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安眠药有三大系列
根据药物开发实践和化学结构的差异,大致上可以把安眠药分成三大系列,也有人把它们称为第一、第二、第三代安眠药。
第一大系列或第一代安眠药是巴比妥类,早在上世纪初就已经上市,由于巴比妥类药物有较强的镇静催眠作用,所以用于安眠。
巴比妥类药物的化学结构有些差异,就形成了多种(2500多种)衍生物,根据作用时间的长短可以分为长效类、中效类、短效类和超短效类。长效类有巴比妥、苯巴比妥,作用时间6~8小时;中效类有异戊巴比妥、戊巴比妥,作用时间4~6小时;短效类有司可巴比妥,作用时间为2~3小时;超短效类有硫喷妥钠,作用时间仅1/4小时。
第二大系列或第二代安眠药是苯二氮草类,于上世纪50年代上市,现在有几十种衍生物。根据作用时间长短也可以分成长效类、中效类和短效类。长效类有地西泮(安定),作用时间可达50~100小时;中效类有硝西泮(硝基安定)、艾司唑仑(舒乐安定)、罗拉等,作用时间15~24小时;短效类有三唑仑、咪达唑仑等,作用时间0.5~5小时。在国内苯二氮草类是使用最广泛的安眠药。
第三个系列或第三代安眠药目前主要包括唑吡坦(思诺思)、佐匹克隆(亿梦返)和扎来普隆。他们的作用时间都比较短,为0.5~5小时,用于催眠效果好。由于该类药物的治疗指数高、安全性高、基本不改变正常的睡眠结构、不易产生耐药性和依赖性,因此,目前已经有逐渐取代苯二氮卓类药物的趋势。
建议不用巴比妥类药物作为安眠药
巴比妥类药物是历史上第一个大系列的镇静催眠药,合成于1864年,其衍化物多达2500多种,在治疗失眠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目前越来越少地用作安眠药了,原因何在?
首先。巴比妥类药物有些不良反应。有的还比较严重。如苯巴比妥(鲁米那)是长效镇静药。但它可能引起严重的不良反应:固定性红斑。如果不及时停药并治疗,可以演变成剥脱性皮炎。同时由于药物主要作用于大脑皮层且作用时间较长,对大脑的抑制作用较强,次晨病人仍感到头晕脑胀,昏昏沉沉,记忆力减退。病人不愿意服用。最重要的一点是巴比妥类药物的成瘾性。医学上称之为药物依赖。这种依赖包括心理依赖和躯体依赖两种情况。巴比妥类药物可以同时引起两种依赖,结果病人越服剂量越大。万一停药会发生戒断综合征。使失眠更严重,还会引起头痛、流泪、全身颤抖、焦虑不安、严重时全身抽搐等症状。正是鉴于上述的理由。医学上已经基本不用巴比妥类药物作为安眠药物了。不过在个别地区还有将其作为安眠药物使用,我们建议尽量少用或不用。以免引起不良反应。
安定治疗失眠合适吗?
当前国内最普遍使用的安眠药是苯二氮草类,其中的代表是地西泮(安定),所以有时候医师或病人把它称为安定类药物,比苯二氮革类这个名字要好念又容易记。
要说明安定类药物是怎样治疗失眠的比较困难,原因是医学术语太多,一般读者可能看完后仍然一头雾水,搞不明白。不过我还是试着给大家解释一下。
在我们的大脑中有许多兴奋性和抑制性物质,医学上称为兴奋性神经递质或抑制性神经递质,兴奋性神经递质比较出名的有正肾上腺素、5-羟色胺、多巴胺等;抑制性神经递质则只有一种,即γ氨基丁酸。想使人睡眠安好就必须加强抑制性神经递质γ氨基丁酸的作用,那么安定类药物有这个作用吗?
科学家已经知道安定类药物发挥作用的点,即医学上称为受体的地方正好和γ氨基丁酸的受体位于一个通道的两端,这个通道只允许氯离子进去。正常情况下氯离子通道只开放一个小口子,进去的氯离子数量不多。当安定类药物服用后,就和受体相结合,同时也刺激了γ氨基丁酸的受体,结果使氯离子通道的口子开大了,至少比正常大了3~4倍,这样一来氯离子就大量进去了,里面是细胞内部,由于氯离子的超载,于是细胞就干脆“罢工”了,也就是说产生了超极化,不产生任何电流,结果就变成了休止状态,也就是抑制过程。由此可见,安定类药物是通过’氨基丁酸的受体发挥作用的,也就是增强了中枢抑制性神经递质作用才使人睡眠的。
已有三代安眠药问世
安定是苯二氮草类药物中的“大哥大”,大概在1960年合成,以后这类衍化物多达200多种,不过临床上常用的也就是35种左右,国内现有的上市的安定类药物约12种。
安定口服后吸收很快,也很完全,约1小时后血中药物浓度就达到高峰,开始发挥作用。安定是个强有力的镇静催眠药,服用后病人感到心情平稳,不那么烦躁不安,不那么紧张恐惧,对睡眠也有帮助,所以20世纪60年代安定使用得很广泛,但目前已经逐步减少了。
安定使用较少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新的产品层出不穷,有的疗效明显优于安定,因而医师和病人纷纷改用新药。其次是安定有很少量的不良反应,如对肝脏有一些损害,有肝病的病人服用时要小心。第三安定也有药物依赖性,长期服用后突然停药会产生戒断综合征:头痛、呕吐、烦躁不安、心悸、严重失眠,有时还会出现抽搐、昏迷。因此不推荐长期慢性使用。
至于治疗失眠使用安定是不恰当的,这里面还有一个重要的理由,那就是安定在身体内部经过肝脏代谢后产生一个代谢产物:去甲基安定。该药也有镇静催眠作用,而且从体内清除的时间很长(医学上称为清除半衰期),结果服用安定后,镇静作用可以持续50~100小时。大家设想,服用2片安定当安眠药使用,效果一直会持续到第2~4天,岂不是在服药后2~4天内人都昏昏沉沉、想睡觉吗?因此,安定不宜作为安眠药。
三唑仑是不是治疗失眠的良药?
三唑仑属苯二氮草类药物的一种,是短效类安定,晚上服用后可使人很快入睡,做梦减少,睡眠质量提高。而且它的最大优点是清除半衰期短,只有0.5~3小时,由于排泄快,所以第二日起床后头脑清醒,精力充沛。许多失眠病人都喜欢用三唑仑来治疗失眠,认为它比较接近于“理想的”安眠药。
20世纪80年代后期,有位英国医生给老年人用三唑仑后发现病人次晨神志有些恍惚,而且询问她昨天发生的事情都回忆不起来,就在医学杂志报道了这个例子。以后这类报道多了起来,受到了生产厂家的注意,他们请了一批志愿试验者用五种不同的苯二氮草类药物进行观察,发现这五种药物都有不同程度的近记忆障碍,也会引起一定程度的神志模糊,因而建议限量使用三唑仑。另外还有一个药物依赖的问题,三唑仑比较容易产生药物依赖和成瘾性,有的学者认为只要用常规剂量连续服7~10个晚上,就有可能成瘾,所以给病人的处方量千万别超过7~10片。
目前欧美国家已经逐步减少三唑仑当作安眠药的使用,我国专家在多次讨论后,建议把三唑仑列为精神类二类药品,处方要用粉红色,每次只能开七片。
舒乐安定是治疗失眠的常用药吗?
舒乐安定又称艾司唑仑,由日本 厂家合成并推出,临床上也用作安眠药。舒乐安定原则上属于中效类苯二氮草类药物,它的半衰期为18~24个小时,服药后病人可以在30分钟内入睡,睡眠较深沉,做梦也减少了,而总的睡眠时间延长,病人觉得睡眠质量提高了。目前是国内较广泛应用的安眠药,剂量是2片(2毫克),每晚一次。
经过近几年临床使用的结果来分析,舒乐安定的副作用较小,对心、肺、肝、肾几乎没有什么毒性,所以安全性高。缺点是半衰期较长,次晨醒来时有些病人感到头晕、昏昏沉沉,不清醒,好像喝过酒一样,但并不影响工作和学习。
最重要的不良反应仍然是药物依赖性,长期服用舒乐安定有心理依赖和躯体依赖,有些病人每晚非服舒乐安定不可,不服就有怕睡不着的恐惧感,这就是心理上的依赖。还有些病人则逐渐加量,最多加到24片才能入睡,这是躯体依赖,两种依赖都会产生戒断综合征,所以我们不主张长期服用苯二氮革类安眠药,也包括舒乐安定在内。
吃安眠药有什么窍门
失眠的治疗首先应当针对原因,身体、精神心理等方面的疾病要及时治疗,要改变环境因素对睡眠造成的影响。如果失眠比较严重,拖的时间也比较长,那么就要吃安眠药了。安眠药的使用有什么窍门呢?“理想”的安眠药应当是:
1 能够很快催眠 也就是说,服用后在30分钟之内就一定可以入睡。
2 不引起睡眠结构的紊乱 我们已经了解,睡眠分为慢波睡眠(NREM)和快速眼动睡眠(REM)两个时相,理想的安眠药应该不打乱这种规律。
3 没有宿醉作用 宿醉作用指第二天醒来后产生头昏脑涨、昏昏沉沉、像喝醉酒一样的感觉。理想的安眠药应该使人在第二天醒来后头脑清醒,精力充沛,工作和学习的效果更好。
4 无呼吸抑制作用 由于安眠药大多数属于中枢神经抑制剂,所以有可能产生呼吸抑制作用,但是目前新的安眠药并无这种作用。
5 不引起药物依赖 所谓药物依赖是指成瘾性,有些安眠药物在长期服用后会产生药物依赖,这是一个比较严重的问题。
6 和其他药物没有相互作用理想的安眠药最好和别的药物不发生相互作用,也就是说,不增加也不减轻别的药物的作用,否则别的药物在服用安眠药后要减少或增加药量,挺麻烦的,有时还可能出意外。
根据以上几点,相信读者都会掌握安眠药的服法以及服用的窍门,在选择药物时就会有所依据,不至于盲目服药。
如何对待安眠药的副作用?
小剂量短时间使用安眠药是治疗失眠的重要手段,不过安眠药在帮助人们进入甜蜜的梦乡的同时,也存在着潜在的危险性,因此有人将安眠药物称为“危险的朋友”。那么这位朋友危险在什么地方呢?
1 应用苯二氮革类安眠药后,夜间睡眠通常会明显见好,虽然夜间睡眠时间不短,但部分人在白天还会有昏昏沉沉的感觉,头脑并不清醒,在医学上给这种现象起了一个很形象的名字,叫做宿醉现象。宿醉现象实质上是药物的过度镇静作用,与药物的半衰期有关,如果在晚上服了一种半衰期长的安眠药,那么到第二天药物在体内浓度仍然很高,在白天药物仍然会起作用,因此也就会出现上述的宿醉现象;和宿醉现象有关的另外一个因素是用药的剂量,用药剂量大,第二天血中该药物的浓度自然会较高,也就容易出现宿醉作用。由此可见,服用小剂量的中或短半衰期的药物可减少宿醉现象。
2 长期服用安眠药的失眠者可能都会有这样的经历:刚开始用药时效果很好,用了一段时间后药不如以前管用了,增加一点剂量疗效又好了,这就是“耐药性”。长期用药的另外一个问题是药物的依赖性(老百姓俗称“成瘾”),依赖是指长期服用者,如果不给药就会出现焦虑不安、紧张、全身不适等症状。防止依赖性的关键在于不要长期使用同一种安眠药。
3 长期用药者突然停药会出现戒断症状,如失眠、激越、坐卧不安、烦躁等,使用半衰期长的药物,逐渐减量、慢慢停药可防止出现戒断症状。
4 长期使用安眠药可使人的记忆力减退、反应减慢,这种情况在老年人使用大剂量安眠药时容易发生,故老年人在使用安眠药时应慎重,剂量不宜过大。
5 治病的良药在某些情况下也会成为毒药,经常会发生吞服大量安眠药企图自杀的情况,这简直是一种悲剧。要避免这种悲剧发生的关键是,安眠药应作为一种处方药由医生和药房严格控制,取药回家后应由家属帮助病人来监管。
服用安眠药应注意什么问题?
安眠药是一类对中枢神经系统产生抑制作用,可引起镇静和催眠作用的药物。使用这类药物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 失眠仅仅是一个症状,使用安眠药仅是对症治疗,因而在使用安眠药之前一定要寻找并治疗失眠的病因;
2 几乎所有的催眠药物长期连续使用都会产生耐受性和依赖性,在突然停药时可能会导致更严重的失眠,因此应严格控制其使用,世界卫生组织(WHO)建议同一种催眠药物一般不宜连续使用超过4周;
3 病人自己很难详尽的掌握安眠药的使用方法,必须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4 这类药物,尤其是作用时间较长的镇静安眠药,用后常有延续效应,次日会引起困倦、头晕、嗜睡等,对于从事机械工作的人有潜在的危险性,因此,服药的患者,不可驾驶车辆和操作机器,以免发生事故;
5 有的催眠药还有肌肉松弛作用,容易出现步态不稳,尤其是短半衰期的药物,在睡前服用后应立即上床,不应再活动做事;
6 苯二氮草类药物与其他中枢神经抑制药物(抗组织胺药、镇痛药以及酒精等)同时用,有协同作用,可出现严重后果,应避免同时使用;
7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禁止使用催眠药,急性间歇性血卟啉的患者禁用巴比妥类催眠药,肝肾功能减退者应慎用催眠药特别是巴比妥类药物;
8 对于儿童一般不用安眠药,除非是用于治疗儿童夜惊、梦游症和癫痫;老年人应用安眠药时应慎重,剂量宜小;哺乳期妇女及孕妇应禁用,尤其是在妊娠开始3个月及分娩前3个月。
编辑 杜 英
根据药物开发实践和化学结构的差异,大致上可以把安眠药分成三大系列,也有人把它们称为第一、第二、第三代安眠药。
第一大系列或第一代安眠药是巴比妥类,早在上世纪初就已经上市,由于巴比妥类药物有较强的镇静催眠作用,所以用于安眠。
巴比妥类药物的化学结构有些差异,就形成了多种(2500多种)衍生物,根据作用时间的长短可以分为长效类、中效类、短效类和超短效类。长效类有巴比妥、苯巴比妥,作用时间6~8小时;中效类有异戊巴比妥、戊巴比妥,作用时间4~6小时;短效类有司可巴比妥,作用时间为2~3小时;超短效类有硫喷妥钠,作用时间仅1/4小时。
第二大系列或第二代安眠药是苯二氮草类,于上世纪50年代上市,现在有几十种衍生物。根据作用时间长短也可以分成长效类、中效类和短效类。长效类有地西泮(安定),作用时间可达50~100小时;中效类有硝西泮(硝基安定)、艾司唑仑(舒乐安定)、罗拉等,作用时间15~24小时;短效类有三唑仑、咪达唑仑等,作用时间0.5~5小时。在国内苯二氮草类是使用最广泛的安眠药。
第三个系列或第三代安眠药目前主要包括唑吡坦(思诺思)、佐匹克隆(亿梦返)和扎来普隆。他们的作用时间都比较短,为0.5~5小时,用于催眠效果好。由于该类药物的治疗指数高、安全性高、基本不改变正常的睡眠结构、不易产生耐药性和依赖性,因此,目前已经有逐渐取代苯二氮卓类药物的趋势。
建议不用巴比妥类药物作为安眠药
巴比妥类药物是历史上第一个大系列的镇静催眠药,合成于1864年,其衍化物多达2500多种,在治疗失眠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目前越来越少地用作安眠药了,原因何在?
首先。巴比妥类药物有些不良反应。有的还比较严重。如苯巴比妥(鲁米那)是长效镇静药。但它可能引起严重的不良反应:固定性红斑。如果不及时停药并治疗,可以演变成剥脱性皮炎。同时由于药物主要作用于大脑皮层且作用时间较长,对大脑的抑制作用较强,次晨病人仍感到头晕脑胀,昏昏沉沉,记忆力减退。病人不愿意服用。最重要的一点是巴比妥类药物的成瘾性。医学上称之为药物依赖。这种依赖包括心理依赖和躯体依赖两种情况。巴比妥类药物可以同时引起两种依赖,结果病人越服剂量越大。万一停药会发生戒断综合征。使失眠更严重,还会引起头痛、流泪、全身颤抖、焦虑不安、严重时全身抽搐等症状。正是鉴于上述的理由。医学上已经基本不用巴比妥类药物作为安眠药物了。不过在个别地区还有将其作为安眠药物使用,我们建议尽量少用或不用。以免引起不良反应。
安定治疗失眠合适吗?
当前国内最普遍使用的安眠药是苯二氮草类,其中的代表是地西泮(安定),所以有时候医师或病人把它称为安定类药物,比苯二氮革类这个名字要好念又容易记。
要说明安定类药物是怎样治疗失眠的比较困难,原因是医学术语太多,一般读者可能看完后仍然一头雾水,搞不明白。不过我还是试着给大家解释一下。
在我们的大脑中有许多兴奋性和抑制性物质,医学上称为兴奋性神经递质或抑制性神经递质,兴奋性神经递质比较出名的有正肾上腺素、5-羟色胺、多巴胺等;抑制性神经递质则只有一种,即γ氨基丁酸。想使人睡眠安好就必须加强抑制性神经递质γ氨基丁酸的作用,那么安定类药物有这个作用吗?
科学家已经知道安定类药物发挥作用的点,即医学上称为受体的地方正好和γ氨基丁酸的受体位于一个通道的两端,这个通道只允许氯离子进去。正常情况下氯离子通道只开放一个小口子,进去的氯离子数量不多。当安定类药物服用后,就和受体相结合,同时也刺激了γ氨基丁酸的受体,结果使氯离子通道的口子开大了,至少比正常大了3~4倍,这样一来氯离子就大量进去了,里面是细胞内部,由于氯离子的超载,于是细胞就干脆“罢工”了,也就是说产生了超极化,不产生任何电流,结果就变成了休止状态,也就是抑制过程。由此可见,安定类药物是通过’氨基丁酸的受体发挥作用的,也就是增强了中枢抑制性神经递质作用才使人睡眠的。
已有三代安眠药问世
安定是苯二氮草类药物中的“大哥大”,大概在1960年合成,以后这类衍化物多达200多种,不过临床上常用的也就是35种左右,国内现有的上市的安定类药物约12种。
安定口服后吸收很快,也很完全,约1小时后血中药物浓度就达到高峰,开始发挥作用。安定是个强有力的镇静催眠药,服用后病人感到心情平稳,不那么烦躁不安,不那么紧张恐惧,对睡眠也有帮助,所以20世纪60年代安定使用得很广泛,但目前已经逐步减少了。
安定使用较少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新的产品层出不穷,有的疗效明显优于安定,因而医师和病人纷纷改用新药。其次是安定有很少量的不良反应,如对肝脏有一些损害,有肝病的病人服用时要小心。第三安定也有药物依赖性,长期服用后突然停药会产生戒断综合征:头痛、呕吐、烦躁不安、心悸、严重失眠,有时还会出现抽搐、昏迷。因此不推荐长期慢性使用。
至于治疗失眠使用安定是不恰当的,这里面还有一个重要的理由,那就是安定在身体内部经过肝脏代谢后产生一个代谢产物:去甲基安定。该药也有镇静催眠作用,而且从体内清除的时间很长(医学上称为清除半衰期),结果服用安定后,镇静作用可以持续50~100小时。大家设想,服用2片安定当安眠药使用,效果一直会持续到第2~4天,岂不是在服药后2~4天内人都昏昏沉沉、想睡觉吗?因此,安定不宜作为安眠药。
三唑仑是不是治疗失眠的良药?
三唑仑属苯二氮草类药物的一种,是短效类安定,晚上服用后可使人很快入睡,做梦减少,睡眠质量提高。而且它的最大优点是清除半衰期短,只有0.5~3小时,由于排泄快,所以第二日起床后头脑清醒,精力充沛。许多失眠病人都喜欢用三唑仑来治疗失眠,认为它比较接近于“理想的”安眠药。
20世纪80年代后期,有位英国医生给老年人用三唑仑后发现病人次晨神志有些恍惚,而且询问她昨天发生的事情都回忆不起来,就在医学杂志报道了这个例子。以后这类报道多了起来,受到了生产厂家的注意,他们请了一批志愿试验者用五种不同的苯二氮草类药物进行观察,发现这五种药物都有不同程度的近记忆障碍,也会引起一定程度的神志模糊,因而建议限量使用三唑仑。另外还有一个药物依赖的问题,三唑仑比较容易产生药物依赖和成瘾性,有的学者认为只要用常规剂量连续服7~10个晚上,就有可能成瘾,所以给病人的处方量千万别超过7~10片。
目前欧美国家已经逐步减少三唑仑当作安眠药的使用,我国专家在多次讨论后,建议把三唑仑列为精神类二类药品,处方要用粉红色,每次只能开七片。
舒乐安定是治疗失眠的常用药吗?
舒乐安定又称艾司唑仑,由日本 厂家合成并推出,临床上也用作安眠药。舒乐安定原则上属于中效类苯二氮草类药物,它的半衰期为18~24个小时,服药后病人可以在30分钟内入睡,睡眠较深沉,做梦也减少了,而总的睡眠时间延长,病人觉得睡眠质量提高了。目前是国内较广泛应用的安眠药,剂量是2片(2毫克),每晚一次。
经过近几年临床使用的结果来分析,舒乐安定的副作用较小,对心、肺、肝、肾几乎没有什么毒性,所以安全性高。缺点是半衰期较长,次晨醒来时有些病人感到头晕、昏昏沉沉,不清醒,好像喝过酒一样,但并不影响工作和学习。
最重要的不良反应仍然是药物依赖性,长期服用舒乐安定有心理依赖和躯体依赖,有些病人每晚非服舒乐安定不可,不服就有怕睡不着的恐惧感,这就是心理上的依赖。还有些病人则逐渐加量,最多加到24片才能入睡,这是躯体依赖,两种依赖都会产生戒断综合征,所以我们不主张长期服用苯二氮革类安眠药,也包括舒乐安定在内。
吃安眠药有什么窍门
失眠的治疗首先应当针对原因,身体、精神心理等方面的疾病要及时治疗,要改变环境因素对睡眠造成的影响。如果失眠比较严重,拖的时间也比较长,那么就要吃安眠药了。安眠药的使用有什么窍门呢?“理想”的安眠药应当是:
1 能够很快催眠 也就是说,服用后在30分钟之内就一定可以入睡。
2 不引起睡眠结构的紊乱 我们已经了解,睡眠分为慢波睡眠(NREM)和快速眼动睡眠(REM)两个时相,理想的安眠药应该不打乱这种规律。
3 没有宿醉作用 宿醉作用指第二天醒来后产生头昏脑涨、昏昏沉沉、像喝醉酒一样的感觉。理想的安眠药应该使人在第二天醒来后头脑清醒,精力充沛,工作和学习的效果更好。
4 无呼吸抑制作用 由于安眠药大多数属于中枢神经抑制剂,所以有可能产生呼吸抑制作用,但是目前新的安眠药并无这种作用。
5 不引起药物依赖 所谓药物依赖是指成瘾性,有些安眠药物在长期服用后会产生药物依赖,这是一个比较严重的问题。
6 和其他药物没有相互作用理想的安眠药最好和别的药物不发生相互作用,也就是说,不增加也不减轻别的药物的作用,否则别的药物在服用安眠药后要减少或增加药量,挺麻烦的,有时还可能出意外。
根据以上几点,相信读者都会掌握安眠药的服法以及服用的窍门,在选择药物时就会有所依据,不至于盲目服药。
如何对待安眠药的副作用?
小剂量短时间使用安眠药是治疗失眠的重要手段,不过安眠药在帮助人们进入甜蜜的梦乡的同时,也存在着潜在的危险性,因此有人将安眠药物称为“危险的朋友”。那么这位朋友危险在什么地方呢?
1 应用苯二氮革类安眠药后,夜间睡眠通常会明显见好,虽然夜间睡眠时间不短,但部分人在白天还会有昏昏沉沉的感觉,头脑并不清醒,在医学上给这种现象起了一个很形象的名字,叫做宿醉现象。宿醉现象实质上是药物的过度镇静作用,与药物的半衰期有关,如果在晚上服了一种半衰期长的安眠药,那么到第二天药物在体内浓度仍然很高,在白天药物仍然会起作用,因此也就会出现上述的宿醉现象;和宿醉现象有关的另外一个因素是用药的剂量,用药剂量大,第二天血中该药物的浓度自然会较高,也就容易出现宿醉作用。由此可见,服用小剂量的中或短半衰期的药物可减少宿醉现象。
2 长期服用安眠药的失眠者可能都会有这样的经历:刚开始用药时效果很好,用了一段时间后药不如以前管用了,增加一点剂量疗效又好了,这就是“耐药性”。长期用药的另外一个问题是药物的依赖性(老百姓俗称“成瘾”),依赖是指长期服用者,如果不给药就会出现焦虑不安、紧张、全身不适等症状。防止依赖性的关键在于不要长期使用同一种安眠药。
3 长期用药者突然停药会出现戒断症状,如失眠、激越、坐卧不安、烦躁等,使用半衰期长的药物,逐渐减量、慢慢停药可防止出现戒断症状。
4 长期使用安眠药可使人的记忆力减退、反应减慢,这种情况在老年人使用大剂量安眠药时容易发生,故老年人在使用安眠药时应慎重,剂量不宜过大。
5 治病的良药在某些情况下也会成为毒药,经常会发生吞服大量安眠药企图自杀的情况,这简直是一种悲剧。要避免这种悲剧发生的关键是,安眠药应作为一种处方药由医生和药房严格控制,取药回家后应由家属帮助病人来监管。
服用安眠药应注意什么问题?
安眠药是一类对中枢神经系统产生抑制作用,可引起镇静和催眠作用的药物。使用这类药物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 失眠仅仅是一个症状,使用安眠药仅是对症治疗,因而在使用安眠药之前一定要寻找并治疗失眠的病因;
2 几乎所有的催眠药物长期连续使用都会产生耐受性和依赖性,在突然停药时可能会导致更严重的失眠,因此应严格控制其使用,世界卫生组织(WHO)建议同一种催眠药物一般不宜连续使用超过4周;
3 病人自己很难详尽的掌握安眠药的使用方法,必须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4 这类药物,尤其是作用时间较长的镇静安眠药,用后常有延续效应,次日会引起困倦、头晕、嗜睡等,对于从事机械工作的人有潜在的危险性,因此,服药的患者,不可驾驶车辆和操作机器,以免发生事故;
5 有的催眠药还有肌肉松弛作用,容易出现步态不稳,尤其是短半衰期的药物,在睡前服用后应立即上床,不应再活动做事;
6 苯二氮草类药物与其他中枢神经抑制药物(抗组织胺药、镇痛药以及酒精等)同时用,有协同作用,可出现严重后果,应避免同时使用;
7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禁止使用催眠药,急性间歇性血卟啉的患者禁用巴比妥类催眠药,肝肾功能减退者应慎用催眠药特别是巴比妥类药物;
8 对于儿童一般不用安眠药,除非是用于治疗儿童夜惊、梦游症和癫痫;老年人应用安眠药时应慎重,剂量宜小;哺乳期妇女及孕妇应禁用,尤其是在妊娠开始3个月及分娩前3个月。
编辑 杜 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