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新旧转换的处理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335636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标倡导课堂学习以学生为主体,激发学生创新精神和探索能力等理念,给语文教育吹来一股清新的春风。课改理念为广大师生普遍接受,但正处于摸索阶段的实践中也出现了一系列问题:语文老师由原来的照本宣科变为能歌善舞的演员;课堂活动过多、教学方法过于灵活而使课堂难以控制;学生能自由积极地发挥主观能动性,但却不能实实在在触摸文本学到知识和提高能力,考试中也没能体现效果……这些问题的出现说明了我们从原来一个“旧”的极端走向了另一个“新”的极端。
  那么在新课标理念下我们如何处理好“新”“旧”的转换,找到合适的定位和教法呢?笔者认为,在教学方法的转换中凸显的问题上以下几点处理可供参考。
  
   一、强调实践活动,但不能脱离文本和基础知识
  
   新课标下的语文课堂,都在追求让学生“动”起来,利用表演、演讲、辩论、电影等等多种课堂形式,充分调动课堂气氛,然后认为这就是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发挥了他们的主观能动性,甚至将它作为评课的最重要指标。
   新课标清楚地定义语文课程,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这并不等于完全抛弃文本。在重视其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同时,我们不能忽略学科的科学性体现。语文作为一门学科首先体现它的科学性,它学习与研究的基础在于文本和基础知识,万丈高楼平地起,实践活动也应建立在解读文本和掌握相关知识的基础上。如果一节课活动五彩纷呈,但学生却没能触摸到文本,不能真正掌握一些东西,活动反而干扰他们的思考,结果课堂只是沦为大家哗众取宠的娱乐手段,而没有实在的意义。
  应看到,重视实践活动的目的有二:一是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二是巩固所学知识,并使能学以致用。它永远不能代替学生实实在在打好知识基础提高理解和分析评价能力的过程。因此,没有必要将所有的时间都花在活动上面。在课堂模式的设计上,我们可以采取两者综合考虑的方法,即既能“务实”,又能“务虚”。在学生主体学习过程应“务实”,在学生觉得枯燥乏味或已掌握硬件知识的情况下再适当开展课堂活动,则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提倡发挥创新意识,但不能不加引导
  
   有许多教师认为新课程提倡充分发挥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培养创新意识,因此极力鼓励学生有标新立异的思考,甚至于让学生随意发挥,不对观点加以臧否,认为这样能体现以学生为主体。这些老师或基于“新课标的要求”,或基于“不敢扼杀学生的创新意识”。这其实是语文教学上的误区。
   新课标提倡发挥学生的创新意识并非毫无节制,而是在教学目标的指导和不违反知识性科学性的情况下,鼓励学生发挥个性思维,从而体现个性中的优势和活跃思维的能力。假如面对学生不合科学合理性的答案完全不加引导,那么教学目的和考试效果就难以达到,同时发散性思维过多会影响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因此,我们应把握好引导和鼓励创新的尺度。例如可以在设置讨论问题同时创设一个自主热烈的环境,既鼓励学生大胆思考,不限制学生的答案;又鼓励学生对问题进行再探究,分析自己与别人答案或逻辑思维中出现的谬误。老师们也应当在对学生的回答作总结时,针对具体不同的观点做出适当臧否、中肯的评析,这样学生既培养了自主学习的能力,又能朝良好的学习思维方法发展。同时,教师本身应注意知识的兼容并蓄,不拘泥于一家之言。学生言之成理,要及时肯定鼓励;否定学生不当解读的同时,也不忘记肯定其积极思考,如此则不会导致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提倡合作,但不能不加调控
  
   新课标提倡从以“教师主体”转为“学生主体”,并提倡学习方式的根本转变,核心是“自主、合作、探究”。于是,学生间互动学习成为时兴的教学方法。然而,我们却能看到这样的情况:学生间的作文互改互评并互相讨论,教师从头至尾没有参与;让学生自问自答,志愿为主,结果只有那么几个学生在说,其他学生则毫无思考动力……
  显而易见,教师在课堂上应能控制局面,充分调动所有的学生,并且密切关注学生的讨论学习过程。学生间的互动本是体现合作性学习一种不错的方法,但若教师放任自流,不明确学习目标。不实施监控,也不作评价,那么毫无疑问教师不但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教学效果自然也无从体现。所以,应把握好课堂上教师的角色,鼓励学生合作学习同时也给予调控。
  新课标实施后,在新旧理念和新旧教学方法的转换过程中,还出现了不少课堂问题。以上只是列举了几个常见的矛盾情况及相关参考的解决方法。究其实质,在于我们对新理念还没有深入透彻的理解,以致出现偏差和错误的认识。新课程着力于纠正传统教学中的缺点,但并非对传统的完全摒弃,我们应正确理解它的目的和作用。只要我们认真学习,勇于探索,分析课堂出现的问题并寻找解决的途径,一定能在课改中获益匪浅,并顺利收到实效。
  
  单位:广东潮州市金山中学;广东阳西县第一中学
其他文献
小学英语是学生基础英语的启蒙阶段,其学习情况如何直接关系着学生未来学习英语的状况.通过英语的有效学习能够强化学生第二语言的增长,同时提升学生的文化品格、思想内涵等
期刊
进入上个世纪80年代,伴随着各种计算机开始在生产、生活中的普遍使用,算盘—这种中华民族发明制造、并延续使用几千年的计算工具逐渐退出计算领域的历史舞台,未来的博物馆里
摘要:教学督导是学校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组成部分。教学专项督导是教学督导的一种重要方式,是促进教学内涵发展的有效途径。以北京信息科技大学为例,结合近几年教学专项督导工作开展的实际,从指导思想与定位、任务选定与实施等方面着手分析了教学专项督导对促进教学质量提高起到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教学专项督导;教学质量;提高  作者简介:白菁(1977-),女,回族,陕西西安人,北京信息科技大学教务处,工程师;
翻转课堂是针对传统课堂教学模式提出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也就是对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翻转和颠覆,这一教学模式对传统的教师和学生角色进行了重新定位,学生的主体地位更加凸
期刊
摘要: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交际教学法在全世界范围内引发了语言教学的一次革命,促使语言教学回归到语言交际功能的本义。交际教学法具有诸多优点,然而其本土推广面却临着诸多阻碍,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从而备受争议。结合我国英语教育体系的实际和交际教学法自身的局限分析了该教法对我国英语教学的现实意义,并对其实施提出了一些建议,有利于深化对于交际教学法的研究和探索。  关键词:交际教学法;交际能力;语法翻译
在中国历史上,曾经出现了许许多多的杰出人物,他们对中华民族的发展与进步都做出过杰出的贡献.毛泽东同志作为一个伟大的马克思主义的革命家、战略家、军事家和理论家,无疑是
所谓对话式教学是指在教与学中不是一味地获取知识信息,而是与学习对象展开对话,在对话中不断地体认、吸纳、批判、反思、重构和创造的过程。这里的学习对象,既包括人,如老师、同学,也包括物,如计算机,以及一切人化的知识,如书本等等。    一、民主平等性原则    民主、平等原则是对话式教学的首要原则。其中平等是态度,对话是途径,没有平等的态度,对话就成为形式主义。因而教学中必须建立一种新型的师生关系,给
随着国际间的往来日益频繁,英语作为重要的信息载体,在生活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特别是英语口语交际能力是英语基础教育中的重要一方面.可是,就我国目前的初中英语口语水平而
期刊
地市新闻广播电台是新闻媒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政府向市民传达党的领导方针、政策、路线等的有效途径,通过新闻电台,可以实现政府人员与基层百姓的有效互动,了解百姓的日常
摘要:近年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取得了很大的成就,然而高职教育的考核方式还存在形式单一、技能考查力度不够等问题,这些问题不但影响学生对技能学习的积极性,也极大地影响着高职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培养实用性技能人才的目标决定了其考核与评价方式不能沿用普通本科教育侧重理论知识考核的方式,而应重视实践技能的考核。在借鉴国外高职教育体制及考核方法先进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国教育体制及办学条件的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