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笔者基于初中数学课堂实际,提出了相应的提问策略,认为可以科学合理的设计问题,正确把握问题的难度与数量,最后面对学生回答应采取鼓励性语言。
关键词:初中;提问;数学;难度;时机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20)02-0081-01
1.科学合理的设计问题
对于初中数学课堂来说,如果想要保证提问的有效性,那么,首先我们就需要保证问题设计的合理性和科学性。
首先,教师需要充分的了解这部分的内容,抓住教学的重难点,明确教学的目标,要对教材的知识点和内容做到胸有成竹,我们在提出问题的时候,应当牢牢把握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之间的关系,将课本当中的一些重点问题和难点知识,以问题的形式表现出来。与此同时,在设计问题的时候,应当尽可能地保证其直观性,最好可以以学生们熟悉的生活情境为问题的内容,做好情境的导入,使得学生们不会因为繁杂的知识和困难的数学原理而望而却步。
其次,在问题的设计方面,也需要保证总揽全局,要站在整堂课乃至整个单元的教学考虑方面进行问题的设计,我们在进行问题设计和提出问题的时候,并不是为了让学生们仅仅回答出这一个问题,而是希望以层层递进的方式让学生们获得更多的知识。这就意味着我们在设计问题的时候,就需要凸显出问题之间的联系性,要保障每一个问题都是具有明确的、小而精的任务的,而每一个问题之间又是具有紧密联系的,这个联系必须是循序渐进,必须是层层递进的。
最后,问题的设计必须要凸显出学生本位制的教育原则。教师应当意识到的是,我们提出问题不是为了让学生们学会这个知识点,而是希望能够使得他们在对问题进行深入思考的同时,掌握更深层次的知识原理,获得相应的数学核心素养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说,我们的问题涉及必须是要围绕学生开展的,必须要与学生这一段时间所表现出来的学习能力,学习状态和学习情况紧密相连的。
2.正确把握问题难度与数量
对于数学教师而言,想要在45分钟有限的课堂时间内达到教学效果的最大化,那么就需要掌握提问的原则,提问是一门艺术,我们要将问题设计在一些学生可能存疑或者是教学的重点知识上。换句话说,我们并不鼓励大批量的出现问题,而是需要将问题作为锦上添花之物,点缀我们的课堂。一般来说,我们可以在课堂知识导入的时候提出一个问题,然后再讲解重难点知识的时候提出二至四个问题。在最后的复习巩固和布置作业方面再提出两个问题,留给学生们利用课余时间进行思考。
除了严格限制问题的数量之外,问题的难度也是我们需要重点把控的一项内容。通过对部分初中生进行一对一谈话,笔者发现,大部分的初中生认为虽然提问的方式能够引发他们的思考,但是如果老师提出了一些超出他们能力范围以外的问题的話,那么会使得他们感觉到十分的挫败,使得他们对自身的认知情况和知识能力产生一定的不自信。所以,教师在设计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过程当中,应当遵循着难易得当的原则,在这方面,可以围绕维果茨基所提出的最近发展区原则,让学生们能够通过一定的努力和思考来解答出这个问题,但同时又不会打击他们的积极性和自信心。
最后,教师也需要选择恰当的时机来提出问题,而这恰恰就是对教师的教学智慧和随机应变能力提出的更高要求,我们在前期教学设计和备课的时候,虽然会将问题的提出时间和具体环节以时间轴的方式限制出来,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在教学活动当中需要完全遵守。例如,如果我们的数学课是在下午第一堂,那么多数学生因为中午没有午休好,很有可能犯困。这时候,教师就可以设计一些十分具有趣味性的问题,甚至可以将一些笑话和字谜改造成为问题来引发学生们的兴趣,使他们从浑浑噩噩的午休时间当中脱离出来,及时的进入高质量的课堂活动当中。另外,在课堂时间已经过去二十多分钟以后,此时已经进入了课堂教学的中期环节,学生们都感觉到有些疲惫,也不太容易集中自己的精神,教师就可以提出一些问题,引发学生们的思考,吸引他们的注意力,使得他们继续保持高度集中
3.面对学生回答应采取鼓励性语言
大多数教师认为提前设计后问题,并且选择恰当的时机将问题抛出来。就已经完成了我们课堂教学的提问环节了,这种思想是完全错误的,我们提问的目的是为了能够引发学生们的思考,是为了能够获得反馈。在提问结束以后,我们更需要采取积极正面的语言来鼓励学生们,让他们自主地发表自己的意见,建议说出自己的想法,无论对于错,教师都需要予以鼓励,而不是采取批评的方式打击学生的积极性。笔者建议,教师可以以学生对问题的理解程度和回答的可取之处作为切入议案,不断地对学生进行鼓励,激发学生对于数学这门学科的自信心。与此同时,还可以将这名学生回答的内容作出深入的剖析,以此作为其他学生继续向下延伸和深挖问题的导火线。这样不仅可以使得回答问题的学生感受到自己是被重视的,感受到自己回答的问题是有意义的,同时还可以让其他的学生都参与到问题的思考当中来。
4.结束语
总而言之,提问,是我们在日常教学活动当中常用的一种教育手段,这种手段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们的参与性,鼓励他们的自信心,而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前准备阶段更加深入的去进行问题的设计,在课堂开展的环节当中,积极地运用教学智慧,选择恰当的时机,提出难易得当的问题。最后还需要给予学生充分的自信心,无论回答的对与错,都需要让学生感受到自己是被关注的,是被尊重的。
参考文献
[1]姚同晶.如何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提问的有效性[J].华夏教师,2019(07):96
关键词:初中;提问;数学;难度;时机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20)02-0081-01
1.科学合理的设计问题
对于初中数学课堂来说,如果想要保证提问的有效性,那么,首先我们就需要保证问题设计的合理性和科学性。
首先,教师需要充分的了解这部分的内容,抓住教学的重难点,明确教学的目标,要对教材的知识点和内容做到胸有成竹,我们在提出问题的时候,应当牢牢把握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之间的关系,将课本当中的一些重点问题和难点知识,以问题的形式表现出来。与此同时,在设计问题的时候,应当尽可能地保证其直观性,最好可以以学生们熟悉的生活情境为问题的内容,做好情境的导入,使得学生们不会因为繁杂的知识和困难的数学原理而望而却步。
其次,在问题的设计方面,也需要保证总揽全局,要站在整堂课乃至整个单元的教学考虑方面进行问题的设计,我们在进行问题设计和提出问题的时候,并不是为了让学生们仅仅回答出这一个问题,而是希望以层层递进的方式让学生们获得更多的知识。这就意味着我们在设计问题的时候,就需要凸显出问题之间的联系性,要保障每一个问题都是具有明确的、小而精的任务的,而每一个问题之间又是具有紧密联系的,这个联系必须是循序渐进,必须是层层递进的。
最后,问题的设计必须要凸显出学生本位制的教育原则。教师应当意识到的是,我们提出问题不是为了让学生们学会这个知识点,而是希望能够使得他们在对问题进行深入思考的同时,掌握更深层次的知识原理,获得相应的数学核心素养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说,我们的问题涉及必须是要围绕学生开展的,必须要与学生这一段时间所表现出来的学习能力,学习状态和学习情况紧密相连的。
2.正确把握问题难度与数量
对于数学教师而言,想要在45分钟有限的课堂时间内达到教学效果的最大化,那么就需要掌握提问的原则,提问是一门艺术,我们要将问题设计在一些学生可能存疑或者是教学的重点知识上。换句话说,我们并不鼓励大批量的出现问题,而是需要将问题作为锦上添花之物,点缀我们的课堂。一般来说,我们可以在课堂知识导入的时候提出一个问题,然后再讲解重难点知识的时候提出二至四个问题。在最后的复习巩固和布置作业方面再提出两个问题,留给学生们利用课余时间进行思考。
除了严格限制问题的数量之外,问题的难度也是我们需要重点把控的一项内容。通过对部分初中生进行一对一谈话,笔者发现,大部分的初中生认为虽然提问的方式能够引发他们的思考,但是如果老师提出了一些超出他们能力范围以外的问题的話,那么会使得他们感觉到十分的挫败,使得他们对自身的认知情况和知识能力产生一定的不自信。所以,教师在设计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过程当中,应当遵循着难易得当的原则,在这方面,可以围绕维果茨基所提出的最近发展区原则,让学生们能够通过一定的努力和思考来解答出这个问题,但同时又不会打击他们的积极性和自信心。
最后,教师也需要选择恰当的时机来提出问题,而这恰恰就是对教师的教学智慧和随机应变能力提出的更高要求,我们在前期教学设计和备课的时候,虽然会将问题的提出时间和具体环节以时间轴的方式限制出来,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在教学活动当中需要完全遵守。例如,如果我们的数学课是在下午第一堂,那么多数学生因为中午没有午休好,很有可能犯困。这时候,教师就可以设计一些十分具有趣味性的问题,甚至可以将一些笑话和字谜改造成为问题来引发学生们的兴趣,使他们从浑浑噩噩的午休时间当中脱离出来,及时的进入高质量的课堂活动当中。另外,在课堂时间已经过去二十多分钟以后,此时已经进入了课堂教学的中期环节,学生们都感觉到有些疲惫,也不太容易集中自己的精神,教师就可以提出一些问题,引发学生们的思考,吸引他们的注意力,使得他们继续保持高度集中
3.面对学生回答应采取鼓励性语言
大多数教师认为提前设计后问题,并且选择恰当的时机将问题抛出来。就已经完成了我们课堂教学的提问环节了,这种思想是完全错误的,我们提问的目的是为了能够引发学生们的思考,是为了能够获得反馈。在提问结束以后,我们更需要采取积极正面的语言来鼓励学生们,让他们自主地发表自己的意见,建议说出自己的想法,无论对于错,教师都需要予以鼓励,而不是采取批评的方式打击学生的积极性。笔者建议,教师可以以学生对问题的理解程度和回答的可取之处作为切入议案,不断地对学生进行鼓励,激发学生对于数学这门学科的自信心。与此同时,还可以将这名学生回答的内容作出深入的剖析,以此作为其他学生继续向下延伸和深挖问题的导火线。这样不仅可以使得回答问题的学生感受到自己是被重视的,感受到自己回答的问题是有意义的,同时还可以让其他的学生都参与到问题的思考当中来。
4.结束语
总而言之,提问,是我们在日常教学活动当中常用的一种教育手段,这种手段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们的参与性,鼓励他们的自信心,而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前准备阶段更加深入的去进行问题的设计,在课堂开展的环节当中,积极地运用教学智慧,选择恰当的时机,提出难易得当的问题。最后还需要给予学生充分的自信心,无论回答的对与错,都需要让学生感受到自己是被关注的,是被尊重的。
参考文献
[1]姚同晶.如何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提问的有效性[J].华夏教师,2019(07):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