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信息化速度的更新与发展,我国的信息技术发展已经进入快速更新的轨道,其变化之快,让人们的观念与适应性也在悄然升级。为了激发初中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提升他们对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教师应采用与时代相结合的教学形式,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和知识综合能力。本文主要结合创客教育,对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进行了有效探究。
关键词:初中信息技术;创客教育;实施策略
“创客”就是互联网技术发展的产物,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实施创客教育是对传统教学形式的一种挑战,也是提升学生生存能力和适应能力的主要举措,对学生的合作意识、创新意识和交际沟通能力等都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所以,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应为学生创设良好的教学氛围,将创客教育应用其中,大大激发学生的信息技术兴趣,激发学生发现信息技术与生活的联系。
一、 创客教育的基本特征
创客教育具有跨学科的重要特征,它涉及的知识面比较宽,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较多的应用参考。将创客教育运用到信息技术教学中,不仅能让学生在信息技术领域学到相关的知识,同时还能满足学生对其他方面知识的需求。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提供的创客教育是对传统教学思想的一种突围,也是对学生综合发展的一种尊重。在课堂中,学生可以利用自己学过的信息技术知识解决现有的知识问题,同时还能将各种资源进行有效的整合,达到知识的融会贯通。
二、 创客教育在初中信息技术中的实践应用
(一) 理念:教师改变传统教育思想
要真正落实创客教育,信息技术老师需要转变传统的教学形式,为实施创客教育进行思维的转变。传统课堂教学中,教师惯用专制与打压的形式管理学生,教师就是课堂的主人,而学生则是课堂的被动听话者,他们的好多思想和思维被教师打压在萌芽状态,不利于学生的成长与发展。在创客教育中,教师需改变传统的教学思想,要变成学生学习的指引者,要实现这样的课堂,需要教师的不断学习和研究;在创客教育中,学生也不再是被动的听众,而是课堂的主人,他们可以对问题进行探索然后获取更新的知识,甚至可以通过合作的形式,探索教材之外的其他知识,然后和信息技术进行联系,达到知识的相互融合。在创客教育中,师生的关系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师生之间都必须认识到自己在课堂中的位置,才能保证创客课堂的和谐发展。
(二) 实践:激励学生进行创造活动
实践是获得一切知识认知的基础,在创客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创设一定的自主学习空间,学生们可以利用所学的知识,结合自身发现的其他问题进行思考和探索,然后将创客教育应用于信息技术中。在不断地思考和借鉴及创造中,学生的思维更为宽阔,其创造活动成功率将更高。对于初中生而言,他们的灵感来得比较快,一旦学生有了创意的时候,教师要为学生提供较好的学习资源和资料,满足学生参加实践的好奇心,让其尽情挥洒自己的智慧。在这样自主的课堂中,教师不要给予学生太多的限制,而是充分尊重学生的决定,让学生尽情创作自己喜欢的事物,在必要的时候教师可以给予学生一定的帮助,还可以和学生一起参与活动。在充分的实践锻炼中,学生的好奇心终于得到满足,其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也相应提升。
(三) 体验:增强学生知识应用能力
学习知识的最终目的是应用到生活中,解决生活中的各种问题。在信息技术课堂中进行创客教育,不仅是对学生主体地位的基本尊重,更是激发学生想象和联想,激发学生思维能力和知识运用能力的过程。所以,在进行创客教育中,教师要为学生创设与生活紧密相连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考能力,让学生充分利用所学知识进行问题之间的联系,从而解决信息技术课堂中的问题。同时,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呈现当前信息技术中的最新研究成果,教给他们一定的应用方法,这样不仅能满足学生获取新知的好奇心,还能利用新型事物激发学生的创造心,促进学生应用知识、创造知识的能力提升。
(四) 分享:加强互动进行经验交流
创客教育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中,学生们大多数的时间都在进行探索、实践、合作、创新等,当学生拥有了自己的创造发明时,他们内心的喜悦是无法形容的,教师可以利用学生成功的机会激发学生进行成果的分享和经验的分享。在有些学生进行劳动果实的分享时,其他同学可以对这些同学的劳动果实进行评价或打分,甚至还可以提出作品的具体修改意见。在这样的课堂形式中,学生们不仅学习了其他同学的作品优点,还能对其他同学的作品进行品评,实现自我欣赏能力的提升。所以這种分享与评价对学生之间都是一种激励方式,让学生的信息技术水平都有巨大的提升,从而实现信息技术能力的突破。
总之,创客教育应用于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是信息技术发展的需要,也是学生成长发展特点的需要,更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思想,将创客教育应用到信息技术教学中,从而促进学生信息技术能力的提升,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卢秋红.创新创客教育实践调研的几点启示[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8(12):19-20.
[2]闫春平.借助创客教育模式创新初中信息技术课堂[J].内江科技,2018,39(11):157-158.
作者简介:
李正玺,浙江省温州市,浙江省温州市第二十三中学。
关键词:初中信息技术;创客教育;实施策略
“创客”就是互联网技术发展的产物,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实施创客教育是对传统教学形式的一种挑战,也是提升学生生存能力和适应能力的主要举措,对学生的合作意识、创新意识和交际沟通能力等都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所以,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应为学生创设良好的教学氛围,将创客教育应用其中,大大激发学生的信息技术兴趣,激发学生发现信息技术与生活的联系。
一、 创客教育的基本特征
创客教育具有跨学科的重要特征,它涉及的知识面比较宽,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较多的应用参考。将创客教育运用到信息技术教学中,不仅能让学生在信息技术领域学到相关的知识,同时还能满足学生对其他方面知识的需求。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提供的创客教育是对传统教学思想的一种突围,也是对学生综合发展的一种尊重。在课堂中,学生可以利用自己学过的信息技术知识解决现有的知识问题,同时还能将各种资源进行有效的整合,达到知识的融会贯通。
二、 创客教育在初中信息技术中的实践应用
(一) 理念:教师改变传统教育思想
要真正落实创客教育,信息技术老师需要转变传统的教学形式,为实施创客教育进行思维的转变。传统课堂教学中,教师惯用专制与打压的形式管理学生,教师就是课堂的主人,而学生则是课堂的被动听话者,他们的好多思想和思维被教师打压在萌芽状态,不利于学生的成长与发展。在创客教育中,教师需改变传统的教学思想,要变成学生学习的指引者,要实现这样的课堂,需要教师的不断学习和研究;在创客教育中,学生也不再是被动的听众,而是课堂的主人,他们可以对问题进行探索然后获取更新的知识,甚至可以通过合作的形式,探索教材之外的其他知识,然后和信息技术进行联系,达到知识的相互融合。在创客教育中,师生的关系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师生之间都必须认识到自己在课堂中的位置,才能保证创客课堂的和谐发展。
(二) 实践:激励学生进行创造活动
实践是获得一切知识认知的基础,在创客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创设一定的自主学习空间,学生们可以利用所学的知识,结合自身发现的其他问题进行思考和探索,然后将创客教育应用于信息技术中。在不断地思考和借鉴及创造中,学生的思维更为宽阔,其创造活动成功率将更高。对于初中生而言,他们的灵感来得比较快,一旦学生有了创意的时候,教师要为学生提供较好的学习资源和资料,满足学生参加实践的好奇心,让其尽情挥洒自己的智慧。在这样自主的课堂中,教师不要给予学生太多的限制,而是充分尊重学生的决定,让学生尽情创作自己喜欢的事物,在必要的时候教师可以给予学生一定的帮助,还可以和学生一起参与活动。在充分的实践锻炼中,学生的好奇心终于得到满足,其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也相应提升。
(三) 体验:增强学生知识应用能力
学习知识的最终目的是应用到生活中,解决生活中的各种问题。在信息技术课堂中进行创客教育,不仅是对学生主体地位的基本尊重,更是激发学生想象和联想,激发学生思维能力和知识运用能力的过程。所以,在进行创客教育中,教师要为学生创设与生活紧密相连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考能力,让学生充分利用所学知识进行问题之间的联系,从而解决信息技术课堂中的问题。同时,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呈现当前信息技术中的最新研究成果,教给他们一定的应用方法,这样不仅能满足学生获取新知的好奇心,还能利用新型事物激发学生的创造心,促进学生应用知识、创造知识的能力提升。
(四) 分享:加强互动进行经验交流
创客教育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中,学生们大多数的时间都在进行探索、实践、合作、创新等,当学生拥有了自己的创造发明时,他们内心的喜悦是无法形容的,教师可以利用学生成功的机会激发学生进行成果的分享和经验的分享。在有些学生进行劳动果实的分享时,其他同学可以对这些同学的劳动果实进行评价或打分,甚至还可以提出作品的具体修改意见。在这样的课堂形式中,学生们不仅学习了其他同学的作品优点,还能对其他同学的作品进行品评,实现自我欣赏能力的提升。所以這种分享与评价对学生之间都是一种激励方式,让学生的信息技术水平都有巨大的提升,从而实现信息技术能力的突破。
总之,创客教育应用于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是信息技术发展的需要,也是学生成长发展特点的需要,更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思想,将创客教育应用到信息技术教学中,从而促进学生信息技术能力的提升,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卢秋红.创新创客教育实践调研的几点启示[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8(12):19-20.
[2]闫春平.借助创客教育模式创新初中信息技术课堂[J].内江科技,2018,39(11):157-158.
作者简介:
李正玺,浙江省温州市,浙江省温州市第二十三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