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代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迅速普及,使得出版社在编辑和校对工作中越来越多地接收到磁盘书稿。所谓磁盘书稿,是指以磁盘为载体,著译者直接在计算机上写作,或者将手稿录入磁盘的书稿形式。毫无疑问,计算机写作的诸多便利使磁盘化书稿成为今后作者投稿的主要形式。磁盘书稿给出版编辑和校对工作带来很大的变化,也带来新的课题,这在校对工作中表现得尤为突出。
一、磁盘书稿校对功能的提升
在传统的校对工作中,“校异同”是校对工作的核心。“校异同”就是以原稿为惟一依据,以校样对照原稿,同则通过,异则改正。校对强调的是“对原稿负责”,发现原稿的差错,也就是所谓的校是非,只是校对的附加任务,并且在制度上给予限制,校对只能质疑而无权修改。而“校是非”的功能则是弥补编辑工作的不足,是编辑工作的延续。可见,传统的校对是以校异同为主,校是非为辅的。那么,书稿磁盘化后,“校异同”是否还存在呢?
在实际操作中,编辑通常把作者的磁盘书稿打印出来才审读,经过编辑加工的磁盘书稿即是发排时的原稿,编辑将这份原稿改后并打印出来送校。从这种意义上说,有原稿和校样,当然存在“校异同”,这种“校异同”与传统意义上的“校异同”形式基本相同。但是在计算机技术介入出版生产过程后,校对客体发生了变化:纸介质书稿逐渐被磁盘书稿取代。磁盘书稿将原稿和校样合二为一,校对者无原稿可资比照,“对原稿负责”失去责任依凭。但这并不意味着“校异同”的消失,因为“校异同”在核红、整理、对片过程中仍发挥着作用,在“校是非”过程中也有用武之地,比如前后互证、文注对照、图文对照、引文核对等等,只不过是磁盘书稿将原稿和校样合二为一了。由于校对客体发生变化,校对的功能也将发生质的变化。校是非将提升为校对的主要功能,校异同降为校对的次要功能,这是出版校对工作功能和作用的重大变化。但是校是非必须以校异同作为基本功力:校异同是照本改字,不讹不漏;校是非则是主观创造性思维在照本改字中的体现。两者互相联系,互相依存,不能偏废,只能互补。只有这样,才能使出版物的差错减少到最低限度,才能真正使出版物“保真”和“增值”。磁盘书稿的日益增多,其中存在的常识性、知识性等差错将成为突出问题。因此,校是非将成为磁盘书稿校对加工的主要功能。
二、磁盘书稿存在差错的表现
不论是纸介质书稿,还是磁盘书稿,差错归纳起来基本上是以下四种:一是文字性差错;二是技术性差错;三是常识性差错;四是知识性差错。这四种差错中,差错量最多、差错率最高的,就是文字性差错。据近年中国版协组织有关专家进行抽样调查显示,文字性差错占总差错的75%左右。书稿磁盘化后,校对的两个客体(原稿和校样)合二为一,书稿的差错也合二为一,既有作者的差错,又有转录的差错,还有编辑加工出现的差错。在某种意义上讲,磁盘书稿的差错率比传统校样的差错率还要高。具体情况如下:同一本书不同地方表述的同类文字采用了不同形式,比如“想象”与“想像”,“唯有”与“惟有”等;表示数量的词有时用阿拉伯数字,有时用中文;所有物理量,有时用中文物理量,有时用英文物理量等。计算机介入排版也带来了一些新的问题,特别是有些易产生歧义的字符,往往容易排错,例如:“ (加号)”与汉字“十”;“—(减号)”与“—(一字线)”及汉字“一”;“↑(箭头)”与汉字“个”;“——(两字线或破折号)”与“--(两个一字线,这是错的)”等字体字号;拼音字母和外文字母的大小写等等。这些都需要校对加工时仔细辨别,以确保正确无讹。
三、磁盘书稿校对加工的方法
既然出版物中文字性差错占的比例最高,我们就应该去排除它、消灭它,而校对人员由于长期同错别字打交道,日积月累,对错别字的辨识能力形成了自己的优势,因而发现错别字的能力有可能要高于一般的编辑。那么,面对磁盘书稿,校对人员应该如何开展工作呢?
根据前面的分析,对于磁盘书稿的校对,传统的本校法仍可发挥它的作用。有下列几种方法可供借鉴:一是图、文、表互见法。这种校对方法是将同一著作中图、文、表的内容互相对照,发现其“异同”之处。比如理科类书稿,在校对时要注意图、文、表的位置、顺序、图(表)号与文中所说是否对应等。二是上下文和前后文互见法。这种校对方法是将紧邻的相关文字互相对照,发现其异同。比如量和单位名称、人名、地名等,还有注文与注码的相互对照,以及将前后文的相关文字互相对照,借以发现其异同。比如笔者曾校对的一本哲学史,就发现部分的学派名称上下篇的说法不一致,经查实,确定了正确的译名,等等。以上说的是属于同一书稿的本校法。与此同时,校对者还可以采用他校法、理校法等找出书稿中的差错。这些都有待于我们在实践中认真研究,深入探讨,不断地摸索出适应磁盘书稿的校对加工方法,借此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校对队伍,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校对体系。
(作者单位:江苏人民出版社)
一、磁盘书稿校对功能的提升
在传统的校对工作中,“校异同”是校对工作的核心。“校异同”就是以原稿为惟一依据,以校样对照原稿,同则通过,异则改正。校对强调的是“对原稿负责”,发现原稿的差错,也就是所谓的校是非,只是校对的附加任务,并且在制度上给予限制,校对只能质疑而无权修改。而“校是非”的功能则是弥补编辑工作的不足,是编辑工作的延续。可见,传统的校对是以校异同为主,校是非为辅的。那么,书稿磁盘化后,“校异同”是否还存在呢?
在实际操作中,编辑通常把作者的磁盘书稿打印出来才审读,经过编辑加工的磁盘书稿即是发排时的原稿,编辑将这份原稿改后并打印出来送校。从这种意义上说,有原稿和校样,当然存在“校异同”,这种“校异同”与传统意义上的“校异同”形式基本相同。但是在计算机技术介入出版生产过程后,校对客体发生了变化:纸介质书稿逐渐被磁盘书稿取代。磁盘书稿将原稿和校样合二为一,校对者无原稿可资比照,“对原稿负责”失去责任依凭。但这并不意味着“校异同”的消失,因为“校异同”在核红、整理、对片过程中仍发挥着作用,在“校是非”过程中也有用武之地,比如前后互证、文注对照、图文对照、引文核对等等,只不过是磁盘书稿将原稿和校样合二为一了。由于校对客体发生变化,校对的功能也将发生质的变化。校是非将提升为校对的主要功能,校异同降为校对的次要功能,这是出版校对工作功能和作用的重大变化。但是校是非必须以校异同作为基本功力:校异同是照本改字,不讹不漏;校是非则是主观创造性思维在照本改字中的体现。两者互相联系,互相依存,不能偏废,只能互补。只有这样,才能使出版物的差错减少到最低限度,才能真正使出版物“保真”和“增值”。磁盘书稿的日益增多,其中存在的常识性、知识性等差错将成为突出问题。因此,校是非将成为磁盘书稿校对加工的主要功能。
二、磁盘书稿存在差错的表现
不论是纸介质书稿,还是磁盘书稿,差错归纳起来基本上是以下四种:一是文字性差错;二是技术性差错;三是常识性差错;四是知识性差错。这四种差错中,差错量最多、差错率最高的,就是文字性差错。据近年中国版协组织有关专家进行抽样调查显示,文字性差错占总差错的75%左右。书稿磁盘化后,校对的两个客体(原稿和校样)合二为一,书稿的差错也合二为一,既有作者的差错,又有转录的差错,还有编辑加工出现的差错。在某种意义上讲,磁盘书稿的差错率比传统校样的差错率还要高。具体情况如下:同一本书不同地方表述的同类文字采用了不同形式,比如“想象”与“想像”,“唯有”与“惟有”等;表示数量的词有时用阿拉伯数字,有时用中文;所有物理量,有时用中文物理量,有时用英文物理量等。计算机介入排版也带来了一些新的问题,特别是有些易产生歧义的字符,往往容易排错,例如:“ (加号)”与汉字“十”;“—(减号)”与“—(一字线)”及汉字“一”;“↑(箭头)”与汉字“个”;“——(两字线或破折号)”与“--(两个一字线,这是错的)”等字体字号;拼音字母和外文字母的大小写等等。这些都需要校对加工时仔细辨别,以确保正确无讹。
三、磁盘书稿校对加工的方法
既然出版物中文字性差错占的比例最高,我们就应该去排除它、消灭它,而校对人员由于长期同错别字打交道,日积月累,对错别字的辨识能力形成了自己的优势,因而发现错别字的能力有可能要高于一般的编辑。那么,面对磁盘书稿,校对人员应该如何开展工作呢?
根据前面的分析,对于磁盘书稿的校对,传统的本校法仍可发挥它的作用。有下列几种方法可供借鉴:一是图、文、表互见法。这种校对方法是将同一著作中图、文、表的内容互相对照,发现其“异同”之处。比如理科类书稿,在校对时要注意图、文、表的位置、顺序、图(表)号与文中所说是否对应等。二是上下文和前后文互见法。这种校对方法是将紧邻的相关文字互相对照,发现其异同。比如量和单位名称、人名、地名等,还有注文与注码的相互对照,以及将前后文的相关文字互相对照,借以发现其异同。比如笔者曾校对的一本哲学史,就发现部分的学派名称上下篇的说法不一致,经查实,确定了正确的译名,等等。以上说的是属于同一书稿的本校法。与此同时,校对者还可以采用他校法、理校法等找出书稿中的差错。这些都有待于我们在实践中认真研究,深入探讨,不断地摸索出适应磁盘书稿的校对加工方法,借此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校对队伍,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校对体系。
(作者单位:江苏人民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