室,二层为礼拜厅,牧师住宅在西侧并与教堂围合成一个院落,封闭感较强。从设计及艺术价值来看混合式教堂的建筑形式并不能较好的诠释出教堂所应具有的宗教精神,但是其造价较低,实用性强因而成为南京数量较多的教堂建筑类型。
三 近代南京基督教教堂的价值
南京近代基督教堂建造于中国社会制度发生巨大变化的时期,包含了当时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方面的信息。在抗日战争时期,南京的传教士在教堂中收留了许多难民,保护他们免遭杀害,形成了与南京市民之间深厚的情感联系,成为南京城市记忆中的一部分,因此作为这些历史信息的载体,南京基督教堂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与社会价值。
此外南京基督教堂是本地区第一批西式建筑,对于南京近代建筑转型与近代建筑工业体系的建立有着重要意义。当时较为先进的建筑技术与材料首先在教堂和其他教会建筑中的运用,促进了本地工匠对于新技术新材料的掌握,从而推动了南京近代建筑工业体系得以形成。在教堂建筑的设计风格上既有中西合璧式的教堂和较为典型的哥特式教堂,也有出现像粤语浸信会堂这样具有现代主义倾向的教堂,显示出了当时建筑师的设计思想的转变过程。对于研究近代建筑思想体系有着重要的价值。
在劝募信徒之外,宣扬西方思想文化与科技知识也是传教士的另一项工作。传教士在教堂中开设学校、印刷厂,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西文化的交流,提供给中国人了解西方世界的机会,并且使得一批在中国有影响力的人加入了基督教,例如冯玉祥、蒋介石等。因此在当时的基督教堂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人们的社会文化生活,具有重要的宗教、文化意义。
四 结语
作为一类重要建筑实例,研究其类型和发展变化的过程有利于设计师对建筑的文化内涵和风格变化规律的认识。南京近代基督教堂在各个时期具有不同的特征,形成原因也是多样,而历史背景、建筑技术、设计思潮、宗教文化这些因素对于教堂建筑究竟起着何种程度与何种意义的影响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注释
[1] 根据《1840年前的中国基督教》P93至P96内容归纳。
[2] 政协江苏省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南京史料选辑38.江苏人民出版社.1990. P25
[3] 中华续行委办会调查特委会.中华归主.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 P302
[4] 史式徽.江南传教史(卷上).上海译文出版社.1983. P340
参考文献
[1]钟鸣旦,孙尚扬. 1840年前的中国基督教[M]. 北京:学苑出版社,2004
[2]史式徽. 江南传教史[M]. 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3
[3]邓庆坦.中国近、现代建筑历史整合研究论纲[M].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
[4]南京市地方志编篡委员会. 南京民族宗教志[M]. 南京:南京出版社,2009
[5]杨秉德,蔡萌. 中国近代建筑史话[M].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6]潘谷西主编. 中国建筑史[M].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7]邓庆坦. 图解中国近代建筑史[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9
[8]董黎. 岭南近代教会建筑[M].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关键词:南京 教堂建筑 建筑类型 价值
Abstract: This article introduces the history and architecture evolution of modern Christian churches in Nanjing. Summarizes their architectural features from Architectural style, detail decoration and constructing craft, divided the modern church into four types, and discuss the value of church on history, technology and culture.
Keywords:Nanking City, church building, Architectural style, value
中图分类号:B97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3)
南京是近代中國基督教传教活动发展最迅速的城市之一。据统计,至光绪三十四年(1909年)南京有三十多处基督教传教场所,20世纪之后南京的教会与教堂数量迅速增加,从1911年民国成立到1937年抗战爆发的这段时间是其发展最为活跃的时期。本文通过对南京地区基督教堂历史资料的收集整理,对近代教堂建筑进行分类,并简要论述其在历史、技术、文化上的价值。
一 基督教在南京的发展
历史上基督教曾经三次传入中国,第一次是在唐代,一般认为是由波斯传入,称景教;第二次是由于蒙古军队的西征,开辟了东西交流的通道,基督教在元代再次来到中国,称也可里温教。虽然唐、元时期基督教都曾盛极一时,但是由于当时的基督教与政治联系十分紧密,伴随着朝代的更替基督教在华的传播也迅速消失。[1]明末清初基督教第三次传入中国,这一次传教士从澳门登陆。在鸦片战争之后,基督教第一次在中国开始大规模的传播。
利玛窦是最早来到南京传教的天主教传教士,从1594年起他曾经三次到达南京,希望在此建立传教场所,但直到1599年他才得偿所愿,通过购买民宅建立了第一所基督教传教所。从玛窦、金尼阁两人合著《利玛窦中国札记》中我们可以了解到最初的基督教传教所的形式:“刘斗墟 “即刘冠南”,“宅座落在城里最高的地段,不怕河水浸淹,并且位于南京的大街上。此处街道有一投石宽,从瞭望楼四周可以看到皇宫和各处衙门。大厅起居室可供大约10多名传教士居住。这是一座新盖的房屋,建筑是准备多年之计的,宅从前后门都可出入。门前的道路通向另一条大道。”。此后南京城内陆续建造了圣母始胎大堂、天使堂等教堂。1616年南京爆发教案,圣母始胎大堂被拆毁。直到1628年,当时逃往扬州、上海等地的传教士回到南京,才另择新址在罗寺转弯复建了圣母堂。清朝中后期对于基督教采取了严厉的禁教措施,传教处于低潮;鸦片战争之后,天主教才逐渐恢复了在南京的活动,1870年由法国传教士顾培源主持修建了石鼓路天主堂。至1949年南京共有天主教堂八处,其中石鼓路天主堂为南京教区主教座堂。
内地会是最早来到南京传教的新教教派。1867年童福根牧师来到南京传教:“他们初到南京,走遍大街小巷,没有一个人家肯留下他们。”“童福根和他的助手天福感到在南京传教太艰难,决定离开南京到别处布道去。” [2]在他们离开南京后,美国长老会、贵格会、美国卫理公会、英国来复、基督教中华圣公会相继来到南京开展活动。20世纪初,新教传教士开始大量进入南京,新教差会数量从原来5个迅速发展到十几个,信徒数量逐渐增多。“江苏省以上海、苏州、南京三城市及其周围的信徒数量最多,南京地区每万人中有信徒十一人左右” [3]这些差会的教堂散布于城市与乡村之中,至解放前新教共有71处聚会场所,其中教堂52处,外国传教士七十多人,美国人占了大多数。
二 近代南京基督教教堂类型
20世纪之前来南京传教的差会由于信徒数量很少,不需要建造体量很大的教堂,早期进入南京的差会都是租用民房或者沿用原有的建筑充当教堂。在经过一段时间的传教后,信徒的数量有所增加,于是一些教会开始扩建原有的教堂,再加上民国之后涌入南京的众多差会也纷纷建立自己的教堂,南京的教堂建筑进入发展最为迅速的一个时期。虽然在这段时期所建的教堂有部分具有西方哥特式教堂建筑特征吗,但是值得注意的是这类教堂建筑从数量上来说并不多。相反由于天主教与基督教都提出了“中国化”和“本色化”的策略,传教士所主持建造的教堂所具有的西式建筑的特征则不那么明显,更加像杂糅着各种功能的公共建筑,这类教堂在数量上要远远多于其他类型的教堂,但是相对而言建筑与艺术的价值则要稍低,保存至今的数量很少。
南京现存的近代建堂大致包括四种形式:
(一)具有罗马风式建筑特征的教堂
在11世纪到12世纪之间法国、意大利、西班牙和英国等地兴起了对古罗马建筑形象与结构的模仿风潮,尤其是对罗马圆拱结构的的模仿与创兴,形成了依靠厚实的墙体和筒形的拱顶承重的罗马风式建筑;罗马风式建筑开窗狭小,内部光线幽暗,有利于在室内形成神秘的宗教氛围,厚实的墙体则给人以庄重朴素之感。
南京现存的具有罗马风式建筑特征的唯一教堂实例是石鼓路天主堂。1864年12月法籍传教士雷国籍主教遹俊来到南京,1867年开始建造石鼓路天主堂,同年雷遹俊去世,其接任者法国修士顾培源耗时两年多完成了教堂的建设。教堂南北向布局,平面采用拉丁十字布局,在南立面下端开有三个连续的半圆形券门,室内的中厅与侧廊都采用了连续的十字拱形的天花,虽然不具备结构上的功能,但是外观上非常逼真,与罗马风式建筑的十字拱顶非常相似。
采用典型的罗马风式建筑原因大致有两个:一个是西式建筑可以吸引本地居民,从而方便传教士传播基督教。这一点我们可以从当时人们对于教堂的好奇程度得到证实 “在1868年,那所住院是唯一的西式房屋,吸引了不少好奇者前来参观”。[4]二是在两次鸦片战争中西方国家都取得了胜利,传教士在中国的土地上建造西式传统形式的教堂可以表现出一种胜利者的姿态,象征基督教已经征服了中国。
(二)具有哥特式建筑特征的教堂
哥特式风格兴盛于中世纪欧洲,它由罗曼式建筑发展而来,发源于十二世纪的法国,持续至十六世纪。在我国哥特式风格是比较普遍的教堂式样,如广州的石室教堂,上海的徐家汇天主堂,青岛的圣弥爱尔天主堂,北京西什库北堂等都是比较著名的哥特式教堂。南京现存的采用哥特式风格的教堂有:莫愁路基督堂、太平南路圣保罗堂、六合前街教堂。这类教堂的平面基本为拉丁十字形,室内空间被分为中厅和左右侧廊三个部分,长轴尽端布置祭坛,在主立面一侧设有一个钟楼,在建筑内部及门窗上大量使用了具有哥特式建筑特征的双心尖券,屋顶则使用了西式的木桁架体系,水泥、机制砖瓦等较新型的建筑材料也被广泛使用。
除了这类较为传统的哥特式教堂,一些教堂还呈现出现代主义的设计倾向,例如由李锦沛设计的南京粤语浸信会堂。教堂长21米,宽约11米,高13.5米,建筑面积约325平方米,二层砖木结构。虽然教堂的整体设计仍然具有单尖哥特教堂的特征,但是在材料与细部处理上表现出现代特色,例如礼堂采用了钢屋架,传统的双心尖券窗户做被矩形窗所替代,室内空间的宗教氛围也逐渐弱化。
(三)中西合璧式的教堂
20世纪初,基督教为了适应民族化与中国化的潮流,传教士开始建造一些具有中国传统建筑特征的教堂。南京的道胜堂就是这类教堂的典型代表。
道胜堂现存5幢建筑,其中道胜楼为原来的传教场所,长约23米,宽约13米,歇山顶,砖木结构,建筑外墙采用清水砖墙,整体形象简洁朴素。道胜楼平面成“H”型,左右两翼稍稍突出,入口居中,立面构图上采用台基、墙身、屋顶三段式构图。但是在一些细部处理上仍然给人一种生硬之感,例如道胜楼由于室内设置有壁炉,伸出屋面的烟囱破坏了屋顶的完整性,体现出了旧形式与新功能之间的矛盾。
从全国范围来看中西合璧式教堂只占中国教堂的一小部分,但是这类中西合璧式教堂是中西文化交融背景下基督教所作出的妥协,是中国所独有的教堂类型,是教堂建筑中一种新的形式,反映出了一種折中主义的设计倾向。
(四)混合式的教堂
这类教堂除了设有传教场所外,往往还设有医院、学校,就建筑而言没有什么特定的风格。教堂建筑一个主要的特点就是比较注重宗教精神上的体现,这种注重实用与舒适性的教堂建筑显然不完全符合传教士的需求,仅仅作为一种传教工具。在南京这类建筑主要属于美国的新教教会,典型的实例有卫斯理堂、城中会堂、双塘路教堂等。以卫斯理堂为例,该堂为一幢3层砖木结构建筑,一层是门房、医务室,二层为礼拜厅,牧师住宅在西侧并与教堂围合成一个院落,封闭感较强。从设计及艺术价值来看混合式教堂的建筑形式并不能较好的诠释出教堂所应具有的宗教精神,但是其造价较低,实用性强因而成为南京数量较多的教堂建筑类型。
三 近代南京基督教教堂的价值
南京近代基督教堂建造于中国社会制度发生巨大变化的时期,包含了当时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方面的信息。在抗日战争时期,南京的传教士在教堂中收留了许多难民,保护他们免遭杀害,形成了与南京市民之间深厚的情感联系,成为南京城市记忆中的一部分,因此作为这些历史信息的载体,南京基督教堂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与社会价值。
此外南京基督教堂是本地区第一批西式建筑,对于南京近代建筑转型与近代建筑工业体系的建立有着重要意义。当时较为先进的建筑技术与材料首先在教堂和其他教会建筑中的运用,促进了本地工匠对于新技术新材料的掌握,从而推动了南京近代建筑工业体系得以形成。在教堂建筑的设计风格上既有中西合璧式的教堂和较为典型的哥特式教堂,也有出现像粤语浸信会堂这样具有现代主义倾向的教堂,显示出了当时建筑师的设计思想的转变过程。对于研究近代建筑思想体系有着重要的价值。
在劝募信徒之外,宣扬西方思想文化与科技知识也是传教士的另一项工作。传教士在教堂中开设学校、印刷厂,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西文化的交流,提供给中国人了解西方世界的机会,并且使得一批在中国有影响力的人加入了基督教,例如冯玉祥、蒋介石等。因此在当时的基督教堂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人们的社会文化生活,具有重要的宗教、文化意义。
四 结语
作为一类重要建筑实例,研究其类型和发展变化的过程有利于设计师对建筑的文化内涵和风格变化规律的认识。南京近代基督教堂在各个时期具有不同的特征,形成原因也是多样,而历史背景、建筑技术、设计思潮、宗教文化这些因素对于教堂建筑究竟起着何种程度与何种意义的影响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注释
[1] 根据《1840年前的中国基督教》P93至P96内容归纳。
[2] 政协江苏省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南京史料选辑38.江苏人民出版社.1990. P25
[3] 中华续行委办会调查特委会.中华归主.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 P302
[4] 史式徽.江南传教史(卷上).上海译文出版社.1983. P340
参考文献
[1]钟鸣旦,孙尚扬. 1840年前的中国基督教[M]. 北京:学苑出版社,2004
[2]史式徽. 江南传教史[M]. 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3
[3]邓庆坦.中国近、现代建筑历史整合研究论纲[M].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
[4]南京市地方志编篡委员会. 南京民族宗教志[M]. 南京:南京出版社,2009
[5]杨秉德,蔡萌. 中国近代建筑史话[M].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6]潘谷西主编. 中国建筑史[M].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7]邓庆坦. 图解中国近代建筑史[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9
[8]董黎. 岭南近代教会建筑[M].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