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经济增长不仅是经济总量的不断扩大,也是产业结构不断变换升级的发展过程,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有着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的关系。因此,我们在讨论或评价一个地区经济增长速度或发展水平时,一定要考虑到该地区的产业结构。
内蒙古的产业结构现状
2014年,内蒙古地区生产总值(GDP)达到17769.51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7.8%,其中,第一产业增长3.1%,第二产业增长9.1%,第三产业增长6.7%;三次产业比例关系为9.1:51.9:39。具体看来,第一产业即农林牧渔业,第二产业包括工业和建筑业,第三产业包括除第一、二产业外的其余各行业,主要有批发零售业、交通运输业、住宿和餐饮业、金融业、房地产业以及其余各行业。各行业中,工业所占比重最大,达到45%;其次是批发和零售业、交通运输业,占GDP的比重分别为10%和8%;其余行业各自所占比重均相对较小。
产业结构对经济增速的影响
由于我区幅员辽阔,东西狭长,各地区资源禀赋迥异,产业结构差别较大,这就会形成在测算经济增速时,各地的GDP增速存在一定差距。以2014年全年GDP增速较高的乌海市和阿拉善盟以及增速较低的乌兰察布市和巴彦淖尔市为例:
在计算GDP增长速度时,为了剔除价格变动因素对GDP增速的影响,采用不变价格计算GDP增速,因而,总的GDP增速,实际上是各行业增加值按不变价比重计算的加权增速,不同行业在GDP中所占的比重不同,对GDP增速的拉动作用也不同。
在下表中,乌兰察布市和巴彦淖尔市工业占GDP的比重分别为45.9%和47.3%,而乌海市和阿拉善盟高达57%和75.7%,经测算,工业增速同样增加1个百分点,对乌兰察布市和巴彦淖尔市GDP增速拉动不足0.5个百分点,而对乌海市和阿拉善盟GDP增速则会拉动近0.6和0.8个百分点。另一方面,农业也是影响较大因素之一。乌兰察布市和巴彦淖尔市农业比重高达15.6%和19.4%,而阿拉善盟农业仅占2.6%,乌海市农业比重则不到1%。由于农业生产的特殊性,当土地等生产资料变化不大的条件下,农业的产出不会有太快的增速。2014年,全区农业增加值增速为3.1%,各盟市增速也基本在3%左右。换言之,对乌兰察布市和巴彦淖尔市来说,GDP中分别有14%和17.5%的部分增速仅在3%左右,而对阿拉善盟来说,这一低增速行业所占比重仅有2%,乌海市则不足1%。产业结构对GDP增速的影响显而易见。
第三产业中各行业也是同样道理。各产业中比重较高的优势产业,往往在增速上也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从而会循环推动优势产业的持续发展壮大。
结构调整时期的发展定位
产业结构调整既是经济发展达到一定水平的客观要求,也是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根本保证。自治区政府于2013年提出,要以“五大基地”建设为重点,着力调整优化经济结构,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目前我区多数盟市工业比重高于服务业,工业增速也高于服务业增速,这些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的主要方向就是提高服务业在三次产业中的比重。但是,在目前服务业发展速度相对较低的情况下,这一结构调整进度缓慢而艰难,使得保持经济实现较高增速和加快产业结构调整短时期内成为一种矛盾对立面。因此,在经济转型、结构调整的关键时期,要使结构调整达到较好效果,势必要容忍经济适度保持中等增长速度,有人形象地称之为经济转型的阵痛期。只有当服务业发展形成自身优势,培养出具有服务业支柱产业的发展之路,使服务业步入比重持续提高、服务业增速较快增长,才能实现结构合理,达到产业转型的目的,而这也必将是一个长期的发展过程。
促进结构调整,建立科学评价标准的建议
(一)因地制宜,制定适合当地的产业发展战略
着力落实我区提出的“五大基地”建设目标。针对各盟市不同的资源优势、区位优势、产业优势等制定适合本地区的发展战略,引进和培育适合本地区特点的产业项目。在工业发展具有良好基础的盟市,结合本地区的优势产业优先抓好工业经济的发展,建成在国内具有竞争优势的工业企业。而在农牧业基础较好的地区,继续引导和重视农牧业的发展,使农牧业生产向科技化、集约化、现代化方向迈进,并利用自身优势,打造一批农畜产品加工类龙头企业,建成全国绿色食品生产和供应基地。具有丰富观光旅游资源的地区,依托独特的资源优势建成旅游度假基地等。
(二)灵活对待,制定适合当地的发展评价标准
各地由于产业结构的不同,导致其地区GDP增速也存在一定差异,使用同一标准来衡量各地的经济发展快慢,显然有失公平,且并不能全面反应各地的经济发展状况。为能更好地推进“五大基础”建设成效,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应该从各地实际出发,制定差别化的发展目标和考核评价标准。如果以同一水平线对待不同地区,反而可能会产生某些不良现象。例如增速较高的地区,可能为了加快产业结构的调整力度而忽视了优势产业的发展潜力,为了提高第三产业发展速度进行一些功能园区、高速公路、机场等的超前投资。而增速较慢的地区,为了加快GDP发展速度而盲目上马一些大型工业项目,而这些项目往往更可能是一些高能耗高污染的项目,对当地经济健康长远发展带来隐患。
所以,灵活对待不同地区的经济增长方式,差异确定不同地区的经济增长目标,制定适合当地发展的评价标准,在内蒙古经济发展“新常态”下非常必要。
(作者单位:内蒙古自治区统计局)
责任编辑:张莉莉
内蒙古的产业结构现状
2014年,内蒙古地区生产总值(GDP)达到17769.51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7.8%,其中,第一产业增长3.1%,第二产业增长9.1%,第三产业增长6.7%;三次产业比例关系为9.1:51.9:39。具体看来,第一产业即农林牧渔业,第二产业包括工业和建筑业,第三产业包括除第一、二产业外的其余各行业,主要有批发零售业、交通运输业、住宿和餐饮业、金融业、房地产业以及其余各行业。各行业中,工业所占比重最大,达到45%;其次是批发和零售业、交通运输业,占GDP的比重分别为10%和8%;其余行业各自所占比重均相对较小。
产业结构对经济增速的影响
由于我区幅员辽阔,东西狭长,各地区资源禀赋迥异,产业结构差别较大,这就会形成在测算经济增速时,各地的GDP增速存在一定差距。以2014年全年GDP增速较高的乌海市和阿拉善盟以及增速较低的乌兰察布市和巴彦淖尔市为例:
在计算GDP增长速度时,为了剔除价格变动因素对GDP增速的影响,采用不变价格计算GDP增速,因而,总的GDP增速,实际上是各行业增加值按不变价比重计算的加权增速,不同行业在GDP中所占的比重不同,对GDP增速的拉动作用也不同。
在下表中,乌兰察布市和巴彦淖尔市工业占GDP的比重分别为45.9%和47.3%,而乌海市和阿拉善盟高达57%和75.7%,经测算,工业增速同样增加1个百分点,对乌兰察布市和巴彦淖尔市GDP增速拉动不足0.5个百分点,而对乌海市和阿拉善盟GDP增速则会拉动近0.6和0.8个百分点。另一方面,农业也是影响较大因素之一。乌兰察布市和巴彦淖尔市农业比重高达15.6%和19.4%,而阿拉善盟农业仅占2.6%,乌海市农业比重则不到1%。由于农业生产的特殊性,当土地等生产资料变化不大的条件下,农业的产出不会有太快的增速。2014年,全区农业增加值增速为3.1%,各盟市增速也基本在3%左右。换言之,对乌兰察布市和巴彦淖尔市来说,GDP中分别有14%和17.5%的部分增速仅在3%左右,而对阿拉善盟来说,这一低增速行业所占比重仅有2%,乌海市则不足1%。产业结构对GDP增速的影响显而易见。
第三产业中各行业也是同样道理。各产业中比重较高的优势产业,往往在增速上也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从而会循环推动优势产业的持续发展壮大。
结构调整时期的发展定位
产业结构调整既是经济发展达到一定水平的客观要求,也是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根本保证。自治区政府于2013年提出,要以“五大基地”建设为重点,着力调整优化经济结构,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目前我区多数盟市工业比重高于服务业,工业增速也高于服务业增速,这些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的主要方向就是提高服务业在三次产业中的比重。但是,在目前服务业发展速度相对较低的情况下,这一结构调整进度缓慢而艰难,使得保持经济实现较高增速和加快产业结构调整短时期内成为一种矛盾对立面。因此,在经济转型、结构调整的关键时期,要使结构调整达到较好效果,势必要容忍经济适度保持中等增长速度,有人形象地称之为经济转型的阵痛期。只有当服务业发展形成自身优势,培养出具有服务业支柱产业的发展之路,使服务业步入比重持续提高、服务业增速较快增长,才能实现结构合理,达到产业转型的目的,而这也必将是一个长期的发展过程。
促进结构调整,建立科学评价标准的建议
(一)因地制宜,制定适合当地的产业发展战略
着力落实我区提出的“五大基地”建设目标。针对各盟市不同的资源优势、区位优势、产业优势等制定适合本地区的发展战略,引进和培育适合本地区特点的产业项目。在工业发展具有良好基础的盟市,结合本地区的优势产业优先抓好工业经济的发展,建成在国内具有竞争优势的工业企业。而在农牧业基础较好的地区,继续引导和重视农牧业的发展,使农牧业生产向科技化、集约化、现代化方向迈进,并利用自身优势,打造一批农畜产品加工类龙头企业,建成全国绿色食品生产和供应基地。具有丰富观光旅游资源的地区,依托独特的资源优势建成旅游度假基地等。
(二)灵活对待,制定适合当地的发展评价标准
各地由于产业结构的不同,导致其地区GDP增速也存在一定差异,使用同一标准来衡量各地的经济发展快慢,显然有失公平,且并不能全面反应各地的经济发展状况。为能更好地推进“五大基础”建设成效,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应该从各地实际出发,制定差别化的发展目标和考核评价标准。如果以同一水平线对待不同地区,反而可能会产生某些不良现象。例如增速较高的地区,可能为了加快产业结构的调整力度而忽视了优势产业的发展潜力,为了提高第三产业发展速度进行一些功能园区、高速公路、机场等的超前投资。而增速较慢的地区,为了加快GDP发展速度而盲目上马一些大型工业项目,而这些项目往往更可能是一些高能耗高污染的项目,对当地经济健康长远发展带来隐患。
所以,灵活对待不同地区的经济增长方式,差异确定不同地区的经济增长目标,制定适合当地发展的评价标准,在内蒙古经济发展“新常态”下非常必要。
(作者单位:内蒙古自治区统计局)
责任编辑:张莉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