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 寄宿制学校;食堂文化;育人
职能;管理制度;运行机制
【中图分类号】 G63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7)
04—0023—01
学校的发展需要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而食堂文化建设是校园文化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食堂文化建设不仅关系着学生的日常生活和学习,而且也是和谐校园建设的重要环节。农村寄宿制学校食堂文化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关系到师生的切身利益,对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有着重要的意义。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食堂文化已超越它原有的定义,食堂建设不能只满足于让学生吃饱这一层面,而是必须要让学生吃得饱吃得好,吃得舒服吃得开心。良好的食堂文化氛围,可以提高学生的就餐质量,真正做到消费的是食物,享受的是文明。下面,笔者结合工作实践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一、食堂文化建设是践行育人职能的需要
营造一个好的就餐环境是食堂文化建设的前提。学校在注重食堂常规管理的同时还要营造一个良好的就餐环境,创造教育载体,使学校餐厅成为学校文明教育工作的又一阵地。如,在餐厅墙壁、立柱、楼梯楼道两侧悬挂以“文明礼貌、勤俭节约、安全卫生、健康饮食”等为主要内容的图片、标语,不仅为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而且也彰显着餐厅文化建设的文明与和谐。在食堂内安置大型电视可以为学生接受外来信息提供一个窗口,另外,学校还可以定时在餐厅广播中播出关于饮食安全和保健的生活小常识,让广大师生在就餐的同时还能享受到用膳文化的浸润。特有的餐厅环境,润物无声,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每一位就餐者:多了一份节俭,少了一份浪费;多了一份礼让,少了一份拥挤;多了一份温馨,多了一份和谐。
二、健全食堂管理制度,以制度文化塑造人
“无规矩不成方圆”,管理也是一种教育,科学有效的管理机制是餐厅文化建设的保证。农村寄宿制学校要重视食堂制度建设,围绕工作实际,建立健全食堂各项规章制度,使食堂工作走上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以制度建设来规范学生的行为,提高学生的自觉性。如,文明餐桌评比,让学生学会按时就餐,不挑食等,并注意就餐纪律和用餐后餐具的整理,要求场地保持干净整洁,做到桌上无剩菜,地上无饭粒,培养他们良好的生活习惯。又如,开展“小服务员”和“服务班级”活动,让学生服务学生,轮留打扫餐厅卫生,“今天我服务”活动不仅培养了学生的责任感和自豪感,更培养了学生的服务意识和服务能力。让学生来维护就餐环境,让学生自我管理、自我监督,培养了学生的管理能力;学校在实行就餐管理的同时对学生进行了次序教育、礼仪教育、劳动教育和节约教育,对学生进行了多种正面熏陶。
古诗有云: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在每日就餐的时候,是教育学生养成勤俭节约品质和习惯的最佳时机。为此,学校可通过许多宣传性的标语,甚至可以是学生自己制作的宣传节约标语,倡导学生理解“盘内一分钟,厨内更多功”的内涵,让学生明白“倒下的是剩饭,流走的是血汗”的道理,使他们懂得珍惜粮食,远离浪费,养成勤俭节约的良好习惯。
三、创新食堂运行机制,倡导“以人为本”的食堂文化理念
食堂文化直接关系和影响着广大寄宿生、留守儿童,牵动着他们的家长,是能否让寄宿生安心、让寄宿生家长放心的一颗“定心丸”。加强食堂管理,加强食堂文化建设也是我们抓好学校文化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因此,寄宿制学校要充分认识到食堂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建立食堂文化建设的长效机制,充分挖掘其内涵,丰富其内容,发挥其作用,推动食堂文化健康持久发展。
学校食堂已经成为学生们每日生活不可分割的生活場所,特别是国家关于贫困地區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的实施,使学校食堂成为校园里每天最忙碌的地方。因此,每日三餐的时间,往往是最能考验学生文明素养的时候,在学生们饥肠辘辘的时候,能否做到有序文明用餐,自觉排队,相互谦让,不抢菜,碗筷不乱放等是学校文明教育程度的展现。
有文化内涵的学校食堂绝不能局限于让学生吃好、吃饱、吃得健康的层面,而应超越其原有的定义,充分注入校园文化元素。比如建设“文明食堂”,打造“文化食堂”等,让食堂上升到一个更高的文化层次,让师生们在就餐的过程中感受到消费的是不仅是食品,更要感受到知识、享受到文化的熏陶。
编辑:蔡扬宗
职能;管理制度;运行机制
【中图分类号】 G63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7)
04—0023—01
学校的发展需要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而食堂文化建设是校园文化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食堂文化建设不仅关系着学生的日常生活和学习,而且也是和谐校园建设的重要环节。农村寄宿制学校食堂文化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关系到师生的切身利益,对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有着重要的意义。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食堂文化已超越它原有的定义,食堂建设不能只满足于让学生吃饱这一层面,而是必须要让学生吃得饱吃得好,吃得舒服吃得开心。良好的食堂文化氛围,可以提高学生的就餐质量,真正做到消费的是食物,享受的是文明。下面,笔者结合工作实践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一、食堂文化建设是践行育人职能的需要
营造一个好的就餐环境是食堂文化建设的前提。学校在注重食堂常规管理的同时还要营造一个良好的就餐环境,创造教育载体,使学校餐厅成为学校文明教育工作的又一阵地。如,在餐厅墙壁、立柱、楼梯楼道两侧悬挂以“文明礼貌、勤俭节约、安全卫生、健康饮食”等为主要内容的图片、标语,不仅为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而且也彰显着餐厅文化建设的文明与和谐。在食堂内安置大型电视可以为学生接受外来信息提供一个窗口,另外,学校还可以定时在餐厅广播中播出关于饮食安全和保健的生活小常识,让广大师生在就餐的同时还能享受到用膳文化的浸润。特有的餐厅环境,润物无声,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每一位就餐者:多了一份节俭,少了一份浪费;多了一份礼让,少了一份拥挤;多了一份温馨,多了一份和谐。
二、健全食堂管理制度,以制度文化塑造人
“无规矩不成方圆”,管理也是一种教育,科学有效的管理机制是餐厅文化建设的保证。农村寄宿制学校要重视食堂制度建设,围绕工作实际,建立健全食堂各项规章制度,使食堂工作走上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以制度建设来规范学生的行为,提高学生的自觉性。如,文明餐桌评比,让学生学会按时就餐,不挑食等,并注意就餐纪律和用餐后餐具的整理,要求场地保持干净整洁,做到桌上无剩菜,地上无饭粒,培养他们良好的生活习惯。又如,开展“小服务员”和“服务班级”活动,让学生服务学生,轮留打扫餐厅卫生,“今天我服务”活动不仅培养了学生的责任感和自豪感,更培养了学生的服务意识和服务能力。让学生来维护就餐环境,让学生自我管理、自我监督,培养了学生的管理能力;学校在实行就餐管理的同时对学生进行了次序教育、礼仪教育、劳动教育和节约教育,对学生进行了多种正面熏陶。
古诗有云: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在每日就餐的时候,是教育学生养成勤俭节约品质和习惯的最佳时机。为此,学校可通过许多宣传性的标语,甚至可以是学生自己制作的宣传节约标语,倡导学生理解“盘内一分钟,厨内更多功”的内涵,让学生明白“倒下的是剩饭,流走的是血汗”的道理,使他们懂得珍惜粮食,远离浪费,养成勤俭节约的良好习惯。
三、创新食堂运行机制,倡导“以人为本”的食堂文化理念
食堂文化直接关系和影响着广大寄宿生、留守儿童,牵动着他们的家长,是能否让寄宿生安心、让寄宿生家长放心的一颗“定心丸”。加强食堂管理,加强食堂文化建设也是我们抓好学校文化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因此,寄宿制学校要充分认识到食堂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建立食堂文化建设的长效机制,充分挖掘其内涵,丰富其内容,发挥其作用,推动食堂文化健康持久发展。
学校食堂已经成为学生们每日生活不可分割的生活場所,特别是国家关于贫困地區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的实施,使学校食堂成为校园里每天最忙碌的地方。因此,每日三餐的时间,往往是最能考验学生文明素养的时候,在学生们饥肠辘辘的时候,能否做到有序文明用餐,自觉排队,相互谦让,不抢菜,碗筷不乱放等是学校文明教育程度的展现。
有文化内涵的学校食堂绝不能局限于让学生吃好、吃饱、吃得健康的层面,而应超越其原有的定义,充分注入校园文化元素。比如建设“文明食堂”,打造“文化食堂”等,让食堂上升到一个更高的文化层次,让师生们在就餐的过程中感受到消费的是不仅是食品,更要感受到知识、享受到文化的熏陶。
编辑:蔡扬宗