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藏吐鲁番出土Ch.1635文书研究

来源 :敦煌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atan0w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德藏吐鲁番出土Ch.1635虽经学者著录,但尚缺乏研究。通过对其进行录文和研究,认为其为术士所用周易纳甲筮法手册的一部分,应定名为《周易纳甲占残片》。此外,还将其与敦煌等地发现的类似写本进行了比较,从中可以看出古代易占思想的延续与传承。
  关键词:德藏吐鲁番文献;Ch.1635;易占;纳甲
  中图分类号:G256.1;B992.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4106(2013)05-0092-07
  A Study on the Turfan Manuscript Ch.1635
  Preserved in Germany
  ZHAI Minhao
  (History Department, Fudan University, Shanghai 20043)
  Abstract: Though scholars have recorded the Turfan manuscript Ch.1635 preserved in Germany, less research has been done about it. This paper transcribes and studies its texts, and concludes that would be a part of a divination manual used by a diviner, and named Fragment of I Ching Coin Divination. In addition, the author also compares it with other similar manuscripts found in Dunhuang, which show the inheritance of the divination thought of the I Ching.
  Keywords: Turfan manuscript preserved in Germany; Ch.1635; Divination of I Ching; Coin divination
  收稿日期:2012-09-08
  作者简介:翟旻昊(1989- ),男,山东省淄博市人,复旦大学历史学系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中西交通史及敦煌吐鲁番学研究。
  一 介绍及录文
  德藏吐鲁番文书中,有一件Ch.1635号残片(图1),无原编号。荣新江先生曾予以著录、介绍,并拟题为《易卦占》①。该文书尺寸为16.2×19.8cm,正背面均存11行,每面上角有卦图,卦图周围有小字说明。西胁常记先生也曾对其有过介绍[1],比较简略且不准确,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们对该文书的理解。可能由于该文书过于残破,一直未见有学者对其专门研究,因此笔者不揣浅陋,略陈管见,以求教于诸位方家。
  先将文书录文如下(卦图见图2):
  1. 乾家归魂,归魂□
  2. 者为丘墓,卒病者
  3. 伏爻乙卯土(木),飞爻甲辰土。飞克伏,筮得
  4. 善掩恶,盛物□吉(?)之卦,□
  5. 直谏人过,万国皆归,不期自会。不可强人取财,物丰□
  6. 辰(?),被扶(?),吉。虽有被扶抑官事,自发过之无罪。天之护
  7. 应在初,世爻动青龙,虽爻为病死,破伤诤讼之事,先凶后吉。
  8. □□得见贵人,吉。史(吏)人迁进,诉讼得理,十年居吉。占官,
  9. □□烧头(?)鬼,家有聚蚁为之,吉。移□□
  10. 去赤色,女□情,盗贼急趋之。占追
  11. 釜鸣为春夏,得此卦
  1. 坤为地,为□
  2. 命绝,命主
  3. 纯坤
  4. 地发变为巽,毋痛(?)
  5. □□□筮得坤卦者,坤者,顺也
  6. 所求皆得逐顺。地性柔顺,藏万物故。官事终无所苦。上下顺故。占婚,
  7. 一阴(?)故。一云不宜子孙,伤家,长女出孤寡。又云虽(?)
  8. 告地不宜动故。占出军,兵不(?)□先发
  9. 得此卦者,有利,他月得之市,易有
  10. 吉。□阴(?)风故。丈夫凶,以亢阳故,病在心腹。占恠,吉□
  11. 占客,善人来。占年中,善熟,攻城得,雨少雨。 ①
  二 卦 图
  该文书中,六爻及其左、右、下三面的文字构成了完整的卦图。其中左面的内容应为该卦的六神,右面应为该卦的纳甲、五行和六亲。西胁常记先生在叙录中将这两个卦图认为大壮卦和坎卦[1],但实际上所谓大壮卦的上爻虽然残缺,但从右边的小字“上九”可知,其上爻为阳爻,因此该卦应为大有卦。又该文书中“坎卦”的六爻全部注为“六╳”或“╳六”,因此六爻应全部为阴爻,再比照旁注六亲的情况,这一卦显然是纯坤卦,应该是由于书手疏忽,才误画为坎卦。
  先来看六神的部分,所谓六神,按照通行说法,为青龙、朱雀、勾陈、腾蛇、白虎、玄武,按此顺序排入卦中。其排列原则按占卦时日确定,甲乙日初爻起青龙上排六爻至玄武,丙丁日初爻起朱雀排至上爻为青龙,以此类推[2]。在Ch.1635中,大有卦的六神排序从初爻至上爻为:玄武、煞阴、青龙、白虎、腾蛇、朱雀(?)。坤卦的六神则为:青龙、勾陈、玄武、朱雀、腾蛇、兽②。由此可见,该写本中六神与后世说法在内容和顺序上皆有不同。
  敦煌文献中也有定六神的例子,例如S.4863v当中,一共画了四个卦图,有两个乾卦卦图旁注六神,分别为:白虎、勾陈、腾蛇、朱雀、青龙、玄武;青龙、朱雀、腾蛇、勾陈、白虎、玄武③。虽然六神内容相同,但是排列顺序则亦与后世说法不同,且两个乾卦六神的顺序也不同。总之,通过Ch.1635,我们发现六神的内容与后世及S.4863v有较大不同,可能是较早的一种版本。此外,六神与纳甲、五行和六亲的性质并不一样,对于每一卦中的某一爻来说,其纳甲、五行和六亲的内容和排列都是确定不变的,而六神则取决于占卦的时日,一般只应出现在占卦实践当中。从S.4863v的情况看,四个卦图中两个有六神,两个没有,至于原因,仍有待进一步研究。而Ch.1635则有不同,卦图后附有占辞,虽然非常残破,但从残存的只言词组看,占辞和卦图是相配合的。其文书性质应该是术士使用的某种纳甲占册子本中脱落的一叶。但该册子本抄写的水平却不高,不但将卦中的爻画错,而且还标上了本该在占卦实践中才能出现的六神。   再来看卦图右旁的文字。现以纯坤卦为例,将其旁六行小字移录如下:
  上六癸酉金子孙
  六五癸亥水妻财
  六四癸丑土兄弟
  六三乙卯木官鬼
  六二乙巳火父母
  初六乙未土兄弟
  这里值得注意的是六亲说,马克(Marc Kalinowski)曾经认为S.4863v是中国占卜史最早有关六亲六神说之资料④。该文书并无纪年,马克这一推论应该是仅从其物质形态为写本得出的。余欣等最近指出,新近发现的《易杂占》写本中也出现了六亲的内容,该写本抄写的上限为阚氏高昌永康十二年(477),应该早于S.4863v⑤。此外,S.612v中也出现了六亲的内容,但其与文书其他内容并无关联,且墨色、字体等皆有较大不同,应该是后来贴上去的。以上几件文书,对于六亲的名称和关系描述相同,但德藏吐鲁番文书中另一件残片Ch.2519则略有不同。荣新江先生将该残片定名为《符咒》①,上画有一泰卦卦图。其左方为六亲,从初爻到上爻分别为:才、君、兄、兄、才、儿(图3)。右方为纳甲,从初爻到上爻分别为:甲子、寅、辰、丑、亥、酉。而将其与通行说法对比,可知“才”对应妻财,“君”对应官鬼,“兄”对应兄弟,“儿”对应子孙。而纳甲部分,除初爻标明甲子外,其他各爻只有地支,其实对于每一卦而言,只要了解初爻的天干,剩下五爻都可以根据纳甲规则推算出来,因此这里是省略的写法。总之,通过对以上文书的讨论,笔者认为,六亲、六神说虽然出现和应用都比较早,但出土文献的证据表明,与后世的通行说法相比,在占卦实践中还有不少差异、分化、省略,这是值得我们注意的。
  此外,其他出土文献中,有的并不在卦图旁标小字,而是将其写入卦辞当中,例如浙敦131号:文书(图4):
  1. □绝命,十月卦。世在上六,癸 酉金为飞。壬戌□
  2. 妻财。坤,鬼九,家有二兄弟。应 在六三,乙卯□(木?)。
  3. 筮得纯坤卦者,大吉之卦。坤者,顺也。为地,
  4. 载百事平安,所作皆顺。地性柔顺,生养万
  5. 物,丰多番息之事。地能吐生万物,入而不出,包□
  6. 之象。多是老母、寡妇。坤,顺也,不动,阴生万物,□
  7. 后,病亦无忧。阴气生于午,利见公王大人,吉□。
  8. □酉被扶之卦。郭景纯曰:占人相,有禄富贵。□(占?)
  9. 病,患腹,祟在土公。占囚系,无罪。占遗失,不(?)
  10. 衰耗。占葬,凶煞家长。占失物,东南出,西北去
  11. 怪(?),无咎。占逃亡,西南得,寄客吉,忌中男病。
  12. 庚子水为飞,乙未土为伏,坤兄弟去庚子水①
  黄正建先生曾对这件文书作过简单的介绍,他认为这段文字包含了两部分内容,其中前两行为某宫十月卦,后为纯坤卦前段[3]。但这一说法稍欠妥当,从Ch.1635来看,纯坤卦卦图下方的小字已经说明坤卦就是十月卦。坤卦世爻在上六,亦是该卦飞爻(请参看下一节),为癸酉金,应在六三,为乙卯水,且六亲中有两爻为兄弟爻。由此可知前两行的内容也是对纯坤卦的描述,与后面的占辞是一个整体。
  三 卦辞与占辞
  再来看文辞的部分。前文已将卦辞和占辞部分录文,该文书过于残破,几乎没有一句话是完整的。但通过残留的只言片语,配合其他性质相似的文书,我们仍能对其内容略作陈说。
  不论是大有卦还是坤卦,其后的文辞可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对该卦纳甲、世应、飞伏等的说明,本文中称为卦辞。在大有卦当中,前三行内容为卦辞,只有只字词组,只保留了双行夹注“伏爻乙卯土(木),飞爻甲辰土”。这里涉及纳甲占中的飞卦和伏卦问题,简而言之,大有卦为乾宫归魂卦,归魂卦的飞卦为原卦的内卦,伏卦为该宫游魂卦的内卦。在实践中,往往只说明爻之飞伏,以原卦的世爻为飞卦的飞爻,为伏卦的伏爻[4,5]。因此,大有卦的飞卦是原卦内卦乾卦,飞爻为大有卦的九三爻“甲辰土”,其伏卦为游魂卦晋卦的内卦坤卦,伏爻为晋卦的六三爻“乙卯木”,比照文书,我们发现书手将“乙卯木”误抄为“乙卯土”,但仍可以确定前三行文字为大有卦之卦辞。而在第三行最末,为“筮”字,其后一字据残笔可推补为“得”,根据该文书坤卦部分及浙敦131号文书,这一句可还原为“筮得大有卦者”。此句以后的内容,先对该卦整体的性质作一说明,次则为具体的占验事项,本文称之为占辞,尚存的占验事项有:占官、占追 。
  这样的书写方式,在西陲所出易占文献中并不少见,除上文所举浙敦131以外,还见于S.6349《易三备》中备《筮宅吉凶法》。其中有“大有(卦图),乾下离上。乾家归魂。大有,正月卦。世在三,应在上。占世爻定,此地旧有龙道,不可居,绝嗣。子夏云:此地葬,出三公,大吉,宜子孙。”②可知前半部分,叙述该卦的组成、在干宫中的位置、月卦以及世应,后半则是具体的占辞。但需要注意的是,《易三备》是以事为纲,先明确所筮占之事,再罗列所得六十四卦之吉凶。而Ch.1635则是以卦为纲,先将六十四卦画出,再罗列各种所占筮之事。这是二者的区别所在。大有卦中,其整体性质为“ 善掩恶,盛物□□之卦”,据明姚际隆整理的《卜筮全书》“大有者……掩恶扬善,丰财和义”[6],虽是晚出的材料,但文句和内容颇为相近,可见易占思想的延续性。
  再看坤卦,Ch.1635中云“坤者,顺 所求皆得逐顺。地性柔顺,藏万物故。”浙敦131正好只有坤卦一卦,可对比,其云“坤者,顺也,为地。载百事平安,所作皆顺。地性柔顺,生养万物,丰多番息之事。”虽具体文句有异,但表达的意思是相同的。因此,我们可以判定,浙敦131的性质和Ch.1635是一致的,但也有一些区别,浙敦131所列举的占验事项有占人相、占病(?)、占囚系、占遗失、占葬、占失物、占逃亡,均与庶民的日常生活相关。而在Ch.1635中,则有占婚、占出军、占恠、占客、占年中,除了与庶民生活相关的内容外,还出现了占出军、占年中之类军国占的内容。   还需说明的是本文书的前后顺序,Ch.1635的整理、编目者由于将卦认错,因此对该文书的正、背关系确定也是错误的,这实际上影响了我们对该残片物质形态的判断。按照京房八宫系统的卦序,大有卦为第一宫乾宫最后一卦,而纯坤卦为坤宫第一卦,而坤宫又是八宫的倒数第二宫,因此坤卦必位于大有卦之后。然而,西胁常记先生提示我们,Ch.1635乃一册子本的中掉出的一页[1],显然,如按照京房八宫系统,两卦中间相距太远,难以构成一页纸的正反面。幸运的是,我们发现《易三备》的卦序与京房八宫有所不同,其第一宫为乾宫,第二宫为坤宫[7],那么作为乾宫最后一卦的大有卦和坤宫第一卦的坤卦正好相邻,因此该残片必是按此顺序,大有卦在前,坤卦在后,正好可以构成一页的两面。
  此外,浙敦131号文书中,罗列占验事项前有“郭景纯曰”,巧的是,S.6349《易三备》中备《筮宅吉凶法》中,亦引郭景纯《占宅地下盘石涌泉伏尸法》。郭景纯即郭璞,据《晋书·郭璞传》云,“璞好经术,博学有高才,而讷于言论,词赋为中兴之冠。好古文奇字,妙于阴阳算历。有郭公者,客居河东,精于卜筮,璞从之受业。公以《青囊中书》九卷与之,由是遂洞五行、天文、卜筮之术,攘灾转祸,通致无方,虽京房、管辂不能过也”[8]。《隋书·经籍志》又载其撰有《周易新林》4卷、《周易新林》9卷、《易洞林》3卷[9],可知郭璞对于易占确有一定的研究。然而浙敦131和《易三备》中所引,未必就是郭璞本人的著作,很可能是后世之附会。考虑到浙敦131、《易三备》和Ch.1635的紧密关系,很可能Ch.1635中也有“郭景纯曰”之类加强自身权威性的征引。
  四 结 论
  敦煌文书当中有不少易占类文书,根据黄正建先生的整理,共有12件[3]208,大部分都与京房八宫说和纳甲筮法有关系。实际上,京房八宫说是纳甲筮法的理论基础①。本文所考释的Ch.1635残片,就是一件典型的采用纳甲筮法的占卜文书,或可重新拟题为“周易纳甲占残片”。其装卦的内容,均来自纳甲理论,但和此后所通行的说法又稍有不同,特别是在关键的卦序上,也和京房八宫说存在着差异,这也格外显示出出土文献的重要意义。
  至于吐鲁番所出易占文书,主要是前文提到的《易杂占》,余欣等在对其进行过校录、研究后认为,该文书本质上是易占和杂占的混合,是一种依托易学理论通俗化的简易实用占书[10]。它出土时,与《论语》、《孝经义》等一同单独放置,其用途是作为个人藏书保存的[11]。我们对墓主人张祖的情况虽然不能完全了解,但是他应该不是专以占卜为业,《易杂占》只是作为其日常查阅之用。从文书内容看,占卜方法并不算复杂。其中出现的“六亲”,虽属于纳甲筮法的知识体系,但是其存在的意义则在于“直指人伦大理”,是占卜文书中浸透家庭生活观念的有机部分[10]。但Ch.1635则不同,卦图旁密密麻麻的装卦表明其抄写者和使用者应该不是一般人,而很可能是以卜筮为业的阴阳生们。现在无法完全确定二者的时间前后,但我们可以从中看出纳甲筮法知识在吐鲁番的传播情况:既能找到像Ch.1635这样比较完整展示其知识内容的文书,也能找到像《易杂占》这样按照自身需求摄取、改造部分纳甲知识的实践。
  李零先生曾经把中国古代易占分为儒门易和数术易两类。数术易的代表较早的有双古堆汉简《周易》,其特点是在每卦经文之后附有“卜事之辞”,涉及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属于数术家使用的实用书籍[12]。本文所讨论的Ch.1635,除了加入了纳甲筮法的外壳以外,在形式上和双古堆汉简《周易》如出一辙,这也提示我们,在漫长的历史当中,卜筮的具体技术、操作方法纵然会有改变和发展,但其基本的形式和思想,则是一脉相承的。
  在以往的研究当中,德藏吐鲁番出土文献由于过于残破,较少得到学界的注意。然而通过对本文的初步研究,笔者想说明:即使是巴掌大的残片,往往也蕴含着丰富的信息②。以Ch.1635为例,其装卦的情况,是迄今为止我们所见到的所有纳甲筮法文书中最为完整的。如果我们能深入文书中所体现知识的内在理路,并注意将其与已有的较为完整的出土文献进行比对,仍能获得不少新的思考。值得庆幸的是,30卷本的《德国柏林图书馆藏敦煌吐鲁番文献》也将在近年出版。笔者相信,随着这一图录的出版,对德藏吐鲁番文献的研究将会更进一步。
  本文撰写过程中,得到同窗许昊旸同学的帮助,谨致谢忱。
  参考文献:
  [1]Nishiwaki Tsuneki. Chinesische und manjurische Handschriften und seltene Drucke (Chinesische und manjurische Handschriften und seltene Druche. Teil 3) [M].Stuttgart: Franz Steiner Verlag, 2001: 96.
  [2]刘大钧.纳甲筮法讲座[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13-14.
  [3]黄正建.敦煌占卜文书与唐五代占卜研究[M].北京:学苑出版社,2001:15.
  [4]卢央.京房评传[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8:140-146.
  [5]郭彧.《京氏易传》导读[M].济南:齐鲁书社,2002:47-48.
  [6]姚际隆.卜筮全书[M]//续修四库全书:第1059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16.
  [7]张志清,林世田.S.6015《易三备》缀合与校录——敦煌《易三备》研究之一[G]//敦煌吐鲁番研究:第9卷.北京:中华书局,2006:389-401.
  [8]房玄龄,等.晋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4:1899.
  [9]魏征,等.隋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3:1033.
  [10]余欣,陈昊.吐鲁番洋海出土高昌早期写本《易杂占》考释[G]//敦煌吐鲁番研究:第10卷.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113-114.   [11]陈昊.吐鲁番洋海1号墓出土文书年代考释[G]//敦煌吐鲁番研究:第10卷.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19。
  [12]李零.中国方术正考[M].北京:中华书局,2006:236.
  ① 参见荣新江《德国吐鲁番收集品中的汉文典籍与文书》,《华学》第3辑,紫禁城出版社,1998年,第317页;荣新江《中国国家图书馆善本部藏德国吐鲁番文献旧照片的学术价值》,《敦煌学国际研讨会论文集》,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5年,第273页;荣新江主编《吐鲁番文书总目(欧美收藏卷)》,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136页。
  ① 图版参见李德范编《敦煌西域文献旧照片合校》,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07年,第373—374页;又李德范主编《王重民向达所摄敦煌西域文献旧照片合集》第30册,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08年,第11263—11264页。卦图参见文末附图2。
  ② 许全胜老师提示,此处之“兽”即“白虎”,应为唐初避李虎讳所改,那么此文书之年代或许可断在唐代。参见看陈垣《史讳举例》,上海书店出版社,1997年,第108页。
  ③ 图版参见《英藏敦煌文献(汉文佛经以外部份)》第6册,四川人民出版社,1992年,第266页。关于这件文书,可参阅黄正建《敦煌占卜文书与唐五代占卜研究》,学苑出版社,2001年,第13页。
  ④ 马克《敦煌数占小考》,《中国古代科学史论·续篇》,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1991年,第131—56页;该文改订本又载《法国汉学》第5辑,中华书局,2000年,第187—214页。
  ⑤ 图版、录文参见荣新江、李肖、孟宪实主编《新获吐鲁番出土文献》,中华书局,2008年,第151—157页;余欣、陈昊《吐鲁番洋海出土高昌早期写本〈易杂占〉考释》,《敦煌吐鲁番研究》第10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第57—84页;改订本收入余欣《中古异相:写本时代的学术、信仰与社会》,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第74—114页。
  ① 参见荣新江《德国吐鲁番收集品中的汉文典籍与文书》,第318页;同氏主编《吐鲁番文书总目(欧美收藏卷)》,第207页。
  ① 图版参《浙藏敦煌文献》,浙江教育出版社,2000年,第212页;录文参黄征、张崇依《浙藏敦煌文献校录整理》,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第517—518页,略有改易。
  ② 图版参见《英藏敦煌文献(汉文佛经以外部份)》第11册,四川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29页;录文参见陈盘《敦煌钞本三备残卷附校记》,收入氏著《古谶纬研讨及书录解题》,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第556—574页。关于《易三备》的整理与研究,集大成的论文是张志清、林世田《S.6015〈易三备〉缀合与校录——敦煌本〈易三备〉研究之一》,《敦煌吐鲁番研究》第9卷,中华书局,2006年,第389—401页;《S.6349与P.4924〈易三备〉写卷缀合整理研究》,《文献》2006年第1期,第47—54页。后文发表时限于篇幅将录文删去,完整版可参见:http://www.nlc.gov.cn/newhxjy/wjsy/yj/gjyj/201104/t20110428_42228.htm。
  ① 相关理论参看萧汉明《论〈京氏易传〉与后世纳甲筮法的文化内涵》,《周易研究》2000年第2期,第22—31页;王新春《哲学视野下的京房八宫易学》,《周易研究》2007年第6期,第29—39页。
  ② 对笔者有较大启发的研究可参考余欣《中国古代占风术研究——以柏林藏吐鲁番文献Ch.3316为中心》,高田时雄主编《唐代宗教文化与制度》,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2007年,第87—114页;收入氏著《中古异相:写本时代的学术、信仰与社会》,第140—170页;陈昊《德藏吐鲁番文书“推三阵图法”古注本考释》,《文献》2009年第4期,第17—25页;胡鸿《柏林旧藏吐鲁番出土“不知名类书”残卷的初步研究》,《敦煌吐鲁番研究》第12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第441—449页。
其他文献
广西柳州市驾鹤路小学成立于1958年,现位于柳江河畔秀丽的文惠桥南端,办学条件先进。学校建立了以驾鹤路小学为中心校区的驾鹤路小学大学区。现有4个校区共占地面积为2万多平方
2013年7月11日-14日,2013年“中文数字出版与数宁图书馆国际研讨会”(CDPDL)在敦煌太阳大酒店和敦煌研究院召开。会议由清华大学图书馆、敦煌研究院、香港大学图书馆、中国学术期刊电子杂志社等4家单位联合主办,由同方知网(北京)技术有限公司和敦煌研究院信息资料中心承办,并且得到了中国敦煌石窟保护研究基金会的大力资助。
<正> 一、国外科技税收优惠政策概况 自8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采取的科技税收鼓励措施,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 1.开征特种目的税。如韩国开征的教育税和法国开征的学徒与培训税等
近年来,福州市鼓楼区委、区政府认真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不断加快社区建设,积极解决新时期社区管理中面临的种种新情况、新问题,有力地促进了中心城区工作的发展.
<正> 南靖县是福建农业大县。这几年,外经外贸发展很快,三资企业的发展已成为南靖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外经贸工作进展如何,代表着南靖对外开放的深度、广度和形象。1999年,
<正> 改革开放以来,福建经济快速发展,1978—1998年GDP年均增长13.6%,比全国的高4个百分点,成为全国经济增长最快的省份之一。同期,城镇化也快速推进,城市由6个增至23个,建制
<正> 泉州市生产力促进中心作为全国首批实施全国技术创新工程试点城市的产物,成立于1997年4月。现有固定资产近430万元。到目前止,已上缴税收近5万元,人员已由1997年成立时
利用解析方法、三角和估计,特征和估计研究了Dirchlet L-函数倒的二次加权均值,得到了一个较强的均值分布公式.
<正> 目前,政府采购工作已在全国各级财政部门普遍推开。但是,建立政府采购制度需要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1、必须消除一些认识的误区 政府采购制度在我国还是一件新生事物,不
内容摘要:敦煌道教文献中有些词语语义隐晦,不易理解,有待诠释。本文选取了敦煌道教文献中的一些词语,从语言学和宗教文化的角度对这些词语的语义进行了分析探讨。  关键词:敦煌;道经;词语  中图分类号:G256.1;H1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4106(2013)05-0087-05  Explanation of Words in Dunhuang Taoist Scriptu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