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两件高昌供食文书

来源 :中国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xq198408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已整理发表的叶鲁番文书中有二十余件属于高昌国时期的供食文书。这批文书中,有许多外国客使和突蹶官职,可与汉文史籍相印证。如“何国”(何国)、“阿博珂寒”(阿波可汗)、“贪[氵旱]珂寒”(贪汗可汗)、“怒罗珂寒”(处罗可汗)、“珂顿”(可敦)、“珂寒”(可汗)、“提勒”(特勤)、“希瑾”(俟斤)、“吐屯”(吐屯)等等。
其他文献
在日本古代部城的发展过程中,藤原京由于是第一个以中国都城为模武而兴建起来的比较固定的条坊制都城,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意义,特别值得注意研究。而它究竟主要效仿中国何处,遂成为中日学者争论的热门话题。
殷墟甲骨文,自一八九九年被学者辨认出来以后,迄今已是九十周年,九十年的发展相当快,到今天甲骨之学,蔚为大观,已经成了国内国外举世瞩目非常活跃的一门学科。今年是我们新中国建国四十周年,在今天举行国际学术会议,来纪念殷墟甲骨文发现九十周年,就更有其重要的意义。
秀才科在唐代为诸科之首,法定地位高于明经和进士二科。然而《新唐书·选举志》明言:“高宗永徽二年(公元651年),始停秀才科。”唐代秀才科究竟存至何时,废于何时,由于各种史书记载有看似矛盾之处,因而引起不少争论,近年来又受到海内外学者的关注,论者多认为唐代秀才科并朱停于永徽二年,而是继续存至开元天宝年间乃至唐代宗时。
《春秋》是儒家经典之一,对中国封建社会的政治和学术思想都发生了深远的影响,史学更是与《春秋》发生了千丝万缕的联系。自我国史学之父司马迁奉《春秋》为圭皋后,历代史学家或多或少地接受过《春秋》的影响,中国史学中的传统思想如褒善罚恶、经世致用尊王攘夷、取鉴资治、大一统及正统论的形成和发展无不与《春秋》有着渊源关系。
宋代是我国印刷术和印刷业蓬勃发展的鼎盛时期。有宋一代,不仅中央与地方官府刻印书,私家及书坊刻印书亦颇盛行,出现了版本学上称作官刻、坊刻、家刻本的书籍。在官、私争相刻书必盈利的情形下,伪造及滥刻“禁书”事时有发生。
元世祖忽必烈时期曾为翰林修撰的王恽,在其《儒用篇》里说:“国朝自中统元年以来,鸿儒硕德济之为用者多矣。如张、赵、姚、商、杨、许、口、王之伦,盖尝忝处朝端,谋王体而断国论矣。固虽圣神广运于上,至于弼谐赞翼,掉之休明贞一,诸人不无效焉。
徽、钦二帝北狩的时间,是北宋灭亡的标志,亦是金人撤兵时间,而金兵撤退.又意味若宋金之战暂告段落,开封等地的社会秩序将逐渐好转。
两汉的幅员辽阀,生产力发展很不平衡,更由于气温、降水量、士壤状况等自然条件的差异,各地的耕作方式也很不相同。正如《盐铁论·禁耕》所说:“夫秦、楚、燕、齐,土力不同,刚柔异势,巨小之用,居局之宜,党殊俗易,各有所便。”
吐蕃王朝于公元七趋纪初由松赞干布建立,九世纪中达磨赞普执政时覆灭,经历几近二百五十年。在这期间,吐蕃土地所有制的形态如何,仅据以往藏汉文史书记述实难作较细研究。本文拟就所见的敦煌新疆文书资料,结合有关藏族的其他史料,对吐蕃古代土地所有制作一初步探索。希望此文能作“引玉之砖”。
关于北魏的租调制度,我曾作《北魏前期的租调制度》一文,探讨了北魏建立之初沿袭魏晋十六国租调剥削的情况,特别是论述了太武帝拓跋焘整顿租调制度,实行“计赀定课”、“九品混通”法,以及此后北魏租调剥削收入渐居政府财政收入的主要地位这一历史变化,肯定了它的进步意义,也指出了它的局限性在于没有触及当时普遍存在的在宗主督护下共居合籍,苞荫户口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