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历史对学生来说是进行品德教育的生动教材。小学品德与社会课中历史题材的有效运用关键在于引起学生共鸣。教师要准确把握教学内容,采用适当的教学策略与方式来缩短历史与学生生活经验之间的差距,让学生走进历史,让历史成为道德教育的重要载体,实现历史和生活的链接,让学生能与历史进行对话。
一、小学品德与社会课中历史题材的应用不足的原因分析
(一)教师对历史题材的品德与社会课的认识不到位
在小学,大部分品德老师并非是本专业的老师,甚至部分老师并没有接受相关的品德课的培训,再加上他们大部分身兼班主任和其他课程的教学,导致甚少老师能深入地、系统地钻研课程,基本上都机械地理解教材,甚至照本宣科。而当历史内容融入到《品德与社会》课中,执教者就会产生疑惑:这门课程究竟姓“历”还是姓“德”?我究竟是历史教师还是品德教师?而品德教师本来就缺乏历史知识储备,没有系统的历史知识的同时,再加上各自繁杂的工作的困扰,往往会对“历史题材”的品德与社会课的认识不到位,而这样的品德课往往会变成为教师“答疑解惑”的单纯历史知识教学,无法让学生产生相关的情感体验,更谈不上让历史教学变得有血有肉、灵活生动、富有生活气息了。
(二)历史题材对于学生来说比较陌生
中国有着辉煌而悠久的历史,但却远离学生的生活,要求学生真正地走进历史,对历史事件和人物进行观察,并感受历史是一个难题。再加上小学生本身并没有很多的关于历史的知识储备,对历史的认识非常有限。
二、小学品德与社会课中历史题材的有效运用策略
(一)加强教师品德教学培训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有好的教师,才有好的教育。我们应该重视教师的专业性培养。我们可以充分利用校内科组学习的时间,集体学习品德的相关教学理念和方法;可以充分利用品德课的汇报课或公开课,相关的品德课老师进行集体备课和听课来学习相关的教学知识;还可以通过师徒帮带的方法,在品德教学方面经验较多的老师帮带经验不足的老师等。教育家康内尔告诫世人:“现代社会非学不可,非善学不可,非终身学习不可”。所以品德老师还要加强对历史知识的学习,丰富自身历史的知识储备。老师正确地了解品德课的标准,能把握好教学内容,是开展一节合格的品德课的基础。
(二)借助媒体,充实课堂
课前查找相关资料是组织好“历史题材”教学的基础。课前要求学生围绕老师布置的内容,通过上网搜集,咨询相关人员,观察等方式搜集材料,了解当节课的相关内容,为这节课能更好地开展奠定基础。这样既能避免学生对于历史知识产生“雾里看花,水中望月”般的感觉,又能让学生在这搜集过程中丰富自身的知识,拓展视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搜集鸦片战争,圆明园毁灭前后的资料,查找关于红军长征的故事和照片等,为学生走进历史提供话题。。
(三)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充分发掘,贴近生活
1. 创造性地使用教材,重组教学内容
在品德与社会教材中有大量的图文信息,然而,图文信息大部分不一定能贴近学生的生活,这是因为地域差异。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结合当地的特色,精选较为接近学生生活的历史,还要以学生的知识储备和品德发展的具体特征为基础,重新组合和筛选教学内容,找准学生的“兴奋点”。如在红军长征中,可以通过询问当地的红军烈士老人和倾听家里老人对那段历史的叙述,特别是一些感人的小人物的故事,更能引起学生的共鸣。
2. 采用各种方式,重现历史事件
学习历史需要个人感悟和理解的参与,学生学习历史实际上经历着一个“相遇—感悟—理解—升华—内化”的过程。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采用创设情景,在课堂中出示有关时代背景和人物境遇的幻灯、实物、电影等资料来描绘出一幅完整的历史画面;也可以通过角色扮演、开故事会、编演历史剧、参观纪念展览等活动营造历史情境,创设情景,让学生想象、联想等,使“死”的历史文字转化成“鲜活生动”的画面,呈现给学生。老师还可以结合自己的实际,利用当地资源,如博物馆、烈士陵园等资源,开展相关的课外参观活动,把课堂延伸到课外,丰富课堂教学,实现“学生与历史的有效对话”。教师在课堂问题设计中,还要注意提出的问题要联系学生的实际,让学生把历史与自身生活联系在一起。比如有老师在教学《鸦片的背后》时,讲述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时,我们插入时下人们经常提及的“要不要重修圆明园”“要不要用巨额重金买回从圆明园流失的国家文物”等的讨论,引导学生从历史的经验和教训中鉴古知今。
责任编辑 黄日暖
一、小学品德与社会课中历史题材的应用不足的原因分析
(一)教师对历史题材的品德与社会课的认识不到位
在小学,大部分品德老师并非是本专业的老师,甚至部分老师并没有接受相关的品德课的培训,再加上他们大部分身兼班主任和其他课程的教学,导致甚少老师能深入地、系统地钻研课程,基本上都机械地理解教材,甚至照本宣科。而当历史内容融入到《品德与社会》课中,执教者就会产生疑惑:这门课程究竟姓“历”还是姓“德”?我究竟是历史教师还是品德教师?而品德教师本来就缺乏历史知识储备,没有系统的历史知识的同时,再加上各自繁杂的工作的困扰,往往会对“历史题材”的品德与社会课的认识不到位,而这样的品德课往往会变成为教师“答疑解惑”的单纯历史知识教学,无法让学生产生相关的情感体验,更谈不上让历史教学变得有血有肉、灵活生动、富有生活气息了。
(二)历史题材对于学生来说比较陌生
中国有着辉煌而悠久的历史,但却远离学生的生活,要求学生真正地走进历史,对历史事件和人物进行观察,并感受历史是一个难题。再加上小学生本身并没有很多的关于历史的知识储备,对历史的认识非常有限。
二、小学品德与社会课中历史题材的有效运用策略
(一)加强教师品德教学培训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有好的教师,才有好的教育。我们应该重视教师的专业性培养。我们可以充分利用校内科组学习的时间,集体学习品德的相关教学理念和方法;可以充分利用品德课的汇报课或公开课,相关的品德课老师进行集体备课和听课来学习相关的教学知识;还可以通过师徒帮带的方法,在品德教学方面经验较多的老师帮带经验不足的老师等。教育家康内尔告诫世人:“现代社会非学不可,非善学不可,非终身学习不可”。所以品德老师还要加强对历史知识的学习,丰富自身历史的知识储备。老师正确地了解品德课的标准,能把握好教学内容,是开展一节合格的品德课的基础。
(二)借助媒体,充实课堂
课前查找相关资料是组织好“历史题材”教学的基础。课前要求学生围绕老师布置的内容,通过上网搜集,咨询相关人员,观察等方式搜集材料,了解当节课的相关内容,为这节课能更好地开展奠定基础。这样既能避免学生对于历史知识产生“雾里看花,水中望月”般的感觉,又能让学生在这搜集过程中丰富自身的知识,拓展视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搜集鸦片战争,圆明园毁灭前后的资料,查找关于红军长征的故事和照片等,为学生走进历史提供话题。。
(三)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充分发掘,贴近生活
1. 创造性地使用教材,重组教学内容
在品德与社会教材中有大量的图文信息,然而,图文信息大部分不一定能贴近学生的生活,这是因为地域差异。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结合当地的特色,精选较为接近学生生活的历史,还要以学生的知识储备和品德发展的具体特征为基础,重新组合和筛选教学内容,找准学生的“兴奋点”。如在红军长征中,可以通过询问当地的红军烈士老人和倾听家里老人对那段历史的叙述,特别是一些感人的小人物的故事,更能引起学生的共鸣。
2. 采用各种方式,重现历史事件
学习历史需要个人感悟和理解的参与,学生学习历史实际上经历着一个“相遇—感悟—理解—升华—内化”的过程。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采用创设情景,在课堂中出示有关时代背景和人物境遇的幻灯、实物、电影等资料来描绘出一幅完整的历史画面;也可以通过角色扮演、开故事会、编演历史剧、参观纪念展览等活动营造历史情境,创设情景,让学生想象、联想等,使“死”的历史文字转化成“鲜活生动”的画面,呈现给学生。老师还可以结合自己的实际,利用当地资源,如博物馆、烈士陵园等资源,开展相关的课外参观活动,把课堂延伸到课外,丰富课堂教学,实现“学生与历史的有效对话”。教师在课堂问题设计中,还要注意提出的问题要联系学生的实际,让学生把历史与自身生活联系在一起。比如有老师在教学《鸦片的背后》时,讲述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时,我们插入时下人们经常提及的“要不要重修圆明园”“要不要用巨额重金买回从圆明园流失的国家文物”等的讨论,引导学生从历史的经验和教训中鉴古知今。
责任编辑 黄日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