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课堂运用微视频之利弊

来源 :中小学班主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yn609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微课,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视频资源,以全新的呈现方式,将PPT与视频或者音频有效结合,给学生一片新天地,带给他们一种焕然一新的感觉。教师将微课运用到课堂上来,结合本节课所教内容,通过声音和视频呈现出来,吸引学生的注意,激发他们学习的欲望,促使他们学会思考,进而解决实际问题。这样,他们对所学的知识才能更加深刻,内容才能更容易理解。反之,如果教师一味依赖微课,将课堂教学只局限于微课展示,那么学生学习将达不到理想效果,教学的重难点也就很难落到实处,学生也就谈不上理解和掌握。所以,微课作为一种课堂的教学辅助手段,通过播放知识点,再结合执教者的讲解,真正发挥最大优势,使学生通过观看,深刻理解所学内容,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体会成功的乐趣。本文着重从微课的利与弊两方面来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数学教学中微课的“利”
  1.微课——再现学习过程
  微课,是一种新型的教学资源,能够再现课堂学习的过程。传统课堂上,教师单一的讲授方式,学生感觉枯燥无味,部分学生对所学内容缺乏兴趣,也就不能理解和掌握。课后,教师可以尝试将课堂内容制作成微课,以生动的形式呈现出来,让学生进行复习和巩固,这样既能再现课堂的知识,又能使重点和难点得到巩固和强化,还能够多次使用,真是一举三得。例如,把圆剪成若干份,再将这些若干份拼接起来,形成一个近似的平行四边形,再由平行四边形的公式就可以推导出圆的面积公式。在教学《圆的面积》这一课后,笔者发现还有一些学生对推导过程不是很清楚。为了让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圆的面积公式推导过程,笔者运用多媒体技术,再结合课本内容制作了一节微课。上课之时,笔者先呈现微课视频,让学生认真观看,并用PPT出示问题,要求他们思考:圆的面积用字母什么来表示?圆的面积与什么有关?放映完毕,学生思考片刻,就能很快地回答出上面的问题。通过问题的出示,引发学生根据上一节课学过的知识,再结合微课,让他们真正理解和掌握圆的面积公式推导过程,这样的讲解与传统教学相比,学生更容易接受。微课,以一种创新的教学资源整合模式,再现课堂的学习过程,促使学生专注学习,主动参与,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2.微课——激发学习兴趣
  学生对新生事物都充满着好奇和向往,微课作为一种新兴的教学方式,能够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微课将PPT和视频有效融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课堂上,教师运用微课来辅助教学,让学生观看与本课知识相连的微课,再进行适当的点拨和总结,使书本中的数学变得鲜活起来,从而达到一定的教学效果。例如,在教学《初步认识圆的面积》这一课时,为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课前,笔者制作了一节微课。教学时,笔者先让学生观看微课,同时要求学生思考圆的面积指的是什么,哪部分是圆的面积,并用手试着画一画。整个观看过程,教室里静悄悄,同学们眼睛都盯着屏幕,安静地聆听讲解。从课堂情况来看,微课肯定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同时,我相信,微课也激发了他们探索的欲望,促使他们用自己的方式去认识圆的面积。整节课,同学们的热情被调动了起来,学习更加主动,正如一位同学所说:这节课,通过自己的实践认识了圆,为圆的面积计算做了很好的铺垫,收获真是很大。
  3.微课——注重知识系统
  做任何事情,都不能随便放弃,都应该有始有终,微课同样也如此。因此,一节优秀的微课,就必须有一个完美的结尾,这样才能给学生一个完整的感觉。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微课来对课堂教学进行小结,将讲授的内容简单明了地列成提纲,呈现给学生看,加深知识的印象,减轻他们对知识点的记忆负担。例如,我在教学《用竖式计算〈两位数加两位数〉》这一课时,我先让学生观看本节课的精品微课,并采用微课的形式,呈现出竖式计算的注意点:(1)数位对齐;(2)从个位加起;(3)满十进一。学生看完微课,阐述自己的收获,再一次强调竖式计算的注意点,并进行操作演练,实践总结提升,这样他们的印象更深刻,他们才能真正理解和掌握,才能进行灵活运用。所以,一节好的微课,能给课堂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能帮助学生罗列好所学的知识点,形成知识的系统,构建知识的体系,更能让他们爱上数学学习。
  二、数学教学中微课的“弊”
  由于微课是一种新型的教学资源,不仅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而且更能活跃课堂气氛,提高教学效果。如今,教师的教学形式、学生学习的方式以及师生活动类型都发生着改变,但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一些教师走进了误区,认为微课完全可以代替自己,并完全运用微课进行教学。可是,他们可能不知道,微课的技巧性太大,针对性不强,会给教学带来一些弊端,进而使自己走进死胡同。
  1.微课——教学辅助性有限
  微课,不仅能够减轻学生的负担,而且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但是,要知道,微课仅是教学中的一种辅助手段,它不能完全代替课堂,它既有优点,当然也有它的局限性。所以,教师在运用微课辅助教学时,要合理运用,做到有的放矢、取長补短,最大化将微课优点运用到课堂中来,充分吸引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教学质量。例如,在教学《两三位数加减法》时,有一位老师是这样教学的:学生在观看完微课,就立刻让他们解决课本后的练习题,下课检查后,发现效果不是很理想。可能由于时间间隔短,学生还停留在微课视频当中,并没有真正理解和掌握本节课的内容。这个时候,教师只需要做一件事,那就是对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和强调,学生就容易理解和掌握,印象就会更深刻。所以,微课只是一种辅助教学手段,必要的讲解和总结是必不可少的,这样学生才能更容易理解,印象才能更深刻和长久。教学中,我们应该时刻意识到微课只是教学辅助方式,不能完全替代课堂教学,教学是师生之间的相互作用,是在不断活动、探索中找寻数学的规律,数学的乐趣,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2.微课——内容针对性不强
  网上的微课类型很多,大部分微课都是为了比赛而设计的,存在很大的技巧性和局限性,针对性不强,直接能利用的很少。传统课堂,可以用10分钟的时间用于师生间的互动,活跃课堂气氛,进而解决问题,而微课是设计给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由于学生的能力水平有限,在课堂学习过程中,它将会表现出它的缺点。对于学生来说,没有老师的引导、总结,学生独自学习、解决问题会有一些困难。另外,有一些微课只是纯粹将一节课进行压缩,没有抓住本节课的重难点,针对性不强。学生学习后,难以把握本课的重难点,也就难以完全理解和掌握知识点,从而难以达到教学目标。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学会取舍,选择课堂中的有用资源,帮助学生理解所学内容,而不是全盘照搬。
  微课利弊共存。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媒体,微课已经被有效利用。所以,教师运用微课进行教学,将之与传统教学有机结合,相互促进,取长补短,真正发挥它的有效作用,就必须进行合理利用,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学习的欲望,促进他们爱上数学,乐于学习数学,最终提高教学效果。
其他文献
数学阅读是学生可持续学习和发展所必须形成的习惯。因此,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必须从低年级开始抓起,从一点一滴的阅读习惯抓起。笔者尝试利用数学绘本,开展数学阅读的实践,主要从精选阅读绘本、启发阅读认知、指导阅读方法、开放阅读空间这四方面着手探寻。层层递进、持之以恒,逐步培养低年级小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形成良好的数学阅读习惯。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可以向学生提供一些阅读材料,用来拓宽学生的学习领域
期刊
修订后的PEP小学英语教材,具有图文并茂的特点,每一个教学内容都配有相应的配图,所呈现的配图已经预设了文本发生的情境,很符合小学生语言学习的特点和规律,易于调动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但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只重视文本的教学而忽视了配图在促进学生思维能力方面的作用。笔者结合具体的课例,谈谈如何有效利用教材配图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  一、呈现新知,激发思维兴趣  学生英语思维能力的培养应从兴趣谈起,呈现新
期刊
鸡西矿业集团公司张辰煤矿西三采区3
期刊
在教学中,我尝试通过分析古诗文中与地理有关的信息,对接地理教材和相应的试题,编写地理原创试题,帮助学生找寻地理原理与古诗文的切入点,有效地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一、《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原创试题  【原文节选】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  【试题设计】  1.阅读并理解古诗,据此回答以
期刊
从2019年秋季新学期开始,全国所有中小学语文、历史、道德与法治课程都将统一使用部编教材。部编教材不是对原来教材的简单调整,而是着眼于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国家造就忠诚担当有作为的一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教材是立德树人不可替代的载体,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部编教材通过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和革命传统的教育,使学生打好中国底色,植入红色基因,提高核心素养,做有
期刊
鸡西矿业集团公司张辰煤矿西三采区3
期刊
鸡西矿业集团公司张辰煤矿西三采区3
期刊
一、英语教学的背景  现在越来越多的家长将刚启蒙的孩子送到双语幼儿园,让他们从小感受英语的氛围,希望他们受到不同文化的熏陶,这是因为家长们逐渐意识到英语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越来越广,在孩子们日后的成长过程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  然而,在学习普通话的同时又要接触英语,这对小孩子而言是一个很严峻的挑战。汉语的组合发音与英语有共通之处,初始阶段很多学生会将两者混淆。更糟糕的是:如果学生无法听懂英语,对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