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前由于国家相关政策的出台,我国中小学出现了独生子女普及化,很多孩子来自于独生子女家庭,这样就导致很多孩子出现了心里问题,如个性自私、不尊重他人、没有合作精神等问题,这些很不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本文即针对中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展开几点论述,提出一些解决办法。
关键词:学科教学;心理健康教育
中图分类号:G447;G4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4)12-0090-02
随着我国中小学阶段独生子女的普及化,中小学生的心理素质普遍不高,他们身上暴露出来的心理问题突出表现为自私、个人主义严重,不尊重他人,不会交际与合作,懒惰,不愿吃苦,害怕失败和挫折,心理承受能力差等,这些问题若得不到解决,将直接影响他们的健康成长;在中学学科教学中心理健康教育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进行:
一、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方法
目标,规定着行动的方向;而动机,却制约着学习的质量,这是学习心理的原子核。我们对学生学习动机的培养和激发,主要是:
1.设计有趣活动。如课始开展一些学生喜欢的课前5分钟新闻发布会或智力大奖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设疑。即从学生熟知的知识、问题出发,设计恰当问题,引入新的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如政治课中对原始社会、奴隶社会的历史评价,政治老师设立这样的问题:“原始社会没有剥削、没有压迫。它是否是人类的黄金时代?而奴隶社会是最野蛮、最残忍的剥削和压迫制度,那么它代替没有剥削没有压迫的原始社会,到底是历史的进步还是历史的倒退?”这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但如果说成了原始社会不是人类的理想‘黄金时代’为什么?奴隶社会的建立是历史的进步,为什么?” 这样的问题,与前者相比,效果就不那么明显。
3.课堂讨论。通过讨论激活课堂,使学生的学习兴趣持续保持。课堂讨论有师生间的讨论和学生间的讨论。通过讨论不仅可以营造民主、和谐、活跃的课堂氛围,体现以学生为主体、实现民主教学、参与教学和合作教学,使学生保持兴奋的学习状态,而且使问题在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讨论中得以解决。学生尝试到了成功的喜悦,自然会增强学习和克服困难的信心,从而产生更强烈的求知欲望,使学习动机得到进一步的强化和持久。
二、培养学习兴趣的方法
学习兴趣是学习活动的动力,是智力发展的翅膀。影响学生对学科兴趣的因素大致包括学生自身因素、科任教师因素和环境因素。学生对某学科有无兴趣,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而学生对该学科的兴趣很需要教师有意识地主动培养,主要是:
1.引发学生学习动机。即对学生讲清该学科知识对升学、对未来生活、对将来事业以及为国为民多方面的重要性,将远景与近景效益客观分析给学生,以激发他们直接兴趣和间接兴趣;讲清该学科在各科中的重要性,鼓励学生不要偏科,全面发展;深挖教材中的心理教育因素,通过论理和展示学科的美,去说服和吸引学生主动地钻研该学科等,从而使学生追求进步,感到需要,
2.改进教学方法,突出主体作用。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没有学生参与的课堂教学是失败的教学。因此,我们在每一节课教学中注意采用灵活教法让学生动耳、动脑、动手、动口。如政治课的课前5分钟新闻及课中讨论辨析法、理化生课的演示法变为实验法,英语课的“三位一体”教学法,数学课的练习法,语文课的讲故事法和反复诵读法等,形式多样、活泼,学生参与课堂教学全过程,极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3.积极创设教学情境,诱导学生进入教师精心设计的教学氛围中。我们主要用投影、录像、讨论、实验探究等方法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化学教师在讲授“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时,对为什么要用碳酸钙而不用碳酸钠,为什么要用稀盐酸而不用稀硫酸,教师不是简单直接地把答案告诉学生,而是让学生通过对比实验,边分析,边总结,自己得出结论,学生的学习热情很高涨。又如在语文教学中,语文教师精心设置场景,使学生为之动情,捕捉人物丰富多彩的内心世界,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培养学生良好学习态度的方法
学习态度是对上课、作业、学习用品、考试和成绩等各种具体对象的态度的概括。对学生学习态度的培养,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1.充分挖掘教材资源激励指导。如物理课教学中,物理教师利用物理是一门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学科以及学生好动手的特点,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实验素材,尽可能与学生一道完成各种物理现象的观察和实验。如上好物理的引言课,通过现实生活中的实例、材料说服学生,学以致用等,加强指导激励,扭转学生的学习态度。
2.角色扮演,强化学生学习态度。如理化生课,教师认真设计问题讨论或将演示实驗变为学生探究实验或由学生来充当老师讲课,教师在旁边当学生,时而加以点拨等,增强学生的合作学习的意识和学习的自信心、责任心,最终达到强化学习态度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施良方、崔允淳主编的《教学理论:课堂教学的原理、策略与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学习参考资料·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3]《学校心理辅导基础》·广西教育出版社.
[4]《中学生心理健康与心理咨询》·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关键词:学科教学;心理健康教育
中图分类号:G447;G4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4)12-0090-02
随着我国中小学阶段独生子女的普及化,中小学生的心理素质普遍不高,他们身上暴露出来的心理问题突出表现为自私、个人主义严重,不尊重他人,不会交际与合作,懒惰,不愿吃苦,害怕失败和挫折,心理承受能力差等,这些问题若得不到解决,将直接影响他们的健康成长;在中学学科教学中心理健康教育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进行:
一、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方法
目标,规定着行动的方向;而动机,却制约着学习的质量,这是学习心理的原子核。我们对学生学习动机的培养和激发,主要是:
1.设计有趣活动。如课始开展一些学生喜欢的课前5分钟新闻发布会或智力大奖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设疑。即从学生熟知的知识、问题出发,设计恰当问题,引入新的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如政治课中对原始社会、奴隶社会的历史评价,政治老师设立这样的问题:“原始社会没有剥削、没有压迫。它是否是人类的黄金时代?而奴隶社会是最野蛮、最残忍的剥削和压迫制度,那么它代替没有剥削没有压迫的原始社会,到底是历史的进步还是历史的倒退?”这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但如果说成了原始社会不是人类的理想‘黄金时代’为什么?奴隶社会的建立是历史的进步,为什么?” 这样的问题,与前者相比,效果就不那么明显。
3.课堂讨论。通过讨论激活课堂,使学生的学习兴趣持续保持。课堂讨论有师生间的讨论和学生间的讨论。通过讨论不仅可以营造民主、和谐、活跃的课堂氛围,体现以学生为主体、实现民主教学、参与教学和合作教学,使学生保持兴奋的学习状态,而且使问题在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讨论中得以解决。学生尝试到了成功的喜悦,自然会增强学习和克服困难的信心,从而产生更强烈的求知欲望,使学习动机得到进一步的强化和持久。
二、培养学习兴趣的方法
学习兴趣是学习活动的动力,是智力发展的翅膀。影响学生对学科兴趣的因素大致包括学生自身因素、科任教师因素和环境因素。学生对某学科有无兴趣,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而学生对该学科的兴趣很需要教师有意识地主动培养,主要是:
1.引发学生学习动机。即对学生讲清该学科知识对升学、对未来生活、对将来事业以及为国为民多方面的重要性,将远景与近景效益客观分析给学生,以激发他们直接兴趣和间接兴趣;讲清该学科在各科中的重要性,鼓励学生不要偏科,全面发展;深挖教材中的心理教育因素,通过论理和展示学科的美,去说服和吸引学生主动地钻研该学科等,从而使学生追求进步,感到需要,
2.改进教学方法,突出主体作用。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没有学生参与的课堂教学是失败的教学。因此,我们在每一节课教学中注意采用灵活教法让学生动耳、动脑、动手、动口。如政治课的课前5分钟新闻及课中讨论辨析法、理化生课的演示法变为实验法,英语课的“三位一体”教学法,数学课的练习法,语文课的讲故事法和反复诵读法等,形式多样、活泼,学生参与课堂教学全过程,极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3.积极创设教学情境,诱导学生进入教师精心设计的教学氛围中。我们主要用投影、录像、讨论、实验探究等方法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化学教师在讲授“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时,对为什么要用碳酸钙而不用碳酸钠,为什么要用稀盐酸而不用稀硫酸,教师不是简单直接地把答案告诉学生,而是让学生通过对比实验,边分析,边总结,自己得出结论,学生的学习热情很高涨。又如在语文教学中,语文教师精心设置场景,使学生为之动情,捕捉人物丰富多彩的内心世界,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培养学生良好学习态度的方法
学习态度是对上课、作业、学习用品、考试和成绩等各种具体对象的态度的概括。对学生学习态度的培养,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1.充分挖掘教材资源激励指导。如物理课教学中,物理教师利用物理是一门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学科以及学生好动手的特点,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实验素材,尽可能与学生一道完成各种物理现象的观察和实验。如上好物理的引言课,通过现实生活中的实例、材料说服学生,学以致用等,加强指导激励,扭转学生的学习态度。
2.角色扮演,强化学生学习态度。如理化生课,教师认真设计问题讨论或将演示实驗变为学生探究实验或由学生来充当老师讲课,教师在旁边当学生,时而加以点拨等,增强学生的合作学习的意识和学习的自信心、责任心,最终达到强化学习态度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施良方、崔允淳主编的《教学理论:课堂教学的原理、策略与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学习参考资料·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3]《学校心理辅导基础》·广西教育出版社.
[4]《中学生心理健康与心理咨询》·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